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接本”项目实施现状与分析
——对南通市5所高职院校及1009名在校生的调查报告

2022-06-14 06:40曹惠芳李志丹陈奕峰
考试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学历自学考试

曹惠芳 李志丹 陈奕峰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接本”,主要指高职院校在籍学生在基本完成专科阶段教育的基础上,报考自学考试“专接本”专业,并在其所在高职院校的本科助学辅导下,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且考核合格后,获取自学考试本科证书的一种创新教育模式[1]。“专接本”项目以自学考试的形式将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有机衔接。该项目自2008 年在江苏省推行以来,受到参与院校、考生和社会的广泛欢迎,稳定了自学考试规模,解决了高职院校学生升学问题,开创了高职专科和自考本科之间有效融合、衔接、沟通的良好局面。面对高职在校生提升学历的多元、个性化需求,如何改革和完善现有自学考试制度,努力稳定本地区自学考试报考规模,进而推动教育考试机构提升自学考试管理与服务水平,值得研究和探讨。

一、研究目的

了解南通市自学考试“专接本”项目实施的现实状况,分析和揭示自学考试“专接本”项目在高职院校的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改善与发展的建设性策略,主动适应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自学考试综合改革的新要求。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抽样的方式,以南通市5 所高职院校作为调研对象,随机选取“专接本”在读考生为问卷样本,共调研1009名在校生,其中一年级学生236名,二年级学生773名。

(二)研究工具

主要采用数据统计、问卷两种收集资料的方式。数据统计以表格式呈现。为防止统计内容杂乱,笔者结合研究对象的特点以及自学考试“专接本”项目在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生源特点、专业设置及其与高职教育融合之特色等方面的现实内容,经过研究者、专家及教育考试管理者共同参与研究和讨论,形成正式用于调研的《高职高专校“专接本”项目统计表》,分招生计划、专业设置、继续教育情况三类统计。

问卷由开放题与封闭题两部分组成,其中封闭题部分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内容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基本情况;二是学生对“专接本”政策的了解程度;三是学生对“专接本”项目的总体评价及满意度。设计开放性问题,是希望被调查者提出“专接本”考试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建议或意见,让问卷可以最大程度地反映客观现实。

(三)研究方法

数据统计按院校统一发放调查表,进行回收和统计,共调研南通市高职院校5 所。调查表回收率100%。问卷调查采用网上调查方式,通过问卷星软件平台实现网上答题、网上提交、回收和统计。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

调查江苏省南通市5 所高职院校“专接本”项目,从招生计划、专业设置、本校“专接本”与继续教育总体情况等方面,调查2015年至2018年四年间的具体实施情况,见表1:

表1 南通市5所高职院校“专接本”项目实施情况统计表(2015~2018年)

续表1

从表1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四年间5所高职院校专科招生总数年均达14566 人,年均继续教育总人数达6065 人,选择继续教育的学生数占专科招生总数的41.64%。其中,“专接本”项目年均总人数1273人,占5 所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总人数的20.99%。这一数据说明,“专接本”项目在高职院校已具备稳定规模,受到在校生的广泛欢迎;这一升本形式契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生源特征、专业设置的办学特点,具有教育资源、生源组织、培养质量及与高职教育相融合的比较优势。虽然“专接本”在5 所高职院校继续教育中的总规模的比重保持稳定,四年间分别保持在23.74%、23.73%、21.01%、17.16%,但不难看出,“专接本”占比已出现逐年走低的趋势。从访谈中笔者了解到,造成“专接本”规模走低的原因,主要是其他途径学历的获得相比“专接本”要容易,例如成人高考,入学为全国统考,入学后的考试均为校考,容易通过;而“专接本”,每一门都要参加统一考试,考试难度也在逐步增加。

另外,四年间5 所高职院校所设“专接本”专业数分别为33、27、26、26 个,涵盖理工、文史、经管等大类,具体包括:工程管理、审计学、纺织工程、商务英语、服装艺术设计、会计、交通运输、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护理学、汽车检测与维修、电子工程、机电一体化工程、动画设计、物联网工程、生物技术、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旅游管理、现代农业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园林、环境工程、公共管理等,这些专业设置重点定位于职业教育,既兼顾了各校现有教育资源,也较好地凸显了应用型、职业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向。

(二)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

综合运用Excel 和专业统计软件SPSS 进行后期数据的分析与处理。为使读者对收集来的问卷数据有比较直观的认识,对一些重要项目直接给出了统计数据表。

1. 考生选择自考“专接本”的原因

被调查的5 所高职院校的考生为什么选择自考而非其他教育形式来提升学历呢?根据问卷结果对此进行了分析,见表2、表3。

表2 选择自考而非其他教育形式的原因

表3 考生选择自考的原因分析

从表2 可以看出,考生之所以选择自考,是因为“学校老师的宣传介绍”的有694 人,占总数的68.78%,因“宽进严出”、“文凭认可度高”的均接近总数的一半,而选择“价格便宜”的只有76 人,仅占总数的7.53%。

从表3 来看,统计学处理显示,“宽进严出”选项的P 值=0.157>0.05,“文凭认可度高”选项的P 值=0.875>0.05,都没有达到统计学上规定的0.05的显著性水平,说明考生选择自考的原因中,对于“宽进严出”和“文凭认可度高”,选择与否无显著性差异,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了选择的不一致性。而“老师宣传”“同学都考”“价格便宜”选项的P 值均远远小于0.01,统计学差异极其显著,特别是“价格便宜”项的选择表现出了极大的一致性。所以,从问卷考查和统计分析来看,考生选择自考“专接本”主要来自“学校老师的宣传”和“身边同学的报考”,“宽进严出”和“文凭认可度高”并不是主要原因。

2. 考生提升学历的途径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个人提升学历首选途径的调查情况如表4所示。

表4 你提升学历的首选途径是什么?

高职院校学生提升学历层次的途径一般包括:自学考试“专接本”、普通高校“专转本”和成人高等教育“专升本”等三种形式。如表4 所示,根据频数分布统计,有843 名被调查者提升学历的首选途径是“专接本”,占总数的83.5%,而选择普通高校“专转本”的141人,占总数的14%。由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较之普通高校“专转本”和成人高考“专升本”项目,高职院校在校生对自考“专接本”普遍认可度高,越来越多的在校专科生加入到“专接本”的队伍中,“专接本”已成为他们提升学历的首选途径。究其原因,应当是“专接本”具有学习周期短、对接职业定位、能够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等优势。

以上调查和分析说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接本”项目在稳定自学考试报考规模、保持人才培养质量方面,仍有较大的开拓和发展前景,应当更好地挖掘项目的潜力。

3. 考生对“专接本”的了解程度

表5 考生对“专接本”项目的了解程度(人数=1009)

续表5

如表5 所示,74.63%的高职院校学生对江苏省“专接本”政策比较了解;了解“专接本”政策的多种途径中,“老师介绍”占比最高,达79.19%,这表明,学校的宣传和教师的介绍是学生了解“专接本”的主要渠道,对其学历提升途径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考生对“专接本”项目的关注面宽泛,涉及就业形势、专业情况、报考流程、报考结构等多个角度,其中关注就业形势的人数最多,有735 人,占总数的72.84%,这表明高职院校学生在学历提升的目标选择方面仍主要以就业为终极导向;对“专接本的主考学校了解吗”这一问题,68.48%的被调查者表示“了解”,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在选择“专接本”前,对该项目的报考要求、对接高校的专业设置和特色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对“专接本”的选择并非盲从,而是与自身专业基础、职业选择、未来就业紧密关联。

4. 考生对“专接本”的总体评价

问卷以单选题形式调查高职院校学生对“专接本”项目课程设置、专业选择、学习形式等方面的评价,统计分析结果见表6。

表6 考生对“专接本”的评价分析

表6 数据表明,在“专业选择、课程设置、是否个人自学、建网上学习社区”四个方面,P 值<0.01,差异都达到了极其显著水平。结合问卷开放性问题的回答以及对院校相关负责人的访谈,进一步考察学生对“专接本”的总体评价,可以看出,被调查者对于“专接本”的专业更倾向于跨学科选择;对“专接本”的课程设置总体上认可度高;在得到教师专业指导的同时,认为“专接本”成功与否更多地依赖自主学习以及个人自学能力的提升;对建立网上学习社区表现出极大的需求意愿,提示我们,建构良好的在线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在线学习形式,将有助于“专接本”教学任务的多维度达成,而其实质,是要加快“专接本”教学的供给侧改革,在供给内容方面,要突出理论与实践、学业与就业的融合,在供给形式方面,要兼顾线上与线下多元并行。

5. 考生对“专接本”学习的满意度

按被调查者所在的不同年级,对“专接本”学习满意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不同年级学生对于“专接本”项目在授课内容、学习压力方面的差异,统计结果见表7。

表7 不同年级学生对“专接本”学习满意度差异分析

图1 不同年级学生对“授课内容”的选择差异

图2 不同年级学生对“学习压力”的选择差异

统计结果显示,在“授课内容”维度上,t 值为-0.933,P 值为0.351,在“学习压力”维度上,t 值为0.398,P 值为0.691,两者的P 值均远远大于0.05,差异极不显著,表明不同年级的考生在目前“专接本”项目授课内容的安排与理解程度上表现一致,对老师的授课内容都能基本理解;而对于“学习压力”的感觉,一、二年级的考生无明显区别,均认为压力一般。从图1、图2 也可直观看出,对于“授课内容”的回答,选择“基本理解”的人数最多;对于“学习压力”的回答,选择“压力一般”的人数最多,一年级与二年级学生趋于一致。这与已有的研究结果并不相似[2],考生对“专接本”学习的满意度与考生所在年级并不相关,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有待更多研究者进一步探讨论证。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综上分析,目前自学考试“专接本”项目在南通市高职院校中的规模基本稳定,5所高职院校报考学生数年均达继续教育总人数的20.99%,但近几年该项目占各校继续教育的总规模呈下降趋势;考生选择自学考试“专接本”仍然是目前高职院校在校生提升学历的首选之策,究其原因,主要源于学校老师的宣传和身边同学也在报考的影响;从整体来看,学生对“专接本”政策关注面广,专业选择更倾向于跨学科,而终极目标则以就业为指向;认同学校“专接本”课程设置,明晰“自主学习”仍是学习成功的关键所在,并对网上在线学习意愿强烈;不同年级的考生对目前“专接本”学习的满意度表现一致。

(二)建议

第一,明晰发展定位,对接职业教育发展“立交桥”。 我国高等教育越来越大众化,自学考试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为“以职业教育为主体,培养面向基层、生产一线的职业型、应用型的实用人才,兼顾各类社会文化教育”[3]。基于此,“专接本”项目较好地构建了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和自学考试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推动了自学考试和高职教育的融合与衔接,为技能型人才多样性培养探索了一种新的路径。由于“专接本”考生主要是高职院校在校生,其课程与专业设置面向职业技能领域,教学过程的实施依托高职院校,其本质是高职教育专科向本科的接续和提升,因此,在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专接本”参与各方须顺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需要,坚持“专接本”职业教育发展定位,坚持应用型、技能型、实践型人才培养目标,“专接本”模式才能在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第二,立足自身优势,巩固“专接本”项目吸引力。自学考试“专接本”项目虽然在南通市高职院校规模基本稳定,但近几年规模出现下滑,而考生了解“专接本”的途径主要来源于老师的宣传和受身边同学报考的影响。为此,自学考试“专接本”项目仍需拓宽面向高职在校生的宣传渠道,帮助学生鉴别该项目与普通高校“专转本”和成人高等教育“专升本”的区别,分析“专接本”的优势和特色,引导考生根据自身实际进行提升学历途径的合理选择。可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电子显示屏、宣传橱窗、新媒体等多种手段,将“专接本”宣传融合进校园环境,给予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定期举办招生讲座,为考生、家长解惑答疑;从招生到毕业的全流程,教育考试机构、院校和教师要通力合作,提供良好的招考服务,完善工作细节,争取获得学生更大的项目认同。这既有利于巩固“专接本”报考吸引力,也有助于拓展自学考试报考规模。

第三,创新教学模式,推动“专接本”供给侧改革。从研究中发现,考生对“专接本”课程总体认可的同时,对利用网络途径接受学习辅导、建立网上学习社区有较强需求。这说明,在丰富“专接本”教与学模式方面,尚有较大的创新发展空间,而其实质是要推动“专接本”教学的供给侧改革。当前,各高职院校都具备了在线学习的基础网络环境,这是实现在线学习的前提条件。在教学形式的供给方面,省级层面可统筹设计和开发在线学习平台,制作相应的数字化、虚拟化在线学习软件,为考生获取课程学习信息提供多种途径。只有高质量地构建网络学习平台,才能将线下教学的传统优势和线上数字化泛在化网络教学的技术优势有机结合[4],实现线上线下课程学习的融合;在教学内容的供给方面,可结合主考院校、对接学校的专业特点,整合沟通课程、衔接课程、主干课程和实践课程内容,在设置上既保证教师面授的直接获得,也兼顾在线学习和实践的自主和自助,进而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

第四,树立就业导向,培养“专接本”考生实践技能。“专接本”的专业课程大多是从成人自考来的,考试大纲考虑职业需求较少,部分专业考试大纲实用性不强[5]。本次调查中发现,学生在“专接本”的专业选择上,75.92%的被调查者关注“是否对将来就业有用”,这也成为他们选择自学考试“专接本”的终极目标。因此,“专接本”项目应以就业为导向,结合社会和学生的实际需求,高职院校加大实用性课程教学力度,不断强化企业人才需求的导向作用,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技能;主考学校加大对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的教学检查及考核监督;教育考试主管部门应完善就业指导,采取举办自考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开通自考毕业生网上就业市场服务平台等措施,有针对性地为考生提供就业服务。

猜你喜欢
学历自学考试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知识无力感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