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泽森
北宋哲宗元祐八年,苏轼自京城出知定州,于衙署后花园偶得一石,此石黑质白脉,中涵水纹,呈现出一幅若隐若现的山水画卷,苏轼将其命名为“雪浪石”,由此将自己的居室命名为“雪浪斋”,并在《雪浪斋铭》中写道:“予于中山后圃得黑石白脉,如蜀孙位、孙知微所画,石间奔流尽水之变。又得白石曲阳,为大盆以盛之,激水其上,名其室曰雪浪斋。”赋诗云:
尽水之变蜀两孙,与不传者归九原。
异哉驳石雪浪翻,石中乃有此理存。
玉井芙蓉丈八盆,伏流飞空漱其根。
东坡作铭岂多言,四月辛酉绍圣元。
除这首诗外,苏轼还有两首同名的诗作《雪浪石》,一近体、一古体。其一云:
我顷三章乞越州,欲寻万壑看交流。
且凭造物开山骨,已见天吴出浪头。
履道凿池虽可致,玉川卷地若为收。
洛阳泉石今谁主,莫学痴人李与牛。
元祐七年,苏轼从扬州知州任上被召还朝廷,请求改出知越州。元祐八年,知定州命下达,苏轼仍上表请改知越州,欲往该处探山水奇观,遗憾未得。不想在定州幽燕之地,苏轼发现了这块“造化钟神秀”的雪浪石,犹如千流万壑浓缩于其身,可谓大喜过望。
另一首古风云:
太行西来万马屯,势与岱岳争雄尊。
飞狐上党天下脊,半掩落月先黄昏。
削成山东二百郡,气压代北三家村。
千峰右卷矗牙帐,崩崖凿断开土门。
朅来城下作飞石,一炮惊落天骄魂。
承平百年烽燧冷,此物僵卧枯榆根。
画师争摹雪浪势,天工不见雷斧痕。
离堆四面绕江水,坐无蜀士谁与论?
老翁儿戏作飞雨,把酒坐看珠跳盆。
此身自幻孰非梦,故国山水聊心存。
全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此物僵卧枯榆根”,开头从“雪浪石”不平凡的来历着墨。雪浪石来自雄健奇伟能与泰山一争高下的太行山,地势之高挡住了日月出没,山势之高割开了山东二百郡,气势之大使山西北部人烟稀少。“一炮惊落天骄魂”,歌颂“雪浪石”昔日与敌作战时的非凡经历,表达了诗人驻守定州以备边抗敌的雄心。“承平百年烽燧冷,此物僵卧枯榆根”二句,表面上写“雪浪石”以后僵卧枯榆树根旁,不能再抗敌的遭遇,实际上表达了诗人报国不得的悲慨。这是全诗揭示题旨之处,借石头境遇寄托心志。第二部分从“画师争摹雪浪势”到全诗结束,写雪浪石现在的处境。“画师争摹雪浪石”一句感慨良多,原本惊落天骄魂的飞石,现在只能被争摹玩味。它放在水盆中虽可四面环水,却发挥不了都江堰的作用。“坐无蜀士谁与论”一句,从都江堰联想到四川老家,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苏轼由石头的遭遇联想到自己被贬的处境,深感世事变化,一切似在梦境之中,只能以片石寄托思乡之情。此诗从“雪浪石”的来历、遭遇、处境等寄托诗人报国不得的感慨,其立意之深、构思之巧由此可见。全诗风格雄伟矫健而又沉郁顿挫,与所处极北幽燕之地豪壮的地域风气相契合。
苏轼对雪浪石的大加吟咏,吸引着大批文人墨客纷纷描绘雪浪石之盛状。如晁补之的《次韵苏门下寄题雪浪石》:
居庸灭烽惟留屯,时平更觉将军尊。
铃斋看雪拥衲坐,急鼓又报边城昏。
百壶高宴梨栗圃,千里未尽桑麻村。
天怜公老无以樂,一星飞堕从天门。
得无遗履谷城化,恐是吃草金华魂。
不然荆棘霜露底,兀然奇怪来无根。
女娲捣炼所遗弃,奔潨尚有河汉痕。
岂其谋国坐不用,聊以永日宁复论。
跳梁不忧牧并塞,绥纳可使鱼游盆。
公归廊庙谁得挽,此石万古当长存。
这首诗沿用苏诗韵脚,与苏轼所作古风意蕴较为相近。前面同样写环境为雪浪石蓄势,居庸的烽火已经熄灭,只剩下战场的遗迹,四海清平。将军坐在书斋裹着衣服赏雪,边城紧密的鼓声响起。备下百壶美酒以招待宾客,村落家家植桑,绵延千里。一派边城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随后,雪浪石出场——天公垂怜您无以为乐,一颗星宿从天门坠入人间。诗中称雪浪石是女娲补天时剩下的材料,极言雪浪石之珍罕名贵。最后又说先生回到朝廷之后有谁能够珍视它,这块宝石必将万古长存。
苏轼的诗文引发了世人对河北定州雪浪石的热切关注。苏轼所赏鉴的雪浪石如今放置于定州的“雪浪亭”中供后人观瞻,雪浪石已化为燕赵大地熠熠闪光的一颗明珠。名扬四海的雪浪石,堪为河北人民永远的物质与文化遗产。
[项目:本文系石家庄市基础教育基地学科教学(语文)研究基地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