蓝莓:甜蜜的事业

2022-06-23 14:49张锡山
时代报告 2022年5期
关键词:老同事山林蓝莓

张锡山

2022年初夏,首届宜昌市蓝莓艺术节暨当阳市第八届蓝莓艺术节,在全国森林大镇当阳庙前林桥蓝莓园隆重举办。湖北省妇联、宜昌市旅游局、宜昌市妇联、当阳市人民政府、庙前镇政府相关领导与熙熙攘攘的旅客一起,在馥郁芬芳、碧水荡漾、果熟花香的蓝莓园中秀蓝莓、寻蓝莓、品蓝莓、绘蓝莓、咏蓝莓、唱蓝莓,宜昌市歌舞团、当阳市歌舞团与在国内享有盛名的歌唱家及主持人一道,为游客献上精彩的文艺表演,把活动推向高潮。

林桥蓝莓园由当阳市红林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创办并以此为龙头组建了当阳市林桥蓝莓专业合作社,公司与合作社的法人是位身材纤细、端庄娟秀的女性,她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叶红琳,就好像深秋的枫叶那般让人喜欢。

“我这一生都生活在父亲的影响之中。”叶红琳是这样说的。

叶红琳每当谈起她的事业,总要说起她的爸爸,她说,是爸爸那坚毅的军人品质,造就了自己不怕困难、不怕挫败、一往无前的性格,是爸爸对林业难以割舍的情怀,让她来到这大山深处创办生态农业,造福革命老区,她说,是爸爸的忧患意识教导自己不断充实、奋发图强、展翅飞翔。

叶红琳爸爸名叫叶士政,当阳城关北门园子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为保家卫国,才15岁的叶士政就报名参加志愿军。然而,他还未踏出国门,又被选抽到8341部队,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御林军”,就这样,叶士政由中国人民志愿军变成了解放军,加入了保卫国家首都的行列。

在部队这个大熔炉中,叶士政不断进步,入了党、提了干。然而,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1960年,叶士政从部队转业回到家乡,因为他是从8341部队回来的,有一身本事,相关部门准备安排他到公检法部门工作。当领导找他谈话时,叶士政说:“我是党员,又受部队教育多年,请组织把我安排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我保证把工作做好。”领导见叶士政是块好钢,有意锤炼他,就安排叶士政到庙前乡创办一个伐木场,并担任场长。

叶红琳说,父亲那会儿创办伐木场时,因场房和宿舍都未修建,工人们只好分散借住在农户家中,父亲所借住的房东姓谢,一家人非常好。因水土不服,父亲一喝堰塘中的水就拉肚子,十分难受。房东知道后,就专门到十几里外的一个山泉处接水给父亲喝。后来,父亲被调到香炉山林场工作去了,还一直对我们说庙前人太好了,将来你们有能力了,一定要回报那里的人们。父亲的嘱咐一直埋在自己心底。

叶红琳高中毕业后,被安排在县五金公司工作,这可是地方国营单位,工作轻松,待遇也不错。当时已是县林业局领导的叶士政对女儿说,人要有忧患意识,要不断充实自己,以具备应对未来变故的能力。在叶士政的鼓励下,叶红琳在工作之余开始了自学,几年后拿到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本科文凭,这在改革开放之初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为她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知识的沉积让叶红琳的能量得以充实储备,能在危机四伏的商海中大显身手,而不被浪涛淹没。

改革的春风让亿万百姓放开了手脚,许多务工务农人开始做生意。个体经营的兴盛,让传统商业系统受到了毁灭性冲击,叶红琳所在的五金公司首当其中,处于严重亏损的境地,被迫破产改制,大多数职工下岗失去了工作。叶红琳的知识让叶红琳的能量得以充实储备,能在危机四伏的商海中大显身手,而不被浪涛淹没。

1992年,叶红琳告别家人,只身来到深圳,由于她学的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被一家外资公司聘用。进入这家外资公司,叶红琳可谓是如鱼得水,如鸟在林,干得是得心应手。只几年时间,她就从一名普通员工步步升迁成为公司高管。叶红琳在深圳的那些年头增长了不少的见识,不但提升了对商場的驾驭能力,而且还结识了很多的外国商户,攒下了很多人脉资源。2002年,叶红琳被公司派遣来到苏州成为苏州地区业务主管后,她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在大力开拓外资企业业务的同时,又创办了自己的外资公司,很快她就把自己公司的进出口业务做得红红火火。

2005年春的一天,叶红琳办公室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此人是叶红琳五金公司的老同事。原来,这同事在五金公司改制下岗后,自己便开个小店做起了生意,几年下来攒了一些钱。这时,当阳境内掀起了一股到贵州开煤矿的热潮,参加的人有下岗工人、精减干部、个体专业户等,有许多人都发了财。这同事见状也动了心,约了几个好友带上所有的家当来到贵州毕节开矿。开煤矿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的地方按资料很快就能开挖出煤,而且是好煤;可有的地方也是按资料开采却不一样了,那下面地形复杂、煤层深、成本高。老同事属于后者,把自己所凑的钱全花光了,还是没产生好的效益。他们向前是没钱,放弃是倾家荡产。无奈之下,这同事想到了发了财的叶红琳,所以从贵州跑到苏州找叶红琳借钱来了。

叶红琳是个热心快肠之人,见老同事在创业中遇到难关,二话不说,就借给他50万元。老同事拿着50万元回到贵州,又和同伴们干开了。但是,事与愿违,50万元花光,煤还是没能大量开采出来。老同事又跑到苏州,他这次不是借,而是请叶红琳出钱当大股东。

当老同事再次出现,叶红琳有些慎重了。上次借钱不仅是看在老同事的面子上,还因为她自己对开矿产生了兴趣。老同事走后,叶红琳就开始研究学习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了。叶红琳认真听了老同事对矿井目前的状况分析和未来的预测后说:“让我当大股东可以,但我必须到矿井下考察一番才能做决定。”

老同事一听笑了,他说:“你一个女子,怎么能到井下去呢,还没有这个先例。”

叶红琳严肃地说:“我对矿井不了解怎么敢投资?我跟你说实话,自你上次拿走50万元之后,我就对采矿业进行了钻研,前不久我还特意获取了采矿安全员证书呢。”

叶红琳一再坚持下到矿井,仔细考察后让她锁紧了眉头,这井下存在三大隐患,一是顶层薄容易冒顶;二是瓦斯浓度高;三是地下水位高。这三项是开矿大忌,出一种事故就是灭顶之灾,承受不起,必须放弃。老同事等人可是拿出了全部家底来开矿的,现在放弃赔个精光,那是一百个不同意。

其实叶红琳这次是做足了功课,对贵州的这次考察是有备而来,她对老同事等人说:“我不会让你们赔钱的,你们现在兵分两路,一路设法把这有风险的煤矿转卖出去,能捞多少回来就捞多少回来;另一路跟我到遵义去。你们不是要开矿吗?那里有处含量高、储藏量大的高磷厂正在招标,咱们去把它拿下,我出钱当股东,你们来管事行不行?”

在叶红琳的苦口婆心劝说下,老同事等人听从了叶红琳的谋划,转卖了风险煤矿,拿下了遵义高磷矿的开采权,不久就正式投产开采,并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老同事和同伴们都赞扬叶红琳的英明决策,让他们柳暗花明。

叶红琳常说:“我身上淌着林业工人的血液,有着对森林独有的情愫。”

2006年,当阳市人民政府不断派出强兵悍将,外出招揽在外当阳成功人士回家乡创业发展,叶红琳就是被招揽的人员之一。此时,叶红琳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自己该何去何从?

叶红琳所在的外企经营者都是猴精猴精的,最会见风使舵,他们在中国办企业就一个宗旨——赚钱。所以这些人在中国一不建厂房,二不购私宅。全是租聘的,就连公司所用的车辆也是租,因此,被戏称为背包客。

电子产业当初是美国最牛的,背包客就到美国,后来日本、韩国赶了上来,他们就到这些国家。中国改革开放后,出台了大量优惠政策,拥有大批廉价劳动力,于是,背包客们又来到了中国。但是,随着中国劳动人员的工资不断提升,背包客们所赚的钱不断减少,他们又盯上了人口众多的印度,那里工价比中国便宜许多。叶红琳所在的外企公司计划整体搬迁到印度,公司给叶红琳开出优惠条件,让她到印度去,继续担任公司高管。叶红琳毫不犹豫拒绝了,她可不愿离开自己的国家和亲人们。在外企辞职后,叶红琳一门心思经营着自己的公司和高磷厂。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当阳市政府派出的招商人员找上了叶红琳,说服动员她回家发展。叶红琳解释说,自己虽然在外企辞了职,可还有外贸公司和高磷矿,这可不是说放弃就放弃的。招商人员说:“外贸公司你可遥控做,高磷矿就转出去,因为当阳也有储藏量很大的高磷矿,你就回当阳开矿去。”

在招商人员一再劝说下,叶红琳决定回当阳考察。

叶红琳经常说,自己是“林二代”,身体中流淌着林业工人的血液,对山林有着独有的情愫。叶红琳在回当阳考察期间,并没有对高磷矿动心,而是将目光盯向了那大片有待开发的山林。

改革开放中,耕地成了农民的责任田,但那大量的山林仍归集体所有,由于过度砍伐,这些山林除了少量松树,满山都是荆棘灌木。当阳市政府那时出台了政策,允许将这些山林拍卖开发。作为林业人的后代,叶红琳对山林情结很深,一下子就买了800亩尚待开发的山林,她的想法就是把这些山林开发好,等自己老了就在林间筑一小楼安度晚年,在远离尘世喧嚣的静谧中逍遥。

叶红琳把购买山林的事告诉家人时,遭到了丈夫的反对。

当初,叶红琳只身要到深圳时,她丈夫就不同意,说自己可以养活全家,不需要妻子一人外出打拼,如果叶红琳非要出去,自己也辞职,两人一块去。

叶红琳可不这样想,她跟丈夫分析说:“咱们上有老,下有小,可不能把全部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要将风险降低。你拿国家固定工资,足以保障全家人的生活开销,这样我在外无后顾之忧。待我在外站稳脚跟,你再辞职和我一起干。”叶红琳在深圳打拼几年后,她要丈夫辞职到深圳时,丈夫因职位上升不愿“下海”。这次叶红琳买下大片山林,她丈夫认为是瞎胡闹,不该投钱去搞不赚钱的林业和农业。

叶士政的看法很有意思,认为女儿没有错,不过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叶士政对女儿说:“你说在庙前买了500亩山林,在半月买了300亩,这两处相距这么远不好管理,我建议你把半月山林卖了,一心在庙前大规模发展。”叶红琳知道爸爸对庙前感情深,同意了爸爸的建议。

“你买下这些山林,不能这么闲置呀,要好好地开发利用。你在外面做得再好只是大海的一滴水,你回到家乡发展,若能闯出一条致富之路,可谓是造福一方百姓。”叶士政教导女儿。

叶红琳点着头说:“我也有这个想法,准备不搞什么高磷矿,而是好好把这些山林开发利用起来,为庙前这革命老区做点事情,只是现在没想好该怎么去做。”

重返苏州后,叶红琳心中一直琢磨着山林开发的事,她曾想在山林种柑橘,但又被自己否定,种其他水果又不靠谱。一次,叶红琳公司与一位新加坡的客户谈成了一笔几千万元的出口生意,当要签合同时,那客户来电说这几天要陪家人到自己的生态农庄消闲几天。“生态农庄?”叶红琳不明白,放着几千万的生意不做,而要陪家人去生态农庄?带着这个问号,叶红琳到台湾、到日本出差时,都要光顾那里的生态农庄,她被那里的生态农业深深吸引,心中也开始谋划怎么将自己的山林区建成自然和谐、高效优质的生态园区。

有一次出差到上海,叶红琳在超市看到一种进口的蓝色水果,名叫蓝莓,每斤价格高达300余元,还有很多人买,于是她突发奇想,这种水果平时少见,假如自己家乡的山林开发种植这种蓝莓的话,效益一定低不了,一旦自己能种成功,那可能会造福一方百姓。叶红琳决定好好研究一下这种叫蓝莓的水果。

叶红琳在网上一查,她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的兴奋起来。原来这蓝莓有世界水果之王之称,被誉为“神奇浆果”,蓝莓果肉细腻,果味酸甜,营养丰富,富含抗氧化剂——花青素,蓝莓还具有改善视力、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软化血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癌功效,是药食两用的保健水果,难怪这么贵还有人买。只可惜,目前国内还没有人大规模种植蓝莓。

叶红琳在国内找寻不到规模种植蓝莓的地方,她又搜集信息,看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这方面有没有项目研究。皇天不负有心人,还真让叶红琳找到了,吉林大学及大连理工大学均对蓝莓有课题研究。

在吉林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专家告诉叶红琳,蓝莓的确是一种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保健水果,他们正在进行品种选育和适宜土壤分析对比工作,为以后规模化栽培做准备。在叶红琳的真诚要求下,她和大连理工大学签订了蓝莓栽培的合作协议。大连理工大学一位被称之为中国蓝莓之父的老教授,十分欣赏叶红琳那敢为人先的气魄,他意味深长地对叶红琳说:“你既然下决心来做这件事,我们会全力支持。但是,一个人全心投入做一件事情都未必能成功,你又是做外貿又是开矿产,这样一心挂几头是做不好的,目前蓝莓在国内刚刚起步,还没有规模化种植蓝莓的先例,我们是在探索中前行,马虎不得。”老教授的话,叶红琳认真记住了。

正当叶红琳放手大干的时候,不料后院起火,给她造成了极大的打击。

叶红琳铁了心要在庙前这片革命老区种蓝莓了,她记住了老教授的话,要做就专心致志地做,决定放弃贵州遵义的高磷矿,因为她是大股东,其他人阻止不了,分了笔钱就走人了,只有老同事是铁了心跟着叶红琳种蓝莓。外贸公司生意不错,放弃可惜,叶红琳就将公司交给了一个得力部下去打理。

叶红琳处理好一切,来到了她爸爸曾经艰苦奋斗的地方——庙前,她要将这方山林构筑成为山水和谐的生态农业示范区。叶红琳并不满足以前购买的山林,又收购了一部分,使总面积达到了1200亩。叶红琳请来中国地质大学的专家,按照生态和谐的宗旨,整体进行了设计规划,叶红琳还以独特的目光,在里面加入了许多新意。

正当叶红琳放手大干的时候,不料后院起火,给她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叶红琳丈夫自她开始购买山林时就坚决反对,但固执的叶红琳就是不听,反而处理了高磷矿,将外贸公司委托别人,全身投入这深山老林。丈夫恼火地对妻子说:“你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好好的日子不过,跑到深山老林瞎折腾,这样下去我受不了,你如不听我劝,那咱们就分开过吧。”

叶红琳开始只以为是丈夫吓唬自己,还是我行我素,谁知没过多久,丈夫竟然真的提出了离婚,并说只要叶红琳放弃庙前山林开发,他们还可以和好如初。

一边是自己相守二十余年的丈夫,一边是自己所憧憬的生态蓝莓园,这都是她的最爱,一个也不能舍弃,她真的无法取舍,叶红琳在这两难中挣扎了许久,最后决然选择了她的蓝莓园。丈夫的规劝没能动摇叶红琳的决心,她全部身心都投入到蓝莓园的建设之中。

那是一段艰难的日子,叶红琳每天早上5点从当阳家中出发,驱车几十公里,来到这大山深林,晚上八九点钟才能摸黑回家,她和老同事用三根松树杆搭了一个支架,买了一块三米见方的油布做了一个小帐篷,再用三块石头支起了一口锅,在荒山中设了一个生活据点。看着老同事跟自己受苦,叶红琳心中很内疚。老同事却说,这里虽苦,却有希望。

叶红琳建设生态蓝莓园的理念和举措,得到了当阳市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庙前镇把蓝莓列为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全方位配合。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战,一片了无人烟、跋涉无路、荆棘遍野的荒山,被建设成一个特色农业种植基地,集采摘、垂钓、住宅、休闲娱乐、科研教学等综合性体验式的农业生态产业园,园内分为种植区、养殖区、娱乐区、别墅区、接待中心等5个区。种植区有蓝莓、葡萄、琵琶、樱桃、雪桃、杨梅、柿子、无花果、花卉苗木等;娱乐区有生态体育健身中心、垂钓中心;接待中心有农家乐餐厅、客房、会议室、教学楼等;水面养殖区有各种鱼类,游客可观鱼、喂鱼;别墅区可安置游客小憩,在这天然氧吧中尽情消遣。

2014年,由叶红琳任法人的当阳市红林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当阳市林桥蓝莓专业合作社正式在蓝莓园挂牌成立。

叶红琳千辛万苦换来了一处人间胜景。

其实,叶红琳创办生态农业园的初心,并不是为自己能赚多少钱,而是要为曾经善待父亲的庙前人,闯出一条生态和谐、优质高效的林区农业发展之路,也算是了却父亲的一个心愿。公司及合作社一成立,叶红琳就与庙前镇政府、林桥村村委会反复沟通,她要用“公司+基地+合作社”这个载体,和周边农户进行一种捆绑式发展,引导、示范、帮助农户规模化种植蓝莓。叶红琳对镇、村领导说:“由我公司提供种苗和技术保障,农户进行种植和管理,产品由我合作社进行收购、加工和销售。”这一举措正好与国家的扶贫政策契合,镇、村领导当然是全力支持。很快,就有1000多农户加入到种植蓝莓的行列之中,种植面积达到了2500亩,后来实际成果证明,蓝莓种植为庙前乡村振兴、脱贫致富功不可没。

在辐射带动周边农户规模种植蓝莓的同时,叶红琳想得更远,要打造出一个集种植、深加工、销售、研学、农村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基地。她与华中农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发出了蓝莓酒、蓝莓果汁、蓝莓酱、蓝莓面膜、精华液、酵素片等10多个深加工产品。在开发这些产品中,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7项。由于这些产品具有独特的保健功效,一面世就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出台后,叶红琳和她的企业又成了积极响应者,当阳市林桥蓝莓园专业合作社共帮助贫困户种植蓝莓2000余亩,合作社还建立了贫困户档案,给进入档案的贫困户种植蓝莓每亩垫付资金2000余元,共为贫困户垫付100余万元。当阳市红林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扶贫车间”,安排贫困户到车间就业,年人均收入近3万元。庙前镇及林桥村干部群众都夸叶红琳实打实地为当地扶贫攻坚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人们常说在商言商,叶红琳可不是这样,她开阔的视野、敏捷的思维,让她作出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举措。俗话说酒好不怕巷子深,当蓝莓要开始结果时,这藏在大山深处的保健水果怎么才能让人知晓呢?这的确是个难题。叶红琳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在蓝莓园举办大型文艺演出活动,以此把游客们吸引过来,让他们看文艺表演,赏和谐风光,采摘新鲜草莓,尝山村美食。这一举措竟然获得巨大成功,让方圆数百里的人们知道这深山中有宝贝水果、有美丽风光、有人间乐趣,游客越来越多,前后累计接待了15万人次以上。研学部门也看上了这片世外桃源,他们与叶红琳一拍即合,将这里建成了研学基地,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学生,在这生态和谐之间学到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

2022年,叶红琳与中国农科院展开合作,他们要在这大批松林之间,通过新的技术,培育出味道鲜美的松树菌来,如果这项试验取得成功,那就打破了全世界湿地松不能生长松树菌的常规,为庙前百姓又开辟出一条生财之道。

叶红琳,一个年过半百的女子,虽然历经风霜,但岁月的侵蚀并没给她留下多少痕迹,看上去依然身姿曼妙、端庄秀丽。有人说她比男人还汉子,因为她就是一个强者,不管是外企高管,还是创办公司,都是那么有声有色,这并不是一般男人所能及的。比如说叶红琳以壮士断腕的气魄毁掉核桃树之事,那可真是大丈夫所为。在开始建蓝莓园时,叶红琳为了规避风险,在种植蓝莓的同时,还种植了上百亩核桃树,因为这种坚果容易存放远销。谁知精心呵护几年挂果时,发现核桃树病虫害十分严重,难以治愈,叶红琳跑了许多林业科技部门求教,人家都说在南方种植核桃就是这种状况。经过认真权衡,叶红琳下令将上百亩核桃树全部毁掉,然后都种上蓝莓,这一下损失了几百万元。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叶红琳忍痛割爱,将她的外贸公司转给了别人,将这一大笔资金用于蓝莓园。有人说她就是一个小女子,曾有人见过她的抑郁苦闷,甚至还有人见过她流眼泪,因为一采摘就有人把她那晶莹剔透的蓝莓弄伤,让上品成了次品。不管是比男人还汉子,还是心底有脆弱一面的小女子,她的作为的确被这个社会认可和肯定。如市政协委员、市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省乡村旅游协会理事等是她个人的名头,“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湖北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北省科普示范基地”等荣誉则是她企业的光荣。总之,叶红琳千辛万苦换来的一切是值得的。

笔者曾爬上蓝莓园中最高处,举目眺望,见群芳竞秀,听松涛轻吟;放眼近处,库水碧涟鱼跃,花果遍野飘香;还有那古色古香的建筑,无不透着主人的匠心独具。蓝莓园,真是一处人间胜景。

叶红琳的蓝莓园就是乡村振兴的缩小版,蓝莓园就是青山水墨的缩影,蓝莓园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看著这美不胜收的景色,人们不知道叶红琳心中又在规划设计着什么样的蓝图,作为一个勇于开拓进取的奇女子,人们相信她决不满足于眼前,肯定会有新的思路以及更大的发展。

责任编辑/赵吉政

猜你喜欢
老同事山林蓝莓
枫 叶
蓝莓
甜甜的蓝莓果
蓝莓的光泽
如果相爱
我俩都是中国人
醋熏治好了腱鞘炎
蓝莓
山林
求人不如求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