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如何讲好墨子故事

2022-06-17 22:50:50张金星
炎黄地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墨学墨子时代

张金星

滕州是墨子故里,墨子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滕州市墨子研究中心作为墨子文化传承的专职机构,在大数据时代如何传承弘扬墨子文化,讲好新时代墨子故事,笔者就墨子文化为什么要借助大数据传播、大数据对墨学文化传播带来了哪些改变、大数据和墨学文化如何深入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新理念。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深入发展,大数据作为一种战略性必争资源,正逐渐成为当代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实现自身发展模式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其所蕴含的巨大潜在价值,也已引起了政府部门、科技界、产业界等各领域的高度重视。而文化领域是蕴含着极大的数据规模和极高数据活跃度的领域,具有典型的大数据应用潜质,因此,顺应大数据时代来临的必然趋势,适时确立文化领域的大数据战略认知与实践思维模式,成为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戰略机遇。

滕州是墨子故里。名人故里作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部分,是文化的象征,肩负着传承与传播思想文化的重任。为传承弘扬墨子文化,滕州市先后与山东大学联合成立了山东大学滕州市墨子研究中心,并经民政部批准,成立了中国墨子学会;编辑出版了《墨子大全》等百余部墨学书籍;兴建了墨子纪念馆等专题文化场馆;举办了多届墨子文化节、国际墨子鲁班学术研讨会;策划了《墨子公开课》;拍摄了《班墨传奇》百家讲坛等影视作品,墨子思想的学术价值和当代意义得到了深入挖掘和诠释。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面对汹涌而来大数据时代,如何在原有好的基础上继承和弘扬好墨子思想,如何讲好新时代墨子故事,已成为摆在墨子文化从业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墨子文化借助大数据传播的意义

先秦时期,群雄并起,百家争鸣,是中华文化的轴心时代,墨家作为诸子百家中最为独特的一家,因兼爱、非攻等思想而独树一帜,同时也是当时唯一能与儒学并立的“显学”。历史上的各个阶段习惯于把墨子思想理解为符合意识形态的解释,在不断择取中,弱化了墨子思想之于国家社会发展层面的意义。同时,墨子思想与其他学派长期掺杂,忽略了墨子关于社会普适性思想的构拟。因此正确认识墨子思想,理解墨子思想构建的社会蓝图,沟通其思想与现代社会建设的联系,才能更好地传播和弘扬墨子思想,让墨子文化焕发新时代的光芒。大数据作为重要的传播介质,在高科技手段助推下,积极传送别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把墨子文化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让世界真正了解、喜欢和向往墨子文化,让大数据成为对外传播墨子文化、讲好墨子故事的重要平台。

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文化与科技可谓同根同源、紧密相连。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革命,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促成社会文化的重大变化与发展。同时,文化的繁荣发展又往往是科技革命的前奏,并为其孕育肥沃的土壤。从微观上讲,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积淀了丰富的墨学文化资源。大数据以海量(数据总量大)、多样(数据类型多)、快速(处理要求快)、不确定性(数据冗余高)和价值性(潜在价值大)等特征,迅速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文化的理性化发展是趋势,随着大数据时代来临,文化传播也必然要考虑到终端及其用户的接受习惯与体验,大数据可以使文化的发展更符合时代潮流。

大数据对墨学文化传播带来的改变

互联网和新媒体给用户带来了更大的自由度,在文化传播上,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观点来做判断和选择,受欢迎的留下、转发,不受欢迎的被淘汰,文化传播已经不再是单维度传播。

墨学文化早期网络传播者主要为政府机关单位、学术研究机构、社会组织或网站运营机构的专职宣传人员。在大数据时代,文化传播者呈现多元化、大众化特点,自媒体也成为了墨学文化的重要传播渠道,此外传播者和受众之间也相互转化,受众在接受墨学文化信息以后,可能会对此信息进行转发,从而其角色转变为墨学传播者。墨学传播主体和传播受众之间没有清晰的界线,传播主体的地位也因此而弱化。

墨学早期网络传播内容较为正统,较多的是对墨学文化知识的照搬照抄,语言表述相对死板,虽然权威性较强,但普适性不够,缺乏时代创新,传播形式和内容不够丰富和系统,对一般大众吸引力较弱。在大数据时代,信息爆炸倒逼墨学传播创新形式和内容,为了在众多信息中提升自身信息的传播面和点击率,要求传播内容必须简短新颖、普适性强、讲述方式活泼,更加迎合大众阅读习惯,传播信息的质量和数量决定着墨子文化能否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

早期网络信息的传播,主要是大众通过电脑访问门户网站或论坛等,内容以文字为主。随着大数据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微博、微信、微视频和手机端等新媒体工具的出现,大众的阅读习惯逐渐发生了改变,大众更习惯用手机获取信息,通过抖音、快手等微视频学习传统文化。这就需要在文化传播路径的选择上,更有针对性、因时因地做出调整,才能实现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大众早期为获取信息,主动在网络检索,属于主动性访问。在大数据时代,信息爆炸,大众选择面更广,信息服务商为提高点击率,往往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行为,并对用户进行定向信息推送,促使用户点击查看,访问方式也由原来用户主动性访问变更为现在的资源引导性访问。资源引导性访问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墨学的传播,让墨学文化越来越被社会大众所认知,但也出现了为片面追求流量和关注度,在墨学文化传播时对内容进行筛选、删减或改编的现象。虽然这些内容让人们在较短时间内对墨学文化形成大概的了解,但是这种了解往往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甚至真实性。

大数据和墨学文化如何深入融合

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对墨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要有新认识。要想利用大数据讲好新时代墨子故事,推动墨子文化走出去,就要顺应大数据时代要求,确立合作、互通、共享理念,增强文化传播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增强文化的亲和力、吸引力,扩大辐射力,推动大数据与墨子文化深度融合。

根据伊尼斯“媒介偏向”的理论,互联网具有极强的空间偏向,可以轻而易举实现信息的远距离传输。数字化传播是在通讯、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数字技术驱动下的大众传播的新变革。数字化传播能使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传播范围和传播受众等多个方面实现跃进式的突破。基于数字化创新,可以通过数字展示、数字全媒体、墨子云、数字看板等传播策略进一步实现墨子文化在全社会乃至全世界的广泛传播。

数字展示是将数字技术纳入到展览之中,通过沉浸式的虚拟体验吸引受众走近墨子文化,用数字产品的独特魅力,实现墨子文化的大众普及。如将墨子紀念馆布展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打造720°VR网上展厅,通过多种数字技术,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体验感,配置语音讲解系统,更能提升获得感。同时,数字展示要注重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如打造集网上预约、身份验证、智慧导览、网上商城、展品扫码等多功能与一体“墨子云”智能访客平台,以网上预约打通线下参观渠道。身份验证在线帮助游客查验电子身份证,游客进馆参观无需再为忘带实体身份证而苦恼。智慧导览可使游客线下参观,线上听讲解。展品扫码可使游客在参观中想要了解的展品,用手机扫描展品二维码就能显示展品信息。网上商城可以实现游客线下看中的文创产品,随时线上购买,购物更加方便快捷。利用小程序串联起线上线下,为受众提供多方位墨学文化服务,进而实现文化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近年来,各类社交媒体平台呈现爆发式增长,墨子文化也要借助各类社交媒体实现更为广阔的数字化传播。全媒体化即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在多平台上进行多落点、多形态的传播。同时,还应发挥“三微一端”(微博、微信、微视和手机端)的微传播优势,根据不同平台的传播特性调整语言方式和内容形式,收获粉丝和关注。在大数据时代,利用大数据对受众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受众做更精准的传播,是大数据时代文化传播的突出特点,因此要广泛、合理地应用各类传播平台,发挥全媒体优势,全面而不失精准地传播墨子文化内容精品,让墨子文化充分地渗透进现代社会的各个角落。

通过整合自身现有资源,打造“互联网+公共文化”的运营服务平台,逐渐实现墨学文化资源的组织、整合及个人服务,满足公众多样化与个性化需求,使公众享受更加便捷的文化服务。

在墨子云建设上,要以“中国墨子网”“墨子云APP”“墨子云小程序”为阵地,以文化服务为支撑,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手段,拓展墨学文化交流传播渠道,打造线上线下融会贯通的墨子文化资源聚合平台,从而打造出全球最大、功能资料最全的墨子云大数据平台,以此实现文化传播、交互等目的。墨子云能重塑墨学文化供给方式,让墨学文化更加贴近大众生活。墨子云的建设是未来墨学文化传承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通过墨子云的打造,能让墨子文化在数字化传播领域得到长足发展,对墨学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至关重要。

“数据看板”是以数据为视角,通过图表+数据的形式,清晰明了地传递各类数据信息,实现对于稀疏而又复杂的数据集的深入洞察,进而为文化传播提供数据评估与决策。

通过实时抓取各类专业网站及媒体平台的数据,并以图形、图标和其他直观方式对检索热词排行、新闻点击排行等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可以能够更好地理解数据、应用数据。如:通过数据看板发现,近期“粮食安全”等信息的点击量突增,专家检索“节用”的关键字增多,管理者可以发现当前的热点是国家粮食安全,这和墨家的节用思想高度一致。管理者可以在多个媒体平台,采取多种形式,解读墨家思想对当代的治国理政(尤其是粮食安全方面)的启示,进一步丰富治国理政的内涵并为其提供决策参考,从而提升墨学的社会影响力,进而推动墨学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墨子文化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顺应大数据时代,重新确立墨子文化传播的大数据战略认知与实践思维,促进墨子文化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才能使墨子文化更加充满活力、吸引力、竞争力,才能让墨子文化更具时代性,在新时代绽放更大的魅力。

作者单位:滕州市墨子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墨学墨子时代
近代墨学复兴之批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视域中的墨学研究——朱传棨著《墨家思想研究》序
中国墨学史构成分析及启示
学术交流(2018年7期)2018-02-20 04:37:30
“墨子号”与墨子
儿童时代(2017年14期)2017-10-13 08:14:34
HANDS OFF THE WHEEL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0:56:23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 10:55:36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0期)2016-10-08 10:54:55
医学与墨学的对话——墨者人文关怀的当代展现
中国诠释学(2016年0期)2016-05-17 06:12:26
先秦诸子之评述与《墨子》的解读
中国诠释学(2016年0期)2016-05-17 06: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