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唯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小儿输液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3.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5--01
引言
静脉输液是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各个年龄段人群均可应用。相比较成年人,小儿患者由于年龄小、配合度差、自制能力差,导致静脉输液外渗情况频繁发生。静脉输液是临床非常普遍的给药途径,也是儿科疾病治疗的常见方式之一,小儿血管较细,导致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基于此,本文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输液护理中的效果及对患儿家属满意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这个时间段中,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输液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试验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同期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输液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中男性与女性比例为35∶25,年龄1~10岁,平均年龄(5.2±0.6)岁。试验组中男性与女性比例为37∶23,年龄1~11岁,平均年龄(5.6±0.9)岁。基础资料在两组患儿对比中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具体如下:
(1)输液前护理:患儿入院时,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以亲切的态度向患儿和家属介绍病区环境、主治医师和责任护士等,减轻患儿及家属对陌生环境的不适感;向患儿和家属介绍静脉输液相关知识,告知患儿家属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与患儿及家属多沟通交流,了解患儿家属尤其是患儿的需求,了解患儿的性格、喜好,并尽可能满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患儿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输液前首先做好输液物品准备,如药液核对、患儿信息核对、药液配制、器械准备等,准备患儿喜欢的玩具或零食,播放患儿喜欢的动画片,转移其注意力,在准备穿刺时鼓励患儿要勇敢,告知其输液完成后可获得小礼物,提高其配合度。(2)输液中护理:进行穿刺时,与患儿交流沟通,缓解其紧张感,尽可能一次穿刺成功,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注意控制液体滴注的速度,检查穿刺部位的情况,告知患儿家属多注意,避免患儿乱动导致针头脱出或移位,一旦出现异常,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并向患儿家属做出相应的解释,消除其心理顧虑和担忧情绪,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师并配合处理。(3)输液后护理:输液完成后,护理人员及时帮患儿拔针,并对其进行表扬,兑现之前奖励小礼物的诺言,嘱患儿家属按压针眼5 min,注意保护穿刺部位皮肤及血管;对使用留置针的患儿,输液完成后用生理盐水封管,并用合适大小的弹力袜缠裹留置针,松紧适宜,防止患儿玩耍或不小心将留置针拔出,嘱患儿家属注意留置针的保护,若出现问题,及时告知护士处理。
1.3观察指标
对穿刺所用时间、输液残余量进行记录,使用数字等级评分法(NRS)对患儿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评分越高说明患儿程度程度越严重;采用自拟量表对护理满意率进行评分,分数越高提示护理满意率越高。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穿刺所用时间、输液残余量、疼痛评分及有痛感例数对比。见表1。
试验组护理满意率96.67%,对照组护理满意率78.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3 讨 论
小儿患者由于机体抵抗能力较差,缺乏足够的自理能力,护理难度相较于成年患者偏大;特别是在打针输液治疗时,很多患儿看见穿着工作服的护理人员,和看到针头时,很可能因恐惧而瞬间嚎啕大哭,进而影响正常治疗。面对此种情况,医护人员认为,护理的重点应该放在对患儿的心理层面进行干预,通过卡通玩偶、图片等物,转移其注意力,配以称赞、夸奖等话语,使患儿勇敢面对穿刺操作带来的机体疼痛。此外,行穿刺的医护人员均经验丰富,对力度的控制、实际的把握均十分到位,在患儿的注意力稍稍分散的刹那,即可完成穿刺,将患儿的不适感降至最低。
在小儿输液护理中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且护理满意率显著上升,可以促使患儿尽早康复,缓解症状,减少不良输液事件的发生,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胡琳.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输液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19):264-266.
[2]孙秋红,莫丽芳.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在小儿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02):234-236.
[3]曲娜.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在小儿输液护理的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4):141-142.
[4]黄君燕.临床护理路径对小儿输液护理效果与满意度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9,38(32):160-162.
[5]辛星,陈小梅.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输液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3):4759-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