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禁枪为什么这么难

2022-06-12 04:02番茄汁
华声 2022年7期
关键词:军火商持枪枪击案

番茄汁

枪支问题难解根植于美国自身的历史与国情,也许从当年盎格鲁萨克逊人踏上北美大陆的那一刻,这个宿命就已注定。

5月24日,美国又发生一起“屠杀”性枪击惨案。一名枪手在得克萨斯州南部乌瓦尔德镇里的一所小学,使用一支带有大容量弹匣的步枪残杀了19名儿童和两名教师。就在前不久,一名枪手在纽约州布法罗的一家超市开枪打死了10人;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一晚连续发生三起枪击,造成至少21人受伤等等,不一而足。

每次发生重大枪击案后,美国社会都会掀起关于枪支管制的讨论,但这类讨论往往如一阵风,事了无痕。为什么在美国禁枪就这么难呢?

枪是美国文化的核心

美国人拥枪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传统。

当第一批移民踏上美洲大陆时,无论是面对自然界的野兽,还是本土的印第安人,这些移民都必须拥有并能熟练使用的枪支。他们在种地、打猎、收获庄稼时都随身携带武器。

之后,英属北美殖民当局为保卫殖民地,纷纷建立民兵组织。弗吉利亚议会在1619年最早立法,规定所有17-60岁的男性公民必须承担兵役义务,之后又规定,所有公民必须佩带武器。当时大多数殖民地的成年男性都是兵民一体,紧急情况时出去作战,战斗结束返回生产岗位。久而久之,枪支成为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1775年,英国政府在北美殖民地推行禁枪运动,收缴存于民间的武器弹药。此举引发强烈不满。面对禁枪危机,许多弗吉尼亚民兵在左胸处绣上“不自由、毋宁死”的格言。

4月19日,700名前往莱克星顿和康科德搜缴武器的英军,在莱克星顿与200来名民兵迎头相撞,双方开火,美国独立战争由此爆发。尴尬的是,作为正规军的英国人,无论在人数还是火力上都占据绝对优势,却在开战几分钟后落荒而逃,原因是美国民兵的射击精度远高于他们。

不甘失败的殖民地总督蓋奇颁布法令,声称任何人只要持枪,就会被处以叛国罪。

大陆会议针锋相对,发表了一封公开信,信中称:“一个从婴儿时期就被训练使用武器的民族,一个对自由充满热爱从而生机勃勃的民族,是不可能轻易被征服的。”独立战争胜利后不久,1791年底,美国通过宪法第二修正案,其中规定:“训练有素之民兵乃保障自由州安全所必须,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可侵犯。”美国人民持有和佩带武器的权利有了法律保障。

由此,枪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保家卫国的器具,而是上升到“天赋人权”的高度。当拥枪与民主、自由这类价值观牵扯在一起,就成为大多数美国人心中不可触碰的政治正确。

双刃剑

对美国人来说,拥枪是一种执念。

宏观层面上,枪是反抗政府暴政的武器。美国人从骨子里对政府是不信任的。这一点,在最初的《独立宣言》中充分体现:当追逐同一目标的一连串滥用职权和强取豪夺发生,证明政府企图把人民置于专制统治之下时,那么人民就有权利,也有义务推翻这个政府,并为他们未来的安全建立新的保障。

微观层面上,枪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弱势群体,尤其是女性。比如,在美国女性群体中,非裔女性由于种族原因,受到暴力威胁的概率高,她们在美国拥枪群体中人数增长最快。

然而,拥枪给予美国人的安全感有多强烈,伴随的不安全感就有多窒息。这些年,震惊世界的美国枪击案屡有发生。

比如2012年12月12日,康涅狄克州的桑迪胡克小学发生枪击案,有28人在枪击事件中遇难,其中包括20名儿童。再比如2017年,在赌城拉斯维加斯的一场乡村音乐节上,枪手从酒店32层的一个房间居高临下,向人群进行了近10分钟的疯狂扫射,造成59人死亡,527人受伤。

惨案发生后,美国各界从总统到普通民众,都在谴责、祈祷、哀悼,但也仅此而已。

从美国200多年历史看,曾先后有9位总统遭遇枪击,其中的林肯、肯尼迪等4人还因此丧生。仅从这一点来说,美国政府就有一千条理由禁枪。

那么,为什么在美国,枪就是禁不了呢?

禁枪,道阻且长

1968年,美国国会曾通过一项《枪支管理法》,规定不得向有犯罪前科和精神不正常的人出售枪支。里根遇刺后,美国政府也曾一再呼吁立法管制枪支。克林顿主政时期,签署了《布雷迪枪支管制法案》,核心内容是:私人购枪,须由警方对其背景进行调查。之后,又针对青少年持枪犯罪出台了一个方案,包括成年人不得让未成年人拿到枪支、手枪必须有防止儿童误用的安全装置等。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枪支越禁越多。2017年,美国公民持枪数量达到3.93亿支,远超美国实际人口数。

原因除了前面说过的,美国人把持枪权上升到自由、人权的高度外,还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寻找答案。

其一,法律程序繁琐。要禁枪,第一步就是修改宪法第二修正案。在美国现行体制下,要修宪,应由参众两院2/3议员或2/3州议会提出,经3/4州议会或州制宪会议通过,同时还规定批准修正案的时限为7年。而自美国建国以来,在国会提出的超万条的修正案中,通过的仅30余条,走修宪途径来禁枪,难度可想而知。

其二,社会阻力重重。美国有个枪支管理的民间组织叫“全美步枪协会”,拥有400多万会员、1000多个地方性武装俱乐部。他们在华盛顿设有专门机构,不惜花费重金来拉拢国会议员,通过参众两院进行游说借以施加压力。他们辩称:“枪支是无罪的,而是使用枪支的人有问题。”

更讽刺的是,每次枪击案件发生,“全美步枪协会”往往借此大做文章,鼓励更多民众拿起枪来保护自己。比如,2012年美国桑迪胡克小学发生枪击案后,“全美步枪协会”在多个州呼吁让学校职员持枪上班,以应付枪击案。

其三,幕后的资本力量。枪支从设计、制造到购买使用是一整个利益链条。军火商处于这一链条的顶端,加强枪支管理势必要影响他们的利益,他们必然反对并阻碍任何禁枪法案的通过。军火商背后的人群庞大,仅“全美步枪协会”就有400多万人,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不敢得罪他们。

就在得州枪击事件发生前几日,美国著名军火商丹尼尔防务公司在推特上发布一则广告,内容是一名小男孩席地而坐,把玩一把突击步枪,配文是“教育孩子使他走正道,他长大之后就不会走歪路”。正是这家军火商生产的突击步枪,酿成了24日得州小学的枪击惨案。

禁枪之路漫漫。每一次的鲜血和生命,固然激起些许微澜,但当时间将伤痛填埋,一切又归于平寂,历史继续陷入无解循环。枪支问题的难解根植于美国自身的历史与国情,也许从当年盎格鲁萨克逊人踏上北美大陆的那一刻,这个宿命就已注定。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

猜你喜欢
军火商持枪枪击案
巴黎枪击案
大学枪击案
购物中心枪击案震惊丹麦
纽约地铁突发枪击案
英澳大学和军火商“走太近”引民众担忧
不做武士 要做“军火商”
持枪最多的国家
持枪最多的国家
禁枪可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