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裕
五十八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161团退休职工、护边员魏德友每天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升起家门口的五星红旗。他用一双厚实的脚板,在中哈边境的萨尔布拉克草原巡边26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5圈,被誉为边境线上的“活界碑”。
魏德友原是北京军区某部的一名通信兵。因为表现突出,首长打算让他转业后留在北京。因为“伊塔事件”,魏德友的命运被改变。1962年,在国外敌对势力的煽动、诱骗下,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地数万边民逃往苏联。一时间,边境地区城镇萧疏,田园荒芜,地方县、乡政府机关陷入瘫痪。根据中央部署,兵团需组织调遣一支强有力的队伍赴当地维护社会治安,施行代耕、代牧、代管。1964年年初,魏德友积极报名,从北京来到祖国西部边陲,成为九师161团原兵二连的一名“新战士”。
为了筑牢国防屏障,部队进驻荒无人烟的萨尔布拉克草原。因為土地盐碱化严重,这里虽叫草原,实为一片戈壁荒滩。面对一眼望不到边的戈壁荒滩,全连齐上阵,抡起坎土曼、铁镐、铁锹,开荒、种树、掏地窝子。“当时,靠着两个黑面馒头,我们一天能开一亩多地或挖二三十个树坑。”魏德友说。
兵团人的到来,让沉寂多年的“盐泉”开始有了庄稼地、林带、草场,草原变得热闹起来。魏德友明白,兵团人肩负着屯垦戍边特殊使命。“面对蜿蜒的界河,背靠伟大的祖国,我们种地就是站岗,放牧就是巡逻……”他为自己是一名兵团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1967年,魏德友回山东老家结了婚,把妻子刘景好带回来,在草原上安了家。
魏德友和妻子每天放牧巡逻在萨尔布拉克、额敏河南畔,筑起了长达20公里的“移动界碑”,守护着祖国的领土。
1972年冬季,驻守在离边境线4公里的连队牧业点期间,魏德友在粉碎草料时,一不小心手套线头被卷进机器,双手被粉碎机吞噬。拔出时双手血肉模糊,左手食指只剩下半根。由于远离医院,只能简单处理伤口,魏德友的手留下残疾,至今一碰到盐碱水土,皮肤就会严重皴裂,钻心地痛。尽管如此,魏德友依然牢记并坚守着兵团人的使命,经常在放牧途中与当时的苏军擦肩而过。
1982年的一个冬日,草原上白雪皑皑、寒风刺骨。魏德友骑马沿着没有边境设施标记的“争议区”放牛,发现一架飞机在上空盘旋。他迅速卧倒在地,睁大双眼死死盯着。飞机一离开,魏德友连忙跑到盘旋区域搜寻,发现了两串朝向境内的脚印。他快马加鞭到连队汇报,并奉命和连队其他人一起展开地毯式搜索,将可疑人员逼退至边境线以外。
20世纪末,中哈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深入,两国开始实地勘界、划界、定界。兵团人坚持在边境线上种地、放牧,为两国和平解决“争议土地”问题,提供了大量有力的“中国领土”依据。2003年,中哈国界勘定,在划归我方土地的“确权会议纪要”中有这样一段表述:“经过各有关方面的协同配合和艰苦工作,完成了中哈边境十五个争议地段的界定工作,其中包括巴尔鲁克山区域内310平方公里……是中国的领土。”这310平方公里,是中国屯垦戍边史上光辉的一页,是兵团人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忠诚。“听到这个消息后,我高兴得一夜没睡。”现在回想起来,魏德友仍然激动,“这些年的坚持终于有了回报,我觉得值了。”中哈两国边境界碑、围栏设立,国防公路贯通,魏德友成为兵二连唯一见证这一庄严时刻的人。那一刻,他抚摸着中国173号界碑泪流满面。
魏德友的家在萨尔布拉克草原深处,在这片50多平方公里的无人区,他家是唯一的房子。距离他家6公里处就是中哈边境173号界碑。2022年是魏德友和妻子在这里守边的第五十八个年头。
1981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恢复建制以后,兵二连所属地交给地方管辖。三年后,兵二连撤离,魏德友本可以被分到离城市更近的连队,他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停薪留职,买了牛羊,在全团率先发展养殖业,义务戍守边防。原本热闹的草原上,只剩下魏德友一家人。
萨尔布拉克草原地势平缓,边境前沿缺少天然屏障。魏德友要时刻观察是否有人畜抵边,一旦出现险情,第一时间冲上去制止、劝返。因为阻止临界放牧,魏德友经常遭到报复。损失最严重的一次,羊圈里二百多只羊全部被人从羊圈里偷偷放走。当时,他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这些羊。想起年幼的孩子还等着上学用钱,妻子忍不住号啕大哭:“这些人一次次的不让我们好过,咱们还是搬家吧!”“越是这样越不走,哪怕是一只羊都没有了,我也要守在这里!”魏德友坚定地回答。后来,边防站把边境前沿的一片区域指定为魏德友的放牧巡边区,并配发了“义务护边员”袖章和一架望远镜。
放牧巡边中,魏德友几次差点丢掉性命。他和守边牧民坚持通过放牧的方式捍卫领土,与手握钢枪的外国士兵面对面也不后退。
2002年,魏德友夫妇退休,在山东工作的四兄妹力劝父母回乡养老,但魏德友就是不肯,还说服老伴留下来。大女儿魏霞曾问父亲:“你后悔吗?”他坚定地回答:“守边是我们心甘情愿的事,我和你妈怎么能后悔呢?只是亏欠你们太多……”魏霞记得父亲带她到边境线上去放羊,教她如何识别边境线。有一次,他指着边境上破旧的铁丝网对魏霞说:“当年,我和战友们来到萨尔布拉克守国门,硬是没有让外军把这道铁丝网往前推一步。当了护边员,就要脚踏实地、负好责任。”2012年,魏德友患了轻微脑溢血,儿女们多次劝父母回山东老家安享晚年,但都被他们拒绝了。如今,儿女们理解了父亲的选择,更佩服父母克服种种困难坚守这片国土的毅力。
后来,九师为魏德友家装上了太阳能发电设备和太阳能热水器,把井水抽出来过滤后送到了屋内,还修建了浴室和厕所。逢年过节,原兵二连的邻居和附近裕民县吉也克镇的牧民朋友经常来他们家做客,顺便捎来大米、面粉、清油等生活用品。魏德友夫妇简朴的生活变得更温暖了。
魏德友先后获得“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最美奋斗者”“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等称号,他的故事被改编创作成电影《守边人》,广为传颂。2021年,在北京参加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后,作为“七一勋章”获得者,魏德友回到了那片草原,继续巡边放牧生活。
4月,萨尔布拉克草原的牧草已经返青,魏德友家的羊群已经进入春羔生产的高峰期和关键期,一只只可爱的羔羊陆续降生,原本宁静的草原愈发热闹起来。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