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奉
《荒野上的大师》来得正是时候。这几年考古热、博物热方兴未艾,但是在大众阅读层面,很少有专门讲述中国考古史的非虚构著作。实际上,倘若没有“荒野上的大师”在100多年前拼命突破政治和世俗的束缚,今天我们或许依然回答不了“中国人从哪里来”的大哉问。
作者张泉在书中记录的人物——丁文江、翁文灏、胡适、梁启超、傅斯年、李济、赵元任、陈寅恪、王国维、梁思成、林徽因等——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并不陌生。张泉把这些人的命运和毕生追求都串了起来,从地质调查所的地质勘查和考古发现说起,把后来的清华国学研究院、中研院史語所等学术机构的创始故事也并成了一条线。这条线便是中国学人走出书斋,跋山涉水考证中国文明的来源和脉络。
他们背后有着一个共同的驱动力。在20世纪初,汉学研究依然被欧洲宰制,中国人想研究汉学得到德国、荷兰、法国等欧洲国家去。这些第一批出国留学的中国年轻人,既受惠于国际汉学界提供的现代学术教育,也痛心于中国学术界的陈规陋习和愚昧落后。
书中一开头便提到“丝绸之路”的命名者、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他毫不掩饰对中国学者的偏见,直指他们是懒惰、迂腐的“斯文秀才”:留着长指甲,出门乘轿子,随身带书童,认为步行就是自降身价,从事地质调查和考古挖掘,更是斯文扫地。丁文江创办地质调查所,就是要证明给西方学者看,中国人也能做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学术成果。其后的史语所诸君,决心把国际汉学的中心夺回到中国。
他们的成绩是惊人的。裴文中发现了第一颗“北京人”头盖骨,把中国学人的视野推进到了远古。李济等证明了安阳遗址就是殷商王朝的古都,把殷商王朝从传说变成史实。梁思成和林徽因“上穷碧落下黄泉”地寻访中国古建筑,破除了唐代木构建筑只存在于日本的偏见,更破译了宋代建筑学“天书”《营造法式》。
这些成果如今已成为中国人的历史常识。这本书更想说的是中国第一代考古学人和历史学家的筚路蓝缕,他们如何在20世纪上半叶这个乱世,把中国学术带进了现代的大门。
用书中引述的一句话来说,这一代人“于乱世求研究,本为逆流之妄举”。说这话的杨杏佛,曾创办中国科学社,任中研院第一任总干事,后被军统暗杀。在乱世中奔赴荒野,注定了危机四伏。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翁文灏遭遇车祸几乎丧生,地质调查所傅徽第在赣南被日军杀害,许德佑、陈康、马以思等在贵州被土匪枪杀。他们的“丁大哥”丁文江,也在勘探煤矿时煤气中毒,加上感染风寒,抢救不当,不幸离世。任何一场风雪和意外,都有可能要了他们的性命。
书中最令人浩叹的一幕,发生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北平多所高校和学术机构抢在沦陷前撤退,学者们带着文物、书籍和物资,辗转半个中国。他们费尽心血记下的学术笔记,千辛万苦挖掘出来的史前文物,有些来不及带出,有些在运输途中出了差池不知所踪。在长沙的最后一夜,史语所培养出来的中国第一代考古学者与他们的老师喝酒道别,此后,这批学人在战乱中渐行渐远,很多人终其一生不再相见。
那是一个天才成群出现的年代,他们在短短的十多年间震惊国际,又在随后的短短十多年间黯淡飘零。这本书讲述了三大学术机构的勃兴、离散和传承,是荡气回肠的创业史,也是掩卷叹息的伤心史。回首前尘,我们可以庆幸,第一代学者在世界各处留下了不同的学术遗产,今天冲在一线上山下海的中国考古学人、历史学家、建筑学者,无一不是他们的精神传人。
在对艺术的思考中感受人间喜乐
作者:肖复兴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2月
一部严谨却不严肃的哲学史
作者:林欣浩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