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也能潇洒点吗(节选)

2022-06-18 14:30黄允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2年22期
关键词:歉意全家子女

黄允

我和女儿何溯的76封书信集——《上海——巴黎两地书》出版后,集中收到一些来信、来电、来访。【交代写此文的背景、缘由】我并不是一个很周到、很尽职的母亲。我和她父亲常常沉湎于自己的事业和书本中,幼年时的她看我们读书如此入神,有一次问:“妈妈,书好看吗?”“好看,好看,看了书就知道世界上的好多事,知道从古到今好多故事。”于是她也坐到小凳子上看小人书,后来也真的爱书了。她在家里也没有什么特殊待遇,有好吃的,爸、妈、阿姨和她同样一份。我还常常忘记给她过生日,有一次让她在同学面前好尴尬,我在信中带着歉意谈起这件往事。女儿回信说:“妈妈不必有歉意,的确在小时候心里也委屈过,后来上中学了,渐渐大了,我也习惯了,你们自己也不过生日的呀。我知道,我的父母是用自己的方式深深地爱着我。”“我常常很自豪,我虽然是独生女,从没有被宠过。这对我今天在国外学习是很有好处的。”【点面结合,突出“常常忘记给她过生日”。】

有的年轻的母亲看了信很心疼:“小溯太可怜了,怎么会忘记她的生日?”“小溯在法国半工半读,还受气,太苦了,怎么舍得的?”而有些青少年读者却很眼热小溯的生活和自由,也有觉得留学太苦了。中年以上的父母们则羡慕母女之间的沟通畅达:有两位父亲看了信竟潸然泪下;有位优秀教师慨叹自己这一生培养了好多学生,而对子女却无能为力;有位家长因为儿子背叛贤惠的媳妇很伤心,劝说、训斥均无济于事,以致心脏病发作,至今还在休养。

一位很能干、事业也很成功的朋友要带女儿来访,我们有一两年没见面了,我兴致勃勃地准备了菜肴想好好聚聚、聊聊,开心一下,她也欣然。可当我打开门,只见她劳顿、无奈地站着。“女儿呢?”她指指老远的一角:“在那儿。”这是一个1米6的少女,重点中学的学生,我像对青年朋友一样邀她进来。她却用三四岁幼儿任性、发蛮时的动作回答。她母亲说,因为今天没来得及给她买她想要的东西,正在生气呢。好不容易劝进门了,我们全家热情款待,她虎着脸不理任何人,不吃一口东西。她母亲不断地低声下气劝她,并责备自己不好。而她则大声嚷嚷,咧开嘴就哭,全然不顾是在别人家里。后来站起来开门走了,弄得我们全家目瞪口呆。【其实,这绝非个别情况,而有其普遍性】这一夜,我的朋友难受得睡不着觉,深夜和第二天两次来电道歉,并说她对不起女儿。“你什么地方亏待了女兒呢?”“我常常很晚回家,很少陪她玩;至于家务,再忙、再累也是我包了,连女儿的内衣裤也是我洗的。”我很同情这位朋友,但愿她们慢慢儿会调整过来。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有个好前程,我也是。有时我也真想指手画脚一番,但每每告诫自己,我虽然给了她生命,可她毕竟是一个独立的人。特别是成年以后,她有自己的人生,最多只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或者提点参考意见。世界上出类拔萃的人毕竟极少极少,她这一生如果努力了、充实了,就很可以了。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全部期望寄托在另一个人身上,即便是最亲的爱人、子女,最终总是失落多于获得,烦恼多于快乐。倒不如把自己的一生也过得丰满些、充实些、潇洒些。【紧紧扣住了题目“父母也能潇洒点吗”。】

(摘自《美文精粹》,有删改)

品评

文中既有正反两方面典型实例的描述,又有关于教育子女问题的理性思考(如“我虽然给了她生命,可她毕竟是一个独立的人。……最多只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或者提点参考意见”“世界上出类拔萃的人毕竟极少极少,她这一生如果努力了、充实了,就很可以了”),读来亲切自然且引人深思。

猜你喜欢
歉意全家子女
元宵节的六项注意
Tomb-sweeping Day
全家最忙的人
写给春天(外二首)
[正宫·叨叨令]雾
全家来称重
心愿之选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幸福的人
日出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