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栽培技术对小麦品质影响的分析

2022-06-14 04:21蒋荣华
新农民 2022年13期
关键词:管理措施小麦栽培技术

蒋荣华

摘要: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渐优化,温饱早已不是人们所追求的,而是对食物的口感和营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小麦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通过不同的农业栽培技术获得的小麦品种也有所不同,因此,较高的农业栽培技术水平非常重要,这样人们才能吃到品质更高的小麦。小麦的生长周期较长,对于各个时期的小麦,栽培技术也有不同的变化。本文对小麦栽培的原理和影响品质的因素进行探究,分析农业栽培技术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关键词:小麦;栽培技术;管理措施;品质因素;分析

在世界上的各种农作物中,小麦的总产量偏高,而且营养价值丰富,富含脂肪、蛋白质、钙、钾等多种营养成分。通过各项研究和实验表明,小麦在粮食等作物中的蛋白质含量最高,且易于分解、吸收和消化,对人的身体健康大有裨益。未成熟的浮小麦在医药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具有益气清热的作用,可治疗失眠、精神抑郁、烦躁不安等疾病。早餐吃燕麦可以提高饱腹感,调节肠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瘦身减肥的作用。小麦也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将小麦切花放入花束中,可以增强花束的美感,更具有装饰性[1]。

不同的农业栽培技术对小麦品质的影响也很大,许多先进的农业生产国对小麦栽培技术和各种因素对小麦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进行了大量长期研究,足以说明小麦在科学研究以及日常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人口众多、人口密度高,但是我国地域辽阔,土壤环境丰富,具备大面积种植小麦的能力。不仅如此,小麦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对人体的健康影响有重大意义,所以小麦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同时也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在我国,多数农村在种植业和农业方面没有太多的高科技投入,也包括栽培小麦,在小麦的选种及后续栽培中,生产设备落后,都给小麦的及其他农作物的种植带来重大影响,因此,有许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因为农民在城市的打工收入高于在家里种植的收入,因此,农民更倾向于进城打工,也从而影响了农作物的种植发展,农业和种植业无法有效发展。

1 农业栽培技术对小麦品质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分析

关于农业栽培技术对农作物的影响和作用,有“高产难优质”的理论,即农作物的高产和高品质很难成为正比。在相关人员的研究和探索下,高产与优质这一问题逐渐得到缓解。在探索过程中,得到一个重要成果:当蛋白质含量低于16%时,小麦产量与小麦品质之间互不影响,然而,一旦蛋白质含量超过16%时,产量与品质之间就会出现“高产难优质”的现象。在小麦的生长周期中施加肥料和养分对小麦的成熟有影响,而氮素在小麦成熟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氮素供应不充足,那么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就会出现问题。为实现小麦的高产优质,更好地保障粮食供应,必须合理优化农业栽培技术,推动农业健康长远发展[2]。

1.1 选种

种植小麦首先是选择小麦种子,种植优质小麦的第一步是选择好种子。优良的种子对小麦的品质和产量都有较大的影响,同时也能降低小麦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保证小麦的健康生长。选择小麦种子时,应根据种植地区土壤和气候条件,再结合小麦自身的特性,如抗病性、早熟性和抗倒性等方面选择合适的种子。

1.2 播种密度

播种密度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有两个方面:高播种密度和低播种密度。播种是小麦种植最重要的步骤之一,播种是保证小麦早期品质的重点要素。所以,为了保证小麦的品质和产量,必须以科学合理的播种密度为依据进行播种,改变传统的播种方式,因为没有科学依据进行播种,就难以实现小麦的高产量和高品质。一方面,在当前小麦的种植栽培中,大多数种植者认为高密度种植会产生更多的产量,然而,如果小麦种植密度过高,小麦的距离会很小,植株之间不断争夺养分,导致小麦营养不良,最终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都会得到影响。另外,种植地密度过大会影响小麦的生长空间,小麦植株在早期阶段会出现死苗现象,从而降低小麦的成活率。另一方面,播种密度过低,就会导致小麦产量降低,过度浪费土地和养分,小麦播种密度低,虽然可以保证每株小麦的品质,但不能保证小麦的亩产量,所以,在种植小麦时,播种密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小麦的品质和产量,因此,要依据科学合理的农业栽培技术来种植小麦,从而使小麦种植获得最大化的价值。

1.3 播种时间

小麦的播种时间影响小麦的生长周期。因此,如果小麦错过了合适的生长周期,那么就无法收获品质较高的小麦。由此可知,在小麦种植过程中,播种时间也就是小麦能否正常生长的关键因素,播种时间过早或过晚,均会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所以,为保证小麦生长过程处于最佳的生长周期,让种植的小麦在冬季前形成良好的根系和新梢,必须控制播种时机。

通常而言,春小麦的播种时间是3~4月,而冬小麦需要9月下旬~10月初播种,在此时期抗寒性好,在我国一般种植冬小麦,播种时间最好是10月初,在这个时期内播种可以有效避免因晚播造成的不出苗或出苗弱的现象,如果播种过早,小麦就无法抗寒,进而导致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差[3]。因此,播种小麦要控制好种植时间。

1.4 深耕

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根系越强,它吸收土壤中养分和水分的能力就越强,促进小麦的筋值提升。所以,在播种小麦前,需要深耕土地,有助于小麦汲取足够的养分和水分,对于小麦的生长发育具有关键作用。土地的深耕大约在27cm左右,并且要合理施肥、浇水。小麦耕作是小麦开始生长发育的起点,也是作为小麦品质优良的基本因素,因此,结合小麦播种的区域,确定播种时间,尽早深耕土地,为小麦播种做好基础。在小麦播种初期,小麦的生长极有可能是壮苗,所以要根据土壤环境和肥力适当调整小麦的植株距离,有利于增加穗重和穗数,进而促进小麦增产。

1.5 土地管理

打散土壤凝固块,将表土层处理成软细土,表土层下有一定的密實度,整理土地的平整度,确保土地表面适宜种植。整地包括处理秸秆、杂草和洒肥料,将土壤深处的土壤害虫消灭,尽可能将土壤深处的有机质挖掘出来,为小麦生长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减少小麦在种植前期潜在的危害,进一步提高小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

1.6 灌溉

一般来说,春秋季多风,地表蒸发量大,土壤水分相对较低,因此必须对田地进行充足的灌溉。通常而言,采用人工开挖的方法在现场开挖长 40m、宽2.5m的区域。根据不同的种植面积大,采取不同的灌溉方式,大面积采用洒水方式,这样可以节约用水。一般在冬至前进行人工灌溉,为小麦提供安全越冬的条件,尤其需注意的是,灌溉不可以大水漫灌。

1.7 收割

在我国,小麦是广泛栽培的农作物,因此研究人员在生态型基因上做了一定的研究,在选种、育种、配种过程中,会使用成熟的栽培技术。小麦的生长地区和成熟程度会影响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参数。谷物的角化程度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土壤、水分和温度等生长因素会对小麦的蛋白质含量造成影响。不仅如此,区域病虫害对小麦成熟度有显著影响,小麦收获时间受到最终小麦产品特性的限制,因此成熟时间不同[4]。小麦蜡熟末期是形成干面筋的最佳时间,黄熟期湿面筋的蛋白质含量最好,由此可见,小麦产品不同的特性对小麦收获时间做出不同的要求。

2 提高小麥种植效益的措施

2.1 科学选择小麦种子

为保证小麦的良好品质,种植者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用来选择小麦种子。种子是决定小麦能否健康生长的前提条件,只有通过科学的选种,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小麦的品质。选种一般选择抵抗能力强的早熟品种,这样可以让小麦尽快成熟,尽可能减少自然灾害、病虫害对小麦生长的危害,从而获得高产高品质的小麦。

2.2 推动规模化播种

将小麦的栽培进行规模化,可以有效提高小麦种植的效率,基于市场化发展模式,逐渐扩大小麦种植规模对其经济效益有重大意义。首先,通过对市场的分析探索,打造适合小麦种植的产业链,逐渐健全产业结构,提升小麦规模化播种水平,在市场中获得推动力,其次,为了促进小麦种植专业化、合理化,需要培养专业的农业工作人员,提高其专业素质,为小麦的产值做出突破,提高我国农业综合利用度。

2.3 合理施肥以提高小麦品质

小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元素是其生长的必要条件,因此应对小麦给予科学合理的化肥,重点调整氮磷比例,保证土壤养分充足平衡,促进小麦高质量生长。通常而言,不同区域的土壤不同,对肥料养分的固定和流失也会有差异,因此,施肥时应充分考虑土壤的特质,小麦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肥料,需要氮、磷、钾和各种微量元素,按照一定比例合理配置肥料,而且不同品种小麦对土壤养分的吸收要求不同,高产麦田需控氮,增磷、赠钾,高中产田必须增加土壤养分中的氮和磷,低产田需要增氮、增磷,所以,根据不同品种的小麦要给予不同的施肥方式,以保证小麦的产量和品质[5]。

2.4 保障水分供给

水是小麦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影响着小麦是否能高质量生长起。我国北部平均降雨量偏低,普遍为干燥天气。所以,必须采用人工灌溉为小麦生长提供养分。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地区的灌溉方式仍为“漫灌”,但是,灌溉效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不仅不能有效满足小麦的养分需求,也不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应该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尽可能引进喷灌,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消耗。

2.5 做好小麦返青后的管理工作

第一,适时栽培除草,小麦变绿后,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改善土壤疏松,从而促进土壤呼吸,使得小麦根系生长、分裂;第二,科学有效施肥。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生长环境适合小麦生长,各方面的管理也很重要。小麦生长期需要浇水、查苗,管理好小麦苗间距。施肥和灌溉以满足对小麦不断增长的需求。另外,在肥沃的土壤上生长的小麦,必须在其变绿后控制小麦的生长,一般采用化学制剂进行调节,合理控制,确保小麦健康生长,实现小麦高产、高品质的生产目标。

2.6 农药使用

在小麦的生长期间,病虫害的危害极大,所以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加入农药进行治理。但是,过度的使用农药,导致农药的效果逐渐降低,许多病虫害对传统农药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所以病虫害就无法有效治理。在农药的使用中,需要注意的是绝对不能用高毒、高残留的化学药品和农药,选用毒性较低的农药,减少农药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所以,合理谨慎使用农药,根据小麦病虫害问题,有针对性地使用农药,保证农药的有效性,解决病虫害问题[6]。

小麦的三种常见病害是白粉病、小麦锈病和叶枯病。小麦白粉病:发病早期,叶片上出现许多白点,然后逐渐变黑;应对措施:应及时喷洒嘧菌酯和醚菌酯进行预防。小麦锈病:该病是一种空气传播的病害,引起大量的红斑;应对措施:发病时应及时喷洒戊唑醇,降低危害。叶枯病:该病是高温低湿病害;应对措施:田间管理阶段要适当浇水排水。小麦的三种常见害虫是小麦蚜虫、吸浆虫和麦蜘蛛。小麦蚜虫:从小麦茎叶吸取汁液,对小麦的光合作用产生影响;应对措施:通过喷洒农药或利用天敌防治。吸浆虫:该害虫是毁灭性的,幼虫会潜伏在颗粒中吸收汁液,造成小麦空壳现象;应对措施:要从根本上避免害虫,掌握喷药时间,消灭害虫。麦蜘蛛:可引起小麦营养不良甚至脱水死亡;应对措施:通过除草并且及时浇水进行防治[7]。

2.7 实时收获,提高小麦品质

在收获的不同阶段,小麦中存留的蛋白质含量也不同,所以,为了保证小麦拥有较高的品质,在蜡熟末期收割小麦最能保证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在这个时期的小麦茎秆有弹性且呈现黄色,颗粒相对较硬、有光泽,最接近正常小麦应有的颜色[8]。通过及时收割小麦来提高小麦的品质,也能保证小麦的产量,推动小麦种植业长远发展。

3 结语

小麦在不同阶段的生长都受到农业栽培技术的影响,因此,农业栽培技术对于农业发展意义重大,关乎农业产量和品质,以及对农民生产发展的影响。所以,无论是保证小麦品质还是保护其他作物,农业栽培技术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研究价值,相关部门及人员必须给予较强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孙家涛,王传新.农业栽培技术对小麦品质影响的相关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9(9):105-106.

[2] 杨书志.优质高产小麦栽培技术的运用探究[J].农家参谋,2020(8):62.

[3] 石晓俊.土壤与营养元素对小麦品质的影响[J].农民致富之友,2018(1):60.

[4] 韩玉倩.设施农业蔬菜栽培技术[J].乡村科技,2016(26):4.

[5] 牛清国.农业栽培技术对小麦品质的影响[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2):149-150.

[6] 范文省.农业栽培技术对小麦品质影响的相关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8,38(22):48.

[7] 吴强.河套灌区小麦品质与产量协同提高关键栽培技术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

[8] 管其锋.农业栽培技术对小麦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1,33(5):88-91.

猜你喜欢
管理措施小麦栽培技术
浅析小麦的收获与贮藏技术
小麦,你好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