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星空,科学探索永无止境。我国首位女天文台台长、95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至今仍在每天工作,丝毫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她用天文承载浪漫,用实干诠释初心。尽管已经步入鲐背之年,叶叔华依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执着选择天文学]
1927年,叶叔华出生在广东一个开明家庭。家中虽不富裕,但父亲很民主,兄弟姐妹和睦,文明平等的氛围培养了她开朗大胆的个性。她从小成绩优异,尤其喜欢文学。受生计和战乱所迫,叶叔华从小随家人辗转于广州、香港、韶关、连县(今连州市)等多地才念完小学和中学。在战火纷飞的日子里,热爱文学的她并未憧憬过有朝一日会成为一名科学家。
当时在香港,很多时髦女孩都去学英文或学医学,叶叔华却觉得古文很美,疑惑大家为什么都不读,她就想做一些大家都不肯做的事。但叶叔华的想法被父亲否定了,理由是“学文学将来恐怕饭都吃不到”。父亲建议叶叔华学医,可她从小就怕看见血,坚决不肯。父女两人再三商议,找到了折中的平衡点——进入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这个系既有数学,也有天文。叶叔华觉得天文很浪漫,因为宇宙本来就很浪漫。
大學毕业后,叶叔华并没有接受父亲的建议——在香港谋一个中学教师的职位,安稳地度过多事之秋。1950年暑假,叶叔华从香港辗转到上海,敲响了上海徐家汇观象台(隶属紫金山天文台)的大门,希望得到一个工作机会。
令叶叔华没有想到的是,当时天文台只招男不招女。这对初入社会的叶叔华来说无疑是一个打击,但倔强的她没有退缩,而是给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写了一封长信,列举了五个“不应该不用”自己的理由。台长被叶叔华的执着和追求感动,终于让她如愿以偿。在此之前,徐家汇观象台的历史上从未有过女性研究员。
[主持建立“北京时间”]
走进天文台,叶叔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看星星。浩瀚星空,仰望苍穹,听上去的确有些浪漫色彩。但叶叔华很快就感受到,天文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浪漫。
叶叔华手里的设备,是法国人在19世纪30年代购置的,早已破旧不堪。从事业务的人员只有4名,每日刻板地观测、计算、接收时号、校对天文钟、发播时号。物质条件简陋,吃饭时就拿报废的汽油桶当桌子,在上面放饭碗、菜碗……但叶叔华对这份单调、枯燥的工作有着极大的热情。
从1958年起,徐家汇观象台着手筹建我国的“精确授时”系统,叶叔华勇敢地挑起了这个担子。最初,报时的办法就是通知外滩观象台的一个金属显示球降下来,即中午12点整,通过电话对外滩那边的人喊话,让那个球落下来。
1965年,我国“精确授时”系统通过国家鉴定,正式作为时间基准向全球发布,“北京时间”自此沿用至今。北京时间的精确播报,极大地促进了工农业生产,强化了社会生活的日常时间安排概念,对国防工程、探索太空以及国家威望都有很大影响。如果没有这一自主系统,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就不可能准时在太空播放《东方红》乐曲,同时地面也无法顺利接收乐曲传输信号。最近几十年来,“北京时间”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繁荣的主权国家的象征。尤其是“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一带一路”等影响世界的重要时刻,全球媒体都是以“北京时间”来报道和记录的。
[科学探索永无止境]
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要建立射电望远镜和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系统,可是面临着诸多实际困难,如对于新技术没有经验、科研经费不足等,这些问题都要求叶叔华必须全力以赴去解决。她想到了“请进来、派出去”的策略,积极走国际合作路线,从很大程度上直接推动了该课题研究工作的进展。第一次出国,叶叔华率团赴法访问,在归国前的送别宴会上,法国科学家举杯说:“为女台长干杯。”在以男性为主体的天文研究领域,叶叔华赢得了特别的尊重和赞赏。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引领下,1979年,6米射电望远镜在上海建设完成;25米射电望远镜也于1987年建成,次年即开始参与国际联测,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1986年1月,在叶叔华的带领下,上海天文台完成了《关于发展中国VLBI网的建议书》,在我国探月工程中VLBI成功为嫦娥一号、二号、三号测定轨道,保驾护航,传为佳话。正是叶叔华的不懈努力和战略性眼光,让上海天文台和中国天文界迅速赶上了国际潮流。
科学探索永无止境。步入鲐背之年的叶叔华,丝毫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她积极推动我国成为世界最大望远镜阵列的创始国,推动上海建设SKA(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数据中心,推动我国天文观测向太空、月球不断拓展。
·知识链接·
天文授时,是以地球的自转运动为基准,通过天文台的观测而得到的标准时间系统。2B5E25B6-BF3E-464D-8C15-45640186FD2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