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联动下河南省乡村美学建设策略研究

2022-06-13 08:08张盼盼
现代农业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村落美学特色

张盼盼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河南,郑州 450012)

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一个牵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河南省则是重要的农业大省之一,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逐渐饱和,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带动河南省旅游经济增长,新的落脚点和发力点。本文以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为研究对象,从乡村改造视角出发,思考如何在保留乡村独特的传统文化和风俗特色的基础上,加大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利用率,以区域旅游带动经济增长,形成区域联动的旅游资源,保证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共生的前提下,对乡村进行改造、升级,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建设之路。

1 河南省乡村美学建设的必要性

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美丽乡村;十九大报告针对农村的发展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2020年河南省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乡村旅游升级行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50个旅游特色小镇、1500个精品民宿客栈、50个以上温泉旅游区,打造30个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近年来,河南省对乡村振兴的建设尤为重视,2019年有10个村落被认定为第一批全国旅游重点村,2020年又有21家村落入选,至今已有35个乡村被认定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自2018年建设省级旅游村伊始,已有335个村落被认定为省级旅游特色村,由此可见,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对于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视。

然而,在追求快速发展的同时,有部分美丽乡村建设和特色小镇建设为了快速建成美丽乡村,过渡强调以乡村外表美化、统一的艺术处理,以这种千篇一律的方式对乡村进行美化,忽略了乡村发展和特色小镇的建设要注重以人为本,特色打造与文化发展并存,强调乡村的文化传承,充分发挥地域特色,与其他旅游地区联动发展,从而在美学上形成传统与现代共臻极致,彰显乡村内涵的生命力与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这一美学建设的最主要目标。因此,在艺术乡建中,乡村美学的研究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乡村旅游的开发的角度下,乡村美学建设可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经济的发展,这就决定了乡村美学研究的基础及其必要性。

2 河南省乡村美学综述

乡村美学也称乡村振兴的美学路径,最早是河南省修武县根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思路,以美学设计驱动,用美学项目带动,实现文旅资源效益倍增,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

艺术乡建在社会实践中为乡村美学的建设提供了空间关照,通过知网及其他数据库显示乡村美学和区域经济发展等相关论文共有66篇,主要有经济和文化两个方面,陈天富博士在提出:河南省乡村旅游建设的问题,产品同质化严重,重视短期经济效益而非长期资源环境效益,需要通过更新开发理念,优化乡村旅游产品完善旅游景点的配套设施等促进河南省旅游经济的发展。姚令华提出,在文化方面,传承和发扬地域文化,并以信阳乡村建设的文化传承为例,分析了信阳村落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建筑风水文化等,提出将文化理念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挖掘文化资源,打造信阳红旅文化,丰富旅游资源。

现有文献多从乡村建设自身的角度出发,从整体上对乡村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提出广泛的建议,没有融入中原文化、地域特色、地域美学等区域的特殊性,难以对区域旅游规划、建筑设计等实际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没有从乡村美学建设的基础上,注重营造乡村建筑、环境的个性特质、与地域文脉的价值,保护本土传统建筑,把传统建筑的传承与历史文脉结合在一起,以再生理念和恢复性的手法对乡村进行美化,达到联动区域旅游的目的。

3 乡村美学的属性

乡村美学的基础源自对于生活和乡村的文化自信以及文化认同,既有乡土的自然特质,也有乡土中农耕文化体现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后留下的印记。本文将乡村美学归纳为以下几点特性:

3.1 乡土性

《乡土中国》的作者费孝通表示,“从基层上去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其本质就是“农村、乡村”,是土地本身的特征,是自然形成的,也是人为改造后形成的,这里的“乡”,蕴含了“社会秩序”、“祖辈家风”、“社会继替”等观点;“土”字则展现了地理上的封闭性以及社会发展的停滞性。乡土气息以及乡土性都展现了一种结构和秩序,以及社会功能的一种特殊存在。

3.2 个性化

不同的地区展现出不同的乡村风貌,不同的地区展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和人文风情。乡村的民居空间形式、街巷形式、风俗习俗、标志建筑、景观形式等形式都独具特色,这是乡村本身的艺术符号和艺术特色。根据《河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的通知》显示,要打造50个旅游特色小镇、1500个精品民宿客栈、50个以上温泉旅游区。其中的“特色”“精品”就是强调乡村的个性化,强调乡村的文化传承,彰显乡村内涵的生命力与传统历史。

3.3 精神性

乡村美学形成的根源在于儒家思想和道家的哲学思想,是一种中国古代闲淡清远的天然美学境界,早年诗人和画家通过书画描绘闲适的田园风光以及自然之美。在当代社会和生活中,现代人更需要闲适的生活来调剂种种压力,此时人们对于精神的追求、对于传统审美观的追逐以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精神追求,它反映了淡泊宁静、钟情山水、向往隐逸、悠然自得的审美趣味。

4 区域联动下河南乡村美学建设策略

在旅游产业的开发和调整的过程中,村落中的文化内涵和美学设计是最主要的隐性特质,也是乡村内涵建设的体现。通过挖掘当地村落的历史、文化、地域特征等元素,结合乡村建设本身,构建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乡村美学策略。

4.1 区域旅游联动下美学介入

乡村振兴的方面是综合性、多样化的,其旅游也根据不同地区的特色蕴含着不同的美学理念:有包含着自然质朴特质的生态之美;有复合型发展的产业带动经济的乡村特色产业之美;也有体现和包含了乡村的物、事、人等交集的民生之美;还有充满了文化特性和文旅融合景观的碑刻、中堂、祠堂等人文之美……这些都是旅游与文化相融合的美学表现,因为产生了美,才产生了观赏和娱乐的价值。所谓的区域联动,即在不同区域根据村落独特的优势和特点,整体布局和规划,展现出各自的文旅特色,从而实现有利于自然、人文、历史等多方面的亮点和平衡。区域联动、乡村美学的构建,即是在尊重乡村特色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实行美学的规划与美学介入,并从多个维度出发,提升品牌文化,提升区域旅游的优势。

4.2 保留原有村落特色,塑造底蕴之美

为了改变“千村一面”的尴尬境地,体现村落的个性化和风貌特色,更好的吸纳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小镇,笔者将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美学构建:

4.2.1 挖掘和表达建筑历史底蕴 建筑作为乡村美学的主体,既是历史变迁留下的痕迹,也是乡村特色的反应,充分展现了乡村的历史文化以及地域特色,建筑的风格、特点反映了乡村的人文历史,是一种人文情怀,也是一种旅游资源和旅游景观。

在中原大地上,有河南省豫南地区的信阳明港新集村,充分尊重村庄的“肌理”与“味道”,对老屋、老墙等老旧建筑以“以旧补旧”的形式进行改造,通过就地重建小型建筑和深度改造现有建筑两种方式,根据每个房子不同的建筑外观和建筑形式进行深度改造。在保留建筑主体特色的前提下,对不同风格进行深度改造,形成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的、充分体现地域特色的、形成全新审美体验的建筑综合体,激活乡村的内在活力,形成独特的乡村氛围,在传承信阳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前提下,提升村庄的颜值,随着村庄环境的提升,集和绿水青山的环境,唤回了游子归乡,同时美丽乡村建设也推动了旅游和经济的发展,实现乡村之美。

4.2.2 乡村本土地域文化的挖掘 乡土地域文化包含了多项内容,例如地域环境、饮食文化、风土人情、民间信仰、方言特色等,地域文化从广义上讲,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集合。在挖掘和提取本土地域文化时,一从河南省内乡村文化符号的集合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河南当地艺术(建筑、绘画、雕塑、戏曲等)选取文化符号;二从乡村实体文化中提取符号;三从非物质遗产中提取元素符号;将文化符号与当地产业特色和旅游相结合,在乡村旅游联动下,在功利与非功利之间找到平衡,并将文化符号、地域文化元素应用于村落建筑保护、景观、建筑的艺术内涵建设、艺术规划设计等方面,在关怀美学的指导下能推陈出新,走出非同质化的乡村旅游振兴道路。

河南以中原文化为代表,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例如,豫北地区的濮阳被称为中华帝都、帝舜故里,是中华龙文化传说的发祥地,是裴李岗文化的发祥地,濮阳公西集村也是著名的孔子讲学遗址,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豫西地区的洛阳是十三朝古都,自古被誉为“天下之中”,其洛阳孟津县的卫坡村是豫西地区保存最大的、最完整的清代建筑群,村落中的青砖黛瓦的建筑、河洛文化遗留下来的文化内涵等映衬着乡村历史和文化,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以及美学的价值。在对村落进行乡村美学建设的过程中,要在保护的基础上,注重挖掘地区的地域文化,展现独具特色的人文风貌。在美学构建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处理好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在保护古村落的过程中,做好民风古韵的传承,通过挖掘地域特色和文化,打造品牌小镇,进行适度的经济开发和旅游开发,帮助村落打造品牌文化,提升旅游竞争力。

4.2.3 特色商业街的差异化 为了大力发展经济,实现乡村振兴,近年来不少乡村开始打造民俗文化商业街,在河南,例如汝州王湾民俗村、新郑的千稼集民俗村等几十个民俗村,但是由于民俗村前期的策划不足,导致部分商业街缺乏地方特色,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意和特色,文化感知度不高等现象。

特色化商业街是带动旅游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键,也是吸引游客来观赏和游玩的重要途径。一是要在建筑风格上有所区别,根据当地的区域和特色,规划出建筑的样式,例如四合院式、民国时期式、中式传统型建筑等。二是要规划出不同的商业业态,包括商业的布局形式,前店后坊、宅院式等。在建筑规划和街道规划中,根据美学原理和设计原理,指导商业街的规划和设计,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主要承载当地的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主题的创意,将地域文化和创意融入其中,打造差异化的美学发展新格局,有利于创造旅游集合体。4.3“再生”理念,塑造和谐共生之美

由单向的“开发与保护”乡村建设转向多元的“再生”理念。充分挖掘乡村的多元价值,通过对乡村文化、景观等资源进行特色优选的方法梳理乡村特色发展路径[7],针对区位分布密集、规划、建筑特色、景观资源相似的乡村开展区域旅游联动发展,能够有效避免区域同质竞争、形成优势互补、实现区域经济、文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区域旅游发展。

5 结语

重塑乡村美学理论,保护传统村落,助推乡村风貌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助推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结合河南省的中原文化、地域特色、地域美学等区域特征,从美学介入、形式塑造、和谐共生三个方面构建的乡村美学体系模型,助于指导旅游村的建设和经济发展。在传承乡村文化的基础上,形成通过美化设计和改造设计提升旅游品牌、特色和活力,守护乡土气息,重续乡土文脉,激活乡村的活力与文化,路径提升乡村活力,展现乡村旅游的特色。

猜你喜欢
村落美学特色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完美的特色党建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