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梦
2021年对于我来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我第一次当上了“后妈”。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学校重新编制了整个年级。抽签前我就一直在心里默念着几个“黑名单”千万不要出现,然而事与愿违,小林的名字赫然在列。初二的小林在“江湖上”有着一定的地位,从不穿校服,从不戴胸卡,从不做作业,数次与老师发生冲突,不管性别,不顾年龄,只在乎自己的心情,且每次出现都是黑色口罩。但事到如今也只能安慰自己:既然他刚好出现在了我的世界,那就彼此珍惜这无数个第一次,共同成长吧!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面对传闻中如此“猖狂的”学生,我到底如何发现他心灵的那一株美好幼苗呢?怀着忐忑的心情我去翻看了小林妈妈的朋友圈,最新的一条朋友圈写着:儿子一个暑期的打工钱,都孝敬我了!接着往下翻又看到了几条类似的朋友圈。看到这我不禁想:如此有孝心之人绝非是一个无情之人,他一定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也许他只是用自己“狂妄”的表象来彰显自己青春期的特立独行吧。所以我一再地告诫自己绝对不能先入为主的把他认定为是一个猖狂的孩子,要给与他真诚的关心、交流时要用温和的语气,慢慢抚平孩子的尖刺。
皮格马利翁效应认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于是在新学期的第一天,我直接找到他并告诉他:新學期你做我们班的体育委员,负责体育的一切事宜以及外出整队的工作。他诧异地问我为什么,我解释道:我记得你初二参加了运动会并且取得了第一名,你是班里最能胜任这份工作的。他看了我一眼,只说了一个字:好。布鲁姆告诫我们:“只要提供适当的前提和现实条件,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个人在世界上所能学会的东西”。作为一名新手,在接下来的10分钟里他主动设计整队方案,直至我们一致认为切实可行为止。在之后的工作中,他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并不断完善方案,班级从没有在整队上扣过分。事实证明,只要老师站在认可孩子的立场上,真心地尊重孩子、支持孩子,他们会回报你双倍的惊喜。
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85%靠人际关系和处世能力”。这句话完全就是我和小林关系的真实写照。短短两个月,虽然小林在学习上的进展几乎为零,但是我百分之百的肯定他已经把我当成了他的老师:他会偷偷塞给我一个苹果,并且非常显摆地告诉我这是他们家里最大的一个,还是冰糖心的;当我找到与语文老师争吵,但没有发生激烈的冲突,只是负气跑走的小林,佯装要揍他时他欣然接受;班里小辉惹我哭后,他随意找了个借口把小辉按在地上不让他起身;与小张发生矛盾,他第一个想到的是得在放学后才能去揍他,否则会连累我让我难做;他会在我和别的班的男生产生矛盾时默默的站在我的身前……慢慢地,这个曾经在我黑名单里的男生变成了我强有力的后盾。我也惊喜地发现他和所有任课老师的关系有了质的飞越。然而从种种事件中细细推敲,不难发现小林处理问题的方式特别冲动和暴力,还存在着不少隐患。果不其然放寒假的第一天我就接到了小林妈妈的电话。
电话中小林妈妈已经泣不成声了。原来寒假休业式结束后,小林在奶茶店偶遇了屡次欺负他表弟的学生,于是言语上警告了他好自为之,今后不希望还有类似情况发生,否则他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随后小林在同伴小许的怂恿下,行动上也教育了对方,致使对方轻微受伤,小许还抢走了对方26元现金。当日晚上对方家长报警,小林当晚就被派出所带走并拘留。在被带进派出所后,小林觉得不应该把帮他出头的同伴小许牵连进来,一人担下了打人和抢钱的行为,所以小林现面对殴打和敲诈勒索两项指控。距小林被带走8小时后,小林妈妈在万般无奈下打电话找我商量该如何处理。其实我当时非常生气,心中责怪小林做事既没有分寸又不考虑后果,一点都不想参与进去,但是转念一下,如果我现在站在小林家庭的对立面,去责怪小林,那么他们很自然地认为老师们不会帮助他们,会失去了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信任感和好感。我应该放下成见,和家长一起共同解决问题。在接下来的24个小时,我多次积极主动地与小林妈妈联系,捋顺条理,安抚情绪,出谋划策,顺利圆满地解决这件事情。
自此小林和他妈妈变成了最支持我工作的人:在半夜紧急排查时,她会对我说老师你不容易啊;每一次收新的统计表时她总是头几个完成的;有家长埋怨怎么又要收两码时,她会帮我做解释工作;在我开会时小林会管理好班级的纪律;上课虽然偶有睡觉但是不再讲话捣乱了;遮挡太阳的书也放回了书桌上……
经过这七个月我发现:只要老师能够做到对学生没有偏见,在生活和学习中一点一点真诚地灌输爱,就能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幸福感。作为一名班主任,得让自己回到“学生的状态”,走到学生中去,尝试用学生的角度考虑,虔诚地完成自我修行,与学生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