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晓
根据《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在中国城镇家庭中,宠物猫的数量是5806万只,犬的数量是5429万只。饲养群体日趋庞大,在疫情面前,如果主人被隔离,那宠物们该怎么办呢?
一夜建好的“宠物方舱”
4月7日解除隔离后,小河从宠物驿站接回了一同被隔离的两只猫咪。21天没见,两只“毛孩子”似乎胖了,只有几个月大的玳瑁猫,明显大了一圈。他们分别叫淘气和墨宝。几个月前,小河在猫舍相中了顽皮活泼的淘气,便把它带回了家。后来觉得猫咪孤单,他又买回了墨宝。
今年3月,深圳市福田区发生聚集性疫情,塘晏村出现多起阳性病例。当地决定对上沙塘晏村部分区域居民以家庭为单位异地集中健康监测14天。塘晏村聚集了不少南山、福田的上班族,其中不少是深漂。驿站的宠物医生季光透露,需要转移隔离的人员中,有十分之一的人养了宠物。
邻居被诊断为确诊病例后,作为核心密接人员,小河担心起了两只猫的安危:如果自己转阳,它们会不会被虐待?
3月16日,福田区沙头街道办的工作人员联系了深圳市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希望他们帮忙安置这些宠物。作为新瑞鹏宠物医疗志愿队的负责人,陈进豪和几位志愿者最早参与了安置宠物的转运工作。第二天,他们就进入封控区和管控区接管了7只宠物。
也是在第二天,当地决定在上沙村一处绿化道建立宠物隔离安置点。3月17日晚11时,政府工作人员派运输车和吊车对集装箱进行布置,18日凌晨2点多,集装箱全部吊装完毕,凌晨5点多,所有宠物相关的物资准备、消杀工作也全部完成。
就这样,一个临时的宠物驿站一夜之间便建成了。这里包括5个猫房,2个狗房、犬/猫隔离观察间和战地医院、物资仓和休息间。陈进豪说,他们几乎将附近一家宠物医院的物资全部搬了过来。
3月18日一早,宠物驿站开始全面免费接收宠物。同时,当地政府也对外发布了宠物临时托管的二维码。在短短4天时间里,宠物驿站便聚集了201只宠物。包括140只猫,52只狗、7只仓鼠、1只兔子和1只鸭子。随着这家宠物驿站逐渐饱和,当地政府又协调了另外一家宠物医疗机构,就近搭建了新的驿站,那里也接收了超过60只宠物。
被妥善照顾的“毛孩子”
在把两只猫送往临时中转点的那天晚上,小河几乎是崩溃的。笼子里的淘气似乎感受到了什么,疯狂地抓挠,叫唤不停。这让小河更加难过,他甚至一度担心,这是和猫的最后一面,“还是不放心,心里没底。很难受,觉得没法照顾好它们。”
但很快,小河就意识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隔离3天后,他第一次看到两只猫,视频里,淘气和墨宝隔着笼子舔食志愿者手里的猫条,看上去放松而享受。一时激动,小河连着说了几次感谢。
运行几天后,驿站的宠物安置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流程。随着送来的宠物数量增多,宠物医护志愿者也增加到了30人以上,他们各司其职,登记、转运、护理、后勤、沟通协调,均由专门的人员来负责。
宠物在被转运之前,志愿者收集、登记它们的名字、年龄、品种、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同时,负责协调沟通的志愿者会添加宠主的微信,方便之后向他们发送宠物的安心视频。
志愿者季光负责宠物的接收转运工作。他说,很多宠主和小河一样,在转移前会配合政府填写登记个人及宠物信息,并将宠物放在临时安置点,再由志愿者转移至宠物驿站。
也有部分隔离人员早已被转移,宠物只能被留在家里。收到求助后,季光先联系政府核实情况,确认信息无误后,他们和政府工作人员、锁匠一起上门,将宠物接出来。很多居民楼没有电梯,季光穿着防护服爬上爬下,常常觉得喘不过气来。
猫比狗难抓,需要几个人围追堵截,还要戴着手套防止被挠伤。躲起来的猫更难抓,他们只能求助宠主,分析它可能藏匿的地方。一只猫藏在卧室床后的靠背里,季光找了半个小时,直到手电筒的光线划过时,猫眼反射的光线才让他们发现。
在进入驿站前,所有的宠物需要经过至少3次消毒,其中包括宠主出门前的一次、上沙村临时中转点的一次、到达驿站时的一次。消毒结束后,志愿者会对宠物的健康状况(传染病)进行筛查,确定没有问题,才会将宠物安置到集装箱里。
与此同时,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也派出深圳市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研究院动物疫控中心技术骨干,参与福田上沙爱心驿站防疫工作,并对上沙宠物驿站开展新冠病毒应急检测。据了解,累计采集的715份宠物环境样品,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
3月的深圳已经转热,对于这些“集中隔离”的宠物来说,室内温度也需要有保障。运行第一天,驿站还没通电,志愿者只能拿冰块为它们降温,他们还从超市买来风扇,安装在了宠物安置区里,第二天,空调便开始运行了。
宠物医生文琴负责猫房的护理工作。从早上8点半开始,她便开始检查异常、清理消毒、洗碗喂粮、简单护理等。“前期很忙,甚至连饭都吃不上了,但后面慢慢形成了工作流程才轻松下来。”
为了确保“毛孩子”的健康、安全,宠物驿站的志愿者们分了白班和夜班。白班人员需要做好护理、检查和投喂工作,夜班人员则是巡查,查宠物是否呕吐、腹泻、咳嗽等,还要查看笼子是否锁好。
这些待遇,连宠主们都觉得“过于优渥”。文琴说,在自己家里,宠主每天都能观察宠物的吃喝是否正常,但在驿站,宠物数量繁多,而且不熟悉环境,志愿者难免有忽略的地方,“只能多观察、多花点心思”。
文琴也有被治愈的时刻。一些猫换新环境后出现了应激反应,她先喷了费利威,再打开笼子,用猫罐头、猫条等零食引诱它们,如果猫咪放松警惕,她会趁机摸摸它们的脑袋或下巴,释放友好的信号,“慢慢和它们建立信任,然后俘获芳心,作为宠物医生就很满足。”
进入4月,随着宠主异地隔离结束,“毛孩子”也陆续踏上了回家的路。贴心的志愿者为这些宠物颁发了抗疫证书,还手写了感谢信。文琴说,信里主要是向宠主交代宠物们的情况,嘱咐他们一些注意事项,同时,也是给这些“毛孩子”一份祝福。
小河收到的感谢信上,志愿者给他的两只猫写道:每次见到我们,你都会冲我们撒娇、翻肚皮,让我们抚摸,还会热情地把头伸过来蹭我们。真的很高興与你度过这一段记忆深刻的时光……
摘编自《中国新闻周刊》2022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