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明
往前几年,我在家待得稍微久一些,就总免不了要和妈妈大吵一架,离家的时候带着一肚子的委屈和自厌。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事件,大部分是因一些小的冲突而爆发。不知道有没有其他人也容易受到家人言语上的刺激,哪怕你知道他们并无恶意,已经称得上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但还是很难平静。
后面吵得少了,但也是勉强保持和平,大多数时候她讲着琐事,我在一旁心不在焉地听,并不算真正的交流。我不是发自内心快乐的人,常常感觉难过,去年过着生日有些情绪失调,站在路边等车的时候忽然想要流眼泪,便提前回了长沙一个人待着。
今年春节我回去,没走什么亲戚,就去看了看外婆,朋友受疫情影响也没有回老家,于是大多数时间我和妈妈待在一起。这个冬天格外冷,家里一刻不停地开着空调和取暖器,谁也不想出门。我打开投屏拉着妈妈看最近刚下院线的评价很高的《爱情神话》,她看着看着便会拿手机回回消息、在姐妹群聊聊天。如果她错过精彩部分,我又掐着点把进度条调回去重播。不过有些细节她还是错过了,看蒙了问我的时候,我便埋怨:“看的时候又不认真,现在搞不懂了吧!”虽然整体气氛倒也融洽,但感觉自己……不知道这样说好不好——活脱脱一副讨人厌的家长模样。
面对我妈时,我似乎继承了典型的中国家长式特点——回家第二天我和妈妈出门办事,坏事频发,我在路上忍不住撒了气,后来事情解决,我又觉得自责,却说不出口道歉的话,只好做别的事情示好。
节前我带妈妈出门买手机,回家的路上她一只手挽着我,一只手拎着装了手机盒和旧手机的购物袋,随着走路的步子甩得老高,像个小朋友。途经一排挡车墩,袋子撞在墩子上,发出很大一声响。我一惊:“哎呀!快看看旧手机是不是撞坏啦?”我妈更是一惊:“哎呀!你怎么没把它放在盒子里呀!”互相埋怨后,我拿过袋子帮她提着,才发现她没有拎着袋子的提手,而且一把攥在手里。所以才能把袋子甩得那么高啊!我好笑地想。
随着年纪渐长,我和我妈的身份像是对调了。我逐渐变成了那个会数落、念叨她的人。这次回家,催人早点洗漱上床睡觉的是我,让人少喝含糖饮料注意健康的也是我。回家之后闲着没事,我把几个柜子和冰箱重新整理了一遍,途中不停地唠叨:“同种类的物品就放一起嘛!东一处西一处地放着容易乱。”“你看,上次还说找不到这个,结果还有一大摞!”“哎呀,这些药都过期了!我可都扔了啊。”
小姨和我妈关系亲近,常来我家。我向她“告状”,说我妈把加起来不到两百克的糯米塞在了三个不同的角落。我妈辩解完又是一副不解气的模样,也向小姨控诉在家如何被我数落。
妈妈表面一副头痛的样子,但过年期间每个来我家喝茶吃饭的人,都不免被她带著展示我的成果,她拉开茶几下的零食架,说着“想吃什么尽管拿呀”,其实主要是想炫耀那几排被码得整整齐齐的零食。
网络上有人分享家里的趣事,说自己二十几岁了,去厨房的时候家长还是会揪一点面团让她到外面自己玩,下面评论的人则说自己三十岁了,晚上家长打开房间门的时候,自己还是会按灭手机假装睡觉——我也会这样。
哪怕偶尔像是身份对调,我还是没有多成熟,大概只是面对关心的人变得更啰唆罢了。
给妈妈换新手机的那天,我们远远看见对面一个卖氢气球的小推车,我指着某个喜欢的气球大喊:“我等会儿要买!”我妈笑骂:“又不是小孩子了!”等到回去的路上,我直奔小推车,正好拦住准备离开的摊主,买下早就看中的气球,高兴地系在包上。后来气球被我一路带回家,停留在客厅的天花板上,又被我妈指给客人看:“我女儿好幼稚!”
某种意义上来说,幼稚挺好的。当我发现妈妈开心的时候走路会把手扬得老高,像个天真烂漫的小朋友时,我的心也在那一瞬间奇异地变得柔软。
不管是二十岁、三十岁还是五十岁,或许没有人可以做到一百分的成熟,甚至连六十分都少有。
但我还是想为自己多加一分。
回到长沙那晚,为了离开前的一件小事,我发消息给妈妈道了一个歉。发出消息后,我的心情陡然变得轻松起来。
——这一分,不是为了给成熟加分,只是想更坦率地表达一次真心与爱罢了。29130131-D002-4A08-A9FB-F4B1C25FDD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