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军
自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外贸易额迅速提升,世界经济向着全球一体化方向发展,为了更好的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我国提出企业“走出去”的战略计划,跨国经营已经成为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选择,但如何更好地开展跨国经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当今世界国际经济现状
(一)经济全球化在由折中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它是与信息经济相适应的,其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过程。经济全球化的成因涉及到国家经济体制、企趋利动机与技术进步等三个因素。
(二)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增加
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和潜力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集中表现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旗凝聚力。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尺度,反映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内力以及在国际社会发挥影响力的外力的总能力。
(三)新科技革命产生深远影响,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
科学技术进步是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历史进步的主要动力,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各国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化,追求数量和速度的增长方式将让位于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增长方式。经济信息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点之一。
(四)各国经济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市场经济是指时常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它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市场经济属于经济运行方式的范畴,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与社会制度没有直接关系。
(五)人口、粮食、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一些全球性经济问题
所谓全球性经济问题是指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影响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主要是人口、食、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问题。
(六)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的基本规律。“不平衡”既指发展水平的不同,也指经济实力上的差距,更多的是指发展速度上的快慢差距。发展不平衡规律的重要表现是后进国家可以利用“后发优势”赶上甚至超过先进国家,打破原有的格局。“新经济”的发展使得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范围更广,也更为复杂。
二、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现状及特点
所谓“走出去”战略指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进行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主动与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拓属国际市场,培跨国公司,增强国际竞争力,为经济发展开辟新的空间,并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优势互补、共同发属。
(一)现状:面临六大问题
全球化智库(CCG)今天下午发布《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7)》,报告对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这些建议将对未来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发挥重要作用。
1.“隐形壁垒”引发海外投资风险
“一带一路” 建设项目规模、资金需求量巨大,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经验不足、国际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使得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初期投资风险上升。各种“隐形壁垒”也使得“一带一路”相关协议的落实过程屡遭波折。
2.“走出去”企业合规性隐忧显现
近年来中国企业积极“走出去”的同时,合规性隐忧开始逐渐显现。报告认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轻视尽职调查、投资情绪过热、东道国保护主义、服务机构国际化水平低等,是导致“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合规性风险突出的主要原因。
3.跨境电商海外发展困难多
近几年以淘宝全球购、天猫国际等跨境电商“走出去”浪潮迭起,其产业运输风险、海关报关、风险管控与监管等方面问题也开始逐渐凸显。传统销售方式不适应、物流清关报税体系不成熟、售后体验难保证、监管问题突出是主要原因。
4.“走出去”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化”转型难
产品附加值低、生产成本高、研发投入和人才供给不足是“走出去”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化”转型难的主要原因,也是中国制造业的“大而不强”亟须突破的瓶颈。
5.中国产业园区海外发展艰难
我国境外产业园区发展仍处于摸索阶段,存在开发成本偏高、经营形式粗放、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目前境外产业园区多以民营企业为主,园区规划不合理,落户项目缺乏,招商能力弱,缺少央企和国企等有集聚效应的项目。同时,对东道国法律、市场环境了解欠缺、综合情况分析和研究调查不足、企业本土化程度不高、投融资水平有限等问题表现突出。
6.“走出去”中小企业面临融资瓶颈
近年来中小企业逐渐成为“走出去”主力军,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却逐渐成为阻碍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发展瓶颈。主要原因是金融市场不成熟、信用体系不健全、企业申贷门槛高、信息不对称。
(二)我国走出去战略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走出去”的规模不断壮大,以国有企业为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属,改革的深入,我国企业走出去发展势头良好,虽然中国海外投资的企业规模一般基数小,项目规模也偏小,竞争力较差,但发展较快。
2.“走出去”的投资领域不断拓宽,但区域相对集中。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领域不断扩大,已经从过去的贸易、餐饮扩属到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农业、林业、牧业、渔业、采矿业、
制造业等多个行业。尽管涉猎的行业较多,但从整个海外投资布局来看相对集中,主要投资于欧美亚发达国家和地区,相对集中的投资区域容易造成我国企业重复投资、相互竞争的局面,不利于我国企业进一步拓属并占领全球市场。
3.对外投资方式多元化并以跨国并购为主,但效益低下,整体缺乏竞争力。
三、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对策
企业“走出去”在海外从事经营活动是体现和增强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表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问题与政海和企业相关,因
(一)企业方面
建立国际化管理模式、加强企业间战略合作、增强形象与品牌战略;增强法律意识,注重监管信息和相关法律政策、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不断健全供应链体系、完善售后服务和用户体验、加强商家审核监督能力;加速抢占新技术蓝海、创新投资模式、打造“世界品牌”战略;对接东道国发展战略、多元融资精细招商、培养园区人才、树立企业责任、尊重当地习俗;建立产业园区工作组、完善服务体系、建立战略示范园区、加强人才培养;拓宽融资渠道、提高担保贷款额度、构建信用强企。
(二)政府方面
制定“一带一路”投资总规划、提高企业国际化水平、做好风险评估应对;需加强海外投资立法、增强国家间政治互信;完善跨境电子支付体系、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制定跨境电商国际经贸规则;引导境外合作、构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完善教育结构引进高端人才;发展金融机构海外布局、与国际金融机构交流合作、增强融资服务作用。
(三)其他
建议亚投行、丝路基金等相关金融机构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前行;律所、行业协会方面要“走出去”、积极构建国际化团队、成立相关专业委员会扩大国内外交流,提升对外法务的服务能力;海关总署等相关部门需联手,为跨境电子开辟绿色通道;相关金融机构也要创新金融工具和融资方式、建立多元金融机构平台。
中国企业“走出去”是经济发展必然要求,在国内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我们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危机与困难,目前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虽然面对世界经济更加复杂危险的环境,我们要面临的困境是空前的,政治上的压力、经济上的差距、人才上的欠缺、技术上的落后等,但相信我们国家的企业最终会在激励的竞争不断发展和壮大,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