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运用CiteSpace软件对近15年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进展绘制图谱,探讨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及热点方向。选取1 253篇文献进行分析;关键词共现得到8个高频关键词;关键词聚类得到9个聚类;关键词“数据挖掘”“西药”“心功能”的突现强度持续到现在。该领域主要关注冠心病心绞痛的个体化治疗、中医证型及中成药应用,深入研究中西医结合优化方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干预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是未来的热点趋势。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中药;CiteSpace;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706(2022)01-0136-04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CiteSpace software to map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angina pectoris in recent 15 years, and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hotspot direction in this field. 1 253 literatures are selected for analysis; eight high-frequency keywords are obtained by keywords co-occurrence; nine clusters are obtained by keyword clustering; the emergence intensity of keywords “data mining”“western medicine”“cardiac function” continues until now. The field mainly focuses on the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angina pectoris, TCM Syndrome Type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in-depth study of the optimized scheme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angina pectoris, and interven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cardiac insufficiency are the hot trend in the future.
Key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gina pector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iteSpace; research progress
0 引 言
冠心病是指冠狀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血液供应不足而发生的心肌功能障碍,是当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患病率、死亡率都呈上升趋势[1]。心绞痛是冠心病的常见临床表现,易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心脏骤停、猝死等隐患,临床多表现为病程反复、多病共存,治疗过程也存在药物耐受及副反应事件。相关研究表明[2],中药在防治冠心病心绞痛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CiteSpace软件可通过文献计量分析、知识图谱绘制,直观展现某领域一段时期内的研究趋势及潜在热点方向[3]。现基于CiteSpace软件,对近15年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发展进行文献整理及绘制图谱,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收集
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文献,设定检索主题为“冠心病心绞痛and中药and治疗”or“冠心病心绞痛and中成药and治疗”or“冠心病心绞痛and中草药and治疗,检索时间设置为2006年01月01日至2021年11月12日,人工排除会议、报纸、动物实验及不相关文献后,纳入1 253篇。
1.2 数据转化
将筛选出的文献以Refworks格式导出,以“download_**.txt”命名保存,每条记录包含文献作者、题目、摘要、关键词等信息,通过CiteSpace 5.8.R2自带的CNKI转换器转化为可识别的数据格式。
1.3 数据处理
数据转化成功后设定参数,节点类型为关键词,单个时间切片为1年,Top N(阈值)为50。即选取2006—2021年每一年前50篇高被引文献,对关键词绘制图谱。
2 结果
2.1 文献发文量分析
如图1所示,近15年(2006—2021年)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文献发表量,每年均超过50篇。其中,2012年发文量最多,到2019年上升幅度变小,但总体上仍呈上升趋势,证明该领域依然是学者的关注热点。
2.2 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是文献内容的高度浓缩,客观反映了学者研究内容的关键要点,因此高频关键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某领域的研究趋势。如果两个(两个以上)的关键词同时出现在同一篇文献中,表明这两个(两个以上)的关键词存在共现关系[4]。将关键词作为节点类型,绘制共现图谱,如图2所示,得到节点数372个,连线数694条,网络密度为0.010 1。
为保证分析结果准确,将含义相近的关键词合并,临床观察、临床疗效规范为“临床研究”;中药治疗、中药疗法规范为“中药”;心痛规范为“胸痹”。如表1所示,出现频次>20次的文献关键词有8个,中心性>0.1的关键词有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中药、胸痹、中成药。关键词的中心性越高,越容易共现,关注度越高,基本可以作为领域研究热点[5]。因此,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聚焦于疾病的中医认识、研究方法、治疗措施等方面。
2.3 关键词聚类分析
在关键词共现的基础上,对关系紧密的关键词进行识别聚类,选出聚类团体中最具代表的关键词作为标签,称为关键词聚类,体现出研究领域热点的延伸[6]。运用CiteSpace软件K均值聚类算法分析,得到9个有意义的聚类,如图3所示,模块聚类值(Modularity)Q值=0.640 6(Q>0.3表示聚类结果显著);聚类平均轮廓值(Mean Silhouette)S值=0.717 6(S>0.5表示聚类结果合理) [7]。
对9个聚类归类,如表2所示,单个聚类词目数均>15(>10则聚类成功),轮廓值均>0.8(>0.7则聚类包含词目同质性高),表示此关键词聚类有分析价值。聚类#1为对心绞痛疾病本身的研究;聚类#0、#2为治疗心绞痛中选取的不同措施;聚类#3、#4、#7表示三种不同的研究方法;聚类#5指中医证型;聚类#6归于治疗药物。
2.4 关键词时间线图谱分析
基于关键词聚类结果,以文献发表年份为横轴,聚类号为纵轴,绘制时间线图谱,如图4所示,直观展现所有聚类时间跨度及各聚类之间的联系。从图4中可以看出,最早出现的有聚类#0中成药(2006—2021年)、#1心绞痛(2006—2021年)、#5气虚血瘀(2006—2021年)、#6冠心平(2006—2020年)。#0在时间轴上跨度大,词目分布紧密,表明中成药研究热度一直未降低。#1心绞痛的词目自2011年开始骤增,说明心绞痛研究热度始于2006年,但直至2011年才受到大量关注,且持续到当前。#5气虚血瘀的研究热度持续到2021年。#6冠心平、#2中药的研究热度在2020年开始下降。#3临床研究、#4数据挖掘、#8有效性的研究热度持续到2021年。其中#3临床研究、#4数据挖掘的研究热度开始时间较迟,但词目分布密度大,说明对它们的研究比较活跃;而#8有效性截至2016年研究熱点降低,说明疗效评价方面的研究呈下降趋势。#7综述时间跨度短,分布密度低,表示该领域对综述方面的关注度较低。
2.5 关键词突现分析
突现词反映了一个领域的研究演变过程和某段时期研究热点频次骤升的情况[8]。对该领域进行关键词突现分析,得到15个突现词,如图5所示。开始时间以Begin表示,结束时间以End表示,突变强度为Strength。以2010年为节点将时间轴划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探索过程中,常采用真实世界研究,着重全方面、大样本的观察。中成药探讨的暴增,表明学者们将注意力放在了中药固定制剂上。同时期理气活血治疗法及黄精、三七、心电图开始被关注,表示研究以改善疾病症状为主,并将活血法作为重点、心电图作为疗效评价指标。从脑梗死研究热度的上升可以看出,临床在关注心绞痛治疗的同时,还注重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符合中医的“治未病”思想。
(2)第二阶段。2010—2014年,研究虽然仍以改善病情为主,但较第一阶段有了创新性的改变。临床研究的激增,说明研究方向由全方面、大样本向个体化、精确化转变。穴位贴敷热度增加,表明治疗措施除却内治法,开始出现外治法支流。冠心平是这一阶段受到较大关注的新型中成药;气虚血瘀是中医对冠心病心绞痛虚实认识的深层次体现。数据挖掘、西药、心功能是2018—2019年研究的新主题,突现强度持续到当前,推断是未来的研究热点。
3 讨论
本文基于CiteSpace软件,对CNKI中文数据库近15年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文献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客观反映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和潜在热点。从发文趋势可以看出,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发文量总体上保持上升趋势,预测该领域今后依然会受到关注,推断这与国家鼓励中医药传承创新、大力推进中医药繁荣发展有关[9]。
关键词共现分析中,出现频次最多的为“冠心病”,中心性最高的为“心绞痛”。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精准治疗迫在眉睫[10]。为便于诊疗策略的制定,临床上将冠心病分类为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和急性冠脉综合征[1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中,最具代表意义的是稳定型心绞痛,是最常见的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较为常见的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临床表现),是决定冠心病临床转归的“转折点”。
结合关键词聚类和时间线图谱预测热点方向,主要集中在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措施(聚类#0中成药)、研究方法(聚类#3临床研究、#4数据挖掘)、中医证型(聚类#5气虚血瘀)这几个方面。祖国医学将冠心病心绞痛归于“胸痹”“心痛”范畴,认为其属于本虚标实证,本虚以气、血、阴、阳虚衰为主,标实有血瘀、寒凝、痰浊、气滞等。现代医家[12]通过统计近5年内全国各地29 257例冠心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发现气虚血瘀证占比居首位。而李延教授对冠心病病机的认识及治疗的经验,更是进一步证实了气虚血瘀在心绞痛病情演变中的主导地位[13]。
《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在首批指南发布会上,将冠心病列入中成药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其中心绞痛人群更是重点干预对象[14]。中成药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已在临床中得到证实,如银杏叶片具有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能明显缓解心绞痛症状[15]。丹红注射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抗动脉硬化,保护心肌,改善心功能[16]。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当代学者在临床中评价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同时,也着手应用中医药数据挖掘各种算法,提取临床用药规律、名老中医传承等,以发现潜在有价值的信息[17]。
持续到当前的突现词有“数据挖掘”“西药”“心功能”。对于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领域出现“西药”突现词这一情况,推测其与临床多选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冠心病有关[18]。研究发现,对比单纯中药或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西医结合方案更具优势,尤其表现在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上[19]。心功能作为评价心脏损害程度的标准之一,能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对临床用药、预后评估具有实用价值。心功能不全是心血管疾病最为严重的阶段,诱发因素以冠心病最为常见,患者在出现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时,不仅增加了患者原发病治疗的难度,更是对预后造成极大的影响,是临床的一大难点问题[20]。结合图谱和疾病临床特点推测,深入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化策略及干预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将是未来热点研究方向。
4 结 论
综上,本文应用CiteSpace软件对近15年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进展绘制图谱分析,客观反映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潜在热点。当前临床主要关注冠心病心绞痛的个体化治疗、中医证型及中成药应用,其深入研究中西医结合优化方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干预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是未来的热度趋势。文章不足之处在于,未体现文献作者及关键词的统计,未引入外文文献分析,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故今后研究应扩大纳入文献范围,加强机构合作,对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进展进行全方位探索。
参考文献:
[1] WANG K H,WU J R,DUAN X J,et al. Comparative efficacy of Chinese herbal injections for angina pectoris:A Bayesian network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J].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2019,43:208-217.
[2] 毕颖斐,毛静远,王贤良,等.中医药防治冠心病临床优势及有关疗效评价的思考[J].中医杂志,2015,56(5):437-440.
[3] 魏娜敏,杜柏,褚瑜光,等.中医药治疗冠心病随机对照试验相关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J].中西醫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16):2284-2288.
[4] 袁润,李莹,王琦,等.用R语言分析关键词集共现网络研究[J].现代情报,2018,38(07):88-94.
[5] 张艳,周庆兵,徐凤芹.基于CiteSpace软件的活血解毒中药辨证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知识图谱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19(19):3258-3262+3267.
[6] 魏娜敏,杜柏,褚瑜光,等.中医药治疗冠心病随机对照试验相关文献的可视化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16):2284-2288.
[7] 贾秋蕾,石树青,胡元会,等.基于CiteSpace的中药治疗心力衰竭知识图谱分析 [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1,13(1):10-14.
[8] 朱素梅,覃仕娜,覃淼,等.基于CiteSpace的2016—2021年国内外中药质量标志物研究文献的计量学分析 [J].中草药,2021,52(9):2575-2588.
[9] 司富春,高燕.加快推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研究 [J].中医研究,2021,34(7):1-4.
[10] 朱兵,李昂,刘宏伟,等.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尿酸与肾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23(12):1252-1255.
[11] 莫宗洋.冠心病(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临床诊治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6):33-34.
[12] 崔健昆,赵子墨,李书霖,等.李延教授运用心脑通络液临床纪实 [J].中医药学报,2015,43(3):131-132.
[13] 陈贵珺,王恒和.近5年我国冠心病中医证型地域分布规律研究 [J].辽宁中医杂志,2018,45(6):1142-1146.
[14] 杨颖,毕颖斐,王贤良,等.《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临床问题的构建[J].中医杂志,2021,62(18):1582-1587.
[15] 孙晓冀.银杏叶片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35(3):477-481.
[16] 李海英,赵祎莉,宋向捷.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1,36(10):2141-2145.
[17] 李昱,杨涛.基于CiteSpace的中医药数据挖掘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J].中医药导报,2021,27(4):153-157.
[18] 李娜,马明.炙甘草汤联合比索洛尔对冠心病病人心功能、血清炎性因子及血脂代谢的影响 [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19(19):3373-3376.
[19] 程志波.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究 [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8):192.
[20] 辛哲梅,康德英,肖丹,等.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左心室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研究 [J].四川医学,2021,42(12):1224-1229.
作者简介:黄喜春(1995.04—),男,汉族,甘肃庆阳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心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