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卓雅
摘要:幼儿园与小学联动衔接是儿童实现健康成长的需要,同时也是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幼儿园教师要了解到幼儿园与小学课程衔接过程的影响因素,明确好教学衔接目标,设置合理衔接内容,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交流合作,以此帮助儿童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阶段。基于此,本文针对幼儿园与小学联动的幼小衔接策略进行分析,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小学;幼小衔接;教学
合理的幼小衔接工作是实现教育连续性,帮助幼儿顺利进入小学生角色的重要保障。在幼儿园阶段,教师要加强对幼儿成长需求的关注,了解到初入学小学生应具备的能力要求,探索出适合幼儿成长的教学方法,打造出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合作渠道,为幼儿适应未来小学生活奠定良好基础,以促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关注幼儿发展规律特点,合理开展幼儿教学活动
幼儿的发展要具备连续性特点,不仅包括幼儿园小中大班三个阶段的连续,同时也包括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连续。传统教学模式过于注重幼儿园内部的连续,忽略了幼儿园到小学的连续。在幼小衔接模式下,教师要重点关注幼儿各阶段的发展特点,充分尊重幼儿的原有经验与水平差异,探索出适合幼儿不同阶段发展需求的教学活动,以充分发挥幼小衔接应用功能。在此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加强与小学教师的合作,了解到小学阶段的学习规律情况,通过与小学教师的合作开展双向衔接。此衔接工作能够体现在幼小衔接时间跨度上,立足儿童整体发展规律,有计划、有目的开展双向衔接活动,并非在大班阶段进行突击教学,而是将其衔接时间拉长,帮助幼儿循序渐进地做好身心全面准备。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幼儿家长的联系,通过家园合作方式,从幼儿可持续发展入手,培养出利于幼儿成长的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等,提前适应小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帮助幼儿顺利完成幼小过渡。
二、关注幼儿发展生态环境,协同开展科学衔接工作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每个个体都身处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中系统与个体能够产生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主要包括以下系统环境:微观系统与个体产生直接关联;中间系统能够在不同为系统中形成相互关联;外层系统中个体未直接参与但会与之形成影响;宏观系统通过意识文化与社会环境产生影响;动态系统立足时间因素与环境因素产生影响。对幼儿来说,微观系统是幼儿所生长的教育环境,包括幼兒园、小学、家庭等;中间系统是指幼儿生活经历环境等;外层系统主要包括家庭教育理念带来的影响、幼小衔接工作方法等;宏观系统是指国家在幼小衔接领域颁布的方针政策等;动态系统是指幼儿在不断成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良好的系统环境是确保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在此理论下,教师要坚强关注幼儿发展的生态系统,从多个系统入手,促使不同系统之间产生相互作用,最终给幼小衔接阶段幼儿带来积极影响。这就表明幼小衔接工作要统筹各方力量,加强与家庭、政府等力量的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协同开展科学衔接工作。
三、准确把握年龄发展特征,体现循序渐进原则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幼儿年龄特征,针对不同阶段幼儿开展不同的准备工作,按照循序渐进原则逐步推动幼儿发展。首先要认真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针对小班幼儿,教师要重点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自理能力,促使幼儿能够自主完成各项生活活动。针对中班幼儿,教师要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倾听习惯,小学教学与幼儿教育存在一定差异,其更具有规范性,幼儿要提前养成倾听他人表达的习惯。针对大班幼儿,教师要重点引进小学教学内容,注重激发幼儿对小学的向往情感,并注重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其次要形成与小学阶段的有效衔接。未知的小学生活可能会给幼儿带来一定的紧张情绪,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入到小学环境进行参观体验,这样不仅能够环节幼儿的紧张情绪,解答幼儿心中的疑惑,同时还有利于激发幼儿的上学兴趣。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将自己的参观内容以语言表达或绘画等方式表达出来,比如我心中的小学、我最想向哥哥姐姐问的问题等,让幼儿能够清晰自己的思路。另外还可以带领幼儿体验小学学习活动,和小学生一起参与升国旗项目,共同体验教室里的上课方式等,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积极引导,以此促使幼儿将害怕等不良情绪转变为盼望早日入学的心情。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小衔接不再是新生教学事物,其应结合当代幼儿的发展特点进行不断优化与创新,总结以往衔接经验,探索出更加科学有效的幼小衔接方案。在此过程中,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幼儿教学方案,培养出幼儿良好的行为与学习习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使幼儿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平,杨洋,胡言智.枣阳:多方联动提升幼小衔接教育成效[N].襄阳日报,2021-11-19(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