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亚芳
【关键词】胆结石;手术;优质护理;生活质量
胆结石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主要是指生长在胆囊、胆管、胆道系统的结石。一旦患者发病,需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否则,很可能使患者出现胆囊炎性反应,甚至引发继发性感染,严重时可能诱发胆囊肿瘤的发生。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缺少相应的运动,胆囊收缩能力下降,或者存在不吃早餐的习惯,从而影响胆汁正常排空,导致胆汁淤积,最终形成胆结石。患者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发热、黄疸,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临床中对于胆结石主要采取药物和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其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是由于手术属于侵入性操作,很容易引发疼痛、感染等并发症。因此,需要对患者的手术护理进行不断加强。优质护理将患者作为护理的中心,以患者实际情况作为依据,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以满足患者需求,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入院的400例患者开展研究,旨在探究胆结石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镇原县第一人民医院的400例进行胆结石手术患者,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
纳入标准:(1)均被临床诊断为胆结石;(2)均符合手术指征;(3)不存在手术禁忌症;(4)均对本次研究知情,表示自愿参加。
排除标准:(1)存在精神异常或认知障碍;(2)合并其他重大慢性疾病;(3)存在凝血功能障碍;(4)存在多器官功能障碍。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在患者入院之后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并采取通过健康教育方式使患者自身疾病认知得到提高,向患者介绍治疗方法和主治医生相关情况,以提高患者治疗信心,使其具有较好的依从性。
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手术前护理
(1)健康教育。因患者对自身疾病知识没有较好的认知,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患者疾病知识的教育,使其了解胆结石形成原因、治疗方法和操作流程。通过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和视频讲解方法,提高疾病认知程度,并告知患者相应的手术目的和流程,避免患者出现紧张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信心。(2)心理护理。由于手术属于侵入性操作,加上患者疾病自身的影响,很多患者会出现不良心理症状。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沟通,全面分析患者心理状态,并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采取科学的、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给予患者相应的支持,使患者心理状态得以改善。(3)术前准备。在手术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全面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并准备好手术相关器械,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在手术前要检查各种设备和仪器,同时需要检查患者血常规、心率、血压,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分析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护理,使患者处于良好的身心状态,以保证手术顺利开展。手术前需要让患者做好强化肠胃准备,禁食禁饮10小时以上。
1.2.2手术配合护理
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稳定患者的情绪,并配合主治医生开展相应的工作。手术过程中,要做好保暖工作,避免患者出现低体温现象。同时,需要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需要立即报告给主治医生。
1.2.3术后护理
(1)术后感染护理。诱发患者感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引流管阻塞或者手术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手术前忽略了泌尿系统感染等。大部分感染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超过38℃。因此,在手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及时测量患者体温,每4小时测量一次,一旦发现患者体温异常,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并根据医嘱,采用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切口状态,观察切口有无渗液或渗血,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针对术后引流护理操作需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并帮助患者清洁皮肤组织和口腔,以降低感染发生率。(2)术后疼痛护理。患者术后疼痛主要原因包括排出残留结石、手术切口、疼痛、管道刺激作用等,如果没有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可能导致患者因疼痛而出现精神异常,影响患者预后效果。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术后疼痛护理。首先,在完成手术后需要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如果患者为轻度疼痛,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变换体位或者缓解患者疼痛感,或者播放音乐节目、娱乐视频等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对于中度或重度疼痛患者,需要按照医嘱,使用镇痛药进行护理,镇痛药物的使用需要优先选择小剂量,并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确定是否增加用药剂量。此外,护理人员也可以通过采用冰敷处理方式或者红外线等物理处理措施,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感。(3)术后出血护理。在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需要强化术后监测,密切观察患者手术体征,重点观察患者引流情况,一旦出现出血指征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4)饮食指导。在手术完成之后,需要指导患者及时补充各类营养,以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对于刚完成手术患者,需要在5小时后进行进食,選择流质性食物,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等摄入,避免选择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者辛辣刺激性食物,并需要保证患者饮食规律,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效果。(5)术后康复训练。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恢复状态,制定术后康复计划。在初期训练初期训练,主要以床上被动训练为主,并引导患者进行起坐平衡训练。待患者生理指标稳定后,引导患者下床站立,缓慢行走,以改善患者关节运动能力。此后,可以逐步让患者进行散步、做健身操等有氧活动,以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力。(6)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定期复查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并定期通过电话、微信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解答患者遇到的相关问题,指导患者进行合理饮食和用药,并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快患者康复进度。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手术指标、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1.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x2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4.00%,与之比较,观察组(91.00%)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上述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見表3。
2.4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健康状况、睡眠质量等评分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4。
2.5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
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尿管拔除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5。
2.6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00%(12/200),低于对照组的21.50%(4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258,P<0.05)。
3讨论
胆结石属于在普外科较为常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剧烈疼痛。临床中,对于胆结石主要采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通过手术清除患者结石,达到治疗效果,但因病情和手术切口对患者的影响,导致一些患者术后出现严重的不良情绪,或者诱发多种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效果。为了改善患者预后效果,需要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常规护理措施主要是以生理性护理为主,无法满足患者实际需求。优质护理措施是一种将生理护理与人文护理融合的。系统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规避传统常规护理模式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让患者在充分被尊重的前提下,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
护理工作是现代医学一个重要分支,伴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发展,相应的产生了一些现代护理理念。优质护理服务主要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制定较为系统、人性化的护理方案,并加强分析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护理方法,使其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优质护理措施体现了护理干预的科学性和专业性,想患者所想,做患者所需。通过加强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教育,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达到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坚定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帮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通过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治疗体验。通过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保证患者术后营养所需,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通过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康复训练,促进患者血液循环,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通过加强对患者出院指导,落实电话随访,积极解答患者存在的问题,使院内护理干预延伸到患者家庭中,并对患者居家恢复进行专业健康指导,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效果。
本研究对400例胆结石手术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4.00%,与之比较,观察组(91.00%)明显更高(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对比,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上述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此外,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健康状况、睡眠质量等评分对比,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尿管拔除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50%,与之比较,观察组(6.00%)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针对胆结石手术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心理症状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针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缩短患者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