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艺环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福建厦门 361000
糖尿病患者有糖代谢异常情况存在, 局部消化黏膜极易发生损伤,进而诱发消化性溃疡[1]。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受到多种致病因素影响, 黏膜出现炎症反应和坏死、脱落,进而形成溃疡,病变可达到黏膜肌层或更深层次。 对于糖尿病伴消化性溃疡患者而言,需要长期用药干预,另外受到疾病影响,极易有焦虑以及抑郁等不良情绪出现, 使得治疗依从性下降[2]。 并且患者多为老年人,在疾病有关知识方面了解程度不足,自我护理能力较差,在长期治疗期间容易出现自我管理意识降低等情况, 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3]。故而对糖尿病伴消化性溃疡患者开展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基础护理仅是机械性执行医嘱,主要关注在疾病临床表现方面,导致护理措施缺乏科学性以及针对性。 循证护理通过收集护理证据, 并且同患者实际情况结合, 开展个性化干预措施,进而提升护理质量。 为此,选择该院2019 年11日—2020 年11 月收治的88 例糖尿病伴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主体,探讨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择在该院开展糖尿病伴消化性溃疡治疗的88 例患者为研究主体,依据随机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划分成常规组(44 例)以及观察组(44 例)。常规组女18 例,男26 例;平均年龄(61.29±5.36)岁;平均病程(4.79±1.02)年;文化程度本科以上1 例、本科和大专8 例、高中和中专16 例、初中及以下19 例。 观察组女19 例,男25 例;平均年龄(61.32±5.42)岁;平均病程(4.82±1.06)年;文化程度本科以上2 例,本科和大专7 例,高中和中专15 例,初中及以下20 例。 两组一般资料录入在统计学软件内并开展计算,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专家在审核研究内容后表示准许通过。
纳入标准: ①患者在开展临床检查后被确诊为糖尿病[4];②患者在开展电子胃镜检查后被诊断为消化性溃疡;③患者和家属知情,自愿签署医疗文书。排除标准:①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②存在消化道肿瘤疾病者;③有恶性溃疡情况存在者[5];④患者有严重精神功能障碍,无法顺利沟通。
予以常规组患者基础护理,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及抑酸药物,并且在用药期间需对药物不良反应实施观察,适量运动,合理饮食,在患者出院时指导其遵医嘱用药,并嘱其定期复查。
予以观察组患者循证护理,措施包括:①组建循证护理小组。 选择科室内6 名护理人员组成循证护理小组,并由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职位。在开展小组工作前, 对每组成员进行循证护理及疾病相关内容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成绩达标者方可进入小组开展循证护理工作。②提出问题。小组成员通过对以往临床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发现主要集中在用药、皮肤、口腔、饮食以及心理等方面,针对上述情况提出相应问题。③循证支持。 通过在维普、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内进行查询,输入消化性溃疡、糖尿病等关键词,检索相关文献,并对文献真实性进行查证,选择核心文献,依据患者实际病情以及需求制订相应护理方案。④落实循证护理方案。在用药方面, 护理人员需向患者频繁介绍药物使用剂量及方法, 尤其是需要告知其胰岛素注射方法及注射单位等,遵医嘱为患者按时、按量分发药物,对于口服止血类药物, 送服时需选择5~15℃凉开水,避免饮用水温高出37℃,严密观察患者在用药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当有低血糖等情况发生时,需立即告知医师处理。 在皮肤、口腔方面,嘱患者在每天进食后选择生理盐水漱口,并及时将呼吸道、口腔内分泌物清除,当发生呕血情况时,需及时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保障其呼吸道通畅,使用温水定期为患者进行皮肤清洁,指导其勤换衣物,定期更换床单被套,嘱患者按时变换体位, 避免出现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 在饮食方面, 发生溃疡后需要即刻禁食36~72 h,待病情平稳后可进食冷流质、清淡、易消化食物,严格控制蛋白质摄入量, 必要时可使用鼻饲管输入低糖、低温流质饮食。 待消化性溃疡症状改善后,可指导患者增加高纤维食物摄入量,促进机体糖代谢,增加富含硒食物摄入量,例如芝麻、香菇、鱼等,补充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 食物的摄入量,可减缓糖尿病并发症进程。 在心理方面,当患者进入医院后,需安排专人负责接待,全面介绍医院环境、科室规章制度等,引导同病室病友间相关交流,护理人员通过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内心真实想法,并鼓励其以合理方式表达负性情绪, 另外在掌握导致患者出现负性情绪原因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嘱家属予以患者家庭支持,增强其治疗信心。两组患者在出院后均进行为期6 个月的随访。
①对比护理前以及护理6 个月后两组患者自护行为情况。选择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6]开展判断,分别从血糖仪管理、用药管理、情绪管理、运动管理及饮食管理方面进行评估,满分100 分,最终得分同患者自护行为能力呈正比。
②对比护理前以及护理6 个月后两组患者餐后2 h 血糖及空腹血糖水平。
③对比护理前以及护理6 个月后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情况。 通过Morisky 用药依从性调查问卷[7-8]开展判断,满分8 分,最终得分在6~8 分之间属于依从,最终得分低于6 分表示不依从。
该研究数据均使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开展计算,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两组患者SDSCA 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 个月后常规组患者SDSCA 得分低于观察组, 并且同组护理前SDSCA 得分均低于护理6 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SDSCA 得分对比[(±s),分]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SDSCA 得分对比[(±s),分]
注:*表示同组护理前与护理6 个月后对比,P<0.05
?
护理前两组患者餐后2 h 血糖及空腹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 个月后常规组患者餐后2 h 血糖以及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观察组, 并且同组护理前餐后2 h 血糖以及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护理6 个月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s),mmol/L]
表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s),mmol/L]
注:*表示同组护理前与护理6 个月后对比,P<0.05
?
护理前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 个月后常规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得分低于观察组, 并且同组护理前用药依从性得分均低于护理6 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得分对比[(±s),分]
表3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得分对比[(±s),分]
注:*表示同组护理前与护理6 个月后对比,P<0.05
?
糖尿病主要是指一组由于胰岛素绝对/相对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利用异常所导致的脂肪、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性疾病,患者可出现血糖水平异常升高情况。发病后可出现体质量下降、摄入量增多、尿液增多、饮水量增多等临床表现,并且伴随病程发展还可出现多系统损害,使得血管、心脏、神经、肾、眼等组织器官出现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甚至是衰竭,病情严重者或是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者,还可出现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对患者机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均造成严重威胁。 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 受到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及人们生活习惯改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使得临床糖尿患者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 消化性溃疡在糖尿病并发症中较为常见,受到药物、胆汁反流及胃酸分泌过多等因素影响,使得疾病发生率较高[9]。 对于糖尿病伴消化性溃疡患者而言,在治疗期间需要强化饮食控制,同时严格遵医嘱用药。但是,由于患者受到疾病临床症状等影响,极易形成较大精神压力,进而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情况,损伤胃肠黏膜和消化系统功能,导致用药依从性下降,严重影响治疗效果[10]。故而,该研究将探寻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作为研究关键。
基础护理措施较被动,同时缺乏目标性,护理人员仅是机械性执行医嘱,同时护理措施针对性不强,在改善患者依从性等方面效果较差[11]。在柳洪飞等[12]的研究中,其对糖尿病患者开展循证护理措施,干预后患者SDSCA 得分为(91.24±12.38)分,空腹血糖水平为 (7.02±2.18)mmol/L, 餐后2 h 血糖水平为(8.12±2.38)mmol/L,优于干预前。因此其认为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血糖水平。该研究中,护理6 个月后,在SDSCA 得分方面,观察组是(86.97±6.37)分,相较于常规组的(70.22±5.96)分明显更高; 在餐后2 h 血糖以及空腹血糖水平方面,观察组分别为(7.62±2.01)、(6.82±1.02)mmol/L,相较于常规组的 (10.01±2.16)、(8.17±1.36)mmol/L更低;在用药依从性得分方面,观察组相较于常规组更高(P<0.05)。 分析结果可知,开展循证护理,分别从组建护理小组、提出问题、获得循证支持以及开展循证措施方面进行, 其中提出问题是获得循证支持以及开展循证措施的关键, 获得循证支持则是探寻解决措施的重要内容, 开展循证措施是落实护理方案的有效方式, 不同环节紧密连接, 相较于基础护理,其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以及针对性[13-14]。 护理人员在充分了解患者自身需求以及结合有证据可循的护理措施基础上, 制订符合患者病情的个性化护理方案,并且在护理期间通过主动与患者沟通,促使其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心以及爱护,从而缓解不良情绪;通过开展用药指导, 提升患者对遵医嘱合理用药重要性的认识,进而提升用药依从性。糖尿病伴消化性溃疡患者多存在不良日常生活习惯, 循证护理从口腔、皮肤、饮食、心理、用药等多方面进行干预,对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纠正其错误日常生活习惯,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自护行为,进而增强治疗信心[15-17]。实施循证护理能够通过开展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协助患者实现知信行转变,主动对疾病进行自我管理,进而提升其自护能力,增强干预效果[18]。
综上所述, 糖尿病伴消化性溃疡患者开展循证护理,能够提高自护行为、用药依从性,合理控制血糖水平,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