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顺
摘要:园林景观作为人类生活、生产与游憩的重要环境,在这3个维度上发挥着多样的景观功能。同时,这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只有促进生态、生产、生活3个要素的均衡发展,才能有效提升园林景观的综合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本文从生态、生产、生活3个角度对可持续园林景观设计进行探索,通过多学科知识的整合与梳理,归纳了以场地需求为目标的生态性园林景观设计方法,以可持续的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生产性园林景观设计方法,以满足人类身心需求为目标的生活性园林景观设计方法,形成了基于“三生”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的策略方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园林景观 三生 设计方法
人类生活正在快速变化与发展的时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更高层次上促进了人类社会发展。同时,人类主动作用于生态系统的力度大大加强,全球性的人口、资源与发展的关系问题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人类福祉与后代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试图寻找新的道路,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渐成为各国的共识[1]。
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园林景观设计也正面临机遇与挑战。近年来,园林领域的相关专家也对这一理念进行了较多研究与实践,生态设计、绿色设计、低成本设计、节约型设计等设计方法逐渐出现在园林领域的视野中,虽然目前无法断定它们是否真的能在营建过程中解决各类矛盾与冲突,但可以确定的是,面对新的发展需求,园林景观行业已脱离了传统的注重形式美、外表美的模式,现已朝着更为关注园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园林景观设计是从宏观的层面出发,在国家文件、政策的引导下,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的长效平衡的途径[2]。因此,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对已有的设计方法进行总结分析与补充拓展,不断寻求新的思路和方法,探索新的设计模式指导景观设计,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是作为园林行业从业人员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1“三生”理念
“三生”理念中的“三生”即生活、生产和生态,这一说法最初可追溯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之后又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进行了解释与扩充。报告中指出国土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的发展目标,即促进生产空间的高效性、改善生活空间的宜居性、提高生态空间的宜人性[3],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可持续、生态、低碳和绿色发展。这一理念最初为解决土地空间规划而提出,期望重视土地生态功能的重要性,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空间,将三者协调发展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的新高度。在“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下,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从“三生”角度对乡村景观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对乡村的“三生”空间进行规划与景观设计,以实现乡村“三生”融合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也是以“三生”空间为基底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的合理规划对城、镇、乡的各方面发展都具有指导意义。
2“三生”理念与可持续园林景观的内在联系
可持续园林景观包含两方面内涵,即满足人类社会合理要求的能力和生态环境自我维持与更新的能力。提供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保护已有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可持续园林设计的重要基础,这也使得可持续设計的环境、经济、社会的目标更加明确。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深入,人们日益意识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生态系统及其服务的可持续性,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可视为自然经济与景观功能研究的进一步发展[4]。
从“三生”理念出发,生态、生产、生活是园林景观的三个视角,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生态是基础,园林景观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载体,是由自然环境、动植物、微生物所共同组成的多级结构复合体,生态属性赋予了园林景观崭新的思维角度,展现出新兴的设计手法。生产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特征,一方面,园林景观中的生产是历经千年的农业文明的产物,是蕴含生命、文化内涵深厚、能可持续发展及具有物质产出的类型,是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升级及对自然资源的生产再加工;另一方面,园林景观的生产也包括提供空间资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提供环境资源(水源、土壤等),保持资源的输出与循环,转换为经济效益,拉动社会经济发展。园林景观中生产要素的内涵丰富、呈现的形式各式各样;生活则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内容,园林景观是为人民服务的公共场所,是人们进行休闲、娱乐、教育、思考、修养等活动的重要载体,提供了人们休闲健身、体验文化的去处。因此,根据园林功能内涵来看,生态系统服务中供给、调节、支持、文化4个类型的服务功能与“三生”理念中3个要素可进行相互对应,如图1所示。
3 基于“三生”理念的可持续园林景观设计策略
3.1 生态性园林景观设计方法
生态性园林景观设计可以概括为保护型设计和仿生型设计。
3.1.1 保护型设计
保护型设计是西方景观生态设计思想的主要体现,常应用于生态环境较好并需要维护的区域,或是具有保护意义的区域,如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遗址等。保护型设计适用大多园林环境,主要通过对场所的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进行分析,采取措施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以此维持良好的生态系统。在发展过程中,保护型设计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如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资源保护、历史遗迹保护等,其中保护物种、保护物种所需空间、保护支持物种的自然环境尤为重要[5]。
3.1.2 仿生型设计
仿生型设计不同于传统的生态设计,是以模仿自然生境而形成的设计方法。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生产、发展的基础,自古开始,人们就敬畏大自然,并向其学习与寻求灵感。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更是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本文提出的仿生型设计的主要理念是从形式与内涵上都学习、模仿自然,立足于将自然的特征、形式等进行合理创新、改进后引入园林的半人工环境。生态性园林景观设计方法如图2所示。
3.2 生产性园林最观设计方法
生产性园林景观设计可以概括为种植型设计和三产型设计。
3.2.1 种植型设计
种植型生产性景观是以作物种植而形成的具有物质输出并伴有经济收入的景观类型,并体现出审美性、体验性、经济性、文化性等多种特性,这类型景观主要应用于公园绿地、居住区、屋顶花园、乡村区域等各类型场所[6]。
3.2.2 三产型设计
三产型生产性园林景观,是以园林相关企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类型,这些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产业形式有效应用了园林景观的经济价值。场地可通过因地制宜,结合自然资源与地方产业进行整合与开发,充分利用耕、林、牧、渔等要素,形成景观良好的风景区或休闲文化游览地。生产性园林景观设计方法如图3所示。
3.3 生活性园林景观设计方法
生活性园林景观设计可以概括为舒适型设计和文化型设计。
3.3.1 舒适型设计
此舒适型设计首要保证的是场所的安全性与基础设施的完善性,即满足使用者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另外,园林空间的设计应遵循人体工学与环境心理学的要求,为人们提供不同类型的交往空间,如公共、半公共、半私密、私密等不同类型,为社交需求与独处需求创造条件。
3.3.2 文化型设计
文化型园林景观内涵丰富,可向使用者传达场所的故事,与使用者建立精神上的沟通,满足人们心理上更高层次的需求。另外,表达地域性历史人文特点的场所更容易给人们带来主人翁意识,对园林的长期使用、保护、管理都有重要意义。生活性園林景观设计方法如图4所示。
4结语
生态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经济可持续是进行可持续设计的3个主要方向,也是实现可持续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可持续设计是在这3个方向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非单因子,而是多因子、多方面,综合看待问题,设计不应放弃其中的每一方面。在“三生”理论视野下,这3个方向的设计方法并非相互独立,可持续园林景观设计应处理好生态、生产、生活3个系统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郭靖.*风景园林共生设计理论体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21.
[2]张盼盼.现代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艺术设计研究[J].植物学报,2021,56(5):646-647.
[3]韩耀婵.无锡自然山水园林设计特色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21.
[4]古新.基于不同景观要素的风景园林设计思路——评《风景园林设计要素》[J].世界林业研究,2021,34(4):130.
[5]林开泰,阙晨曦,董建文.中国大陆风景园林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中美风景园林教育探讨[J].中国园林,2017,33(4):54-57.
[6]陈曦.视觉传达设计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环境工程,2021,39(6):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