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健媚,韦菊临,邓文睿
(柳城县人民医院,广西 柳州 545200)
质量保证及控制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新开展推行并高度关注的一项计划,在临床治疗中,治疗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是否能够接受合理的治疗,对患者身体康复有着重要意义。放射技术是当前临床上常使用的技术之一,能够对患者的多种疾病进行检查和治疗,而加强对放射技术的质量保证及控制管理措施,制定合理的放射剂量标准与管理规定等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放射技术开展的质量,保证质量与质控能够走上稳定的轨道,同时能够减少放射剂量,避免放射剂量过多对患者身体造成损伤,同时保证了照片质量,降低废片、重照等情况发生,节约了医疗资源,对影像学技术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管理途径。对此,本文针对本院实施开展放射技术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本院在2020年1月-2020年12月开展放射技术质量保证及控制管理措施后的相关人员专业技能操作水平、工作效率,另将50例患者检查后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医务人员20例,男性9例,女性11例,最大47岁,最小22岁,平均(29.33±2.61)岁;患者50例,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22岁,平均(45.32±2.64)岁。所有患者均在经由全面身体检查后发现均无精神或心理疾病史;患者能够清晰理解护理人员所指导的相关内容。
1.2.1 成立专业的质控小组,设立质控员
首先,主管技师职称以上任质控员,质控员主要根据X线片的质量标准对其质量进行检查,同时起到督促工作的作用;质控员需要负责技术组投照技术操作方面的技术指导,并帮助解决在投照技术操作工作中疑难较大的投照部位;并对已经照好的片子申请单进行检查,对每张照片进行定级并记录,定期检查自助打印机的运作情况,在发现问题后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保证机械正常运行。此外,科室领导应在设有质控员的基础上成立专业的质控小组,科主任担任质控小组组长,小组成员由科室副主任、主管技师、技师等多个层次的专业人员组成,同时根据院内质控现状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小组成员需继续完善质控员的工作,并坚持每周1次的质检抽查,每次可根据院内工作状态及质控小组成员工作量抽查一定的照片,检查照片的质量,并制定各级工作人员的质量标准,对抽查照片进行定级并记录。小组成员应落实和核查岗位责任制及相关规定,设立相关的查岗制度,并组织小组成员每月进行1次质控工作的总结,并向全科汇报。
1.2.2 对X 线影像照片的质量定级和统计管理措施
放射技术质量的管理主要是对照片质量情况进行干预措施,质量的标准主要由我国相关规定衡量性标准及方法性标准做出判断,主要分为甲、乙、丙、丁四种,其中甲级片主要能够满足患者疾病诊断的需求即可,从摄影角度分析可见,应具有适当的影像密度、组织影像层次分明,影像体位正确,且无相关技术操作上明显异物;乙级片是指在甲级片中所具备的条件中有一项条件并不满足,但对影像整体的观察并无太大的影响;丙级片是指在甲级片中有两项并不满足,但能够利用X线片检查对患者的疾病做出诊断;丁级片是指废片,其照片并不符合摄影的要求,临床并不能根据X线片对疾病做出诊断;在放射技术质量方面评价中,除需要对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方面进行评价外,还需进行详细的数据统计,并分析不同质量X线片的数量,通过数据表现照片的质量,质控小组成员需进行每月1次的数据统计,统计每个月每个人各级片之间的比率,以此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另外,在实施质保与质控工作的同时应加强质量以及业务学习,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并实行每月1次的业务培训实习,对工作质量高的人员进行合理的奖励,并对工作质量较差的工作人员提出批评或惩罚,提高工作人员的自信心以及责任心,提高工作人员对照片质量的重视程度。
通过我院开展的放射技术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后的工作人员工作能力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在经由管理工作开展后大部分工作人员工作质量明显提高,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有效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通过下表分析了50例患者及20位医护人员专业操作技术以及工作效率等,见表1所示,研究结果发现,在开展放射技术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后,相关医护人员专业技能操作水平明显提高,且工作效率逐渐提高,其中专业技能水平考核成绩为(86.66±2.64)分,工作效率评分为(83.62±2.61)分;在患者经由专业的干预后可见,46例患者对本次干预表现满意,另4例患者对本次护干预不满意,患者对管理的满意率为92.0%,所有患者的检查影像均显示清晰,并未出现废片等情况,照片质量高,其中有3例患者在治疗后出现放射相关不良反应。
表1 工作人员工作质量管理干预结果与患者对管理的满意度分析[,(n,%)]
表1 工作人员工作质量管理干预结果与患者对管理的满意度分析[,(n,%)]
放射技术不仅帮助临床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检查,同时也可应用在患者的治疗中[1]。而放射技术是一个可集检查、诊断以及治疗为一体的科室,临床中多项疾病均可通过放射科相关设备达到明确或辅助诊断的目的,包括核磁共振、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等,但由于放射性的影响,在对患者开展检查或治疗时可能导致对患者造成损伤,同时,由于医务人员操作水平等的影响导致照片质量低下,并不能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或在患者治疗时增加了对患者的放射剂量,因此,保证放射技术的质量至关重要[2]。而目前,随着设备的不断更新与应用,医学影像科应加强对放射技术的管理,统一管理各种影像设备以及诊疗业务内容,均需在科主任领导和管理下开展,成立专业的质控小组,做到各工作人员之间职责分明[3]。
本次研究可见,在开展放射技术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后,相关医护人员专业技能操作水平明显提高,且工作效率逐渐提高,其中专业技能水平考核成绩为(86.66±2.64)分,工作效率评分为(83.62±2.61)分;在患者经由专业的干预后,46例患者对本次干预表现满意,4例患者对本次护干预不满意,患者对管理的满意率为92.0%,所有患者的检查影像均显示清晰,并未出现废片等情况,照片质量高,其中有3例患者在治疗后出现放射相关不良反应,提示在放射技术管理中应加强放射技术的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管理措施,以保证工作人员工作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从而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对提高医院整体发展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
当前,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强对临床多个项目的管理已经成为临床工作的重点[4]。加强放射技术的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在科主任统一管理下,诊疗组以及技术人员能够对各种影像同等实行相对固定、定期轮转的管理方式,同时定期对照片质量进行检查,能够方便医务人员掌握专业的技术,提高工作质量,达到培养优质人才的目的[5]。此外,为保证放射技术质量,相关管理人员应提高临床放射学的教学及进修工作,加强对实习及新上岗等人员的带教培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院的业务能力和质量[6]。此外,在放射技术应用时,为适应当前临床的发展,应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积极开展新的影像技术以及诊断方式,同时注意设备的技术革新[7]。而为保证放射相关器械正常使用,需定期对其进行检查,保证摄影的质量,定期对机械正常运转等进行定期检查,加强器械的保养和监督非专机操作人员的使用机器责任[8]。
定期观察在放射技术开展工作中相关人员的工作质量,对工作能力较差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培训,同时建立奖惩制度,对照片质量高的优秀工作人员给予鼓励,而对照片质量低的工作人员给予批评,提高该类工作人员对照片工作的重视程度,使其感受到自身的责任感,从而提高工作人员对工作的专业性[9]。有研究发现,通过对相关人员的管理干预,加强其工作质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在检查或治疗时放射剂量对身体造成的损伤程度,在检查或治疗后患者出现的放射性相关不良反应更低。提示加强管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患者的检查与和治疗安全[10]。
综上所述,在临床放射治疗中,加强对放射技术的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可明显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及效率,患者治疗后疗效显著,提示对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在临床实施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