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豪
蚕桑文化,即指蚕桑丝绸文化。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殖蚕虫和制造丝绸的国家,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也在长期的蚕业发展传承历史中创造出了很多物质文明和精神成果,形成了独特的蚕桑文化。但在化工织物大行其道的今天,以丝绸织物为主要载体的蚕桑文化也逐渐离生活越来越远,历经数千年的文化内容逐渐没落。文章通过列举考古遗址中蚕桑文化的相关遗存及历史文献中有关蚕桑文化的相关证据,讨论历史上的蚕桑文化,以期望引起大众对蚕桑文化的重视和学习。
2020年5月7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双槐树遗址阶段性重大考古成果,其中展示了一件出土于双槐树遗址的用野猪獠牙雕刻而成的牙雕蚕。
双槐树遗址位于黄河与洛河交汇流域河洛地区的河南巩义河洛镇,是一处距今约5300年的具有都邑性质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易经》有语:“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位于河洛地区的双槐树遗址契合了《易经》的记载。李伯谦先生认为,不排除双槐树遗址是黄帝时代的都邑所在,至少是早期中国的酝酿阶段。
双槐树遗址为探究中华文明起源提供了重要的证据,而双槐树遗址出土的牙雕蚕也为探究蚕桑业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
桑蚕业的起源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并有意识饲喂桑蚕和织造丝绸的国家,关于桑蚕业的起源,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缫丝养蚕的传说广泛流传。《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北宋刘恕《通鉴外纪》云:“西陵氏之女,为黄帝元妃,始教民养蚕,治丝茧以供衣服,后世祀为先蚕。”因此,有些学者在探究桑蚕业的起源时,总会从“嫘祖养蚕说”开始研究,从探究嫘祖故里“西陵”地望开始。
关于嫘祖故里的说法有很多,如四川盐亭说、湖北宜昌说、河南西平说等,但近些年来随着研究的加深,以及董桥遗址等的发现,学者们的观点逐渐统一,认为嫘祖故里西陵在今河南省西平县城西。但董桥遗址尚未科学发掘,无出土有关桑蚕丝织的考古材料,因此文章不再详细论述。
在过去的考古发掘中,有关蚕的考古材料屡见不鲜。1926年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遗存中出土了人为平整割裂的半个蚕茧。而1973年在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又出土了大量与纺织有关的纺轮、打纬刀、骨针等工具,并随后于1977年出土了一个距今约7000年的象牙雕骨盅,骨盅在外壁上刻画着四条蚕纹环绕着器物。除此之外,河北正定南杨庄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一枚陶蚕蛹,河南省淅川县下王岗遗址也曾出土陶制的蚕蛹。有关桑蚕的考古材料零零散散分布在中华大地的各处。
随着巩义双槐树遗址的发现,与对汪沟遗址、青台遗址、点军台遗址、苏羊遗址、土门遗址、西山遗址、大河村遗址等一系列仰韶文化约同时期遗址的研究,一个以双槐树遗址为核心的大型城市群聚落集团逐渐展现在人们面前。这些遗址中出土的桑蚕文化文物遗存也逐渐有机联系在了一起。
1983年荥阳青台村仰韶文化遗址M142和M164的瓮棺中发现有用来包裹儿童尸体的已经炭化的丝织物。在研究汪沟遗址出土的土瓮棺时,在瓮棺中头盖骨的附着物和瓮棺底的土样取样中也检测出了距今5000多年的桑蚕丝残留物。近些年来,在郑州及周边地区的仰韶文化聚落群中发现了好几处童尸用蚕丝包裹后放在瓮棺中下葬的墓葬。
双槐树遗址出土的牙雕蚕,与青台遗址等周边同时期遗址中出土的最早丝绸遗存一起证明了,5300年前的河洛地区的先民们不仅关注蚕,还关注蚕丝,且已经开始缫丝养蚕。
而位于河洛地区的以双槐树遗址为核心的大规模聚落群,与黄帝故里新郑、嫘祖故里西平都相距不太远,在早期先民活动交流的范围内。这些遗址以及文物遗存的发现,都为研究桑蚕业起源于中原地区提供了新的证据。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桑蚕
几千年来,桑蚕业在先民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创造了众多精神生活上的财富,形成了多姿多彩、百花齐放的桑蚕文化。
“桑”作为一种自然界的物种,被神化成了“扶桑”,《山海经·海外东经》云:“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海内十洲记》曰:“多生林木,叶如桑。又有椹,树长者二千丈,大二千余围。树两两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为扶桑也。”
中国古代发明创造往往附会到名人身上,桑蚕丝绸的发明也不例外。关于蚕的起源,“伏羲化蚕”的传说更是为蚕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皇图要览》就有“伏羲化蚕,西陵氏始蚕”的说法。而黄帝轩辕氏作为中华文明的先祖,其正妻嫘祖也被推举成了发明缫丝养蚕的第一人。
而“蚕”也有着马头娘的神话,认为蚕与马是同一血统,蚕是由披着马皮的马头女子变来的。
这些神话都为桑和蚕增添了一些神秘的气息,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时代,尤其是桑蚕养殖这一特殊的行业,其困难性也奠定了蚕丝制品的珍贵性。于是丝绸因其珍贵性和相对的“高”科技水平和玉一样都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高端代表。其产生也必有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做支撑,享有丝织品的也可以说是有一定地位的社会成员。
桑蚕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也将桑与蚕融入了创作的诗词歌赋中。最早表现桑蚕主题可以追溯到《诗经》,处在滥觞时期的诗歌形式也不吝啬对桑蚕的记录。在《诗经》的305篇诗歌中,与桑蚕有关的就有27篇之多。《小雅·南山有台》载:“南山有桑,北山有杨。”《豳风·七月》曰:“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又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取学习的《氓》一篇:“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可见最迟在周代,养蚕缫丝就已经成了普遍的现象。
农耕时代理想的小农家庭就如孟子所言“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当时的统治者对桑蚕也十分看重,不允许过度采伐,《礼记·月令》:“是月也,命野虞毋伐桑柘”,另一方面王后嫔妃等王室女子则要举办“躬桑”的仪式,《礼记·月令》:“季春之月……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具曲植籧筐,后妃齐戒,亲东乡躬桑。”89136473-F393-4D58-86EE-982894A4C18F
而与《孔雀东南飞》齐名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便是以桑蚕业为主题的叙事诗,“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唐及以后,诗歌与桑蚕业均获得发展兴盛,与桑蚕有关的诗层出不穷。如唐代白居易的《红线毯》“红线毯,择茧缫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与《缭绫》中的“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均是以描述丝绸织造的不易来讽刺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宋词《九张机》的流行,也反映了民众对织造生活感到单调乏味,借此抒发愁苦之情。
桑蚕文化在诗词歌赋上的贡献还体现在“帛”的使用。笨重难用的甲骨、青铜等都退出了历史舞台,在纸被发明改进以前,帛书被大量使用着。长沙子弹库楚墓帛书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大量帛书、帛画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在长期的养蚕中,劳动先民们为祈求丰收,寻找精神寄托,形成了独特的桑蚕民俗。如对嫘祖的祭祀等,营建嫘祖庙,在家供奉蚕神,在传说嫘祖生日农历三月初六这天举办庙会和祭祀等。嫘祖文化、桑蚕文化已经牢牢扎根在人们心中。
《嫘祖祭典》是西平县城乡千百年间祭祀先蚕嫘祖的民俗活动,于2007年2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祭祀活动一年两次,分别在农历三月初六纪念嫘祖冥诞和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节气新茧上市时谢蚕神。
祭典共分六章:“迎神”“上香”“上供”“祭拜”“献舞”“送神”。
第一章:傧相:“公元X年、岁次壬子年季春吉时,后代子孙集先蚕娘娘尊前祭拜,迎神——”(乐舞起,鸣炮,二少女请出嫘祖尊像,乐止。)众唱:“轩辕正妃,先蚕娘娘,始教民蚕,制衣作裳。泽被华夏五千年,名垂玉宇万古扬。西陵氏神,伏惟尚飨!”
第二章:傧相:“上香——!”主祭人接香,供于香炉。众唱:“轩辕正妃,先蚕娘娘。教化万民,此情绵长。泽被华夏五千年,名垂玉宇万古扬。西陵氏神,伏惟尚飨!”
第三章:傧相:“贡礼——!”主祭人接寿桃、果蔬、祭酒摆于供桌。众唱:“轩辕正妃,先蚕娘娘,巡游天下,保我家邦。泽被华夏五千年,名垂玉宇万古扬。西陵氏神,伏惟尚飨!”
第四章:傧相:“祭拜——!”(主持人领众行三拜九叩礼。)众唱:“轩辕黄帝,先蚕娘娘,追随黄帝,统一八荒。泽被华夏五千年,名垂玉宇万古扬。西陵氏神,伏惟尚飨!”
第五章:献舞。音乐起,众舞唱:“轩辕正妃,先蚕娘娘,大德大贤,业绩辉煌。泽被华夏五千年,名垂玉宇万古扬。西陵氏神,伏惟尚飨!”
第六章:傧相:“送神——!”众唱:“艳阳高照,惠风和畅,天人合一,其乐洋洋。先蚕降福施仙露,桑林荫浓蚕事忙。西陵氏神,伏惟尚飨!”祭典在乐舞中结束。
祭典结束,鸣锣开戏。三天大戏唱罢,在鼓乐声中送神复位。
这些民俗活动具有浓重的乡土气息,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追思先祖的情感和农耕社会劳动人民祈求先蚕保佑的朴素思想。
在桑蚕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不仅体现着厚重的人文气息,同时还闪耀着科学技术的光辉。
在公元前3世纪,荀卿就在其所著的《蚕赋》中提到“夏生而恶暑,喜温而恶雨”,体现了古人对蚕生活习性的认识。而到了三国西晋时期,杨泉也著了一篇《蚕赋》,提到“温室既调,蚕母入处,陈布说种,柔和得所,晞用清明,浴用谷雨,爰求柔桑,切若细缕,起止得时,燥湿是候。”将蚕的习性更加科学地总结了出来。
一个更加突出的例子是,自汉代以来,许多声名远扬的农书如《齐民要术》《农政全书》《汜胜之书》等也都对种桑养蚕进行专章描述。
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在1877年出版的《中国——我的旅行成果》中首次提到了一个名词——“丝绸之路”,指的是欧亚北部贯穿东亚与欧洲的商路,因为经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这一名词也被后世所沿用并逐渐引申到现代的生活中。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汉代鎏金铜蚕出土于陕西省石泉县,小小一条金蚕,也成为了“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历史物证。
自公元前2~3世纪丝绸之路开通,丝绸就开始向外传播,但直到6世纪中期,养蚕缫丝技术才传入古罗马地区,这其中的时间存在着一定的间隔。由于古代西域地域广阔,而且缫丝养蚕重要的原材料“蚕”也不可能像植物种子和人类制品一般随意流动,因此缫丝养蚕技术传入古代罗马地区应当是一个渐进式的传播过程。
丝绸无疑是这条路上最重要的商品,但同时,东亚、中亚、南亚、西亚、欧洲的各种物产也在不停地经由这条路交流传播,时至今日,大家熟知的葡萄、小麦、棉花、大蒜等都是那一时期传入中国地区的。
因为这条路的出现,使“蚕”得以声名远扬,全方位展示它的魅力。另一方面,因为蚕的存在,使得丝绸之路并不只是简单的一条贸易之路,更是有着政治、外交、文化、宗教、科技等多种使命的交流之路。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殖桑蚕并织造丝绸的国家,丝绸更是一度成为了那个时代东方文明的代名詞。以丝绸为主的贸易交流促进了东方文明与其他文明的文化、技艺、物产等方面的交流,为各文明共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在桑蚕文化可能不是那么兴盛的今天,桑蚕文化传承的应该是那份创造力,那份开放交流的信心,这样才能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站稳脚跟、走得更长远。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89136473-F393-4D58-86EE-982894A4C18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