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新时代小学生孝道之歌

2022-06-15 23:00徐军钟小凤
中国德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孝心评价课程

徐军 钟小凤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意义上的孝道既包括传统孝道的精华,即对长辈的尊重,又有更为广泛的现代内涵,最主要的是感恩、亲善、大爱,也即知恩感恩、理解敬重、忠诚担当、爱国情怀。近年来,杭州市富阳区渌渚镇中心小学基于“周雄故里、和美渌渚”地域文化,探索赋予新时代特色的孝道传承路径和策略,以整体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夯实做人的根基。

一、孝道教育的目标建构

我校认为,学生孝道养成教育必须从孝道认知、孝心和孝行三方面着手,坚持科学的理念引领,恰当定位孝道教育目标,选择适合的教育内容,在此基础上,设计孝道教育路径与实施策略。(见图1)

在孝道教育中,识孝道对应于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行孝事、做孝子对应于道德行为。三者之间互为关联、互为基础、互为影响。孝道认知和孝心属于内隐状态,孝行是个体的道德状况的外在表现。在孝道教育中,要从紧贴生活的鲜活事例中认识孝道,从亲切问候、端茶送水等生活中的细微小事做起,从身边的孝道模范学起。

孝道教育是一个教育过程,它必须经过长期、反复、不间断的训练、强化才能形成。因此,要坚持对学生孝道教育的分梯度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我校根据小学生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分低、中、高三个年龄段,从“在家尽孝心、在校要尊敬、在社会要有公德心”三个模块确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内容,从资源、文化、课程、教学、活动、评价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小学生孝道养成教育。

二、孝道教育的路径构建

我校的孝道教育探索了地方“孝教”资源挖掘、“孝园”文化营造、“孝本”课程开发、“孝教”方式变革、特色活动推进、多元评价激励的路径,设计契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孝道教育载体和操作策略,促进小学生良好孝道品质的养成。

(一)挖掘“孝教”资源

作为周雄孝文化中的核心,周雄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与邻和睦、救助穷困、积善好德的好品质,是孝道地方文化的基石,是孝道精神得以生发的深厚土壤,对当地人孝道精神的培育和形成产生着巨大的作用,是我校开展孝道教育最基础的、不可缺少的內容。我校主要以周雄孝文化中的精髓及相关的地方孝道资源的挖掘作为孝道教育的切入口,通过四个方面加以推进。

1.参观周雄纪念馆的“进校第一课”。充分利用周雄纪念馆与学校相邻的得天独厚资源。一年级新生入学安排的第一节课就是孝文化的熏陶课,即参观周雄纪念馆,感受孝文化的浓郁氛围。

2.孝子湾实践行的“小导游”体验。利用孝子湾公园这一地域文化资源设施,学校少先队设立导游特色章,制定相应的争章规则,组织队员开展争当“孝子湾”小导游活动,为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提供一个广阔的展示空间。

3.走进敬老院孝心基地献孝心。每年不少于两次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开展行孝社会实践活动,除在敬老院扫地、拖地、擦桌子等,全体参与的学生还会为老人表演各种节目,带给老人快乐的同时,学生逐渐理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的内涵。

4.孝道模范进校园,让当代孝子孝女现身说法。在对周雄孝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中,渌渚本土涌现出许多当代孝子孝女、最美退役军人、“新时代周雄”等典型人物。我校利用各种机会、渠道,把富阳区首届道德模范邵晓霞、爱心献给孤寡老人的六贤村村民童平花等道德模范请进校园、课堂,让所有的学生感受道德的力量,接受心灵的洗礼,转化成实际行动。

(二)构建“孝园”文化

良好的育人环境不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而且对道德的养成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为了让学生陶情养性,我校在加强孝道校本课程实施的基础上,优化了校园文化建设,实施了文化渗透工程,精心打造校园环境,营造浓厚的“孝文化”氛围。在教室环境、室外环境、人文环境方面,从细节入手做了许多工作,借此进行积极的暗示,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校园“孝”环境建设方面,注重合理规划不同的区块,努力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会“说话”,如走廊上悬挂着二十四孝图,楼梯通道上挂着历届孝星行孝照片和孝道名言,绿化带及花坛中设立孝道宣传牌和孝善文化石等。班级“孝”环境建设方面,主要是在每个教室的黑板上方和墙壁两侧统一悬挂关于“孝”的激励语,中队角规划有孝道专栏,黑板报张贴学生行孝的图片。“红领巾广播站”宣传阵地建设方面,每周二中午专门开辟孝道频道,由各班选出的学生代表轮流主持,专栏内容围绕“孝善”展开,丰富而多彩。

(三)开发“孝本”课程

开发“孝本”课程是实施孝道教育的有效载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从鲜明的主题、观点的扬弃、包容孝道文化、弘扬时代精神、贴近现实生活、适应学生身心六个方面呈现特色,定位课程目标。如3~4年级行为目标为:基本能做到在家让父母顺心,做孝敬父母、关心亲人、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校做尊敬师长的好学生。5~6年级行为目标为:通过一系列基于孝道教育及特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学生能做到孝敬父母、关心亲人、做长辈的好帮手;在校做为学校争光添彩的好学生;在社会上做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勤奋自立、勇于创新和担当的小主人。同时,围绕周雄孝道整合众多孝道资源,编写孝道校本教材《孝心·爱心·诚心》,教材按年级编写,共六册。

我校在此基础上开展特色教学,首先抓好孝道专题教学,立足实际,每两周安排一节校本课程。教学安排中,统整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打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内容界限,有选择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次落实好学科渗透教学,努力把校本课程与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充分挖掘其他学科内在的感恩、敬重、担当、爱国因素,有机进行课堂教学渗透。

(四)形成“孝教”范式

孝道校本课程教学通常采用两种模式,即情境体验式和吸收表达式。情境体验式教学的基本操作流程为:引入情境、形成表象—再现情境、深化感情—深入情境、领会道理,具有情境驱动、暗示倾向、角色转换这三个优势。吸收表达式学习的基本操作流程为:激情导入—情中悟理—以文表心,它的优势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有助于记录学生成长的足迹。

(五)特色活动推进

在学生孝心的培养过程中,认识孝的重要性是前提,培养孝的责任感是关键,训练孝道行为是重点。我校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践行活动,让学生感悟“孝理”、践行“孝心”、落实“孝行”,凸显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行孝,在学会行孝中感受成长。从2006年开始,我校在每年的11月份安排孝善故事会,发动全校学生参与,多渠道收集道德模范事迹、典型孝道日记等,在班级展示、诵读、演讲基础上,各班推荐一至两名学生作为参赛代表在全校宣讲,师生评出优秀故事奖、最佳表演奖、最佳参与奖等;“孝善手抄报”顾名思义就是用手亲笔抄写以孝善为主题的报刊,它集语文、道德与法治、美术学科教育于一体,不同的版面设计、不同的创作风格、不同的表现手法,都集中地反映着同一个主题——“孝善”;家庭是学生践行孝道的主阵地,经过“试行—反馈—修订—整理—确定”,逐渐形成每个年段的小学生孝道践行活动手册,让孝道教育过程可视化;所谓“孝行记”,就是记录孝道行为、感想的周记,这是学生促使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一种手段,效果显著。

三、孝道教育的评价与优化

孝道教育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必须加强孝道教育的实践性,通过活动体验激活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引发心灵深处的共鸣。所以更需要对学生的孝行进行引导和辩证性的评价,帮助他们立身、立心、立人。

(一)多元评价,让孝善行为的发生更生动

在孝道教育评价上,我校坚持日常评价、期末评价、设立孝善银行和“孝园”吉尼斯四位一体的方式,以家长评价为主、学校评价为辅。学校侧重于过程评价,即形成性评价;家庭侧重于结果评价,即终结性评价。日常评价主要借助载体孝行周记、孝道践行手册来进行,评价融入孝道教育的每个过程、每个阶段。期末孝道评价是对学生阶段性的评价,以家长评价为主。为此学校精心设计家长评价卡,把每一个家长对孩子的孝道评价记录存入学生个人档案,以此作为评价学生孝心发展的重要依据。

1.“孝善银行”是我校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的个性化评价方式。“孝善银行”借助渌渚镇孝善志愿服务活动,向学生发放孝善存折,这本存折存的不是金钱,而是学生的孝心、爱心和善行。具体规则如下:每周完成孝道践行手册的内容每条加1分;做好人好事每次加1分;孝善易书角每捐书1本加1分;敬老院、社区志愿服务每次加1分;违纪每次支出1分;破坏公物每件支出3分。余额累积满100分,获得“家庭孝星”奖章;余额累积满300分,获得“班级孝星”奖章;余额累积满500分,获得“校园孝星”奖章。

2.“孝善之星”评选是我校学生行孝践孝的无上荣光。孝道教育最能打动人、激励人的莫过于每年一次的“孝善之星”评选,以挑战“孝园”吉尼斯的方式进行。作为孝道教育实践的亲身体验者,学生的感受与认识是最真实的,孝善行为也是发自内心的。通过几年来校园“孝善之星”评选活动的开展,学校涌现出了一大批敬老孝亲的“小孝星”,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孝”的认识。

(二)立足优化,使孝善课程的衍生更主动

漫步校园的每个角落,举目张望,尽显“孝”的气息;进入课堂,处处让人感知著“孝”的渗透;融入活动,处处凸显“孝”的主题。然而,孝道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不能仅仅依托于几次活动,必须要有课程的支撑,学校现有的课程虽然呈现了递进式的目标和内容,但内容的延展性仍需提升。学校将“孝子宴”活动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打造从“种子”到“成品”的全域课程。从校门口的“孝善劳动基地”开始,孩子们经历“翻土、播种—呵护、培育—收割、储藏—加工、烹饪—献给长辈的一道菜”的全过程,期间要学习的内容有很多,涉及劳动、科学、数学、语文等全学科,逐步打造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精品课程,推动了学生孝行、孝心的进一步发展。

我校基于地方传统孝道文化的积淀,以周雄孝道事迹的挖掘为切入点,吸收传统孝道精华,结合时代特点加以扬弃,针对农村小学生孝道现状,从理念引领、目标定位、内容选择、路径设计、载体创新等方面,构建农村小学基于地域文化的,有目标、有内容、有课程、有途径、有评价的系统的孝道教育基本路径与实施策略,并将其作为学校“立生德育”工作创新的突破口。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孝道文化”传承教育基地,被评为富阳首批“一校一品”特色学校。孝道教育已然成为学校的一张金名片。

【徐军,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渌渚镇中心小学校长,一级教师;钟小凤,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渌渚镇中心小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孝心评价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孝心歌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孝心地图
我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