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陈红 陈裘超 胡旭阳 胡茜茜
公开向社会征集年度监督议题,常态化组织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在预决算审查监督中开展预算恳谈、预算草案“三审”制,探索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近年来,我省各地人大深入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在开展监督工作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特别是注重群众和代表对监督工作的参与,广泛倾听民意、集中民智,让监督更加有的放矢。
北仑“阳光三审”,破解街道预算监督难题
在2022年2月召开的宁波市北仑区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全体人大代表对全区11个街道的预算编制报告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审查。这是宁波市北仑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探索街道预算审查监督新模式,让财政资金“阳光”运行的又一成果。
如何对街道预算开展监督,有效避免街道预算审查监督的“盲区”,是一个紧迫课题。
北仑区人大常委会率先推广街道预算监督“阳光三审制”,先后在大碶、新碶两个街道试点,授权人大街道工委,组织辖区内的区人大代表,从预算编制、执行和绩效等关键环节入手,对街道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专项审查,并定期向代表通报有关情况,邀请民情联络员列席会议,接受群众点评,打通人大审查监督街道预算的“最后一公里”,深度激发基层民主活力。该做法被收入《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和发展》一书。
根据“阳光三审制”的要求,每年街道预算编制启动时,人大街道工委就介入,评审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听取下一年预算编制报告,组织人大代表围绕项目安排,广泛征集民意,提出审查意见,并与街道调整后的预算草案,一同提交区人代会审查批准。同时,人大街道工委每季度还将评估分析街道预算执行情况,重点监督民生实事项目的资金使用及工程进展,测评项目满意度。北仑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认为,此举不仅填补了街道预算审查监督的“空白”,还建立起全流程的监督闭环,管住了政府的“钱袋子”。
街道资金使用、项目实施,由此更趋科学,贴近民意。北仑区大碶街道的宗瑞医院停车场改扩建项目就是鲜活的案例。一直以来,居民对宗瑞医院周边停车场改建的呼声强烈,尤其是近年来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前往医院打疫苗、做核酸的人员众多,停车“一位难求”现象愈发突出。
北仑区人大常委会大碶街道工委经过充分调研,在提交2021年度街道预算编制审查报告时,提出改扩建宗瑞医院周边停车场项目的意见,被街道采纳,停车场改扩建项目于2021年2月开工,同年12月完工。工程原预算造价400余万元。人大大碶街道工委多次组织代表及專业人员进行现场调研,中期跟踪、审查,项目优化后,最终造价压缩至340.46万元,大大节约了成本。
“阳光三审制”让街道预算执行率显著提高,“半拉子工程”不见了。曾经,由于各种原因,新碶街道农村水利工程的预算执行率一直偏低,2016年仅有24.8%,项目久拖不建,群众意见很大。2017年开展街道预算监督审查以来,人大新碶街道工委把这一领域作为监督重点,组织人大代表实地视察、月月对账,“倒逼”项目推进。2021年,该街道农村水利工程预算执行率提高至97.2%,永久苗圃等十余个工程相继完工,农民喜笑颜开。
“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三审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增强预算监督的时效性和针对性。2021年,大碶街道对综合信息指挥中心运行情况和湖塘菜场整治项目进行绩效评估,找到了网格平台问题解决不彻底、经费使用绩效不高、事件处理机制不完善等12个问题,并提出加强对菜场周边秩序、环境卫生管理等意见建议18条。
此外,区人大常委会还出台《关于加强街道预算监督工作的指导意见》,增强街道预算监督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开展街道预算监督培训,提升人大各街道工委预算监督能力。
“人大代表‘汇民意、集民智’。预算的编制、执行和决算,是动态的,街道‘阳光三审’很好地实时跟踪,可以及时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努力把钱用在最急需的方面,这是我们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大鲜活体现。”北仑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向人民报告”,打造民主监督“鄞州模式”
向人民报告,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人大监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形式。
2018年起,鄞州区每年向公众广泛征集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并在区人代会上票决产生10大民生实事项目,这些项目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代表着全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声民意。而票决后,项目如何实施,建设成效怎么样,是否真正惠及人民群众?
2018年底,鄞州区人大常委会在“1+1+N”动态监督的基础上,持续写好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工作的“下半篇”文章,创新开展“向人民报告”政情直通活动。通过电视镜头,政府部门负责人向全区人民报告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落实情况,接受人大代表、人民群众的提问和满意度测评,形成了从项目的征集、票决、监督,再到“向人民报告”、接受群众测评的全过程民主监督闭环。
随后,鄞州区人大常委会不断探索创新,从“全覆盖”“全方位”“全链条”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高度,对“向人民报告”进行了丰富和拓展。
在形式上,结合现场直播、互动连线、“码上说 代表督”等平台载体,将人大监督、社会监督、媒体监督有机结合,进一步畅通了民意表达渠道,夯实了代表民意基础,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热情愈发高涨。
“今年的民生实事项目原有三大体育公园建设,但今天的报告发生了变化,鄞南足球公园变成了云龙甲村公园,这中间是否出现什么问题?”……在聚焦2021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的“向人民报告”活动中,人大代表们在电视屏幕前,提出问题。与此同时,参与该活动的人数已从4年前的100余人扩展到“场内+场外”152.9万人,民生实事项目满意率平均值也从85.89%提高到98.97%,真正展现了人民监督的磅礴力量。
在内容上,鄞州区人大常委会陆续把国有资产监督、预算绩效监督、部门工作评议、“两官”履职评议、生态环境报告等重点监督内容纳入“向人民报告”范围,实现了由点到面的深化。
在2021年“两官”履职评议过程中,鄞州区人大常委会将被评议“两官”的个人履职情况报告、“两院”专项工作报告、评议结果和评议意见以及后期的整改落实情况等内容及时予以公开公示,实现了评议全过程向人民报告、人大监督在“阳光下”推进,进一步营造了支持与监督司法工作的良好氛围,提升了人大司法监督实效和司法公信力,获得了广泛好评。
经过四年的探索实践,“向人民报告”已成为鄞州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金名片”。下步,鄞州区人大常委会将继续深化“向人民报告”工作,结合数字化改革,数字赋能进一步推进人大履职行权活动过程、结果全方位多角度地向社会及人民群众公开,进一步扩大公民对人大监督工作的有序参与,确保人大监督工作的社会民意基础和透明度,不断丰富和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鄞州的生动实践。
乐清“人民听证”,强化人大监督权
“子女就学难是我们乐清新居民生活中最大的一个痛点,这也间接激化了我市企业用工难矛盾,如何有效破解?”“如何补齐我市职业教育短板,如何让高职学院在乐清尽快落实落地?”
2021年8月26日,在乐清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人民听证”会议上,围绕教育均衡和高质量发展,数十位人大代表积极提问,副市长和职能部门负责人认真作答。会场背景是一面大型电子屏,实时播放与议题相关的调研视频、PPT,并在双方问答时放大呈现人物特写,这让会议的气氛充满张力。
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表现形式。乐清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探索改善人大监督、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于2007年创新推出“人民听证”制度,已历时15年。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人民听证”讨论协商的议题已有100多个,涉及教育、环保、城建、交通、社会治安等各个层面。经“人民听证”提出的问题或事项,通过人大持续地跟踪监督,基本都能得到有效解决或完成,有力推进了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相关工作。
多年来,“人民听证”得到社会关注,获首届浙江省公共管理“十佳创新”奖、“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提名奖、首届“浙江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奖”提名奖等奖项。
从2007年最初的“一年三考副市长”,到2009年听证对象向部门延伸、突出“辩论式议政”,从2011年议题由人代会确定,到2013年强调协商民主、促成社会共治,“人民听证”一直在迭代、规范和提升。
“人民听证”议题选取由人代会作出决议,规定议题选择原则和范围要求,主任会议具体研究确定。每个议题的会前调研准备时间在三个月以上,参与的人大代表及相关人员一般都在50人以上。
“人民听证”会上,常委会分管副主任或工委负责人作会议说明,随后播放专题片、公布满意度社会调查结果等,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发表意见,政府方面进行回应、沟通和协商,市政府领导表态发言,最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总结讲话。会议全过程录制视频,有时还进行实况网络直播,重要提问经PPT实时展现,全程发言会后归档。
“人民听证”会后,经主任会议研究确定,以常委会意见的形式交政府落实。牵头工委组织委员、人大代表等,对政府及其部门落实意见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实时通報监督情况,督促其持续改进工作。主任会议适时专题听取汇报,并向市政府和责任部门继续反馈意见。根据跟踪监督和整改落实情况,常委会将决定是否再次进行听证。
至此,形成了“人民听证”的监督闭环。
“人民听证”丰富了人大的监督形式。它依托常委会会议这一平台,就社会关注度高的民生热点难点问题,组织政府、人大代表、市民等多方力量进行多层次、广泛协商,并适时进行“回头看”,求得最大“公约数”,形成社会共识。它与通常的常委会会议相比,更突出对被监督方的刚性要求和约束。同时,通过构建民意表达的平台,有效扩大公众的有序政治参与。此外,把人大代表推上“人民听证”的一线,更好激发了代表的履职热情。
新征程、新起点,新一届乐清市人大常委会将更加准确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点,持续探索“人民听证”工作,不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