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会馆对上海多元化的文化融合

2022-06-13 00:33张玉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7期
关键词:文化发展

张玉艳

摘 要:会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上海这一移民城市多元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融合中西、多姿多彩的会馆文化助育了各地商帮文化,助力上海海派文化的形成,内采各地之所长,外纳五洲之精华,中外来沪的移民和上海的本土居民共同创造出独特的会馆文化,一部上海会馆的历史见证了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崛起。

关键词:沪上会馆;缘起;发展;文化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7.028

1 沪上会馆的缘起

上海地理位置濒江临海,是长江沿岸七省的出海口,随着1683年清政府解除海禁后,各地来上海的移民数量骤增,为上海这座贸易港带来了难得的发展良机。手工棉纺织业和沿海的沙船运输业,逐渐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沿海各省的商帮人士纷纷来沪,叱咤商场,创办会馆,使上海逐渐成为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城镇,《嘉庆上海县志》就称之为:“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会”。1843年上海开埠,靠着自身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原有的商业基础,内外贸易流量和市场关系、商品形态不断拓展。沪地区域市场随着规模扩展、结构变迁、制度进化而不断发育成长,上海逐渐演化成一个新兴的商业都会,各种经济群体和行业组织因缘而起,渐渐活跃起来。上海开始卷入近代国际市场,市场孕育的巨大商机吸引着各地商民,进一步推动着工商会馆迅速发展,并形成了“他方客弱主人强,独有申江让商旅”的上海地方特色。

2 沪上会馆的发展

移民潮带来的会馆是中国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会馆是旅沪的商帮、同乡、同业之间为了互助而形成的社会团体。它是移民历史的见证,又是推进上海城市近代化的重要动力,对当时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会馆的解释最早出现在崇祯年间刘桐《帝京景物略》“文丞相”条所记载的:“今顺天府学,因宋文丞相义尽之柴市,祠丞相学宫中,曰教忠坊。丞相庐陵人,庐陵人祠丞相学宫外,曰怀忠会馆。教忠,长上志;怀忠,臣子志也。”最早的会馆是永乐年间由芜湖人在北京设立的芜湖会馆。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查询,可发现“会馆”的注解是:“会馆,是同省、同府、同县或同业的人在京城、省城或大商埠设立的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屋供同乡、同业聚会或寄寓。”

随着各地商人来沪日益增多,会馆公所逐渐在沪上发展起来,会馆与公所只是名称不同,其组织结构和功能并无区别。在沪商帮来自不同地区,从事各种行业,因此都建有自己的会馆公所。上海最早有据可查的会馆是建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0)的“关山东公所”,是由旅沪的关东、山东两地商帮联合建立,开埠前期,在上海建立有30所同乡性质的商人会馆公所,主要有:

①宁绍商帮与浙绍会馆、四明公所、浙宁会馆和水木业公所。1737年左右旅沪的绍兴商人集资兴建浙绍会馆;1803年旅沪宁波商人和手工业者建成关帝殿,并正式成立四明公所,1809年经过扩建成为沪上规模最大的旅沪同乡会馆;1819年宁波籍的号商和船主在上海建立了浙宁会馆;1831年建立了以泥、木、石、雕、锯等匠人为基本成员的水木业公所。

②福建商帮与泉漳会馆。1757年泉州、漳州两府的龙溪、同安、海澄三县客帮公议建造泉漳会馆,作为泉、漳地区仕商往来驻足之地。

③广东商帮与潮州会馆。广东最早在上海建立的会馆是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建成的潮州会馆,地址在小东门外姚家弄,后因邻居失火而被烧毁。清嘉庆十五年(1810)由潮州地区潮阳、海阳、澄海等八县商人在小东门外上塘街重建,改称潮州八邑会馆。

④安徽商帮与徽宁会馆。清乾隆十九年(1754),以旅沪歙县商人为主,集资购买上海县城(闵行区)小南门外民田三十余亩(20000多平方米),建立徽宁思恭堂,清道光十六年(1836),原堂地分割出让,在斜桥设立义冢,重设思恭堂。

上海商帮与商船会馆创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的商船会馆,由沪上沙船业各帮船商集资兴建,商人从海路涌入上海,因南船不能直接北上,需要在上海转换成沙船才能继续前行。沙船成为明清两代上海对外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在上海从手工业城市进展为商业城市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商船会馆初时建有大殿、戏台等,以后陆续增建南北两厅、拜厅、钟鼓楼、后厅,作办事、议会之用。商船会馆地处上海黄浦江边的董家渡会馆街,是目前上海现存历史最早的会馆建筑。

与开埠前的30家相比,开埠后在上海的会馆公所等同籍同业团体迅速增加至145家。这些会馆公所的兴起,为各地商帮在沪从事商贸活动提供了交流、整合的平台,刺激并推动了上海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开埠后传统的埠际商品贸易进一步增长,各地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运到上海进行转运。新型的对外贸易给上海带来了极大的变化,会馆公所的组成形式也得以进一步细化,有以省商帮组成的江西会馆等、有以府商帮组成的四明公所等,还有同一行业商帮组成的钱业公所等。

至20世纪40年代末,上海仅剩71个会馆公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各会馆公所并入了工商联。会馆公所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3 沪上会馆的多元文化

在沪商帮来自不同地区,从事各种行业,因此都建有自己的会馆公所,上海众多的会馆公所带来了移民们祖籍地的文化与风俗,同时也参与了上海近代多元文化的融合,它表现在会馆倡导保护着各地的华夏民风、各地的不同风俗传统。华夏民风的继承、八方语汇的交融、富有民族特色的祭祀和休闲方式,都体现着会馆延续着中华民族悠远的民俗传统。

3.1 华夏民风的传播者

各地移民以会馆公所为载体,以乡情为纽带,在保持自己独特风俗习惯的同时,也接受了当地文化,为“海纳百川”的上海城市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会馆公所提倡的礼仪与习俗,不仅注重家族成员之间的团圆、聚会、交流,也是社会团结和民众精神生活的集中体现。身在他乡为异客的同乡成员们,逢年过节、岁时节庆正是会馆、公所举办各种活动以增进乡谊的最佳时机。每逢佳节,各会馆公所都会根据本乡习俗放鞭炮、唱大戏、舞狮子、赛龙舟,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各地民俗文化在此时也得到充分的展示。

3.2 凝聚人心的酬神祭祀

会馆建筑的格局是由大殿、戏台、厢房组成。大殿中供奉着神灵,正对大殿的是戏台,两边的厢房中人们可看戏、议事、喝茶。会馆公所为所供奉的神灵修建殿,神灵成为各地旅沪人士的精神信仰,每年举行酬神祭祀活动,这也强化了同乡和同行业之间的凝聚力。

在酬神祭祀的活动中,会馆从崇尚祭祀行业众神、华夏诸神,扩大提升对家乡先贤的推崇。中国人的神灵信仰是多元化的,根据行业的不同,各个会馆也都供奉着不同的神灵,有供奉人文初祖如黄帝(成衣公所)、炎帝(药业公所),有供奉佛道诸神如观音(泉漳会馆)、地藏(平江公所)、财神(钱业公所),有供奉行业保护神或行业祖师爷如妈祖(三山会馆)、关帝(四明公所)、鲁班(木商会馆)、蔡伦(纸业公所)、唐明皇(梨园公所)。近代以来,也有一些会馆、公所开始崇拜故乡哲人贤士,如有山东会馆供奉孔子、潮州会馆供奉韩愈、徽宁会馆供奉朱熹,還有安徽会馆供奉李鸿章,湖南会馆供奉蔡锷、黄兴、宋教仁等。

会馆公所的商人们供奉这些神灵,既是为了祈求神灵的佑护,也是希望神灵能在伦理公德方面起到监督作用。

3.2.1 供奉关帝像:代表信仰忠诚、信义

奉祀关帝的主要会馆:四明公所(浙江),于武圣殿内供奉;潮州会馆(广东),于武圣殿内供奉;洞庭东山会馆(江苏),于武圣宫内供奉;潮惠会馆(广东),于武圣殿内供奉;山陕会馆(山东),于关帝大殿内供奉。

关帝又称关公。名羽,字云长,本字长生,即三国时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和刘备、张飞结拜,史称“桃园三结义”。明代因《三国演义》在民间的流传,关公作为忠、诚、信、义的典范深入人心。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封为三界伏魔关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此后明清两代又屡次加封关羽,使其成为一位家喻户晓的神像。关帝也成为会馆奉祀的主神,成为舍身为国的忠勇形象,提升会馆的社会形象,并以“忠义”来凝聚桑梓情谊。关帝不仅是沪地会馆主要的奉神,也是全国各地的会馆祀神。

3.2.2 供奉财神像

奉祀财神的主要会馆:钱业公所。

赵公明,本名朗,字公明,又称赵玄坛,赵公元帅。“玄坛”是指道教的斋坛,也有护法之意,为道教四大元帅之一。赵公明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是主管财源的神明,相传为正财神,司掌世间财源。

3.2.3 供奉妈祖像

奉祀妈祖的主要会馆:泉漳会馆(福建),于天后殿内供奉;山东会馆(山东),于天妃殿内供奉;潮州会馆(广东),于妈祖厅内供奉;三山会馆(福建),于天后宫内供奉。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海神娘娘,航海的保护神。妈祖俗名林默娘,出身于福建莆田湄洲屿,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卒于宋雍熙四年(987),系唐邵州刺史林蕴的七世孙女。“幼而聪颖,不类诸女。”她熟知水性和海洋的气候变化规律,又乐于助人,28岁殉难于出海救护中,人们奉她为地方保护神、海神。自宋徽宗亲赐“顺济”匾额后,其后历代得到过朝廷帝王的四十次册封。香火亦由莆田向南北沿海扩展。后来,随着海外贸易的繁荣,妈祖的足迹也漂洋过海,在东南亚地区及世界各地落户。上海早期的很多会馆由沿海客籍商帮扩展所建,妈祖也就成为沿海商帮在上海会馆公所奉祀的主要神座。

3.3 创设义学提倡教育

在文化教育方面,会馆公所不仅承办义学,而且创办新式教育,采近代西方科学之火燃当代中华文明之光。会馆倡导承办的近代教育进一步培育和提高了民族文化的素养,提升了近代城市市民的基本素质。为适应移民对教育的需求,会馆公所以民间组织的力量兴学助教,办学形式灵活多样,管理制度严格规范,为近代上海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沪上各个会馆公所纷纷开设义学,这不仅解决了部分贫困移民子女的就学问题,也提高了移民群体的整体素质。

3.3.1 广肇公所创办的广肇公学

最早兴办义学的是广肇公所,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为广东移民子弟兴办了两所小学,从1918年起又连续创办6所义学。1923年,接管培德公学(创办于1913年),改名为广肇公学。1929年,又改名为私立广东中小学。1935年,在闸北购地200亩,迁入广东中小学,添办高级中学,改名为上海粤东中学。

3.3.2 山东会馆创办山东学塾

山东会馆创办山东学塾、齐鲁公学。1900年,山东会馆创办山东学塾。1926年另外创办齐鲁公学,起初只设小学部,称齐鲁小学,1942年增设中学部,改称齐鲁中学。上海解放后,山东学塾于1952年被取消。齐鲁中学于1956年改名六十三中学,1958年与和建初中并建为东风中学。

3.4 多姿多彩的建筑艺术

辉煌、精致的会馆建筑艺术,至今还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体现着华夏儿女世代累积的智慧和文明。会馆公所建筑融合了寺庙、祠堂、园林等风格特色,也包含着各地建筑的文化元素。沪上的会馆公所建筑,由于各原住地的人文风俗习惯影响,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带有浓郁的地域建筑文化特色,如三山会馆呈闽南建筑风格、浙绍会馆显浙东建筑风格、徽宁会馆为皖南建筑风格、钱业公所则是江南园林建筑风格。但结构形制大体相同,约分下列各部分。

3.4.1 会馆建筑结构

正殿:又称主殿、大殿,祭奉主要神座,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后殿:供奉神座。

厢房:又称看楼,通常为两层楼,观戏、议事,上有走马楼。

戏楼:又称戏台,面对祭奉神殿,大多坐南朝北,凌空出挑。

花厅:接待宾客。

丙舍:或称厂房,寄厝棺柩。

厨房:饮食膳烹之处。

封火墙:又称骑马墙,将会馆封闭成统一建筑院落,并具有防火功能。

门楼:高大气派,系会馆的主要建筑特色,大多为传统牌楼形制,早期都配有照壁。清末以后,又融入西洋风格,具有中外合璧的特色。

3.4.2 会馆建筑构件元素

木雕:主施于房梁、柱、枋、门、窗、藻井、斗拱上贴金施彩。

石雕:主施于墙石、基石、柱石及门楣、窗棂。

砖雕:主施于门楼、照壁、墙窗、粉壁、镇门祥兽。

铁艺:主施于门楼、栏杆,具有民国时期特色。

3.5 会馆建筑堂名文化

会馆建筑堂名文化如表1所示。

4 沪上保存完好的会馆建筑

在会馆功能与作用消失的同时,上海现存的会馆公所也成为上海城市历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现如今,沪上的会馆建筑还留存有几处会馆遗址、遗迹,但整体保存完好的会馆建筑却是凤毛麟角,是不可多得的文物资源。

坐落在上海市黄浦区的三山会馆,是沪上保存得最为完好的晚清会馆建筑,始建于1909年宣统元年,是由旅沪福建水果商人集资兴建,整幢会馆建筑占地1000平方米。三山会馆坐北朝南,三井院落,具有典型的福建建筑特色和珍贵的艺术价值。1959年三山会馆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它也是沪上保存完好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革命遗址,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光辉创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三山”是福州的别称,旧《福州志》提道:“城中三山:东南曰干山;西南曰乌石山,一曰道山;北曰越王山,一曰闽山。”今日福建省城称三山。会馆四周由高大的清水红墙连成一体,墙体上方的马头墙和将军帽造型,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

三山會馆门楼高约12米、宽20米,门楼中央有天后宫和三山会馆的馆铭石刻,在门楼下方两侧有一组祈福平安、向往美好生活的石刻浮雕群,寓意分别代表祝福快乐、喜上眉梢、百年好合、凤穿牡丹、魁星高照、松鹤延年。石雕构件均为历史遗物,保持了建筑原有风貌。

三山会馆的中天井是会馆建筑的核心部分,由大殿、戏台、厢房组成,古戏台是整幢建筑的经典之笔,顶部喇叭形藻井,自上而下镂雕着百鸟朝阳、八仙吉祥、五福拱寿和旧时上海城墙的模型。戏台四周刻有凤穿牡丹,鱼龙戏珠等木雕图案,是中国传统榫卯结构,设计科学、工艺精湛,达到了实用与美的和谐,细细品赏,耐人寻味。

三山会馆的大殿是会馆建筑的主体部分,殿内高大的花岗岩石柱,与顶部斗拱梁架、木雕构件连成一体,雄伟壮观,处处渗透出建筑历史与文化内涵。

5 结语

会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上海这一移民城市多元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融合中西、多姿多彩的会馆文化助育了各地商帮文化,助力了上海海派文化的形成,内采各地之所长,外纳五洲之精华,中外来沪的移民和上海的本土居民共同创造出独特的会馆文化,一部上海会馆的历史见证了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崛起。

参考文献

[1]上海三山会馆管理处.上海会馆史研究论丛:第一辑、第二辑[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文化发展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