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金霞 王保华 万旭婷 胡羽
(1.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北京 100000;2.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北京 100000;3.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北京 100024)
2021年3月12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颁布,《纲要》明确提出“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推动‘一带一路’行稳致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架设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来华留学作为建设桥梁的重要渠道之一,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两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议政形式,两会召开的意义,是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和整理,传达给党中央。近年来,来华留学教育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两会代表的提案及提案公布后引发的网络舆情,反映了民众对来华留学教育的态度和认知,值得高度重视。文章在分析2021年全国两会有关来华留学教育提(议)案及相关网络舆情的基础上,提出提升来华留学教育质量的战略路径与实施策略。
文章中的数据来源于中国传媒大学高教传播与舆情监测系统,2021年3月5日至13日两会期间,系统24小时不间断地实时、自动采集新闻、论坛、知乎、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中文全网有关来华留学的两会信息,并将监测到的关键词分为背景词、主体词和情感词,以提高数据抓取的准确性,明确舆情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在数据抓取的基础上,系统通过高级算法进行数据运算,从热点话题识别、用户画像、社交传播等多个维度,自动对文本进行分类、聚类以及倾向性分析。在系统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对数据进行更为精细的研究,由点及面地对两会来华留学舆情进行深度研究,得出有针对性的、有现实意义的分析结论。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两会代表积极履行职责。委员们共提交4个有关来华留学教育的提案,分别为:有关优化外国来华留学生政策的提案(全国政协委员高彦明)、有关加强对来华留学生规范化管理的提案(住陕全国政协委员韩宝生)、有关增强留学生对中华文化认同的提案(全国政协委员湛如)、有关规范来华留学生教育的议案(民进四川省委会副主委、成都市政协副主席杨建德)。上述4个提(议)案中,高彦明委员有关优化外国来华留学生政策的提案,获得了舆论的高度关注,2021年3月6日冲上微博要闻热搜榜。截至2021年3月17日,该微博话题阅读量达1.8亿,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进行了报道,微信公众号相关文章25篇;杨建德代表有关规范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建议,也获得了广泛关注,该微博话题阅读量达881.5万,中国青年网等主流媒体进行了报道,微信公众号相关文章4篇(见表1)。
表1 2021年两会期间来华留学相关提案与关注度
相关舆情可以从主流媒体、自媒体、网民3个方面进行分析。
有关高彦明委员的提案,2021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布微博【政协#委员建议提高来华留学生招生标准#】全国政协委员、河北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彦明建议,“除了外国政府委派的来华留学生可以降低录取分数外,其他所有自愿来华留学生都必须满足应有的录取学分标准。努力招收高层次、高质量的留学生来华学习,不可滥竽充数”。随后,财经网、新闻晨报、每日经济新闻、侠客岛、《湖北日报》等媒体账号发布相同内容。其中《人民日报》发布的微博影响力较大,截至2021年3月16日23时,转发2720次,评论3092次,点赞数超过5.7万。有关杨建德代表的建议,中国青年网、华夏时报等主流媒体进行了报道。主流媒体在报道两会委员提案时,大部分仅报道提案本身的内容,但也有媒体在报道的同时,进行相对全面的梳理,如澎湃新闻在报道高彦明委员的提案时,提及2020年俞敏洪委员的相关提案和2020年教育部的相关举措。
两会期间,有关来华留学的提案同样受到自媒体的广泛关注。就自媒体报道的形式来看,相关信息以文字作品为主,视频作品较少。从内容上看,可以分为跟风蹭热点和理性分析讨论两类,相较而言前者获得的关注更多。
3.2.1 跟风蹭热点:重提负面旧闻,宣泄不满情绪
此类自媒体文章主要由如下4个方面的内容组成:一是复述提案。大部分自媒体通过复制新闻报道内容、插入新闻报道截图等方式交代文章展开的背景;二是展示网友评论。一些自媒体借网友之口表达对提高来华留学招生标准的支持,进一步引发公众共鸣;三是负面旧闻重提。“学伴”等负面事件出现频率极高,某些自媒体以此激化公众对来华留学门槛低、留学生享受超国民待遇的不满;四是宣泄不满情绪。为提高阅读量和文章影响力,获得网友共鸣,某些自媒体使用极端语言,进一步煽动公众对来华留学生的不满情绪,在情绪裹挟下让公众陷入非理性宣泄的深渊。
3.2.2 理性分析讨论:逻辑清晰,建议恳切
此类文章或作品较少,但逻辑清晰,观点明确,如抖音用户何念寒律师发布了短视频作品,出镜将自己的观点娓娓道来。他认为大学不仅要重视留学生的数量,更要重视质量。截至2021年3月13日,该作品获得8037次点赞。
通过对自媒体报道的分析,进一步印证了互联网时代“媒体议程-公众议程-个人议程”的单一、线性传播模式已被打破,公众议程设置能力增强,公众关注度逐渐成为传统媒体和自媒体文章选题的“指挥棒”。
微博平台是两会期间来华留学舆论的主要发酵地,在微博以“建议提高来华留学生招生标准”为关键词进行筛选,得到2021年3月5日至13日期间872条原创微博并对其进行词频分析。隐去“来华留学”“提高”“标准”等提(议)案自身包含的词汇后,“高校”“支持”“洋垃圾”“滥竽充数”“高质量”等词属于明显的高频词汇(见表2)。网友对提高来华留学生招生标准、严把来华留学生准入关口等提案的态度高度统一,对相关提案表示支持,同时也表达了对来华留学生入学门槛低、学生素质低下、奖学金丰厚、住宿条件优越等问题的强烈不满。
表2 872条原创微博高频词TOP15
网民关注的问题主要聚焦在如下3个方面:
3.3.1 入学门槛低:来华留学生素质良莠不齐
来华留学生入学的低门槛一直被网友所诟病,网民对来华留学生不会说中文、外国学生免试入学等表示不满,负面评论颇多。加之近年来,发生了几起来华留学生违反我国法律的舆情事件,网友也将其归因于入学门槛低下而导致的不良后果,加深了公众对来华留学生群体的偏见,对来华留学生整体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3.3.2 奖学金、宿舍条件等方面优待:相对剥夺感激化矛盾
互联互通的网络时代,与来华留学生待遇相关的信息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当我国学生发现自己与来华留学生之间的待遇存在差别后,会下意识归因于“权利被对方夺走”,引发公众尤其是我国学生的相对剥夺感,这种感觉衍生出愤怒、怨恨或不满等消极情绪,激化了群体间的矛盾。另外,两会期间的相关提案也让公众联想到疫情防控背景下,允许留学生随意进出校园的个别“双标”学校,对高校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3.3.3 港澳台学生特权:享受留学生待遇遭质疑
“台湾”“大陆”等词在微博相关评论中也有一定的提及量,两会期间,公众对港澳台学生来大陆(内地)读书,享受留学生待遇同样表示不能接受,相关问题涉及国家主权,具有特殊性,更容易煽动公众的爱国情绪。2020年底发生的“女学生进留学生浴室被质问”的舆情事件中,“留学生”即为港澳台学生,当即引发网友质疑。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来华留学工作取得显著成就,但在教育质量和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院校的生源质量亟待改善、过程管理不够严格等。针对这些问题,为做强“留学中国”品牌,教育部围绕“规范管理、提质增效”的内涵式发展主题,提出由规模扩张的“量变”向提质增效的“质变”转变。2018年10月,教育部制定了《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这是我国首次制定国家层面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标准,文件明确来华留学生教育以质量为核心,兼顾规模、结构、效益的内涵式发展理念,从人才培养模式、招生、录取、预科、教育教学、管理与服务支持等方面,对来华留学教育教学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
考虑到跨文化适应等问题,早期我国高校对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管理方式主要是“隔离式”“孤岛式”管理。[1]相关研究表明,高校的这种分离式管理和教学模式,人为扩大了来华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中国文化的距离,
根据Berry提出的“跨文化适应模型”,文化适应分为融合、分离、同化和边缘化等4种类型,相关学者对来华医学留学生的一项文化融入策略的研究表明,来华医学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类型以分离型适应为主(58.3%),其次是边缘化型(27.0%),而融入型占少数(12.3%)、极少是同化型(2.5%)。[2]这种文化适应模式导致适应所需时间长,适应度不高,进而使得来华留学生对教育和教学质量评价满意度不高。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深,传统的来华留学生特殊化管理方式造成极大的教育资源浪费,如今趋同化管理已成为高校留学生管理的趋势,如清华大学2018年全面推进中外学生趋同管理,目标是将管理育人、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有机结合,实现中外学生的培养趋同和管理趋同。趋同化管理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加快来华留学生的融入步伐,不断提升来华留学生的归属感,提高管理工作效率。而使用同样的教育标准,可以保证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质量,使来华留学生享受国内学生同等的教学水平,有助于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选择来中国学习。
在规模发展阶段,教学质量评价由各个高校自发、自主进行,培养质量、教学规范、教学效果等方面,都缺乏统一的、有说服力的、高认可度的社会评价。步入内涵式发展阶段,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来华留学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成为迫切需要。自2016年起,教育部委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开展全国性来华留学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工作,目的是引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作为第三方认证机构,从国家层面规范来华留学教育,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来华留学高等教育质量认证方法与体系,为评价高校的来华留学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客观标准,并向政府和社会提供客观、公正的认证结果。来华留学高等教育质量认证指标体系设立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36个主要观测点,主要从办学指导思想、管理与服务水平、办学条件、教学与实践、办学成效等方面,对高校来华留学教育进行检测和考核;认证过程注重“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认证原则为自愿性、公正性、有效性、透明性。按照认证标准,学校在符合所有特定标准的条件下分值达到60分的,可进行认证。根据认证分值确定认证有效期:60-70分,有效期为2年;71-80分,有效期为4年;81-90分,有效期为6年;91分及以上,有效期为8年。认证有效期满,学校应再次申请认证。
从2020年两会代表提出“取消来华留学生超国民待遇”,到2021年两会代表提出“提高来华留学生招生标准”,可以看出民众的主要诉求集中在“招生标准”和“待遇”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民众在强烈的“社会剥夺感”下,对于“公平”的渴求。虽然有着深刻复杂的社会原因,但这种渴求需要给予重视。2021年两会委员提出的提高来华留学生招生标准即是一个契机,相关部门和高校可以充分考量提案建议,逐渐提高来华留学生招生标准并公之于众,让民众切实感受到来自国家和高校的回应与改革。
提高招生门槛是改善来华留学生素质良莠不齐状况的直接方式,可以从语言和专业水平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在招生阶段,应提高对中文水平的考核标准。目前来华留学生主要以英语进行沟通,对中文水平的要求较低。高校应认识到使用国家通用语言和文字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推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也是坚持文化主权的表现,需提高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成绩在申请留学中国、申请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学校开展教学评估中的重要性。其次,重视专业水平考试,进一步落实“严进严出”的培养模式。高校应深入落实中外学生的趋同化管理,对来华留学生的关怀政策要在合理范围内,提高来华留学生的整体素质。
近几年来,两会期间与来华留学相关的提案数量逐渐增加,相关议题也愈发受到公众关注,其核心多集中于来华留学门槛、规范来华留学管理等方面。主题相近的提案,年年都会引发公众热议,这与政府、媒体、高校对相关提案落实情况的跟进与宣传、引导不足有关,导致陷入“提案提出—舆论支持热度激增—热度退却—相似提案提出”的周期性循环。如2020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提出了关于规范外国留学生招生政策防范国际高考移民的建议。2020年5月底,教育部修订出台《关于规范我高等学校接受国际学生有关工作的通知》,此通知在2020年6月10日冲上微博热搜榜,大部分网友都表示肯定和支持,但仍有部分网民对“来华留学生申请门槛”提出质疑,主要认为该政策治标不治本,纯外籍学生申请门槛还是较低,从而导致“国际高考移民”“出口转内销”的现象,需要取消留学生超国民待遇,严格审查留学生资格,平等对待来华留学生和中国学生。2021年两会期间,俞敏洪的这一提案又被重提,甚至被部分自媒体视为所谓的新提案大肆传播,这说明与来华留学相关提案的落实还没有充分到位,或相关进展没有被公众感知到。
面对这一问题,需要政府、媒体和高校共建 “回音壁”。首先,政府需及时落实和采纳合理建议,优化来华留学教育体系建设;其次,媒体要做好宣传工作,将提案本身和后续进展进行关联,给予及时回应。随后,各高校在加强正面宣传的同时,也应把握好对外宣传的“度”,规避引发公众被剥夺感的敏感点,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实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应逐步提高我国高校的科研水平、学术竞争力,提高吸引国际人才的软实力,才是我国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根本之道。打铁还需自身硬,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应从自身建设出发,以优势学科为核心带动相关学科组成学科群进行建设,塑造每个学科的领先性、独特性、难以替代性,支撑学校建成世界一流大学[3],提高我国高校的国际竞争力,把优秀人才引进来,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另外,文化认同的基础是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因此文化传播亟需话语体系的创新与发展,亟须培养一大批热爱对外汉语的教师从事这一崇高的事业,引导来华留学生从学习汉语到热爱中国文化,认同中国的价值观,进而传播中国精神与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