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建鹏
摘 要:人名差错是文史类书稿中常见的一种错误,除了错别字,还有衍字、漏字、人名颠倒、臆造名字等情形。本文以详实的案例,对人名差错进行分类,尝试对造成错误的原因进行解析,进而提出防范人名编校错误的建议。
关键词:文史类书稿 人名差错 编校质量
笔者发现,文史类书稿中的人名问题可谓编校差错高发地。除了音近、形近造成的差错,还有可能存在漏字、多字、顺序颠倒乃至臆造名字的情况。如果编校人员未能识别个中差错,除影响图书质量、贻笑大方,还有可能造成出版事故,产生恶劣的影响。结合工作中遇到的案例和阅读图书时发现的错误,本文嘗试对文史类书稿常见的人名(包括姓和名,古人的号也包括在内)差错进行解析,继而提出纠错方法,以期对同仁之编校工作有所裨益。
一、人名错误现象类别与原因
人名中出现错别字,是书稿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在电脑普遍应用的当下,作者交给出版社的书稿以电子版居多,根据输入法的不同,人名中错别字的产生,大致可归因为以下三类。
1.同音或近音造成的差错
因为读音相同或相近而将人名中的字写错,在书稿或已出版的图书中不乏其例。如战国七雄中魏国的公子卬、汉初吴楚七国之乱中的胶西王刘卬,“卬”字常被写作与之同音的“昂”。秦国的华阳君芈戎,因“芈”字较少见,有的作者直接写成“米戎”。明孝宗朱祐樘的“祐”字,经常被写成“佑”(宋代有几个以“祐”结尾的年号,也常见以“佑”替代)。明嘉靖年间内阁首辅严嵩的儿子,名严世蕃。有段时间,“蕃”常被写作读音相近的“藩”。
古代不乏名字乃至姓名读音完全相同者,如果不加分辨,便容易犯错。如明中后期的王世贞(1526—1590)与清初王士禛(1634—1711),读音相同,不时被弄混。如有图书将《王士禛放鹇图》误作《王世禛放鹇图》。值得注意的是,王士禛曾因避雍正讳改称士祯。今人所著之书,宜用其本名“士禛”。
近代史上有沈葆桢、丁宝桢、陈宝箴、陈宝琛四位名人,名字读音相近,写法有异,应留心区别。四人中,沈葆桢与陈宝琛都是今福建福州人。沈葆桢与李鸿章同为清政府筹建海军的主持者,曾任福建船政大臣、督办南洋海防。陈宝琛的一大标签是“末代帝师”,因其曾为宣统帝授读,清帝逊位后仍以“帝傅”身份留在清宫。丁宝桢的名字,更多和一个人、一道菜联系在一起。一个人即安德海(丁宝桢在山东巡抚任上诛杀之),一道菜即宫保鸡丁。陈宝箴系戊戌变法时期地方督抚中推行新政最得力者,陈寅恪即陈宝箴之孙。
人名中的同音字,有一类情况比较特殊,即异体字、繁体字。如刘禹锡笔下“楼船下益州”的王濬、明代理学家丘濬、清末广东学者梁廷枏,过去多写成王浚、丘浚、梁廷楠。200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章第十七条规定了六种“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的情况,其中包括“姓氏中的异体字”。至于人名是否可以保留繁体字、异体字,则未作明确说明。当下较常见的一种处理方式,是保留人名中的异体字,繁体字则予简化。
2.形近造成的差错
因字形相似而造成的人名错误,在书稿中可谓比比皆是。尤其是随着文字识别技术(OCR)的发展,抠字变得越来越容易,但仍难免存在识别错误的情况(往往与原字相近)。
如南朝陈宣帝与北宋神宗皇帝,单名一个“顼”字,不时有作者写成“琐”。广州临解放时担任华南工作团副团长的张海鳌,书稿中“鳌”字被写成“鳖”。鳌是传说中能驮三座山的神龟。与其相关的词语多与独特的想象相关联,如“独占鳌头”“钓鳌客”。
明代有位官员名张东壸,曾上《明战守以安畿辅疏》。“壸”(kǔn,下部为“亚”)与“壶”,仅一横之差,“壸”又是一个生僻字,张东壸也因此被写作张东壶。
常被误作“张东壶”的明朝官员,查古籍,正确的写法是“张东壸”
3.其他情况造成人名中出现错别字
除音、形相近造成错别字,书稿中也不乏以全不相干的字代替人名用字的情况。这种情况,最大的可能就是作者本身就没弄清楚人物本身的真名实姓,于是凭着印象、感觉下笔。如道光年间任两广总督的卢坤,号厚山,到作者笔下变成“卢厚生”。至于将“钟繇”写成“锤蒜”,这应是输入的时候出现了问题,而编辑又未识别出其中的错误。
(二)衍字漏字
1.衍字
用电脑输入法输入人名时,有时多打一个字能更便捷地敲出含有人名的几个字。这时候如果忘掉多敲的那个字,便会出现人名衍字的情况。
有部关于汉字演变的书稿,引用了唐代郑中(郑中是开元年间宗室李戢的妃子)墓志的内容。拼音输入法键入“郑中基”,很快就能得出包括“郑中”在内的三个字。结果作者忘了将“基”字删掉,导致出现“唐郑中基墓志”。同一书稿中出现的“宋仲基墓志”,实为“宋仲墓志”之误(宋仲是隋朝梁州仓曹参军)。
2.漏字
人名中的字被“吃”掉,也是编校中较常发现的错误。如某图书在介绍冼夫人联合陈霸先平定高州刺史李迁仕之乱时,多处将“李迁仕”写作“李迁”。就在出错的同一页,引文中有“迁仕在州,无能为也”。编辑如果足够细心,不用查阅史书,也能意识到多次出现的“李迁”与“迁仕”存在矛盾。
古人对有地位的男性常称“某公”,但有时“公”是姓名中的一部分,如果作者没弄清楚状况,很有可能就要出错。如狄仁杰曾撰《相州刺史袁公瑜墓志铭》,作者不察,以“公”为尊称,将刺史的名字“袁公瑜”径改为“袁瑜”。
(三)错误解读臆造名字
作者对材料的错误解读,也是造成人名错误的重要原因。上文对“袁瑜”的误解即是一例。事实上,错误解读的情况,在历史类图书中并非个例。
某图书在介绍隋朝初年冼夫人平定王仲宣之乱时,提到冼夫人有“孙暄”与“孙盎”两名“下属”。在同页尾,作者附了一段隋文帝嘉奖冼夫人的文字,中有“遂令孙盎斩获佛智”,“暄不进愆,诚合罪责,以夫人立此诚效,故特原免。夫人宜训导子孙”。读到这,笔者隐隐然觉得不对劲:下属获罪,为什么要夫人训导子孙?古文常有承前省略姓氏的习惯,莫非这里的“孙盎”是指“(冼夫人之)孙(冯)盎”?查阅史料,果不其然,所谓的“孙盎”“孙暄”并不是冼夫人手下两名孙姓将领,而是冼夫人的嫡孙冯盎、冯暄。作者解读有误,以致创造出两个本来并不存在的姓名。
下面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错误,也源自作者的错误解读。作者引用了地方志书中记载“牛僧孺辟置幕府,叹其有父风”,并贴心地翻译成白话文:有儒学博雅的高僧来到他父亲的幕府,赞赏感慨地说:“有父亲公绰的风度文采。”将牛僧孺(“牛李党争”的党魁,两度出任宰相)理解成“儒学博雅的高僧”,实在是匪夷所思。
(四)名字颠倒
将人名颠倒的情况虽不如错别字出现的频率高,但因为相对隐蔽,这种错误反而更容易被放过。
要论最常被颠倒的名字,清代的朱彝尊應能排在前几位。可能是受周敦颐发音影响,朱彝尊经常被写成“朱尊彝”。读秀数据库上以“朱尊彝”为关键字,搜索结果页面竟有13页。在更早的时候,“朱尊彝”这个错误的名字,还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图书封面上。
二、人名差错防范
1.依据常识初步判断
早在周朝,古人便形成命名的六种禁忌,包括不用国名、官名、山川、疾病、牲畜、礼器来命名,以免惹麻烦。时至今日,这六种禁忌有些已被破除,有些仍保留着,如牲畜和疾病名,相信一般家长不会拿来给自己心爱的孩子命名。因此当看到有悖于一般认知的名字时,便要问下自己和作者,名字是不是写错了。
笔者在查阅文献时,发现不少图书将汉宣帝即位前的名字写作“刘病己”。从常识来说,应没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生病,取名“病己”实不可思议。查《汉书》,应是“刘病已”。汉宣帝身世坎坷,屡遭磨难而多病苦,取名“病已”,寄意健康平安。如写成“病己”,则意思全然相反。
当然,这并不是说不符合一般认知的便是名字出了错。古代有些名字在今人看来是无法理解,但并不意味着写错了。如商鞅入秦前投奔的魏国丞相公叔痤。痤是皮肤病的一种,今人自然不会给孩子起这样的名字,但这里的痤并没有错。据考证,“公叔痤”的“痤”并不是一种病,而是李子树的一种——麦李。
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成鹫,字迹删,著有《咸陟堂集》。鹫是一种猛禽,出家人以“成鹫”为法名,本就出人意料,偏偏在署名的时候,用了“迹删鹫”这一看起来更显怪异的名字,以至于当参考文献中出现“迹删鹫:《咸陟堂集》”时,编辑会以为书稿出现乱码了。但实际情形却是,原文即如此。
2.了解名字背后的学问
中国人的名字往往不是几个汉字的简单组合,而是承载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如父母的期望、家族的排行、个人的抱负乃至历史典故、地方特色、族群特征。编辑如果能稍微掌握中国人物命名的文化含义与一般规律,辅以语感与文史知识,则能大大增强发现隐含在字里行间错误的敏感性。
道光年间粤西地区的状元林召棠,号芾南,有作者误作“蒂南”。出错的原因,除了“芾”与“蒂”形近,还与作者和编辑未弄清楚名号的典故有关。“召棠”是古代常见的文化语码:相传周代召伯曾在甘棠树下断案,后人称此树为“召棠”,以示怀念。旧时常借“召棠”称颂官吏有善政博得人民好感者。《诗经》中《甘棠》即为怀念召伯所作:“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古人所取字、号,与名总存在或明或暗的联系。林召棠号芾南,即取自《甘棠》所言“蔽芾甘棠”。明白这一层,也就不至于将“芾南”写成“蒂南”。
明末清初与梁佩兰、陈恭尹并称“岭南三大家”的屈大均,号莱圃,百度百科中写作“菜圃”。莱圃是屈大均的宅园,“莱”有“荒芜”之意,称居处为“莱圃”,和自称“寒舍”异曲同工。屈大均字翁山,“山”与“莱”出自《诗经》“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且屈大均有效仿历史上的老莱子,自称“少莱子”之语。写成“菜圃”,则意境全无。
3.注意前后文对比
对书稿中的知名人物,可以借助权威的工具书、著作来查证。但对于知名度一般甚至不知名的人物,除了作者用心、认真以防止写错外,编辑首先能做的,便是留意人名是否存在前后不一致的问题;如果有,再设法查证。
笔者经手的一部书稿,里面出现大量人名,这些人的知名度可能就局限在某个区,能查阅的资料也很少。通过前后文对比,笔者发现了多处人名前后不一的情况,如原衡—原恒、梁兆享—梁兆亨、张日清—张日青、肖子刚—肖志刚、曾献优—曾献猷。
4.养成勤查阅的习惯
作为编辑和校对,遇到不确定的知识点,勤查勤问总没有坏处。对于不确定的人名,多查阅《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等工具书和相关的权威著作是较可靠的选择。读秀是编辑较对常用的数据库,但读秀只是一个平台,不保证搜索到的数据是正确的,对结果应注意详加辨别,否则可能出现以讹传讹的情况。如前文提及的“朱尊彝”,编辑看到搜索页面有13页之多,很有可能便觉得是正确的了。
5.注意人名与其他成分的搭配
书稿中的人名,往往伴随身份、时间、地区、事件等要素出现。因此,核查人名是否正确拼写只是第一步,还应联系上下文语境,检查人名与其他成分是否匹配。如某书稿提到“雍正十年,郝玉麟任闽浙总督”。查史料,雍正五年闽浙总督分为浙江总督和福建总督,雍正十二年始合并为闽浙总督;雍正十年郝玉麟出任的是福建总督,而不是闽浙总督。
有图书提到“陈湘州刺史华皎本是陈宣帝陈蒨心腹”,“华皎”“陈蒨”两个人名,单就文字拼写而言是正确的。但陈蒨与陈宣帝并不匹配。如前文,陈宣帝名陈顼,陈蒨则是文帝,这就需要编辑去核实作者想表述的到底是陈文帝陈蒨,还是陈宣帝陈顼。根据史料,华皎是陈蒨的心腹。同书又有“宣帝之弟陈琐”,其实是将“文帝”误作“宣帝”了。
(作者单位系广东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