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赢解放战争

2022-06-15 00:50翁炫
莫愁·智慧女性 2022年6期
关键词:解放战争锦州共产党

翁炫

中共党员,现居苏州;《莫愁》杂志签约专栏作者,自2004年至今,在《莫愁》系列刊发表文章超过50万字。

本期,我们跟着原中国史学会会长金冲及所著的《决战:毛泽东、蒋介石是如何应对三大战役》,回到“历史上的今天”,重温解放战争惊心动魄的伟大时刻(解放战争,1946年6月至1950年6月)。

解放战争国共两党力量悬殊,国民党力量明显高过共产党。

兵力对比。抗战一胜利,国民党拥有正规军约200万人,加上其他军事力量共430万人;解放军只有61万人,加上地方部队和后方军事机关人员共127万人。双方兵力的对比是3.4比1。

武器装备,双方更是悬殊。国民党军队得到美国大量军事援助,武器装备有了大幅度改善,约有四分之一成为美械或半美械部队,又在受降中接收了侵华日军100多万人的武器,拥有解放军没有的坦克、重炮、作战飞机和海军舰艇等。

此外,国民党还控制着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线。而共产党控制的主要是农村和一些中小城市。

国民党优势如此之明显,于是,蒋介石盘算,多长时间可以消灭共产党。时任陆军总司令何应钦认为,可以用两年的时间来一步步消灭共产党。陆军一级上将陈诚提出,只需六个月就可以消灭共产党。蒋介石采纳了陈诚的计划,免去何应钦的参谋总长职务,改由陈诚继任。

1947年年底,中共中央召开的扩大会议(也称“十二月会议”)上作出判断,“二十年来没有解决的力量对比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也就是说,共产党扭转了局势。

1947年,曾任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的魏德迈,受杜鲁门指派,回到中国调查。他调查得出结论,国民党在军事上已经处于劣势,中共很可能统一中国。

共产党是怎样在短时间内扭转了局势呢?

金冲及在《决战》里说,是双方军事统帅指导作战的战略方针不同,影响了局势的走向。

蒋介石“要地”,以夺取地盘为主要目标,认为控制住交通线,解放军就无法流动,只能在分割状态下被国民党军“分区清剿”,最终归于消灭。

毛泽东“要人”,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认为双方有生力量对比的消长,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1947年3月19日,国民党军胡宗南部25万余人,攻占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毛泽东决定撤出延安。相当多的干部想不通。毛泽东向部分领导干部说:“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敌人进延安是握着拳头的,他到了延安,就要把指头伸开,这样就便于我们一个一个地切掉它。”

从1946年到1948年,国民党从进攻的拳头变成固守的指头,然后被共产党一根根地切掉,这种事经常发生。

毛泽东的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方针,并不是指杀死敌人,而是指把敌人转化为自己的人。毛泽东说:“全歼,方能最充分地补充自己。这不但是我军目前武器弹药的主要来源,而且是兵员的主要来源。全歼,在敌则士气沮丧,人心不振;在我则士气高涨,人心振奋。”

怎样把国民党军转化为解放军自己人呢?中共中央经过认真地研究总结后,采取的方法是开“诉苦大会”。

很多被俘虏的原国民党士兵和解放军一样,出身于苦大仇深的贫苦农民家庭,不少是被“抓壮丁”抓到国民党军队里的,几乎每个人都有一本血泪账,一经启发和引导,便发生根本变化,掉过头来向国民党军英勇作战。

国共双方军事有生力量的消长逐步积累。1947年年底,中共中央领导人在召开的“十二月会议”上作出判断:中国革命抵达了“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对形势的判断,是制定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最基本的依据。有了“十二月会议”这个判断作依据,也就有了三大决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解放军决心发动决战时,其总兵力仍少于国民党,武器装备与国民党更存在较大差距,以至于蒋介石难以相信解放军的决心。

我们以辽沈战役为例,看国共两党军事统帅的决策和指挥。

打开地图,我们可以看到,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城市从北到南依次排开。解放军一旦占领锦州,就相当于关上了东北国民党军队从陆路交通撤向华北的大门,长春和沈阳就会变成两座孤岛。蒋介石也曾考虑将沈阳、长春的军队先撤至锦州,但可能相比于锦州,他还是更看重沈阳和长春这些更大的城市,一直犹豫不决。

毛泽东便下了大决心,要求东北野战军主力不惜冒巨大风险,远途奔袭锦州,切断锦州同关内的陆路交通。

最终,整个辽沈战役共歼敌47万人,使东北全境获得解放,为之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在作战决策方面,毛泽东也体现出了民主且富有建设性的大将风度。

淮海战役的发动,来自第一线将领的建议。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兼代政委粟裕给中央軍委发电,提出了发动淮海战役的建议。第二天,毛泽东立即为中央军委起草批示,第一句就是“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

再看国民党这边。蒋介石紧紧抓住了国民党军的所有指挥作战大权,决策都由他来做,而一旦出错,则责怪部下无能或没有执行他的指示。

金冲及在《决战》里说,蒋介石作战指导中暴露出来的弱点很多,最重要的一条便是主观同客观相脱离:不全盘而细心地研究实际情况,不认真听取第一线将领的意见,一味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和主观意志办事。这样的仗怎么能不败呢?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岳思平在《中共党史研究》上撰文写道,解放战争时期是从1945年9月至1949年9月;解放战争则是从1946年6月至1950年6月。

也就是说,解放战争时期于1949年9月结束,但解放战争并没有结束;1950年6月,解放海南岛的大规模作战行动基本结束,才是解放战争的下限。

金冲及在《决战》中也提到,解放战争真正开打时间,不是1945年日本投降,而是1946年6月国民党兵进军中原,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英勇自卫,由此,解放战争爆发。

故,笔者在开篇把解放战争时间写为1946年6月至1950年6月。

回到金冲及《决战》这本书,笔者有两个阅读感受。

一是,视角新颖。金冲及为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军赢得解放战争给出了新角度注解:军事统帅的作战方针,影响了局势走向。笔者也是围绕这一视角,撰写本文。

二是,史料翔实、文字通俗易懂、情节层层递进,让笔者仿佛回到了战争现场,有身临其境之感。

为此,笔者期待你拿起《决战》,重温红色历史,感受惊心动魄的伟大时刻。笔者撰写的本文,只截取了其中小部分片段。

此外,笔者再向你推荐金冲及著的另一本书《转折年代——中国·1947》。

通过本文,我们已经理解了,金冲及之所以称1947年是中国转折年,是因为这一年国共局势发生了对调,影响并支配着此后中国的走向。《转折年代——中国· 1947》详细还原了1947年国共两党在军事、政治、经济、民心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

让我们重温历史,以史为鉴,砥砺前行。

编辑 文心

猜你喜欢
解放战争锦州共产党
十谢共产党
共产党离我们远不远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Review on 1921–A Gift for ourDearest CPC 《1921》影评——献给亲爱的共产党的礼物
锦州银行断臂后能否重生?
ResearchontheNegativeMotivationofHighSchoolStudents
渤海根据地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蒙古文期刊特点分析
锦州市手机市场调查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的锦州旅游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