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体面部皮肤菌群的研究进展

2022-06-15 01:59田佳鑫许荃颖李娜艾尼卡尔江·艾合麦提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2年5期

田佳鑫 许荃颖 李娜 艾尼卡尔江·艾合麦提

【摘要】人体面部皮肤的表面寄居着大量的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真菌等,这些微生物共同构成了人体面部皮肤的微生态。皮肤菌群与人体皮肤的生理状态、皮肤疾病的发生发展等息息相关。因此本文就面部皮肤菌群的组成和优劣菌群对皮肤的影响进行总结和梳理,为面部皮肤微生态的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面部皮肤;微生物菌群;皮肤微生态

项目级别:2019年度陕西省教育厅项目

项目名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S202010716033)

近年来,人们对面部皮肤护理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分辨面部微生物的优势菌群对皮肤的护理有重要意义。微生物组成了面部皮肤的微生态,菌群的组成可直接影响人体面部皮肤的性质和生理状态。因此本文将对面部皮肤菌群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汇总,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发达国家对于面部等级的划分及皮肤微生态的研究相对完善,许多学者对于面部微生物的菌群都进行了深入研究, 2016年日本学者[3]通过16SrRNA测序分析了脂溢性皮炎(seborrheic dermatitis SD)患者皮损处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发现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和不动杆菌属在SD患者中升高,而丙酸杆菌属无明显变化。国内学者对于面部菌群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在面部菌群和痤疮的中医证型界定方面,王丽梅等对使用化妆品是否会对面部皮肤菌群产生影响进行了界定[4]。研究表明,正常人体面部皮肤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类白喉杆菌的检出率较高,在两组对比中表皮葡萄球菌的密度最高,类白喉杆菌次之,由此可知此两种菌为面部皮肤的优势菌。另外,钟彩梅等利用宏基因组分析技术,对有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人群面部菌群进行分析,发现该类人群面部的细菌群落主要以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 bacteriumacnes)为主,而真菌群落主要以球形马拉色菌(Malasseziaglobosa)为主。此外,研究发现,葡萄球菌属的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表皮葡萄球菌(S. epidermidis)和溶血性葡萄球菌(S. haemolyticus)在SD患者提取的样品中占比较正常人增多,而丙酸杆菌属的细菌如痤疮丙酸杆菌(P. Aches)反而减少。

此外,针对面部菌群的研究也主要分为两种,其一为面部微生物菌群在正常皮肤的占比,其二为微生物菌群对疾病皮肤的影响,国内研究普遍为后者。以痤疮对面部皮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为例,郑玉梅等人对青少年痤疮面部皮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青少年面部皮肤的细菌主要由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组成,痤疮皮损组(A组)相较于健康对照组(H组)放线菌的丰度有显著性升高,变形菌(Proteobacteria)、拟杆菌(Bacteroidetes)和梭杆菌(Fusobacterium)的丰度均显著性下降,且痤疮病灶处附近无明显皮损区域处的变形菌(Proteobacteria)和梭杆菌(Fusobacterium)的丰度相较健康组也发生显著下降趋势(P<0.01)。正常组健康组面部皮肤细菌主要由无氧芽孢杆菌(Anoxybacillus)、链球菌(Streptococcus)、红球菌(Rhodococcus)、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和奈瑟氏菌(Neisseria)组成。而在痤疮组中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和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的丰度显著性升高,其他菌属的丰度均有下降。该研究结果说明痤疮组皮肤细菌多样性显著降低可能与丙酸杆菌与葡萄球菌丰度的显著性上升相关,而面部皮肤菌群的多样性随着丙酸杆菌和葡萄球菌丰度的升高而降低。

近十年来,我国学者就微生物菌群对皮肤的影响方向展开了多角度、多维度的探讨与研究,取得了优异的成果。但由于16SrRNA在分析微生物群落的过程中不能精确到菌种,面部优劣势菌群的分类仍存在较大争议。因此,亟需对面部皮肤菌群的结构和具体组成做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以期为后续开发护肤品或相关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钟彩梅,郑秀芬,黄桃源等.宏基因组分析面部脂溢性皮炎的菌群变化[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20,27 (4):241-246. DOI:10.3969/j.issn.1674-8468.2020.04.006.

[2]郑玉梅,孟若琳等.青少年痤疮面部皮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J] 微生物学通报 Dec. 20, 2019, 46(12): 3414?3423 Microbiology China

[3]TANAKA A,CHO 0,SAITO C,et a1.Comprehensive pyrosequencing analysis of the bacterial microbiota of the skin of patients with seborrheic dermatitis[J].Microbial Immunol,2016,60(8):521-526.

[4]王丽梅等.化妆品对人体面部皮肤菌群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 DOI:10.16241/j.cnki.1001-5914.1992.04.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