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视野下校企协同培养新商科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路径及深化

2022-06-18 03:15郭磊磊李粉红周小婷
高教学刊 2022年17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新商科应用型本科高校

郭磊磊 李粉红 周小婷

DOI:10.19980/j.CN23-1593/G4.2022.17.002

摘  要:文章通过对20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商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校企协同培育商科创新型人才的實践路径,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融合学校及社会需求、高校教师与企业培训师协同培育学生、校企协作共同管理等具体途径。最后,提出培养新商科创新型人才的开放办学理念、提升水平、改善政策环境、优化管理模式等校企协同合作深化方向。

关键词:国际化视野;新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应用型本科高校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17-0006-05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open economy to a higher level,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lock chain and other technologies, the demand for innovative talents of Chinese enterprises is more urgent. 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business talent training programs of 20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actical path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cultivating innovative business talents. The study includes the specific ways of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integration of school and social needs, cooperation of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enterprise trainers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common management and so on.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the deepening direction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such as the open school running concept, improving the level, improving the policy environment and optimizing the management mode.

Keywords: international vision; new business;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application orien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进入新世纪以来,商业的3.0时代已经完成了由过去的传统商业实体店到互联网电商的发展,已经进入互联网线上加线下的发展阶段,新商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从人才需求的变动出发,考虑未来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创新的可能,从学生培养、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教育链上的创新。2007年上海财经大学同英国特许注册会计师(ACCA)培训企业进行合作以来,中国高校国际化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近年来,一些招生规模大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也将ACCA纳入本科教育中,进行了基于ACCA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新商科创新型人才的培育需要境内外双向交流的“跨境”合作模式,需要“本土的国际化”和“国际的本土化”,ACCA职业教育与本科学历教育相结合是商科人才国际化培育的重大创新,所以利用校企合作模式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国内外交流培育模式是培养新商科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比20所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ACCA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提出经济社会发展对传统高校教师、学生以及管理部分的改革要求,并提出确保符合经济社会需求的国际化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传统商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每隔几年进行修订,目的是符合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随机抽取20所学校①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截至2020年的最新版本)进行对比研究,选择时主要考虑遍布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包含综合型、应用型大学两个层次。

(一)传统商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无法符合时代要求

新时代下商科人才国际化视野的培养尤为重要,但传统高校的商科人才培养目标导向不够强烈。在培养目标中明确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学校只有4所高校,且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其他16所高校并没有关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相关表述。而在具体表述中,4所高校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包括两类:第一类强调国际惯例与法规,比如强调培养熟悉财经法规和国际管理的应用型人才以及熟悉国际会计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另一类则强调国际视野,如培养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以及应该了解国内外会计、审计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所以,从培养目标方面,传统培养模式的商科专业涉及国际化素养培养较少,仅仅强调了解专业的理论前沿以及一些国际法规、惯例。

传统高校商科国际化素养的培养课程仅仅局限在专业英语、国际贸易等零星课程的开设,未能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从各个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上可以看出会计专业的培养包含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强调应用型、复合型的特点,教学体系包含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上也包含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相辅相成的课程链条,但是在国际化商科人才培养方面并没有体现系统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包含大学英语基础课程、专业英语以及国际贸易理论等课程,还有一部分知识零散地分布在经济法、经济学等课程中。DAADF115-0328-4DD2-8748-4E1F2A4A4C93

(二)传统商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无法符合社会要求

打造创新型社会需要学生接受系统的创新教育,传统高校的商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导向不够强烈。大多数高校将培养目标描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仅5所高校描述涉及創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东中部地区,西部高校更加强调扎实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应用型实务能力的培养。5所高校在具体表述中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包括两类:其一落脚于基本素质的培养,主要指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其二比较模糊,仅提出培养创新型人才,并没有更加详细地描述。

传统高校商科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创新型人才培养未成体系。通过对表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多数学校将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理论课程以及实践课程两类,理论课程包括创业基础等通识必修课程类别以及按照获得最低学分的方式选取通识选修课程,而实践学分则可以通过创业实践、创新创业项目、学术讲座、志愿者服务、社团等公益活动获得。这种通过必修或选修创新创业学院开设具体课程的培养模式可以使得创新创业更具操作性,但是由于面向全校学生,对经管类专业学生不具针对性,而且对经管类专业中的管理模式、销售模式创新着墨甚少。

(三)传统商科人才培养无法满足职业发展需求

传统商科专业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经济社会需求较为广泛,会计学等专业学历层次覆盖中专到研究生教育阶段,基本规律表现为学历层次越高,理论性越强,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传统商科专业人才培养出现理论不够深入,无法支持企业财务实践,而财务软件不断推陈出新,学生应用能力弱化现象,出现了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割裂的情况。

从所选择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可以看出:首先,大部分高校商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均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17所高校的培养目标中有明确的表述,从具体的描述中,表现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的强调,关于培养“……的理论知识”“基础理论扎实”等描述的高校达到9所,而强调会计的应用能力,则为7所,大多表述为“具体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能从事会计、审计、税务等相关业务”;其次,从课程设置上看,传统商科本科更加强调理论知识的相互衔接,如会计基础、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课程的联系,对于针对实操能力的课程尚未形成体系,仅为会计信息化等少数几门课程的设置;再次,从课程大纲中也可以看出,大部分课程的讲授还是以理论学习为主,针对具体课程的电算化应用涉及较少,显然这并不符合信息化社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最后,传统商科本科人才培养的环境更倾向于较为死板的学历教育,并没有体现出灵活多变的社会对商科人才的需求变化。

(四)传统商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无法符合教育改革要求

打破校园界限,实现学校与社会融合,传统高校商科国际化课程的讲授内容及方法脱离专业需求,无法符合教育改革要求。随着中国经济同世界经济融合程度的深入,通晓国内外会计准则与管理实践的国际化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商科国际化人才需要培养学生了解国外商科理论知识、国外政策法规以及掌握专业知识等,一方面要求学生提升英语的阅读、沟通能力,另一方面则要求学生对专业概念以及国际会计专业人才所应具备的专业能力不断提升。但根据部分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课程大纲和学生反馈,可以看出大学英语作为所有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主要教学目标与英语等级考试结合,而专业英语有部分高校依然是英语专业的老师讲授,也集中在英语知识的学习,无法对接商科类专业的国际实践,而国际贸易等课程则更多集中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的讲述,无法聚焦国际商务合同等具体实践的讲授;政策法规以及理论前沿等课程也出现课程内容陈旧,无法反映目前国际商务贸易现状。

创新类课程内容分散,无法完全符合外企需要。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创新类课程的开设主要针对社会需求,而目前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入改变了行业,创新应该针对行业具体的变化以及趋势进行分析,但是对比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教学大纲发现:第一,大多数创新类课程内容比较陈旧,基本包括概念、理论特点等方面,较为死板生硬;第二,大多数创新类课程的讲授方式依然采用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无法适应目前大量财务软件应用到社会实践的现实;第三,课程的考核方式依然采用考试,特别是理论考试的方式,并没有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综上所述,传统商科教学模式存在无法完美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的问题,也无法实现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商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利用校企合作模式将ACCA纳入到本科商科专业教学的实践如火如荼,分析这种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革新的一种思考。

二、校企协同培养新商科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路径

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提升教学效果,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反馈教学,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理论知识。“ACCA教改班”通过选取学员,制定独立班级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将ACCA教育融入到本科学历教育中的一种方式,相较于通过学生进入实习单位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习等传统方式,校企协同的方式更直接,双方共同介入教育程度更深。

(一)人才培养方案融合学校及社会需求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针对学员定制人才培养方案,系统设计教学内容和科学构建教学体系,融合两种人才培养目标,要兼顾职业导向的考证教育以及素质导向的学历教育双重目标。一方面,ACCA考试基本从大学二年级开始,要完成F1到F9九门考试,而学历教学基本在大学四年级前完成,期间还要完成认知实习、创新创业教育等学历教学环节,用于ACCA备考及考试仅有二三年级2年时间,每年平均要完成约5门以英语为阅读及写作语言的专业考试,学生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英语学习,任务量较重;另一方面,虽然学历教学不同于ACCA教学具有明确的目标,但了解和运用广泛的学科知识、应用财务软件以及撰写学历论文等任务对于ACCA教改班的学生同样是一种挑战。

两种培养体系的融合要学生融会贯通国内外两种经济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内容的相同与不同点。ACCA教改班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主要包含ACCA考试的课程体系,同时包括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会计学或者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两种课程体系是基于国内外不同的经济环境所建立,经济法、财务会计、财务报告等知识上有较明显的区别。对于会计基础或者称为会计师与企业、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偏理论的课程,其知识点基本相同或相似,仅表现方式有所不同,教改班学生可以选择ACCA课程进行学习;对于审计、税务以及经济法等有明显差别的课程,为了兼顾两种教学目标,教改班学生均要学习。DAADF115-0328-4DD2-8748-4E1F2A4A4C93

(二)高校教师与企业培训师协同培育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高校教师同企业培训师共同参与,这对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要求,一方面,为了共同的教学目标以及同学生良好沟通,高校教师需要提高英语应用能力。ACCA考试的教材、试卷均为英语,高校中讲授ACCA考试课程的教师主要有两类渠道:一类为企业提供的培训师,拥有ACCA证书并且对通过考试有经验;另一类则为高校教师,可以分为通过ACCA考试的教师和尚未考取ACCA证书,但是拥有CPA、CMA等会计类证书。高校教师需要提升英语应用能力,熟练掌握ACCA考试的相关内容才能够满足教改班的教学要求,而且由于企业培训团队的不稳定,高校教改班师资基本会经历培训结构提供培训老师为主体逐渐转变为本校职工为主体的过程。

协同育人模式会对高校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提出挑战。ACCA考试共有15门课程,第一阶段为基础阶段,既包括会计师与企业、管理会计、财务会计等知识类课程,也包括公司法与商法、业绩管理、税务、财务报告、审计与认证业务、财务管理等实践能力较强的技能类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虽然拥有较深厚的理论背景,但对于技能课程知识在跨国企业中的应用了解不深。第二阶段则为专业阶段,包括战略商业领袖和战略商业报告等职业核心必修课程和高级财务管理、高级业务管理、高级税务、高级审计与认证业务等选修课程,这类课程难度较高,相当于硕士阶段的课程难度,是基础部分课程的引申和发展,为从事高级管理咨询或顾问职业的学员,设计了解决更高级和更复杂的问题的技能,这些课程对长期面对本科教学的高校教师是巨大挑战。

(三)校企协作共同管理

教改班开设之前明确双方教学目标与责任。ACCA教改班的成立除了个别高校完全自主承办,大都经过学校和培训机构合作阶段,如何将培训机构的盈利目标与高校多层次育人目标相结合是值得探讨的,教学过程需要双方协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培训机构拥有较为成熟的ACCA教学辅导经验,但囿于学生层次以及基本能力不同,教学效果难以确保,高校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管理、政策方面的协助,积极地加入到管理之中,只有投入到ACCA考试中的教材建设、师资培养、学生教育,才能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总之,双方虽然目标不尽一致,需要将其短期的盈利目标与成熟的教学模式以及稳定的考试通过率相结合,才能实现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持续发展。

教学过程严格管理,相互协作。ACCA教改班的管理主要以高校管理为主,主要负责制定教改班相關规定,规范及明确校企双方管理范畴,主要负责学生参与学校及学院事务,类似于其他正常班级,其主要目标是保障学生正常完成学历教育的所有环节,最终顺利获得学历证书;而培训企业则专门设班主任进行日常教学管理,包括课堂考勤、自习辅导等,可以灵活制定日常管理规定,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为最终获得ACCA证书,双方共同协商,相互配合。

教学后期不断反思合作过程,不断优化协同育人模式。作为新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体应该是高校,但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师资、教材等方面的影响,传统高校在经管类新商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未加重视,将培训机构引入教学过程中,传统高校要不断反思两者育人的不同点,要以ACCA教改班的设立为契机,对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从教材选择、师资培养、授课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革新,提升新商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能力。

三、校企协同培养新商科创新型人才的深化

ACCA教改班是校企协同培养新商科创新型人才的一种方式,但通过分析这种方式在新商科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应用,能够提炼出校企协同培养的必要性和针对性。只有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只有进行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才能改变高校传统的闭门造车的教学方式。

(一)落实校企协同培养新商科创新型人才的开放办学理念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出现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冲击,反映了传统教学无法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的一些弊端。校企协作培育学生实践能力在理工科等专业应用较多,在新商科专业中应用较少,但是这种迎合经济社会需求的开放理念值得借鉴,2015年《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校企协同育人、企业参与到育人全过程,是实现实践教学目标,提升就业质量的关键所在;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调校企协同育人的多元化办学机制;2019年进一步明确了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的方向。校企协同育人的本质是提升高校教育的针对性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能力,只有不断实现与经济社会知识、资源的良性循环,才能培养符合经济社会需求的人才。

(二)提升校企协同培育新商科创新型人才水平

应用型高校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提升新商科创新型人才培育能力。一方面,学校应该引进一部分拥有外资企业实践、海外留学经历或者拥有ACCA证书的师资,确保该部分师资能够积极主动加入到由培训机构主导的教学过程中,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思考并创新;另一方面,积极组织教师培训、创造教师出国留学或者赴外资企业实习机会,提升校内师资的新商科创新型教育能力。另外,为了激励教师新商科创新型教育的投入,需要在职称评定、期末考核等方面加入体现教师新商科创新型能力的指标,只有针对性地结合提升新商科创新型人才培育能力提升的目标,建立合理的结构、稳定的团队、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学管理团队,全面提升教师教学的技术水平,才能稳定地提升学生的新商科创新型能力。

(三)改善校企协同培育新商科创新型人才环境

学生新商科创新型能力的培养需要仿真环境。一方面,增加国际贸易相关的实验室建设,营造外资企业经营管理的仿真环境,设置包括外资企业账务处理环节及程序、合同文本及签订程序的仿真实验,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英文账本及合同文本,对外资企业的运行有一定了解,并且能够实现外资企业及国内企业的异同点,实现两种体系的顺利转换;另一方面,邀请外资企业的财务主管人员进行讲座或者联系国际化程度较高企业接收学生实习,让学生提前了解市场需求,明确未来的发展定位,增加培训和学习的动力。因此,将高校传统的校内外培训模式同新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相结合,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增强了他们对社会需求的认识,认识到校企协同育人的现实意义。DAADF115-0328-4DD2-8748-4E1F2A4A4C93

(四)优化校企协同培育新商科创新型人才管理模式

校企协同培育新商科创新型人才会受到高校内部管理事务增多、教师存在反对声音、学生积极性较低等因素制约,同样企业也会出现与盈利目标不一致,日常管理事务繁杂等因素阻碍,需要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不断优化校企协同培育新商科创新型人才的管理模式。一方面,新商科创新型人才校企协同应该制定以高校为主导的管理模式,学校出台包括学生选择、考证激励、上课留级等一系列日常管理方案,只有尽可能完善的日常管理,才能有效保障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企业需要纳入高校教师和培训师,成立独立项目组,有针对性对教改班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不断优化,建立动态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才能形成人才培养方案,既符合学生考证需求和毕业需求的双重目标,又符合校企师资条件和学生能力要求,只有构建能够不断优化的新商科创新型人才培育的管理模式,才能有效提升传统高校新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才能持续提升教学效果。

注释:

①20所高校分别是佳木斯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临沂大学、南京审计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湖南工商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大學、北方民族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福建工程学院、湖南理工学院、安康学院、商洛学院等。

参考文献:

[1]曹云亮.教学改革:为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服务[J].高教探索,2001(1):28.

[2]李滋阳,李洪波,范一蓉.基于“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高校教育管理,2019,13(6):95-102.

[3]宣昌勇,晏维龙.“四跨”融合培养新商科本科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20(6):51-53.

[4]李继志,杨亦民.ACCA人才培养模式中国实践的特色及其启示——基于10所高校的考察[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4):95-100.

[5]田高良,张俊瑞,汪方军.基于国际化人才培养定位的ACCA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4(4):50-52.

[6]饶品贵.对会计本科ACCA教育的若干思考[J].财会学习,2013(12):30-32.

[7]陈冬,周琪,唐建新.ACCA专业教育有助于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吗?——来自武汉大学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2015(10):47-50.

[8]陈艾华,何秀.校企协同育人的核心理念、诉求辨析及响应路径[J].中国高校科技,2020(4):79-82.

基金项目: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发展路径探索与实践”(19BY124);商洛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基于ACCA教学的国际化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18jyjx103)

作者简介:郭磊磊(1983-),男,汉族,陕西商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会计学教育。DAADF115-0328-4DD2-8748-4E1F2A4A4C93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才培养新商科应用型本科高校
现代商业流通视阈下新商科专业群重构
新商科应用型人才职业素养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探讨“新商科”人才培养
应用型本科高校《交通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产教融合的途径研究
构建沈阳地区创新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研究
国外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启示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创新研究
依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培育机电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