ω-3 脂肪酸对犬皮肤病的疗效研究

2022-06-15 08:19李丽芳申文婷邢德林白喜云
现代畜牧兽医 2022年5期
关键词:患犬皮肤病过敏性

李丽芳,申文婷,邢德林,白喜云

(1. 晋中信息学院,山西晋中030800;2. 爱迪动物医院,山西晋中030600;3. 丹东市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辽宁丹东118000;4. 山西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山西晋中030801)

皮肤病是宠物犬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增高趋势[1]。犬常见皮肤病包括细菌性、真菌性和寄生虫性皮肤病。此外,过敏性、内分泌失调性皮肤病也较为常见[2]。瘙痒是犬皮肤病的典型临床症状之一,通常伴有脱毛、红斑等皮肤症状[3],易引起患犬抓挠、舔舐、啃咬,甚至可能造成更大的全身性损伤[4]。皮肤病治疗周期较长且疗效不稳定,故宠物主人依从性不强,治疗措施的实施存在一定难度。

必需脂肪酸是皮肤能量的来源,也是涉及炎性反应的多种重要分子的前体物质[5],机体缺乏可能导致鳞状皮肤、毛发干燥无光泽、脱毛、红皮病、过度角化和毛发生长不良等;此外,必需脂肪酸具有止痒作用。有研究显示,犬的过敏性皮肤病若继发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可通过摄入必需脂肪酸使瘙痒症状得到缓解[6]。ω-3脂肪酸是必需脂肪酸中的重要一员,在治疗皮肤病时具有安全、纯天然、无副作用、不产生耐药性、不损伤机体等优势。目前,ω-3脂肪酸在临床上的功能研究进一步深入,涉及抗炎[7]、抗癌[8]、改善免疫功能、防治心脑血管疾病[9]等多个方面,甚至可对雌性动物繁殖性能构成影响[10],开辟了临床治疗犬皮肤病的新思路。有研究表明,深海鱼油富含ω-3 脂肪酸[11],是临床首选营养补充剂。本研究旨在评价ω-3 脂肪酸对犬皮肤病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动物

皮肤病患犬60 只,不分年龄、品种。来源为山西省晋中市爱迪动物医院门诊就诊的宠物犬,所有病例的治疗试验均已征得宠物主人的同意。

1.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ω-3脂肪酸(台湾孟唐公司)、B族维生素(北京朗致集团万荣药业有限公司)、头孢氨苄(内蒙古联邦动保药品有限公司)、苯海拉明(新乡常乐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派奥杰(维克公司)、爱沃克(拜耳公司)、安慰剂(空白胶囊)。

1.1.3 主要仪器

HF 151型恒温培养箱(上海力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产品)、DMLB 型光学显微镜(Leica)、伍德氏灯(泰州竣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产品)等。

1.2 试验方法

1.2.1 病原学检查

(1)拔毛压片镜检(真菌):将石蜡油滴在载玻片上,采用止血钳在背部病变处边缘拔毛,放置在石蜡油滴中,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2)染色镜检(真菌):在病变部取样置于载玻片上,酒精灯加热固定样本,再用瑞氏-姬姆萨染液染片,加热固定样本,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3)刮取皮屑镜检(蠕形螨):因蠕形螨寄生于皮肤深层(毛囊或皮脂腺),需在病变部位用一次性刀片刮至微出血;将刮取物放置在载玻片上,滴加1~2 滴石蜡油固定[12],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1.2.2 试验分组与处理

随机选取前来就诊的60 只皮肤病患犬,其中15 只为过敏性皮肤病、24只为真菌感染、21只为蠕形螨感染。将不同病因导致的皮肤病患犬均分为3 组,分别为:对照组(A组):给予空白胶囊(安慰剂),不使用任何药物;对症治疗药物和ω-3脂肪酸治疗组(B组);对症治疗药物、ω-3脂肪酸和B族维生素联合治疗组(C组)。

其中,过敏性皮肤病组对症治疗药物为头孢氨苄和苯海拉明;真菌感染组对症治疗药物为头孢氨苄和派奥杰真菌药浴;蠕形螨感染组对症治疗药物为体外驱虫滴剂爱沃克。遵照医嘱,按时定量打针、药浴、用药。试验期为3周。

1.2.3 临床症状

试验第1 d起,每日观察记录患犬的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皮肤恢复状态、体温,每隔1周对比各组的治疗效果。

1.2.4 疗效判定

过敏判定标准:皮肤广泛潮红、剧痒,自一开始持续发生;主要发生于面部和腹部,患犬出现抓挠、磨蹭的行为。经药物治疗后,观察其皮肤红肿和瘙痒改善情况。

真菌判定标准:暗室用伍德氏灯照射真菌病变部位,观察无特异性荧光。

蠕形螨判定标准:显微镜下观察患犬毛根,能否看到寄生虫(蠕形螨)。

根据各组临床症状的变化,结合检查结果,计算各组有效率,综合评定各组的治疗效果。

有效率=(治疗有效数/该组犬数)×100% (1)

2 结果与分析

2.1 临床检查结果

各试验组患犬经药物治疗后,脱毛、潮红、瘙痒、肿胀等症状均有明显好转或改善;基本无鳞屑、无红斑、无抓挠、舔舐行为,并长出稀疏的毛发。

2.2 疗效判定结果

2.2.1 各组治疗1周后疗效(见表1)

治疗1周后,不同病因导致的皮肤病患犬,对照组各患犬的情况基本无变化;各试验组患犬的治疗效果比较明显:过敏性皮肤病患犬的瘙痒、红肿情况明显减弱;真菌感染的患犬患部病灶明显减小、抓挠行为减少,用伍德氏灯观察荧光点减少;蠕形螨感染的患犬,瘙痒、抓挠行为明显减少。

由表1 可知,过敏性皮肤病各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20.00%、40.00%、60.00%;真菌感染各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2.50%、37.50%、50.00%;蠕形螨感染各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4.29%、28.57%、42.86%。各种皮肤病的治疗效果均以C组最佳。

2.2.2 各组治疗2周后疗效(见表2)

治疗2周后,不同病因导致的皮肤病患犬,对照组各患犬的情况基本无变化;各试验组的患犬恢复情况比较理想,部分已基本痊愈:过敏性皮肤病患犬皮肤基本无红肿、瘙痒情况;真菌感染患犬患部痂皮明显减少,可见稀疏毛发,伍德氏灯观察基本无荧光点;蠕形螨感染患犬基本无抓挠行为、无瘙痒。

表1 各组治疗1周后疗效Tab.1 Curative effect of each group after one week of treatment

由表2 可知,过敏性皮肤病各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20.00%、60.00%、80.00%;真菌感染各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2.50%、62.50%、75.00%;蠕形螨感染各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4.29%、57.14%、71.43%。各种皮肤病的治疗效果均以C组最佳。

表2 各组治疗2周后疗效Tab.2 Curative effect of each group after two week of treatment

2.2.3 各组治疗3周后疗效(见表3)

治疗3周后,不同病因导致的皮肤病患犬,对照组各患犬的情况基本无变化;各试验组患犬恢复情况理想:过敏性皮肤病患犬无瘙痒、红肿;真菌感染患犬患部基本无痂皮,毛发生长良好,伍德氏灯观察无荧光点;蠕形螨感染患犬无瘙痒、皮肤不增厚。

由表3 可知,过敏性皮肤病各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20.00%、80.00%、100.00%;真菌感染各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25.00%、87.50%、100.00%;蠕形螨感染各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4.29%、85.71%、85.71%。各种皮肤病的治疗效果均以C组最佳。

表3 各组治疗3周后疗效Tab.3 Curative effect of each group after three week of treatment

3 讨论

犬皮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季和秋季多发。发病类型以螨病和真菌感染常见,多数伴有细菌感染;其次为各种因素导致的过敏性皮肤病。皮肤病治疗周期较长,病灶顽固,难以根治。因此,为犬皮肤病寻找合适的治疗药物,是当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通过使用必需脂肪酸(ω-3 脂肪酸)为基础治疗药物,对临床常见的3种犬皮肤病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患犬使用必需脂肪酸治疗后症状明显得到改善。其原因可能为:必需脂肪酸是一类多不饱和脂肪酸,动物自身无法合成,必须由饮食中获得。缺乏必需脂肪酸会对犬皮肤屏障功能造成缺陷,导致犬皮毛变得湿润而粗糙,进而引起皮肤病的发生;同时,由于必需脂肪酸具有止痒功能,当其缺乏或代谢异常时均可能引起犬皮肤病的发生[5]。因此,在治疗犬皮肤病时以必需脂肪酸为基础治疗药物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ω-3 脂肪酸在进行皮肤病的辅助治疗时具有较强优势,可加强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提高皮肤免疫力;因其属于纯天然的抗菌成分,故可减少抗生素的副作用;对于易发病的犬有提前干预和控制的作用。提前干预可巩固和加强皮肤屏障功能,提高抵御病原菌、过敏原等的阈值;还可平衡皮肤正常菌群,创造皮肤健康环境;稳定皮肤角化过程和皮脂腺的活动;减轻动物亚临床症状[13]。

4 结论

尝试加服ω-3 脂肪酸利于皮肤病患犬皮肤屏障的修复,具有保湿、抗炎的作用及减缓患部瘙痒的效果,可减少患犬的抓挠、磨蹭行为,故有利于加强皮肤病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患犬皮肤病过敏性
犬多发性神经炎的诊疗1例
中兽医治疗犬胃扩张病例
关于犬眼虫病诊治的探讨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运用中药对药治疗皮肤病瘙痒症状浅析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
玉屏风散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