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华
【导语】
线索主要是指贯穿在整篇文章中的情节脉络,以及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的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连起来的彩线。由于文章反映的生活面有宽有窄,刻画的人物有多有少,表现的事件有繁有简,因而布设的线索数量也有多有少。有的只有一条线索,通常称为单线。有的需要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称为双线或复线。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中,主要线索只能有一条,称为主线,其余为副线。副线应围绕主线,配合主线。文章还可设置明线和暗线。明线,就是由作品中的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暗线,就是由作品中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
【技法指导】
“一线串珠”就是围绕一个中心,多角度、多方面地展开记叙。这“一线”从文章的内蕴来说就是“中心”;从外在表现来说,它要借助实物、人物、事件、时间、地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就是线索。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连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各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的、和谐的有机体。
记叙文的线索有很多种,常用的线索主要有:
一、以实物为线索。在叙事的过程中,让某一物品在事件的各个阶段重复出现,并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它的形象。这种物件往往起过渡作用或象征和点明中心思想的作用。
二、以情感的变化为线索。注意:1.要明确人物所经历的几种思想感情变化;2.通过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体现人物的情感变化;3.把这些情感变化自然地衔接起来,注意要运用合适的过渡语。
三、以人物为线索。就是以某人的思想、性格、行为作为线索,再串上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环境中的生活片段,组合成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章。
四、以时间为线索。我们可以用环境变化来交代时间。如“东方才露出丝丝光亮”,这是指天将亮了;“灼热的阳光炙烤着大地”,这是指中午;“西边的天空只留下一抹美丽的晚霞”,那自然是傍晚时分。也可以借不同季节的景物特征交代时间。如春天,草树发芽,水暖花开;夏天,骄阳似火,绿阴如盖;秋天,红叶遍地,凉风渐起;冬天,北风呼啸,风雪漫天。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文章的線索不止一条,往往有几条线索同时起着作用。我们在选择线索时要根据文章的材料而定。主要如下:
一、明线、暗线都是人物活动。
例如《水浒传》叙述“智取生辰纲”的故事,就采用了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杨志押送生辰纲。暗线:晁盖智取生辰纲。明暗两条线索在“松林盘问”这一节上相交,双方矛盾趋向高潮,到杨志允许军士买酒吃,自己也喝了半瓢酒时,形成了故事情节的高潮。结尾处,补叙暗线,交代了阮小七等买酒下药的秘密,突出了晁盖等人的智谋。两条线索十分生动地展现了广阔的社会背景,人物性格也在这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得到了充分的显示。整篇文章紧凑、简练,并使故事更引人入胜,增强了艺术效果。
二、明线是人物活动经历,暗线是人物情感经历。
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明线是“我们一家”从盼望叔叔,到遇见叔叔,再到躲避叔叔的过程;暗线是叔叔从没钱到有钱,再到破产的过程。明暗两条线,将人物的活动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引起的情感变化紧密结合起来,使情节生动、主题鲜明。
三、明线,实物形象;暗线,人物活动。
例如《荷塘月色》一文。明线,写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暗线,写“我”的心情从烦扰到宁静。明线作为美丽的意象贯穿全篇,暗线的发展,则从最初屋外的鬼影、喧嚣(杨柳和蛙鸣),到后来自己内心的平静(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丰富了明线的意蕴。双线交织,使得文章结构严谨、主题深刻。
明暗两条线是相辅相成的,都是为表达主题思想服务的。因此,作文时,最好为文章的明暗两条线索设置一个交汇点,借以形成文章情节的高潮或结局,以实现结构圆满化、主题明晰化。
【学生习作】
藏着岁月的小屋
◎王含之
村前有一间小屋,已有好些年月了。它一直就那么恬静地、安详地沉睡在岁月的涓涓细流里。
回忆是甜甜的——那时,我总喜欢跑出去,到小屋里探险。这个小屋并不神秘,但总有一股摄人的吸引力,令我的好奇心蠢蠢欲动。木制的窗台,旧式的桌椅,陈旧却雅致的扶梯,空气中飘浮着的古老的味道,散发着一缕淡淡的香樟木的气息,夹杂着四周青草的清香。但幼时的我并不能清晰地体会到这些,只知道我很喜欢这个小屋。
老人们也很喜欢来这里坐坐。他们并不大声喧哗,似乎在静静地品味着什么。有时,他们会聊起这个小屋的故事,我也只是一知半解地记下了一些片段:这里曾是一座寺庙,由于教育兴起,在这里办起了学堂,于是每日书声琅琅,回荡着“新中国万岁”的口号……后来,它又成了一个小米加工厂,为村里的百姓们提供劳作服务,但由于年久失修,终因漏雨而损毁……再后来,它被闲置了,没有多少人会关注到它,也只有那些年迈的老人们有时过来走走,用苍老的手抚着发霉的梁柱,嘴里默默地念叨着什么,好似在同情它,又仿佛有种与它同病相怜之感。
而我,一如既往地喜欢这个小屋。无论伤心难过时还是欢喜愉悦时,我都会来到这里,向这个年迈的“老者”诉说,它储存了我的童年,记载了我成长的点点滴滴,也蕴藏着岁月的印迹!
如今,它被人从角落里拉了出来,被修整了一番,在耀眼的“聚光灯”下闪闪发光。它的结构没有改变,只是上了些漆;那些木条凳被搬走了,换上了新的椅子;接着,村干部把图书搬来了,把电视机搬来了,把棋牌桌搬来了……这里再次出现了热热闹闹的景象,路过的老者见到这修葺后的小屋,不禁扬起了嘴角,眼中满是欣慰。人们有空就往这小屋里聚,看看书籍,看看电视,谈天说地,其乐融融。
平凡又伟大的小屋经历了时代的沧桑,但它的魅力丝毫不减,依旧迷人。它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它是藏着岁月的小屋。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中学)
评析
《藏着岁月的小屋》设置了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一条是暗线。以“一间小屋的变化”为线索,通过这间藏着岁月的小屋所经历的变化,写出了农村的变化、社会的变化和时代的变化。因此,明线是“小屋的变化”,暗线是“农村的变化”。具体来说,这间小屋古色古香,在“我”小时候就存在,“散发着一缕淡淡的香樟木的气息,夹杂着四周青草的清香”,吸引着“我”来到小屋里“探险”。
这间小屋几经沧桑,由寺庙变成学堂,由学堂变成小米加工厂,再由小米加工厂变成了文化礼堂,成为村民们休憩的港湾、休闲的场所,涂染了几代人的记忆。小屋的变化,体现了社会、时代的变化,更体现了人们观念的变化。本文由小屋串起无数的岁月,串起岁月改变的进程,这样的线索安排,使得过去与现在对比鲜明,构思精巧。所以,作者的物线法安排整体来说比较妥当,它可以将一些零碎的材料组合成为整体,并且具有一定的感染力。8C60BF70-EA75-4867-BD76-67969822BD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