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鸿
摘要:目的:负性情绪疏导对初产妇妊娠分娩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 1月到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初产妇120例纳入到研究中,根据其入院顺序将其划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60例。甲组接受常规护理,乙组则在其基础之上接受负性情绪疏导,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没有较大的差异(P>0.05),护理后,乙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甲组,P<0.05;乙组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和第三产程时间均明显低于甲组,P<0.05;甲组的阴道分娩率为72%,乙组的阴道分娩率为90%,乙组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甲组,P<0.05;甲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2%,乙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乙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甲组,P<0.05。结论:在初产妇妊娠分娩护理中应用负性情绪疏导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可以有效的改善产妇的负性情绪,缩短产妇的各个产程,而且还能够有效的提高其阴道分娩率,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更高。
关键词:初产妇;妊娠分娩;负性情绪疏导;产程;阴道分娩率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志码:A
孕妇在分娩之前会面临宫缩情况,会出现撕裂样的疼痛和程度不一的不适感,极大地影响到了产妇的身心健康[1 ]。很多产妇出于对自身及胎儿健康的担忧,出现各种负性情绪,如紧张、焦虑和抑郁等,进一步引起应激反应,会影响产妇宫缩,延长期产程,甚至还会造成紧急剖宫产妊娠结局[2 ]。初产妇由于缺乏分娩经验,面临妊娠时很难适应,缺乏孕期保健知识,因此会产生心理压力,这就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负性情绪疏导干预措施,消除产妇负性情绪,降低其应激反应,加快其产程,保证良好妊娠结局[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20年 1月到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初产妇120例纳入到研究中,根据其入院顺序将其划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60例。甲组年龄在21岁到35岁间,平均(28.16±3.95)岁,孕周在37周到40周间,平均(39.17±0.81)周;乙组年龄在22岁到35岁间,平均(28.31±4.02)岁,孕周在37周到41周间,平均(39.23±1.02)周。两组基本资料之间并没有较大的差异(P>0.05),可比较。
(1 )納入标准:①均属于初次妊娠;②均属于单胎;
③胎龄在37周到42周间;④知晓且同意参与本次研究;(2)排除标准:①合并免疫功能障碍;②合并血液系统疾病;③合并器质性病变;④合并感染症状;④具有认知障碍或者认知障碍;⑤缺乏完整的临床资料;⑥中途退出研究。
1.2 方法
(1 )甲组主要为对产妇实施产前健康教育,实施临
产指导,密切监测产妇生命体征、胎心及宫缩情况,并且指导产妇育婴知识和技术[4 ]。
(2 )乙组则在其基础之上接受负性情绪疏导,具体内容如下:
①保持病房环境的整洁干净,根据产妇的喜好适当摆放一些装饰画、花草等,营造一种安静、舒适和温馨病房氛围[5]。鼓励家属多与产妇进行交流和沟通,陪伴产妇,为其提供良好家庭氛围,确保产妇具有满足感和安全感。
②针对产妇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利用视频、讲座、一对一健康宣教、健康知识手册发放等方式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尽可能地鼓励家属,使其充分地参与到健康知识学习中来,利用视频、图片等方式对分娩过程进行详细地讲解,耐心地解答产妇及家属各种问题,使产妇和家属都能够充分地了解分娩相关知识,有效提高其配合度[6-7] 。将科学饮食注意事项告知家属,指导产妇科学饮食,为产妇提供充足营养支持,要将正确按摩方法告知家属,使其定时对产妇足部和腿部进行按摩。在产妇身体允许情况下,指导家属多陪伴产妇进行适量活动,主要以散步为主,一方面提高产妇免疫力,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分娩[8]。
③与产妇进行积极主动交流,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告知分娩是一个正常的过程,要保持正确的心态应对分娩[9]。对产妇进行安抚,使其保持良性情绪,如产妇存在比较严重的焦虑、抑郁情况,则可以向产妇介绍成功分娩案例相关情况,也可以邀请一些成功分娩产妇为其进行现身分享,进行自身经验传授,使其能树立顺利分娩的信心[10]。
④在产妇发生宫缩后,要对其进行积极引导,使其展开产前联想,同时使其通过腹式呼吸、产前体操等方式来有效缓解疼痛,尽可能地帮助产妇将情绪稳定下来,并且放松肌肉。在第一产程时,指导家属多陪伴产妇,为产妇提供强有力家庭支持,鼓励安慰产妇,做好对产妇子宫底下降和宫口扩张等相关检查,不需要将实际指标值告知产妇,只要将其所希望理想情况告知产妇即可[11] 。通过分娩球辅助产妇进行分娩,指导并帮助产妇在分娩球上坐好,然后晃动身体,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协助产妇使其保持平衡。在第二产程时,对产妇进行指导,使其对腹压予以正确运用,同时还要将巧克力和热糖水等高能量食物提供给产妇,使产妇保持充足体力,播放音乐的方式对产妇的情绪进行安抚。在第三产程中,要对产妇宫缩情况严密监测,若出现宫缩乏力情况,马上对产妇实施按摩,严格按照医嘱对产妇实施宫缩素治疗,加快其娩出胎儿[12-13]。
⑤要将顺利分娩情况详细告知产妇使其放心,将母乳喂养优势、产褥期需要注意相关问题以及母婴及早接触优势等详细地告知产妇及家属,让产妇及早接触婴儿,并且实施母乳喂养,使产妇能够尽快地适应母亲的角色。对产妇予以定时翻身,同时帮助其清洁身体,定时更换床单和被褥。在产妇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指导产妇及早开展早期下床活动,让家属多陪伴产妇,为其提供充足的关爱和家庭温暖[14] 。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焦虑、抑郁评分,通过焦虑、抑郁自评量表予以比较,产妇的焦虑、抑郁症状和其量表评价分数之间属于正相关;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包括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和第三产程时间;比较两组阴道分娩率;比较两组满意度,满意度调查采用自制问卷,根据分数将其分为满意(患者问卷分数总分在90 分及以上)、较满意(患者问卷分数总分在75分到90分间)和不满意(患者问卷分数总分在74分及以下),其中前两项相加为总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21.0软件包处理两组资料。计量资料使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经 t 检验后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计数资料使用例数、百分比表示,经χ2检验后 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
负性情绪疏导前,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没有较大的差异(P>0.05),负性情绪疏导后,乙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甲组,两组数据经过检验显示(P<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和第三产程时间
乙组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和第三产程时间均明显低于甲组,两组数据经过检验显示(P<0.05)。见表2。
2.3 阴道分娩率
乙组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甲组,两组数据经过检验显示(P<0.05)。见表3。
2.4 护理满意度
乙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甲组,两组数据经过检验显示(P<0.05)。见表4。
3 讨论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会出现巨大痛感,也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对产妇生理和心理有很大的影响[15]。初产妇本身不具备分娩经验,再加上在怀孕期间其身体各种激素水平出现明显变化,其社会角色也将发生变化,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如强烈焦虑、抑郁、恐惧和无助等。需要采取科学的负性情绪疏导干预措施,缓解其不良情绪,降低其应激反应,确保其能够顺利的完成分娩[16]。
负性情绪疏导是对患者实施情绪疏导,帮助其缓解心理问题,使其保持平稳的情绪和积极向上心态,在此基础上为产妇提供个体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满足产妇的心理护理需求[ 17] 。在产科负性情绪疏导中强调将产妇作为工作的中心,确保产妇在分娩期间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各种不适感,使其顺利地完成分娩[18]。分娩过程与产妇自身的情绪具有密切关系,在分娩的过程中,产妇会由于恐惧、紧张等各种负面情绪的影响而导致其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进一步引起其机体内神经紊乱,最终对整个分娩过程产生不利影响,而利用负性情绪疏导则能够帮助产妇进行自控能力调节,消除负性情绪的影响,确保其能够顺利分娩。
本次研究中,乙组在其基础之上接受负性情绪疏导,结果显示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没有较大的差异;负性情绪疏导后,乙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甲组,这一结果证实了负性情绪疏导能够有效地缓解初产妇的各种负面情绪。在产程方面,乙组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和第三产程时间均明显低于甲组,说明负性情绪疏导能够缩短产妇的产程。在阴道分娩率方面,甲组的阴道分娩率为72%,乙组的阴道分娩率为90%,乙组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甲组,证实了负性情绪疏导能够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此外,甲组的满意度为82%,乙组的满意度为97%,乙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甲组,表明负性情绪疏导能够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在初产妇妊娠分娩护理中应用负性情绪疏导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可以有效的改善产妇的負性情绪,缩短产妇的各个产程,而且还能够有效的提高其阴道分娩率,产妇的满意度更高。
参考文献:
[1 ] 陈明芳,林少英,陈兰. 阶梯式心理疏导对产妇负性情绪的影响[J]. 临床护理杂志,2018,17( 1):14-16.
[2 ] 李丽芳,梁恵兰,麦洁芬. 体位干预结合音乐疏导对顺产分娩的初产妇分娩控制感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8):28-29.
[3] 叶小青. 心理疏导配合健康宣教对自然分娩初产妇产后抑郁情绪的改善及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J]. 吉林医学, 2020,41(10):2540-2542.
[4 ] 刘佩儿,李绮雯. 家庭中心式护理对改善阴道分娩妊娠结局及对产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18,16( 27):3340-3342.
[5] 张超丽. 心理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状态影响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43):121,125.
[6] 孙淑兰. 心理护理在初产妇经阴道分娩行宫缩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2):142,156.
[7 ] 霍红伟. 导乐陪产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瘢痕子宫再妊娠孕妇阴道分娩成功率及产程时间的影响[J]. 河南医学研究,2018,27( 14):2676-2677.
[8] 尉霞. 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镇痛效果及心理疏导与其对母儿结局的影响[J]. 心理月刊,2021(13):93-94,170.
[9] 黄磊,左玲,李艳丽,等.产前心理干预联合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对初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及分娩方式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27(11):1695-1699.
[10] 田晓艳,乔宠,刘彩霞,等. 心理疏导对患有焦虑和抑郁单胎高龄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21):1607-1611.
[11] 林春华,严达珍,关葵花.探讨对初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智慧健康,2020,6(17):61-63.
[12] 乔黎,杨银玉,周宜芳,等.术前访视及分娩全程心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负面情绪、自我效能及分娩后母乳喂养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18,33(3):509-511.
[13] 芦沁蕊,丁琳,王艳丽,等.心理弹性调节围产期妇女产前感知压力与产后抑郁的关系[J]. 护理研究,2019,33(11):1906-1910.
[14] 李慧,刘振玲. 聚焦解决模式对剖宫产初产妇负面情绪、自我效能及分娩后母乳喂养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2018,15(29):87-90.
[15] 柴玉珍.探讨产前强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分娩方式的选择[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40):318-319.
[16] 刘君芳,刘涯兰,温菊瑛,等.体验式分娩联合心理护理对初产妇心理健康、自然分娩率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2019,36(6):1072-1075.
[17] 韩佩佩,余幼芬,蒋红娜,等. 围生期情绪相关知识教育策略对产后心理弹性及产后抑郁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 .2021,31(1):183-187.
[18] 李秒,邓姗丹.心理护理联合产前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及对血清 E2、P、PRL水平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7):98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