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2-06-14 02:36袁国伦王雅明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2年6期
关键词:新能源校企汽车

袁国伦,王雅明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雅安 625100)

0 引言

在国际汽车行业中轻量、减排是永恒不变的问题,随着碳中和、碳达峰等环保理念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由于其节能环保的特点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目前,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政策扶持方向,而随着政策的倾斜、群众环保意识的提高与近年来刀片电池的应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达到了一个新平台。有机构研究表明,截至2020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达到121.5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增长200.6%和201.5%,并且2021年上半年总销量已达到2019年全年水平。随着行业飞速发展,关于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而言是一种巨大挑战。区别于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在整车结构、驱动方式、整车动力、工作原理、维修诊断、制造和售后服务均有不同。目前,开设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的学校不止是职业学校也有部分本科院校,且相关学校除了在高压系统安全运行、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控制技术、电池技术等领域保留传统汽车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外[1],还包括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的相关学习内容。新能源汽车行业迭代迅速,这对相关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院校人才培养仍处于起步阶段,新能源汽车售后市场高素质人才严重短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正常发展。本文通过对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的需求与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论述,为今后的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1 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需求特点

新能源汽车有别于传统燃油汽车最大的变更点是其动力组成从燃油变成了电能供应,故其电子系统会更加复杂,且能量来源均来自蓄电池。所以从事新能源汽车售后市场的技术人员不仅需要掌握传统汽车的技术技能,而且还需要掌握新能源汽车结构、电机驱动技术、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电力系统集成与控制、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其辅助系统、DC∨DC变换器、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高压安全等相关专业知识,汽车总线与智能网络技术、充电站应用与原理、电池维护与充电等新学科、新技术方面。所以综合性、多学科人才是本专业人才需求特点[2]。

随着国家的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且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行业、动力电池等关键部件的制造与研发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所以在市场为导向的潮流中,急切需要高素质、跨学科的综合应用型技术人才,包括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的销售、维护与服务、诊断与维修等人才。

2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体系建设

人才培养需要迎合市场发展前景与趋势,新能源汽车专业就是源自传统汽车行业,结合相关新兴技术而衍生出的新专业。为了提高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对比目前国内外相关车辆工程专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比较方法,分析了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相关问题。得到的结论是关于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阶段需重视多方面基础教育,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遵循学科与产业发展方向从而培养综合型人才[3-5],人才培养方案如图1。

图1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体系建设示意图

2.1 学校学科培养方案

近年来关于专项、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一直是我国学科培养方案的难点,学校在学科培养方案方面,需结合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市场发展导向、国际竞争形式等多方面因素,在新能源汽车专业这一新学科的专业学习基础上,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新兴学科这一特性,所以培养具有创新性、指向性、系统性的多元化复合型人才,不断应对市场变化、继承与创新等多方面交叉整合是重要的导向。

学生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是主要载体及教育资源转化的重要表现,在学科建设中需以德育为主导,以培养创新能力,打牢专业知识为方针,加强对创新实践活动的指导,配合教师教学、企业实习建立完善的创新性教育体系,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

2.2 校企联合培养方案

现阶段,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结合人类对生活水平及公民意识的改变,安全、环保的新型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所以新能源汽车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要求也水涨船高。为了满足需求,这就要求高校能够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和教学内容。由于受计划体系的影响,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或多或少存在问题。

校企合作可以为高职院校的实践教育提供基地支持,为学生提供先进的技术设备,让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可以充分地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在学生进行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后,进入到企业进行相关技能培训,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在企业的参与度,提前适应社会岗位,学习先进的技术,提升科研成果的产出,另一方面,学生在企业进行实习,可以为企业工作人员分担相关技术任务,增强企业的运转能力,校企合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为了结合市场发展潮流,学生早日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学习是重中之重,学校在校企联合培养方案的设置需要以学生为主体,高校教师为向导,企业为参与者的运作。要形成人才培养新机制,还必须加强相关专业技能与创新精神教育平台建设,鼓励大学生开展与专业契合的创新竞赛活动,加大项目资金投入,为大学生创造一种多领域广范围的创新学习环境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提高学生在新学科的学习中乐于探索未知的能力。

2)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市场导向作用机制,利用自身的主体地位与职业院校进行强强合作,在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的同时,可以参与到学生的培养课程、教材开发、联合培养等方面,随着市场的变化动态引导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培养侧重点,可以选拔优秀毕业生进入企业,也为学生进入其他社会岗位打下坚实的实习基础。

3)在校企对接时开展“学徒教育模式”。职业院校提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现代学徒教育模式,其本质是实现企业师傅与教师联合传授,培养学生技能。与传统授课模式不同之处在于,现代教育学徒模式更加注重师傅手艺的传承,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形式,加快培养知识理论型、技能型高素质人才,其主要培养内容及运行机制如图2所示。首先高职院校教学专业进行市场调研,明确教学任务,提出对学生教学培养的主要能力与素质要求,进而安排课程设置内容,主要包括评价体系、教学设备、师资要求及教学任务安排,并将现代学徒教学模式融入到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

图2 现代学徒教育模式

2.3 地方经济培养方案

以学生创新思想培训为核心,整合现有创新实验室和教学方式,在实验教学平台和工程培训平台的基础上开展研究项目,搭建科技创新实验平台。

以学生与专业教师为主题,重组现有创新实验室,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科学与技术科技创新项目中心,依托创新大赛、创新实验室和大学生创业项目,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大力推动和鼓励学生参与高校智能汽车大赛、机电设计大赛等科技创新项目,无碳汽车大赛,ISTP创新创业活动,提供科技创新实验场地、实验经费、简化报销手续、提供导师、广泛应用技术研究和科技服务,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动态实践和创新能力。

2.4 教师资源提升方案

教师创新项目中心的建设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鼓励学生登录网络实验教学平台,查看全职教师教育和研究项目,在线自学,积极参与,锻炼其课外技术创新和工程设计能力,支持和鼓励教师、学生和企业共同开发新产品。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依托所在区域优势,积极探索多元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跨学科整合,落实校企人员双向沟通机制,向高水平学术团队、知名大学、知名企事业单位聘任教师。职业培训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从知名大学和知名企业引进专业人员,在校内外担任专家,推进汽车专业群“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建设一支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技能娴熟的专业师资队伍。

结合新能源汽车专业学生的特点,建立多指标分阶段评估体系以提高本专业实验能力为核心目标。借鉴核心专业优秀工程师的经验和成果,分阶段对实验课的课前预习、课堂表现和作业进行评估,具体评估水平由教师适当掌握。加强过程评估,对出勤率、实验成绩、实验报告、团队意识、小论文等进行多指标过程评估。为了弥补以往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重结果、轻过程、学生评价缺乏全面性、评价不完整等问题,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

3 结论

基于新能源汽车专业背景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整合了校园、企业资源优势,整合了项目平台,创新创业教学的教师平台与评价体系融为一体。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工程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自身创新理念,激发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自主学习和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多方面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塑造。

猜你喜欢
新能源校企汽车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汽车的“出卖”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新能源门”的背后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
3D 打印汽车等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