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事业健康发展要从人才队伍上破题

2022-06-16 04:55苗青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至爱 2022年5期
关键词:慈善事业人才队伍慈善

文|苗青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

浙江大学民生保障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赵婷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MPA

在今年全国两会政协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慈善事业可谓社会保障安全网的最后一道防线。面向共同富裕,慈善力量大有作为。人才是第一资源,慈善也不例外。当前阻碍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最大瓶颈是人才缺乏,使得慈善工作长期滞于传统模式,缺少社会创新元素,缺少永续发展资源,缺少有说服力的成效。做好新时代慈善事业这篇文章,应该从慈善人才队伍建设破题。

一、推进新时代慈善事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事业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依法治善、依法行善、依法兴善,以马克思主义慈善观为指导开展具体工作,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保障,也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重视慈善事业的发展与人才队伍的建设。2007年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栏目中发表了题为《在慈善中积累道德》一文,文中写道:“树立慈善意识、参与慈善活动、发展慈善事业,是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道德实践。”2007年5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到访华东师范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的慈善爱心屋,与学生志愿者亲切交流,并以个人名义为爱心屋捐款。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满足这样庞大的人才需求必须主要依靠自己培养,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在今年两会政协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谈道:“要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这些重要阐释,无一不要义深刻、内涵丰富,为慈善事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向所有正在投身慈善事业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注入了不竭的精神源泉和思想动 力。

推进慈善事业人才队伍建设,对共富路上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增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基础性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近年来,许多公民、企业和慈善组织等参与到慈善事业和志愿服务中来,为慈善事业人才队伍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条件,以慈善事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发展慈善事业,是新形势下调整利益分配、提高公民社会责任意识、创造良好社会风尚的有效探索。

推进慈善事业人才队伍建设,对吸引更多青年人投身慈善事业,彰显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具有重要关键性作用。人才问题,作为解决中国未来发展道路上的重要前提,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慈善事业由传统慈善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事业转型升级,大量社会资源开始进入公益慈善领域,专业化、职业化的慈善事业人才队伍建设成为当务之急。推进慈善事业人才队伍建设,能够广泛吸引青年人参与公益慈善事业,让青年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增强情感认可、实践认可、政治认可,确立职业发展目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领导下,用青春和智慧为我国慈善事业发展锐意进取、再立新功。

推进慈善事业人才队伍建设,对我国慈善事业与国际接轨具有重要决定性作用。中国慈善事业要与国际接轨,人才接轨刻不容缓。纵观全球慈善事业,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慈善事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早,在慈善人才培养方面有了丰富的探索和经验,职业化、精英化水平较高。目前,我国的慈善领域精英人才相对匮乏, 政界、商界、科教界等各领域精英群体流入慈善领域尚未形成潮流,与国际社会存在较大差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事业的壮大,必须加快引育领军型慈善人才,通过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掌握我国的实际情况,将商业智慧运用于慈善经营, 以现代企业运作的理念和科学有效的方式来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事业发 展。

二、新时代慈善事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自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我国慈善事业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有序推进,但对比时代期望仍有所不 足。

慈善事业人才招聘,与行业“双向奔赴”者屈指可数。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新生机构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人才短缺,整个慈善领域人才亦无法满足需求。根据美好社会咨询社发布的2020年度《公益行业薪酬与人才管理实践调研报告》显示,“87%的公益机构采用灵活用工的方式来解决人员供给和配置的挑战,吸纳志愿者和雇佣兼职员工是最主要的灵活用工方式”。人才进入是慈善事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要义,缺乏专业人才的慈善组织其发展必然受限。如果只有极少数专业人才在综合个人兴趣与能力后进入慈善行业,与行业“双向奔赴”,那么我国的慈善事业终将难以长远发展。

慈善事业人才培养,晋升发展通道多为不畅。目前,慈善组织正不断趋于职业化,但专职并不等于专业,慈善法律法规的出台、慈善组织新的定位对内部治理、项目实施、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培养层次与体系亟待配套完善。每一位慈善从业者只有经历了起步、发展、转型和成熟四个阶段,才有可能真正成长为对行业发展有巨大贡献的人才。总体而言,我国慈善领域培训方面缺乏统一目标和自我定位,人才培养的层次和体系相对简单。根据美好社会咨询社发布的2020年度《公益行业薪酬与人才管理实践调研报告》显示,仅有35%的机构认为为员工建立了清晰的职业发展通道。行业培训的深度与质量不高,难以形成长效机制,慈善从业者培养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晋升发展体系尚未形成。

慈善事业人才留任,薪酬保障待遇尚未达标。当下公益发展存在“低效循环”,人员离职率高、稳定性差,破除“低效循环”的关键在于人才队伍的建设,这也是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事业生态的核心问题。就目前而言,薪酬待遇不高、工作强度大、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社会认同感低等是我国慈善组织人才难以留任的重要原因。慈善组织不能建立符合技能人才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受困于做慈善就应该清贫、有奉献精神,不能拿很高的工资的“道德绑架”,掣肘于慈善相关法律法规的“限薪令”,多数慈善组织无法建立起富有行业竞争力的正常工资增长机制和激励手段,薪酬保障待遇与当地企业平均水平存在差距。

三、用好新思想,推进新时代慈善事业人才队伍建设大有可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事业的发展是长远而伟大的工程,积极为慈善从业者创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发展条件,亦是持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实 践。

要把推进新时代慈善事业人才队伍建设与坚持党的领导全面结合起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这是党中央首次明确把第三次分配列入收入分配制度体系,确立了慈善事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事业引领了前进新方向、提供了发展新动力。要矢志不移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慈善从业者,增强慈善从业者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慈善观的行动意识,注重慈善从业者的政治意识锻造,齐心筑梦凝聚磅礴力量。

要把推进新时代慈善事业人才队伍建设与青年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增加青年对慈善事业的认知,培养年轻人对公益慈善领域的浓厚兴趣。鼓励各类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慈善类课程或专业,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理论研究。针对青年慈善从业者的不同发展阶段特点开展合适的培训,稳步提高履职尽责能力和服务管理水平,进一步解放思想、担当作为,注重理念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探索适合青年职业生涯发展特点的慈善工作模式,开创慈善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努力在慈善事业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普及的先进经验,培养一批专业的青年慈善人才,让他们成为推动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坚实力量。

要把推进新时代慈善事业人才队伍建设与共富路上的价值认同巧妙结合起来。在共同富裕的新时代背景下,推动落实慈善人才的待遇提升、价值认同是不可或缺的时代命题。要提高慈善从业者的薪酬待遇,做到薪酬水平同责任、风险与贡献相适应,确保从业者薪酬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相适应。进一步优化慈善从业者社会保障机制,探索更加灵活的管理机制,营造尊重慈善、尊重劳动、尊重技能的良好时代氛围,从而激励更多人投入到新时代慈善事业中去,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在各地人才认定目录和引进政策中吸纳慈善领域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参与专业技术评估,展示慈善人才在社会治理中的强大作用。突破边界,实现跨界合作,放大社会效益,共同推动慈善事业发展。

猜你喜欢
慈善事业人才队伍慈善
农业农村部明确“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目标 到2025年,打造一支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保障乡村内生动力——聚焦《“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
推动慈善事业发展 促进社会向善向上
肩负使命的奶奶
慈善之路
他们承诺捐出半数以上财富投入慈善事业 超过200位慈善家加入“捐赠誓言”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慈善事业法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国内少儿音乐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思考
慈善晚会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