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改革开放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2-06-16 07:54余永定
全球化 2022年3期
关键词:开放型高水平体系

余永定

《推动新时期高水平对外开放研究》(下文简称《对外开放》)是在由王晓红教授领衔的团队承担国家发展改革委外资司委托课题“‘十四五’时期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思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重大问题研究”基础上形成的研究成果。事实证明,只有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才能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不仅如此,对外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我们打开国门搞建设,不仅组合了全球资源要素,而且还学习借鉴了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由传统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提供了有益参考。“十四五”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处于“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中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中国所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中美贸易战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世界经济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体制障碍仍是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重大挑战都要求我们不断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进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

具体来说,我国应该通过对接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以建立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并以此推动中国高标准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总之,我们必须统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推动新时期高水平对外开放。唯其如此,我们才能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对外开放》提出,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国际国内市场深度融合,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相互促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双轮驱动,坚持扩大开放与总体安全有机统筹;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对外开放》还提出,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要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以区域协同开放与协调发展互为支撑。

《对外开放》提出的“十四五”推动高水平开放的主要建议包括:推动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促进货物贸易提质增效和平衡发展,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综合效益,大力吸引外资进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推动创新能力开放合作,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完善外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和事中事后监管体系;以“一带一路”为引领拓展对外投资新空间,不断完善我国的全球生产、服务和创新体系,建立国家油气、矿产、粮食等战略资源海外供给保障体系;大力提升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核心竞争力,构建面向国际、合作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体系,推动国际分工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统筹推进第三方市场合作,完善“走出去”的服务保障和政策促进体系;构建安全高效的金融开放体系,提升金融服务实体企业“走出去”的能力,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健全金融风险预警监测防控体系,加强国际金融合作;促进区域对外开放平衡协调发展,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为主导引领东部开放型经济发展,推动中西部从开放洼地走向开放高地,提高区域间的产业协同开放水平,提升东部开放基础设施向中西部的辐射能力;推动开放平台成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先行示范区,鼓励自贸试验区在制度创新上大胆试、大胆闯,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成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加快国家级开发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转型升级;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对外开放》判断,到2025年,我国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定型,产业、技术、规则、标准、营商环境等国际竞争新优势基本形成,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能力进一步增强,继续促进内需与外需、进口与出口、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更加协调发展,以“一带一路”为重点的国际市场新空间不断拓展,全面开放新格局基本形成,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对外投资竞争力显著增强,区域对外开放布局进一步优化,安全高效的金融开放体系不断完善,共建“一带一路”取得高质量发展,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能力明显增强,高效安全的风险防控体系日趋完善。

应该说《对外开放》对“十三五”以来我国开放型经济取得的发展成就的总结是非常系统的;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对外开放内外部环境面临的新变化和新特征的研判是合乎实际的;对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内涵的阐述是准确的。

基于“十四五”时期推动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对外开放》提出了一系列比较具体的政策建议。这些建议包括:形成与高標准国际经贸规则相适应的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利用外资高质量发展、推动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发展空间、推进实施贸易高质量发展战略、统筹区域开放协调发展、构建安全高效的金融开放体系、推动各类开放平台创新发展等。这些政策建议是富有建设性、合乎中国国情的。《对外开放》的研究框架系统完整,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对于推动“十四五”时期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在对《对外开放》一书予以充分肯定的同时,笔者也想以《对外开放》的“专题七:构建安全高效的金融开放体系”(以下简称“专题七”)为例,对该书做一些更为具体的评议,供作者和读者参考。

“专题七”有三个小节,分别讨论了金融开放的成绩、存在的问题、机遇和挑战以及对“十四五”金融开放的建议。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指出:“一篇文章或一篇演说,如果是重要的带指导性质的,总得要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以解决的办法。”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39页。在金融开放领域中,中国到底存在哪些需要解决的问提呢?《对外开放》列举了四个问题。它们分别是:人民币国际化仍有不少障碍;金融机构“走出去”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在国际金融体系中话语权较弱;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体制机制有待继续完善。当然,这些确实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理解的“问题”一词的词义上的问题。但毛泽东告诉我们:“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39页。《对外开放》所列出的四个问题是“什么事物的什么矛盾”呢?专题七的题目是“构建安全高效的金融开放体系”,安全与高效这两个词的使用说明,《对外开放》已抓住了金融开放问题中的主要矛盾,即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之间的矛盾。

毛泽东还告诉我们:“提出问题也要用分析,不然,对着模糊杂乱的一大堆事物的现象,你就不能知道问题即矛盾的所在。”

同①。可见,提出问题和发现主要矛盾是一个互动、互为因果的过程。首先,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问题。但此时的问题还是不准确、不清晰的。然后,利用已有的概念、原理和技术手段找到问题所隐含的矛盾。最后,在已知“矛盾的所在”的基础上,对问题重新认识、重新界定,并最终提出解决问题,即解決矛盾的政策建议。

笔者认为,在金融开放领域,我国面临两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其一,海外资产下落不明。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净国际投资头寸表,对于给定的观察期,存在一个简单恒等式:累积的经常项目顺差=海外净资产增加。自2011年一季度至2016年三季度,我国的经常项目顺差累积额为1.28万亿美元。按理说,在这段时间内,我国的海外净资产(民间海外资产+外汇储备)增加额应同这段时间内经常项目累积额大体相等。但统计数字告诉我们,在这段时间里我国的海外净资产不但没有增加,反倒减少了124亿美元。时至2018年7月我国海外净资产为1.99万亿美元。自2018年第二季度到2021年第二季度,我国累积的经常项目顺差是6262亿美元,但到2021年第二季度,我国的海外净资产依然只有1.99万亿美元。这6262万亿美元到底哪里去了?与此相关,2018年第二季度到2021年第二季度,我国误差与遗漏项目中有5800亿美元净流出。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巨额、单向误差与遗漏和国际投资头寸表上净资产的消失,显然是难以用汇率变动和资产价格重估加以解释的。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其二,投资收入长期逆差。尽管我国拥有近两万亿美元左右的海外净资产,但十几年来我国一直保持投资收入逆差。你在银行存了2万美元,肯定要取得利息。如果在银行利息率是1%,你会预期每年有200美元的利息收入。假设海外投资的收益率为2%,我国拥有的2万亿美元海外净资产每年应该带来400亿美元的投资收入。但实际情况却是:在过去十几年,我国的投资收入除个别年份外,基本上是负的。出现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很简单:由于我国海外资产主要是中央银行作为外汇储备所购买的美国国库券,收益率极低;另一方面我国的负债主要是对外直接投资(FDI),负债的成本比资产的收益率要高得多。但是,我国这种海外资产负债结构为何长期不能改变呢?造成这种现象的背后原因是什么呢?

当然,我国海外净资产收益率为负也可能是我国引入FDI必须支付的代价。FDI对中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贡献不仅使我国提高了经济增速,而且使我国产品获得更强的海外竞争力。因而,不能排除这样一种可能性:我国的海外资产-负债结构对我国国民福利的贡献是正的;我国的贸易顺差也不一定会因人口老龄化等因素而明显减少。但这种可能性仅仅是一种猜想,需要认真求证。

大量海外投资消失于无形和巨额净资产但投资收益为负这种状况对于我国实现“百年目标”会产生越来越大的不利影响。一个国家随着人口老化,不可能维持很高的贸易顺差。随着人口的老化,我国出现贸易逆差可能会变成常态。如果投资收入不转变成顺差,不大于贸易逆差,我国就会成为一个经常项目逆差国。以日本为例,日本长期维持贸易项目和投资收入项目顺差;2005年后日本投资收入顺差开始大于贸易顺差,2011年到2019年日本基本是贸易逆差,但由于投资收入始终是正,而且越来越大,日本维持了经常项目顺差。日本的投资收入保证了老龄化的日本可以“食利”,而不是付息,从而减轻了老龄化对日本国民福利的不利影响。

比照日本,不难设想,如果我国不能及早解决不断在海外投资但本金却不见增长,拥有庞大海外净资产但投资收入为负这种状况,老龄化的中国不但不能“食利”而且还要“付息”;我国就不得不在生活水平下降和陷入债务陷阱之间作出选择。当然,更大的可能性是降低生活水平,因为届时无人会愿意把钱借给你。大规模海外资产下落不明和投资收入长期逆差这两个问题长期以来被学界无视,可惜的是,在《对外开放》中这两个问题也未得到反映。

《对外开放》把涉及国际金融问题的专题七的题目定为“构建安全高效的金融开放体系”是合适的。如果笔者前面所谈的“海外资产下落不明”和“净资产带来负收益”两个问题可归类于中国国际金融活动的效率问题的话,金融安全问题则包括:热钱流入导致资产泡沫化、资本外逃导致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外汇储备积累产生的美元陷阱(美元指数贬值、美国通胀、美联储货币超发),以及美国扣押我国的美元资产等。

我国持有大量美元资产特别是美国国债,美元贬值或美元资产违约会给我国海外资产造成严重损失。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应对危机的冲击,美国政府执行了极度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2009年3月13日时任总理温家宝在回答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提问时曾表示:“我们把巨额资金借给美国,当然关心我们资产的安全。说句老实话,我确实有些担心。因而我想通过你再次重申要求美国保持信用,信守承诺,保证中国资产的安全。”美国宏观经济政策是会通过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美元汇率的变化而传到全球各个角落的。我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初衷就是为了减少美元贬值所导致的海外资产的损失。

中美地缘政治冲突更是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美元资产的风险。早在2013年底,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及首席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就警告说,如果中美发生冲突,美国有可能会扣押中国相当部分的流动资产。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兴通讯施加严厉制裁,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事实上,在此之前美国就对我国金融机构实行过制裁和罚款。我们也不能排除美国继续以制裁相要挟,对我国企业进行敲诈勒索的可能性。

《对外开放》在“专题七”第三节中专辟一小节讨论“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将对我国金融体系稳定和安全产生影响”是完全必要的。笔者认为,在现有国际金融体系安排和中美地缘政治冲突背景下,对于在推行“金融开放”过程中我国所面临的金融风险,《对外开放》还可以做更为全面、深入和细致的讨论。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国应该坚定不移奉行开放合作、包容互鉴、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改革开放是立国之本、强国之路。只要坚持改革开放这一基本国策不动摇,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实现伟大复兴之梦。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责任编辑:郭 霞

猜你喜欢
开放型高水平体系
建设空间科学 强国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第二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在山西太原举行
打好“侨”牌,稳中有为——打造江苏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窗口”
江苏巩固拓展高质量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态势
以“四精四度”推进率先建成高水平人才高地
为高水平建设好首都城市西大门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上海扩大开放100条”行动方案
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站在新起点
我国高水平女子400m混合泳运动员技术特征研究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