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迎阳 上官琼
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显著,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生产和流通日趋紧密。丽水市政府于2014年9月创立的全国首个覆盖全区域、全品类和全产业链的地级市农产品公用品牌“丽水山耕”,既有政府信用为产品的品质背书,又有市场主体的灵活性,吸引着农民工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回乡创业。所以,管理好“丽水山耕”旗下的众生产主体,以及更好吸引农民工回乡创业,建立“丽水山耕”会员主体能力标准体系和分级分类培训体系,以及会员能力认证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农民工回乡创业背景介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解决“三农”问题上成效显著。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质量大幅度提升,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取得较大增长,且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决定性胜利,为全球“减贫减饿”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人类“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范例。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发布,此举代表我国的农业农村问题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为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提升农民工技能水平,必须把政府作为主导力量,通过政府整合全方位资源,大力创新农民培养机制。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公布,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乡村振兴制度化供给,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的2020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有效解决当下所遇困境的关键举措。
农民工回乡创业不仅仅是外出劳动力的回流迁移,经过深入分析,还有以下几点原因。
经济利益驱动
大多数选择外出就业的人都是希望依靠自己的能力提升生活品质的人,他们怀揣美好的愿望,为改变生活而积极奋斗。一旦家乡经济得到明显改善,外出务工者对比自己所在输出地和输入地的资金投入产出效率后,会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道路。因此,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根本动力在于预期能够在未来创业中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追求更高需求层次的动机
个人的需求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一般来说,只有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才会对高层次的需求有所期待。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面临着被城市和乡村双重边缘化的危险。尽管他们大多数能够适应城市的生活,但是受到朴素的价值观的推動以及传统的“落叶归根”思想的影响,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代表的农民工群体更希望通过回乡创业实现自身的价值。
政府主动行为的拉力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成立农业农村部门统筹推进“三农”工作,丽水市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引导和扶持政策。随着相关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农民工创业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例如,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澄照乡创业园是浙江省低丘缓坡综合开发的重点项目,可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提供帮助。
新生代农民工是农业工业化进程中具有动态的社会属性的新生力量。伴随“00后”农业户口劳动力进入就业市场,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已经达到1亿多人。外出务工的经历不仅促使新生代农民的发展观念与时俱进,也一定程度上,在代际传承上使他们外出务工已经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新生代农民工虽拥有与城市里的同龄人相似的生活习惯和爱好,但在收入、地域文化等种种因素的影响下,城市对于他们来说依然没有归属感。在老一辈农民工回乡创业大潮的影响和自身实现价值的双重推动下,他们日益成为返乡创业群体中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丽水山耕”由政府牵头,作为一个公益性品牌,对促进新生代农民职业技能的提升责无旁贷。当然,经济效益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所以如何利用好农民工回乡创业这个大潮显得十分重要。
丽水路径经验总结
“丽水山耕”是丽水本土的品牌,其所属会员企业在纯粹的农产品种植中通过融入文化内涵、科技等元素赋予丽水农产品以独特的价值和个性。近年来,将“丽水山耕”打造成一个优秀的背书品牌矩阵,既需要“丽水山耕”作为母品牌进行价值的传播和建设,也需要建设与发展各个子品牌。
建立“丽水山耕”会员主体能力标准体系
依据“丽水山耕”品牌中各个产业的发展要求制定职业农民培训标准,就必须厘清各个产业职业农民的工作内容,培训标准要根据对职业农民的岗位任务分析来制定,从而确保培训标准符合市场的需求和产业的发展前景,确保培训能够取得预期效果,能够提高职业农民的专业水平,促进职业农民专业化发展。
我国产业也在不断升级,人力资本的技能、业务知识也在不断提升和丰富,导致我国构建职业培训共同体的能力还需要不断提升。品牌构建职业培训共同体的前提是构建一个成员主体能力标准体系,对会员的能力有清晰的认知,才能为接下来推动各个会员品牌的共同发展奠定基础。目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中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包括各主体参与感不强,共同目标、各主体之间的协作互助平台缺失等,故解决职业培训中现存的上述问题是当下职业培训发展的基本诉求。
新生代农民应具备以下技能。
1.要具备适应新时代的技能要求
第一,应具备较高的且与职业需求相符合的文化素质水平。学习新技能,运用新设备,解决突发状况等都需要一定的文化素质作基础。第二,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专业知识储备、观察市场的敏锐视角、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是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第三,应具备相应的心理和品质。农业回利慢且生产经营风险大,想要有所成就,取得成功,就必须具备坚定的信念,抗压能力强,具有必备的风险意识。同时,要想在土地上生产经营,包容心和宽广的胸怀也是不可或缺的。
2.要具备一定的生产资料和规模
马歇尔的规模经济理论指出,规模经济具有许多优势。在农业生产经营方面,这一点尤为突出。生产经营户缺乏生产资料是现如今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农业生产经营“上规模、成气候”是现代和未来农业发展所迫切需要的。
将子品牌享受的扶持政策与自身在会员主体能力标准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挂钩,能有效地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各子品牌要想作为“丽水山耕”的核心品牌被推出和展示,就必须展现出自己产品的独特性,以产品为导向。这样一来,各子品牌保增长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进一步增强,能充分调动子品牌的积极性。如果要衡量子品牌在会员主体能力标准体系中的位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六次产业的规划、科技投入含量、文化内涵、产品差异性等进行综合考核,对其能力进行划分。
建立分级分类培训体系
高素质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单凭政府部分、企业或者第三方机构的任何一方都无法成功构建,而“丽水山耕”品牌为了构建完整、可持续发展的职业培训共同体,以丽水市政府为带头人,以山耕品牌为重要助力者,各会员主体踊跃参与,推进共同体发展,各大主体明确自身职责,互相支撑,从冲突到调和,各担其责,助推山耕“航母”破浪前行。
1.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就是要确定教育的目标
教育目标的精准分类对开展个性化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情感领域是克拉斯沃尔为首提出的五个层次教学目标,这一教学目标涵盖从低水平的接受到采纳新的价值观并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的过程。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是从对外界信息和事物的直观感受,到被动地适应环境,再到能够创新技能主动地适应新环境。本文利用观察分析法等方法,明确不同产业的农民必须拥有的基础知识与技术水平等,并找出其中的相通与差异之处,再通过目标分类的方法,构建培训目标,以此指导培训工作的开展。
2.人力资源被广泛认为是现代企业主要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对员工的在职培训,使员工的各方面素质得到提高,以确保企业拥有强劲推力,是企业应该关注的重要方向。提升员工的职业技能是培训的基本目的,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可以由员工提交申请表,再由各个子品牌相关负责人与申请人面谈,经过双方确认,再将申请表提交给“丽水山耕”相关负责人,由母品牌进行汇总,根据员工的需求进行分级分类,并对各子品牌员工进行培训。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
3.“丽水山耕”可以采用校企合作职业培训模式
由丽水市政府推动,以农业、旅游业等行业为指导,以企业和学校为主体,相关学校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企业利用已有的资本、设备、技术等积极参与农民工的职业化培训。
建立“丽水山耕”会员能力认证体系
“丽水山耕”会员主体能力标准体系的建立必然需要相应的能力认证体系作为支撑。因此,“丽水山耕”会员能力认证体系应运而生。
“丽水山耕”到2021年已经到了发展的第八个年头,尽管主打六次产业的发展,依然有大量的会员企业随意制定六次产业发展规划,缺乏必要的市场调研,盲目跟风等问题严重。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丽水地区仍以第一产业为主,但大部分农村青壮年没有必要的农业知识,没有从事农业生产的经验。因此,对六次产业发展的合理规划,“三产”的互通性,充分的市场调研是衡量“丽水山耕”会员能力的重要标准。
以“百兴菇业”为例,它使用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不仅满足于生产作为初级产品的蘑菇,而是通过研发新技术,将蘑菇种植从基地转移至车间,进行二次加工,实现“从一到二”,并发展旅游业来增加产品附加值,实现“接二连三”。这种创新型的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充分体现了六次产业的内涵与价值。
为了更大限度地激励各子品牌加大科技投入含量,提高产品价值,可以将科技投入含量作为会员能力认证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会员主体认识到食品生产不但要沿用一些优良的传统工艺,现代科技的使用也格外重要,从而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保健食品、生物食品;积极购买新型先进设备,引进优质资源,大力研发新产品。
“丽水山耕”作为首个地级市农产品公用品牌,随着众多农产品的加盟,必然会有高度同质化产品的出现。要解决这个问题,实施差异化策略是关键。其中,品牌差异是最有效的策略之一。各个子品牌需要加大创新投入,深度挖掘自身品牌的价值,赋予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在“丽水山耕”的大旗下,讲好自己的故事。通过品牌传情,培养顾客忠诚度。
缙云县“朱子阁家庭农场”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朱子阁在努力讲好“丽水山耕”故事、做好“山上”文章上下功夫,传承朱家子孙悠久的茶文化和精神,赋予茶叶浓浓的“乡愁”文化内涵,以“一座城一碗茶一个故事”的口号吸引游客前来品茶。通过对茶叶的一系列标准化加工,保证茶叶质量。在此基础上,还为每一款茶叶设计特色包装,将品牌差异化与包装差异化相结合,发挥组合优势。
本文提出的新时代职业农民创新模式是:政府主导,以“丽水山耕”为平台,以产学研基地为主体,分级分类对“丽水山耕”会员主体进行培训,以效益为牵引,合力实现效益最大化,促进“丽水山耕”品牌的整体发展。
本文对“丽水山耕”會员主体能力标准体系的建立、分级分类培训体系的建立、“丽水山耕”会员能力认证体系的建立,仍在理论阶段,因此构建还存在不足。由于自身专业和能力限制,对于农业生产主体职业技能提升路径的了解还有继续加深的空间。根据丽水九大产业的不同需求制定对应的培训路子,虽然提升了不同产业间职业农民的专业化水平,但也导致从事单类产业的农民晋升渠道单一,素质也没有得到全面提升。本研究构建的职业农民培训标准仍需要根据科技的进步、市场与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
下一步会着力将体系实体化,在“丽水山耕”品牌引领下实践农业生产主体职业技能提升路径,再将实践经验分享给其他区域公共品牌,以促进交流和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胡清华.新生代农民工回乡创业动力机制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40(11):70-72.
[2]阮惠囡,廖峰.六次产业视角下“丽水山耕”实践路径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0(06):124-125.
[3]潘尚芬.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 增加农民经济收入[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7(14):68.
[4]汤进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产品科技含量提升对农民经济收入的影响分析[J].海峡科技与产业,2020(02):52-54.
[5]周晓斌,娄炳林.高度同质化产品的差异化营销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4(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