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媛 李家华
呼和浩特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城市,自建立以来,经过多年的移民、战争、商业贸易等过程,逐渐从蒙族为主导的草原文化过渡到如今多民族混合的多元文化,呼和浩特地区的回民便是在这一过程中迁徙而来。
公元12世纪,草原部落崛起,成吉思汗率军西征,致使许多中西亚人因此东迁[1]。呼和浩特开始大规模出现信仰伊斯兰教的早期回族,这些人被称为“回回”①,在长期的移民过程中,与维吾尔族、汉族、蒙古族等当地居民相互影响,形成了早期的回族[2]。
早期呼和浩特回民多为商旅行客和战争移民,均为短暂停留,并未形成稳定的聚落空间。直至16世纪初,土默川地区开始陆续有移民涌现,汉族、回族逐渐在此定居,回族聚居的村落开始出现。到17世纪后期建立清真大寺,回族聚居区开始形成以宗教为中心的生活空间。清朝年间,由于经济和战争等原因,大批回民陆续涌入归绥②地区,在归化城以北,形成了稳定的回族聚居区。经历民国到解放,再到如今的回民区,经过数百年的更替演变,回族聚居区独特的空间脉络记录着回族的历史文化变迁。对呼和浩特回族聚居区空间形态的研究不仅可以揭开该地区的回族发展史,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回族文化与城市空间形态之间的内在关系,为回族聚居区的保护与更新提供理论基础。
综合思考宗教、经济、军事、文化等多种要素,将呼和浩特回族聚居区的演变过程划分为回族聚居区的产生、发展、衰败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632回族聚居区的产生;第二阶段——1727回族聚居区的发展;第三阶段——1862回族聚居区的衰败。
16世纪后期俺答汗建立归化城,大批来自内地的汉族、回族居民迁至此地,从事农耕、经商等活动,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逐渐成为蒙汉两地货物的贸易枢纽。清朝初年,皇太极战败林丹汗,归化城在战乱中被毁。随后,在归化城南,围绕着召庙复兴[3]。经清初两代统治者的经营,呼和浩特的商业得到恢复,并吸引了大量来自于甘宁、山陕、新疆等地的回回往返经商。随着回民活动的增多,回民开始定居于[4]此。1648年,甘州起义失败,呼和浩特地区又涌入了大批回回难民,根据"重新整修清真寺纪念碑"的记录,1654年,有数百名回族人,他们主要从事屠宰业和手工业[5]。
1693年,呼和浩特的第一座清真寺——清真大寺于归化城北门外建立。回回开始逐渐向清真大寺聚居,逐渐形成以清真大寺为中心的回民聚居点,沿街商业与街区住宅交相出现,以清真寺为核心成放射状分布[6]。随着归化城的不断发展,来此的回回日益增多,清真大寺因此扩建,北门外自此成为回民聚居的中心(图1)。
图1 回民聚居区位置图
这一阶段归化城内的回民开始从流动人口转变成为常住人口。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商业贸易的繁荣,回民作为商人扮演了重要角色;另一方面是战争因素有两个方面,因躲避战乱而来的回族和战后遗留回族在归化城定居,进一步促进了聚居区的发展。回族聚居区初步形成:以清真大寺为中心,在其两侧形成线性的街市空间,呈放射状分布。
1727年中俄通商的《恰克图条约》签订,进一步刺激了内蒙古中西部的商业发展[7]。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口的快速增长。来自新疆、甘肃、河南、河北等地的回回大批迁入,形成回回移民的高潮期[8]。这些新涌入的回民,在归化城西北侧贩卖羊只马匹,发展形成多个新兴回民聚居区。归化城内的回民比例不断增高,随之形成的是不断扩建与新建的聚居点。
1757年,清平定准噶尔部,建立新疆,连接内地与新疆的丝茶商路正式打通。善于经商的伊斯兰人与回回成为这条贸易之路上的主角,越来越多的人来此定居,从事牲畜、手工等贸易,其中,牲畜的贸易场所在回回的文化里被称为“桥”,于是羊桥、牛桥等交易市场开始在清真大寺的北侧和西侧逐步形成,这种商业布局已经成为回族聚居空间的一大特色[9]。回族人独特的经商天赋,使得回族聚居区成为贸易的主市场,呈现出以清真大寺周边为贸易核心,其他区域又有小的商业中心的“大核心、小中心”的空间分布特征[6]。1789年,清政府放宽封禁政策,不断聚居于北门外的人口使得清真大寺也不断扩建,同时形成营坊道等新的聚居点,此时,呼和浩特地区的回族聚居区的空间格局经基本形成(图2)。围绕清真大寺的回民聚居点成环形分布,并且在发展中逐渐成放射状扩大,经过不断发展,逐渐确定呼和浩特如今的回民区基本范围[4]。
图2 回民聚居点分布图
战后丝茶商路的开通和旅蒙贸易的繁荣为在归化城定居的回回创造了更多的经商的条件与机会,繁荣的经济发展使得回族聚居区稳步发展,并逐渐演变形成独特的空间结构。在原有街市空间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清真大寺为核心放射状分布的街区空间形态,周边又同时发展出其他清真寺,呈现多核心向心脉络的空间形态。最初的线性空间发展成为放射状的线性空间,并带动整片区域的发展(图3)。回族定居者在这些清真寺的周边居住生产,随之构成“围寺而居”“依寺而商”的独特聚居模式。
图3 聚居区放射状空间
从清朝中后期的这段时间是呼和浩特回族聚居区发展的鼎盛期[10]。但是1862年中俄贸易协定《中俄陆路通商章程》签订,政策的变更,导致中俄贸易的重心逐渐向内陆转移,归化城的经济也逐渐衰败[11]。原本聚居区的商号纷纷歇业倒闭,聚居区发展态势进入低迷阶段。
1922年(民国十一年),京绥铁路通车,城市人口激增,旧城外垣门拆除,归绥地区也获得了短暂的发展,城市格局也因此发生改变[12]。然而不久后,归绥地区陷入战乱,流民四起,导致发展中断。20世纪30年代后,百业凋敝,回民聚居区的发展陷于停滞状态。
经济的衰败,导致大量回族商人破产,直接影响了回民聚居区特定的民族空间脉络形态的发展,在后续发展的过程中,汉族和其他民族逐渐进入回族聚居区地带,对回族聚居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13]。在如今的呼和浩特市地图中,其独特的放射状路网结构串联起的回族社区和回族商业空间依旧清晰可见,只是没有了鼎盛时期的繁华景象(图4)。
图4 回民聚居区路网现状
呼和浩特回民聚居区经过三个阶段的演变发展,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空间形式。从总体演变趋势来看,回族聚居区的空间特点有着“以点带线、连线成面”的发展特点。
最初随着回民在呼和浩特的出现,逐步发展建立清真大寺,形成第一个回民聚居点。清真寺周边的沿街商业形成线性街市空间,其后为住宅区,整体呈现“以点带线”的特点。其他清真寺围绕着清真大寺相继出现,命名也以清真大寺为中心坐标,呈现出以清真寺为核心的放射状的向心型路网,线性的路网又带动了其间回族社区发展,因而“连线成面”,居住、商业、宗教融合形成完整而独具特征的回族聚居区的整体体系。
回民聚居区演变过程的独特性,集中体现在以清真大寺为载体的回族共同的宗教信仰上,这种宗教信仰也代表着中国和世界伊斯兰建筑的艺术独特性,它是回族聚居区空间形态演变的核心[14]。“围寺而居”“依寺而商”的布局成为回族聚居区独有的空间特征。
至今,在呼和浩特市,这种独特的空间形态虽然没有完整保留下来,但放射状的路网与回族在街区内经营的现状仍然体现着回族聚居区特有的特点。在中国其他地区的回族聚居区,仍保留着“依寺而商”的空间布局特点,如开封东大寺、西安回民街等[15]。
回民聚居区空间演变的过程中。主要受到了战争、宗教、经济三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另外还受到政治、文化、生活、生产等其他方面的影响。
战争方面,战争导致人口流动与迁移,回回在此过程中不断地涌入呼和浩特地区,或经商或逃难,随着他们的定居与商业活动,逐步形成村落并建立清真大寺。回族聚居区本身具有偏离城区的特点,这一方面在地理位置上保证了其发展过程中生命力的顽强,另一方面适应了回族经商处于过渡地带的特征。回回发展了他们独特的民族与宗教优势,促进了回族聚居区的发展[4]。战争因素成为呼和浩特回族聚居区形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宗教方面,共同的宗教信仰是导致回民聚居区独特肌理产生的重要因素,在伊斯兰教的宗教文化背景下,回民聚居区保持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围寺而居”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回族对宗教信仰的虔诚,“围寺而市”体现着回族居民应运而生的生存策略[14]。回族聚居区最终的发展形态仍然没有脱离以清真大寺为核心的宗教中心,正是由于宗教因素的强大作用,产生了向心性聚居的形式。回族聚居区以清真寺为核心的放射性空间肌理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经济方面,回族聚居区空间特点体现在清真寺的经济聚集业态形式。生活服务行业、清真餐饮业为代表的业态属于散布型;回回生活用品经营和牛羊屠宰及批发相对孤立分布;日常消费用品的加工与销售、普通农副产品的销售行业等业态相对聚合,形成带状和组团状的形式[15]。不同的业态在同样的背景和影响下形成,如“依寺而商”的民族传统、清真寺的邻近效应及从业者的信仰需求,形成清真寺经济空间的聚集和独特的肌理。
有了战争因素的推动和独具特色的伊斯兰教因素的影响,再加上经济因素,政治因素,还有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聚居的回民保持他们原有的价值观、语言和习俗,居民们互相熟悉,文化的向心性促使他们形成大大小小的社区,并且通过聚居的方式实现他们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维护与认同[15]。
民族性:呼和浩特回族聚集区演变过程中的民族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唯一的宗教信仰。伊斯兰教作为回族的精神信仰,在回民空间聚集区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回民聚居区由最初的分散式布局,逐渐形成“围寺而居”的集中式空间布局,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回民的伊斯兰教信仰促使了这种向心性空间的产生。②传统的经商文化。回民因善于经商被称作“中国的犹太人”,在回族聚居区的形成过程中,商业空间便成了仅次于宗教空间的存在。大量的商业空间有组织地分布在街道两侧,以经营商品门类进行划分,形成完整的带状空间。
多元性:呼和浩特是一个大杂居、小聚居的城市,融合了汉、蒙、满、回等多个民族,形成了多民族共存、多元文化共生的格局[16]。回民聚居区作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来自于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在空间布局上受到了汉族空间形制的影响,多为合院式布局,在建筑装饰上受到了蒙、满文化的影响,例如马鞍形的门楼等,在街道空间的布置上,也延续了汉族人商业门面的布局。
普遍性:回民聚居区的发展有其独特民族性和多元性,也有其作为聚居区的普遍性,主要分为空间组合的普遍性和功能分区的一般性。回民聚居区的空间组织采用“以点带线、连线成面”的方式,功能分区主要包括生活空间、贸易空间、宗教空间三大类。呼和浩特回民聚居区以宗教空间——清真寺为核心“点”,带动贸易空间的街道,形成放射状线性空间,在街道两侧分布的生活空间串联起街道空间形成聚居区,实现了聚居区由点带线成面的发展规律。
呼和浩特回族聚居区在近四百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经历了产生、发展、衰败的三个阶段,与呼和浩特城市形态的演变相互塑造。主要受到战争、宗教、移民、经济等多方面的影响,呈现“以点带线,连线成面”的空间演变特点,“围寺而居”“依寺而商”的布局是回族聚居区向心型空间的特殊标志。回民宗教信仰和经商模式所体现出的民族性,呼和浩特城市容纳多个民族而呈现的文化的多元性,以及回民聚居区将生活、贸易、宗教融合发展的普遍性,正是回族聚居区独特的空间演变规律。回族聚居区空间作为呼和浩特城市空间的组成部分,见证了呼和浩特城市的发展,通过对呼和浩特回族聚居区空间形态演变的研究,厘清了回族聚居区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其空间结构的发展规律,为其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下的现代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资料来源:
图1,4:根据呼和浩特地图自绘;
图2~3: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志呼和浩特市分册》改绘。
注释
① 回回:在清代泛指一切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或种族,他们既包括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也包括信伊斯兰教的汉族。
② 归绥:归化城和绥远城合并后的总称,后改名为呼和浩特,即呼和浩特的旧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