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江浙城市文化

2022-06-12 01:54吴秋红
文化产业 2022年13期
关键词:茶馆南京苏州

《江浙旅行记》及其作者

民国时期的史学家王桐龄(1878—1953)是我国第一位在国外攻读史学专业并正式毕业的学者。其于1898年考中秀才,1902年被保送到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4年由京师大学堂公派日本留学,是京师大学堂首批官派的31名留日生之一,1908年升入东京帝国大学史学科学习,1912年学成回国后进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任教。

1925年,身为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教授的王桐龄,被江苏几所教育机构聘用,赴南京讲授民族史课程。授课之余,他将在江浙地区辗转讲学以及游览的见闻记录下来,整理成册出版,名为《江浙旅行记》。“民国十四年七月,余受国立东南大学、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图书馆协会、江苏省教育会合组暑期学校之聘,充讲师,担任北三民族活动史,赴南京。”根据书中的记载,于1925年7月24日抵达首个讲学目的地南京,到同年9月5日启程返回北京,历时一月余,王桐龄游历了南京、杭州、苏州、无锡、扬州、镇江等城市。王桐龄从多个角度对这些城市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呈现了民国20年代江浙主要城市的样貌和文化特点。

王桐龄所指的江浙地区,是江苏南部的南京和浙江所组成的地理区域。本文所讨论的,王桐龄游历该地所观察到的城市文化,主要涉及建筑、饮食和休闲三个方面。苏南和浙江两地的文化渊源,都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两国经历战乱后融合形成的吴越文化。因而这些城市一直以来表现出的文化性格也较为相似,被合称为“江浙文化”。王桐龄游历江浙地区所观察到的城市特点、鲜明的建筑、饮食和休闲文化,共同组成了江南地区典型的细腻、风雅的江浙城市文化。

江浙城市的建筑文化

每当游历到一个新的城市,王桐龄首先叙述城市概貌,之后描述城市的建筑。王桐龄描述南京的建筑分为三种,分别是新式洋房、旧式瓦房和草房。王桐龄对草房偏爱有加,字里行间充满赞许。他写道:“草房以茅做顶,高粱秸做墙,内支以木,外涂以泥,多数劳动者及农民之房属之。农民之房错落于农田间,多数无院落,间有用枫树、小杉树或他种植物编做篱笆者,颇似日本之生篱,异常风雅。居移气,养移体,无惑乎南京买菜佣奴,俱有六朝烟水气也。”六朝时期的南京,时称建康城,是南方的经济、文化中心,达到了江南地区古代文化和艺术的高峰。后代的文人以六朝烟水气,指代南京城所透露出的典雅书卷气息,成为后人对南京城的总体印象。在王桐龄眼中,南京草房的建构、总体布局,流露出的典雅之气,不仅让他想到日本园林建筑,更让他联想到“六朝烟水气”,可见他被南京建筑文化所流露出的深厚文化气息所折服。

王桐龄描写的南京草房,以草做屋顶,秸秆做墙面,木头做支撑,体现了江浙建筑就地取材的特点。“江浙地区建筑材料极其丰富,品种多样,竹、木、石、砂、砖、瓦一应俱全,就地可取。”与南京建筑风格相似的,还有杭州的木造房。“用瓦做顶,前后用木板,两旁用砖瓦或竹蓖做成。”还有扬州、镇江的建筑多此类型。这些建筑风格显示了江浙建筑文化崇尚就地取材、精巧搭建的特点。这既体现了江浙建筑淡雅朴实的特点,又体现了灵巧素雅的建筑格调,依靠江浙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呈现了江浙建筑文化融自然與人文于一体的特点。

江浙城市的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王桐龄此行也记录了江浙地区的饮食。在南京饮食的记录中,王桐龄首先提到的是西餐。“南京城内之西餐,价昂而味劣。西餐馆地方颇宽敞,而顾客甚少。南京之烧饼、面包,俱含黏性,或谓‘南方之麦,多系夜间开花,性情不平和’。”事实上,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伴随着西方文化进入中国,这一时期在饮食方面被称为中国的西方饮食文化时期。江浙沪地区,因其地理上位于通商口岸,便于接触外来文化,受到了西方餐饮文化的冲击,对本土饮食习惯产生影响。王桐龄叙述的南京西餐馆场地宽敞,但餐价昂贵,味道欠佳,比如面包黏硬不松软,让我们看到了江浙地区接触西餐的早期阶段的境况。虽然该地开风气之先,最早接触西方饮食,但由于价格昂贵,且是初步接触西餐的阶段,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且制作水平也稍显落后。

此外,王桐龄记录了在南京讲学期间,以大米为主食的饮食。“每日早晨,稀粥,有咸菜。午晚二餐,皆一汤一菜,米饭。菜尚可口,唯米太粗,有稗子。”可见,南京人的一日三餐以大米为主。关于苏州饮食,王桐龄这样记录:“苏州之饮食略同于南京,唯粥之种类甚多。味甚美,有专门粥铺,兼卖点心。”南京饮食中的常见蔬菜等,“南京之丝瓜约为三四尺。茄子细而长,形似黄瓜。常食之菜,茭白、竹笋多,冬瓜洋葱次之。另有豆角、韭菜,价贵。南京饮料水,以长江为第一。”王桐龄此处记录的,都是江南地区常见的蔬菜,并且他还将江浙地区的蔬菜与北京的蔬菜进行比较,显示二者的不同。

身为北方人的王桐龄,在游历江南期间以食用稻米为主,改变了往常的饮食习惯,给他留下的印象颇深,所以文中多次记录了以米饭或粥作为主食。中国北方人喜面食,南方人则偏爱大米。王桐龄所游历的江浙地区,是“大米文化”的主要地区,这种文化最早发源于浙江省的余姚市,该地七千年前便开始种植、使用水稻。所以,王桐龄所记录的江浙地区以大米为主食的饮食习惯,代表了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米文化”。

王桐龄对江浙地区的饮食记录,显示了民国时期江浙地区饮食文化的两个特点。一是该地区饮食文化的现代特征。中国近现代饮食文化的变化是以长江中下游的通商口岸为中心,逐步向周围辐射展开的。王桐龄所记录的江浙地区,正是中国近代以来最早受到西方饮食文化冲击的地区。西餐的进入打破了该地区传统中国饮食的格局,也改变了中国传统的餐饮文化。二是以大米为代表的江南地区的饮食习惯,在王桐龄的游记中也得到了体现。王桐龄所叙述的每日食用的米饭和粥类,体现了江浙地区“大米文化”的特征。西餐和大米的组合,是王桐龄笔下民国时代江浙地区饮食文化的特点,也代表了中国饮食文化现代化的早期阶段,在当时的中国形成了少有的中外融合的饮食文化,呈现了当时该地区饮食文化的现代化特点。

江浙城市的休闲文化

茶馆休闲是明清以后江浙地区休闲文化的典型特征,王桐龄一个半月的江浙游历过程中,关于每个城市休闲文化的记载,必然提及的是茶馆,可见茶馆是王桐龄对江浙城市休闲活动的主要印象。比如南京“鼓楼中层东西宽逾十丈,南北长逾五丈,辟为茶馆,楼在城中央,其位置约当北京前门,可以远眺市街,眼界极为开阔”。杭州“西湖十景之一三潭印月,小茶馆可以品茗,并卖西湖藕粉”。无锡“茶馆之繁盛略等于苏州,街上熙来攘往之人甚多,神气总觉比苏州街上之人忙碌”。王桐龄记录的各个城市的茶馆突出了当地的特色,南京茶馆的人文雅韵、杭州茶馆的商业气息等,而他记载得最为详细的则是苏州的茶馆。

“江浙茶馆非常发达,每日自朝至夜,坐客常满,可以喝茶,可以吃点心,可以吃饭,可以打牌或下棋。其最方便者,有理发之设备,或由澡堂兼带代。至于每茶馆中,必有卖口技者说书,或校书唱曲,更为自然之事。苏州城内名流巨绅豪商,每日多赴茶馆消遣,习以为常,社会上不以为怪。不似北京之茶馆,每日出入者,仅限于劳动界也。”从王桐龄的记述看,茶馆是苏州人日常生活的主要休闲方式,是苏州城市休闲文化的核心部分。他详细记录了茶馆多方面的休闲功能,包含饮食、娱乐、生活服务、社交等多方面,呈现了茶馆在江浙地区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特性。

茶馆在工商业发达的江浙地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茶馆自唐宋以后开始出现一直到清末,江浙地区的茶馆文化发展成为中国最兴盛的茶馆文化。据记载,清末民初江浙地区茶馆最多的是苏州、扬州,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由于手工业和商业从业者人员众多,茶馆不再只是歇息饮茶之地,更是该地商人商谈、集会的场所。茶馆成为工商业发展的一个环节,在以工商业为特点的城市中,茶馆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王桐龄也注意到,苏州的茶馆从早到晚均营业且客满,显示了茶馆在苏州城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而且,苏州的茶馆有不同于北京茶馆的功能特征。北京的茶馆多为劳动者出入其中,茶馆的功能体现为劳作后的休息场地。但是在苏州等江浙地区,茶馆所代表的则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休闲文化。商人和官绅们进入茶馆休闲,是很常见的现象,構成了江浙地区的主要消费人群和特有的茶馆文化。其次,将茶馆与艺人的表演活动相结合,是茶馆揽客的重要手段,也是江浙地区茶馆的首创,成为江浙地区茶馆文化的特色。王桐龄也注意到,几乎每家茶馆,都会提供说书、评唱表演。王桐龄所描述的江浙地区的茶馆,每日宾客络绎不绝,茶馆中评唱声婉转,商人们在此互通行情,官绅们在此沟通交流,描绘出该地区繁荣的茶馆文化。这种丰富的茶馆文化,是以工商业为代表的江浙地区城市文化的最重要方面,构成了该地区最主要的城市休闲文化。可以说,王桐龄笔下的苏州茶馆,体现了工商业发达地区茶馆的鲜明特色,是近代以来江浙等先进地区城市休闲文化的真实写照。

此外,王桐龄描述的具有江浙地区特点的休闲文化,还包夏天纳凉时的场景。“南京人家院落小,故夏日夜间,多在街上乘凉。凡大街小巷两旁,竹床、板床、藤椅、圈椅,弥望皆是。老少妇女,彼此了无嫌猜,不相避忌也。”夏天江浙地区闲适的纳凉休闲,构成了江南地区城市文化的重要方面。南京人纳凉时轻松、开放的心态,给北方人王桐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流露出他对这种惬意的休闲文化的向往。

《江浙旅行记》中,王桐龄除了从上述三个方面赞许江浙城市文化,在对每个城市概貌的描述中,我们也能看出他对江浙城市的欣赏。南京“城内外多小山,虽虎踞龙盘,形容未免过当。然多山多水多丘陵与池沼,富于诗情画意,风景固远胜北京。多寺多亭多阁多宫殿,富于古迹名胜,历史地理上之价值,亦不让北京”。杭州“市街繁华,商业兴盛,与苏州相伯仲,而建筑之壮丽,街道之宽阔,则远过之,古迹名胜甚多,风景之盛,甲于东南”。苏州“居民稠密,商业繁盛,甲第云连,生齿之繁,实在江宁之上”。扬州“新城为商业地,市鳞栉比,厦屋云连,颇为繁盛”。这些对江浙城市的美誉,流露出王桐龄对自然丰富、市井繁华、丰厚人文的江浙城市的艳羡和高度赞赏。这些江浙城市融合了雅致的自然景观和富于情趣的人文景观,构成了江浙城市文化的总体印象。

江浙地区建筑文化质朴而典雅的草屋,是该地区自然和人文景观相融合的缩影,使王桐龄感受到该地深厚且雅致的人文气息。民国20年代江浙地区的饮食文化,则可以视为中国接受西方现代饮食文化影响的早期样貌。中西合璧的饮食文化,正是在清末和民国时期首先在江浙地区形成,并由此逐渐辐射全国,成为目前常见的现代饮食文化。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江浙地区的茶馆文化极具商贾发达的江浙地区地方特色,成为中国茶馆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也成为江浙地区城市休闲文化的典型特征。

本文通过分析民国20年代王桐龄游历江浙地区期间对该地区城市样貌的记录,讨论民国20年代江浙地区城市文化的代表特征,即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和茶馆文化,提供了一个了解民国时期中国东部城市文化的途径。王桐龄在游记的卷首提到:“江浙为人文渊薮,地大物博,非短时间所能调查,著者个人能力有限,管中窥豹,只见一斑。”正如他所言,江浙地区的人文历史渊源,在长期的发展中,依靠优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不是王桐龄一个多月的游览便可以深入感受的,但是他通过对江浙地区的建筑、饮食和休闲文化的敏锐捕捉和详细记录,为我们呈现出民国20年代独具特点的中国东南沿海区域的城市文化特色。在历史长河中江浙地区温润、灵秀和细腻的江浙城市文化积淀,在王桐龄的笔下跃然纸上,让人仿佛有徜徉其中之感。

参考文献

[1]王桐龄.桐龄旅行记[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21.

[2]吴秋红.史学家王桐龄留日时期的日本游记与民国社会[J].亚洲与世界(第四辑),2021(12):139-155.

[3]郭鑫.江浙地区民居建筑设计与营造技术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6.

[4]钟桂松.江浙文化带状研究[J].浙江学刊,1997(04):105-106.

[5]周炫宇.试论近代江浙沪地区饮食文化的变化以及原因[J].神州,2013(06):2.

[6]姚伟钧.近现代长江流域饮食文化的变化轨迹及其趋向[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04):45-47.

[7]顾胜楠.民国时期杭州茶馆与城市社会生活研究(1927—1949)[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7.

猜你喜欢
茶馆南京苏州
“南京不会忘记”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南京大闯关
《成都老茶馆》
南京:诚实书店开张
南京、南京
北京的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