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近代中国革命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被翻译成中文,并在国内大范围传播。尤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里,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组织、有计划系统编译与出版的关键时期,为我国全面、完整、准确地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新时代背景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典著作,不仅可以梳理这段时间的编译工作和传播工作成果,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出版发行奠定基础,还可以审视这个时期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从而为新时代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提供更多的经验借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经典著作编译及传播研究》一书是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海军教授所著,于2019年12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王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共党史党建领域的教学与研究。近年来出版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创新与发展的现实逻辑》等16部学术著作,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等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作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经典著作编译及传播研究》一书中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后30年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与传播的社会历史条件,并详细介绍了在这个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学者、翻译及出版,发行机构;归纳总结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出版的成果,深入挖掘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和传播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贡献。通过阅读该书可以发现,马克思主義经典著作在中国的大范围传播,是基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而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大量需求,则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与广泛传播。具体来说,该书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主要讲了研究的源起、当前国内外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情况以及研究的创新、重难点和重要价值;第二部分主要从政治经济形式、文化建设、编译与传播事业的传承、机构设置等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和传播的动因;第三部分主要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和传播的成果与基本类别;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传播与系统学习,还总结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点和经验启示;第五部分主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和传播的重要特点、历史地位;第六部分主要从开辟宣传新局面、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培养大批编译和研究人才、为后期的编译与传播奠定基础四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与传播的重要价值。
该书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运用了大量史料,并将这些史料进行科学的概括,梳理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我国编译和传播的历史脉络。不仅如此,该书中的注释、参考文献及结尾的附录都非常详实,可见作者在史料搜集方面下了大功夫。这些重要的资料为相关的论点提供了有力支持,使其更具有说服力,从而为广大读者认识和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如作者在书中重点介绍了许多经典著作的编译机构和出版机构。此外,该书结尾的附录部分则详细列举了经典著作编译、出版的年表、目录、工具书索引等信息,这就非常有利于读者了解马克思经典著作编译与传播的演变历程。
近一个世纪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到我国后,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被翻译和传播到我国,其间经历了从部分翻译到全文翻译,从少数人自发传播到运用于革命实践,从秘密传递到公开出版发行,从少数革命斗士之间的传播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从翻译成汉语到翻译成多个民族的语言,从手抄版到珍藏版,从选集到全集,从单行本到专题的文集。这个过程是艰难曲折而又可歌可泣的,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此也形成了蔚为壮观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典藏,我国则成为世界上翻译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大国。随着中国的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已经实现了在中国最广泛的传播,我国也形成了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一脉相承的新理论,并成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整个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断提升。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经典著作编译及传播研究》一书既有很强的理论性,也有大量的史料作为支撑,给读者的阅读、理解带来了很多便利,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该书通过全面、系统归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和传播的历程与影响,有科学的架构和丰富的内容体系,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课题: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共产党宣言》内在生命力研究”,编号:18KSC223)
(王罕哲/博士,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