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拉萨藏族婚礼仪式音乐文化

2022-06-12 01:09张月
文化产业 2022年13期
关键词:藏族拉萨婚礼

张月

藏族婚礼仪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民间文化活动空间,其中展现了历史、信仰、音乐、舞蹈、服饰等丰富的民俗文化。藏族婚礼仪式音乐既是藏族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时代的进步,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环境背景中,藏族婚礼仪式出现涵化现象,即当代拉萨藏族婚礼既延续了传统的仪式程序、严格的礼节要求,又融合了当代文化元素,通过婚礼执仪人、参与者的各种仪式行为活动的介入,呈现出当代拉萨藏族婚礼仪式音乐文化新的发展态势。

当代拉萨藏族婚礼仪式

历经千百年的发展,拉萨逐步成为西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藏族文化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变迁,拉萨藏族在与其他民族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其婚礼仪式仪程的形式、内容、对象、场域、意义等方面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催生出新的文化现象,从而重构了当代拉萨藏族婚礼仪式及其音乐文化。

婚礼仪程

传统藏族婚礼风俗独特、礼节繁复,一个完整的婚礼根据时间排序大致可分为提亲(求婚)、定亲(订婚)、成亲(结婚)、婚后回门四个阶段,其中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仪式礼节、场域限定与对象需求,具有独特的民族性风格与浓郁的区域性地方色彩。

当代拉萨藏族青年男女的婚姻缔结多为自主婚姻,双方通过自由恋爱,建立感情而订婚,待条件成熟后领证结婚并举办婚礼,双方按照这样的婚礼模式来进行。由于男女双方感情稳定、情投意合,婚礼仪程较为简单,与传统婚礼相比,简化为订婚、结婚、婚后回门三个阶段。当代拉萨藏族婚礼的第一阶段订婚仪式的仪程,只需新郎与新娘、双方父母或部分家庭至亲参加,双方父母认可后,共同商定结婚日期、准备结婚的具体事宜即可。第二阶段为正式婚典,婚礼基本上划分为两部分。一是针对家庭至亲参与的家庭内部小型的仪式,主要仪程为祈福吉祥、敬献哈达,时间一般一天结束,整个仪程虽有一定程度的简化,但基本保留传统婚礼仪程的习俗。二是新郎新娘与双方父母邀请朋友、同学、同事等亲友共同参与的较为大型的开放、对外的婚礼仪式,具体仪程发生变化,可分为敬献哈达、敬酒及吉祥结尾等仪式。与传统婚礼仪式不同,婚礼举办持续的时间多则两至三天,少则一天结束。第三阶段婚后回门已没有更多习俗与要求,仪式更为简单,时间也较为自由。在婚后通常由新郎、新娘携带礼品一起回女方家吃饭,表示回门阶段完成,并没有具体的仪式与习俗要求。当代婚礼举办形式逐渐多样化,新婚人群接受婚事新办的形式,婚期也较为灵活,主张简朴、节约,有的选择茶话形式代替婚礼;有的青年男女先登记领证,后举行婚礼;有的则采取旅行结婚等形式。

婚庆服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拉萨藏族婚礼仪式较传统仪式有了相应的变化,婚仪简约,注重实效。加之受内地消费观念与行为的影响,新兴行业——婚庆公司及场所开始在拉萨崭露头角,为婚礼策划设计流程环节、联系婚礼场地、布置场地装饰、新人化妆造型、婚车车队等提供全系列服务。

在家庭外部大型婚礼仪式中,根据新郎、新娘及双方父母的社会资源与人脉关系,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事人数较多,且全体人员共同参与敬献哈达、就餐、娱乐以及室外吉祥结尾仪式,双方家庭需要考虑适合举办各项仪式的场所。因而拉萨出现许多专业婚庆场地出租,这些地方是适合举办婚礼的场地。

婚礼作为婚姻缔结的外在表现形式,当代新人多选择用影像手段记录,以便留下美好的人生印记。在婚礼仪式正式举办之前,新郎、新娘会根据喜好拍摄传统服饰照片、婚礼写真等不同风格照片、视频,记录幸福时刻,作为珍藏的回忆。此外,还会制作精美的电子请柬,通过互联网对外正式宣布他们组建家庭。

当代拉萨婚礼仪式通常会邀请演出团队负责整个仪式中的音乐、歌舞表演,此类演出团队分为营利性团队与非营利性团队。双方家庭中如有亲戚或关系较好的朋友是从事此类演出的民间艺人或民间演出队成员等,则可直接邀请其前来表演,负责婚礼仪式中传统仪式音乐的演唱,这些团队一般为非营利性质。营利性团队则是较为成熟的演员团体,他们负责完成仪式音乐演出,并兼职服务工作,但这些团体的人员身份多样,不专为婚礼仪式服务,还是各文艺团体演员或任职于其他工作单位,如西藏藏剧团、拉萨娘热民间艺术团、雪巴拉姆藏戏艺术团、慈觉林藏戏团等拉萨周边的藏剧团以及其他囊玛堆谐小型团队。

当代拉萨藏族婚礼仪式音乐

当代拉萨藏族婚礼自身的发展及与外部文化交流之间的相互影响,带来当代社会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文化发展交流等多重改变,传统文化随着历史进程产生变迁。婚礼仪式产生相应的变化,婚礼仪式音乐也随之多元化。

传统音乐的结构变化

笔者于2020年底至2022年初,多次对婚礼仪式音乐进行田野考察与参与性观察,主要前往拉萨市林周县边林乡当杰村、林周县甘曲镇居荣村、达孜区雪乡扎西岗村、达孜区邦堆乡克日村、城关区纳金乡纳如村、城关区蔡公堂乡慈觉林、墨竹工卡县甲玛乡赤康村、曲水县南木乡南木村、堆龙德庆区古荣镇那嘎村等10余村、镇、小区,并于期间全程参与观察拉萨婚礼仪式8场次,采访与咨询相关专家学者,累计50余人次,收集部分拉萨婚礼仪式音乐一手资料。其中,年龄最高者为1945年生人(丹增达娃老人)①,最小者为1997年生人(益西卓玛)②。在他们中间拉萨市林周县边林乡当杰村达娃卓玛③目前保留曲目数量最多且较为完整,可演唱谐钦55首,冲鲁谐钦17首;城关区纳金乡纳如村、墨竹工卡县甲玛乡赤康村整理保存梳理较为工整,分别有16首谐钦、20首冲鲁谐钦与20首“面鲁”;而曲水县南木乡南木村、堆龙德庆区古荣镇那嘎村婚礼仪式音乐曲目保存不容乐观,均仅有1首曲目。

民间信仰仪式音乐,就是在各种大小仪式上专曲专唱的音乐。从婚礼仪式音乐品种使用的角度进行区分,传统婚礼仪式音乐主要包括谐钦、冲鲁谐钦、协巴、羌谐四种音乐品种。传统婚礼仪式敬献哈达的过程通常只演唱具有专曲专用性质的谐钦音乐品种,而当代婚礼仪式音乐较为丰富,大体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保留部分谐钦音乐并按照传统音乐的基本演唱方式进一步开发整合重新编排,如在献哈达仪式中,融入具有吉祥之意的传统民歌,添加扬琴、竹笛、扎念等器乐组成小乐队形式为人声伴奏,具有更强的表演性与观赏性;二是邀请专业团体表演囊玛堆谐等音乐品类,当代婚礼仪式音樂已经不像传统婚礼仪式音乐有严格具体的要求只演唱“谐钦”音乐,在仪式中融入囊玛、堆谐、果谐、藏戏、民歌、酒歌、果卓、弦子等其他品类的传统音乐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这是其他藏区藏族人民迁入所带来的文化内因的差异,使得拉萨地区人民在交流与交往过程中,受其他地区藏族的文化影响,或其他地区藏族受卫藏地区藏族人民传统文化影响,从而产生碰撞与交融,形成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

协巴作为婚礼仪式中必不可少的说唱音乐形式,其内容以吉祥、祝福的赞词为主,包括彩箭赞、车马赞、门赞、房赞、佛龛赞、青石板赞、梯子赞、风幡赞等。协巴说唱的任务必须由“祥钦”来承担,“祥钦”不仅主持成亲的全部仪式,掌握整个婚礼的进程,把控各个仪式程序,还需要根据仪式中吉祥物品的使用、场地的变换、不同人物的出现,说唱对应的协巴赞词。传统的协巴说唱有相应流程与整套说唱内容,但如今的赞词内容形式均已简化,当前仅唱门赞、房赞、彩箭赞等少数赞词。加之,随着交通方式的转变,早期的马赞已演变成为车赞,其功能、形式不变,但赞颂对象、内容完全不同。

“藏语中,婚礼称为‘羌萨’或‘冲萨’。其中‘羌’意为青稞酒,‘萨’意为地,合起来就是青稞酒+地,实际指婚礼,这里可以看出青稞酒与婚礼的相互关联,从中产生了藏族人称为‘冲协’与‘羌谐’的酒歌。”“冲雄玛”是婚礼仪式中从事敬酒献唱工作的专职人员,她们演唱的酒歌音乐风格通常热情明快。在婚礼仪式过程中,一行“冲雄玛”手端酒壶、酒碗代表新郎、新娘两家向前来赴宴的亲朋好友逐一敬酒,客人可要求“冲雄玛”演唱羌谐酒歌,并于“冲雄玛”优美动听的歌声中欣然接受其所敬献的美酒。酒歌使用场合较多,曲目的自由选择性较强,没有专一固定性,因此,羌谐曲目仅有部分流失,保存相对完整。

在传统藏族婚礼仪式中,不同的场域与仪式构成不同的演唱方式。“在藏区,一个较为完整的婚礼仪式音乐,由说唱、对唱、领唱、歌舞、酒歌等不同类别的音乐组成。”随着时代发展,部分演唱形式不再出现,如在传统婚礼仪式成亲(结婚)阶段中迎亲与送亲环节的对唱形式,男方“祥钦”去女方家与接新娘并返回男方家的路途中必须通过三道关卡,其中包含“祥钦”与“冲雄玛”对唱谐钦,“冲雄玛”出题考验“祥钦”,两者进行相互对答式的演唱形式,此类仪式环节在当代拉萨藏族婚礼中已很少出现。

当代音乐的创新融合

受当代流行音乐影响,较多流行音乐元素传入藏区,部分藏族流行歌手创作出一批带有本土特色且具有民族性特点的优秀流行音乐作品供人们使用、娱乐与消遣,通过民族与世界、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融合,在藏族人民中间迅速传播,在当代婚礼仪式中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内容。结婚当天献哈达仪式开始之前,会举行综合性歌舞演出,由主持人掌握整场演出的表演内容,由专职演员进行表演,婚仪中的“祥钦”与“冲雄玛”不参与此表演,整场演出持续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演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同场表演带有藏族音乐元素的新民歌、传统民歌改编加入MIDI伴奏形成新的演绎方式或流行音乐,整场演出由话筒、音响、LED屏等电子设备载体呈现。新时代产物的介入,更加明确直观地体现出现代流行音乐因素,烘托了现场氛围,增加了婚礼现场大众的视听感受,具有浓厚的时代风格。

藏族婚礼仪式音乐的文化存续

传统藏族婚礼仪式音乐文化大多属于活态传承,通过仪式与音乐融合当代元素再现传统文化,在民间已形成新的文化认同。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启动,我国逐步建立健全各项设施与方案政策,先后成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以及全国各地非遗保护中心等相关单位。如拉萨纳如谐钦于2007年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甲玛谐钦、拉萨婚俗被列为西藏自治区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文化保护相对完整。

从历时性的角度来看,婚礼仪式与婚礼仪式音乐在千百年的流传过程中逐步发展,时至今日仍被沿用与关注,但关于传承谱系与传承脉络的梳理追寻往往难以得到较理想的结果;文化持有者信息及文化本身没有得到良好的保存与记录;部分传统文化流失较为严重等。从共时的角度来看,一些传统婚礼仪式仪程、音乐等在部分地区得以流传,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在横向发展过程中,由于传承人对新鲜事物的接触与所受教育不同等影响,将会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酌情添加个人的经验进行创作,又出现一定的变异性。

综上,传统文化的延续在行为模式与思维观念中依旧保留,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认识逐步趋于统一,进而出现文化同质化等现象,如何保护文化特质、文化特性与文化特点,需要我们以更加开放、包容的视域对待传统文化及其流变。

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促使社会多元化,当代拉萨藏族婚礼仪式音乐文化已经形成新的发展模式。整个婚礼仪式中除了保留部分传统婚俗文化外,增添了系列婚庆服务,解决了人们当下的需求,提升了效率,婚礼仪式中的传统音乐结构发生变化,融入了众多当代音乐元素。与传统婚礼仪式相比,当代拉萨藏族婚礼仪式音乐文化呈现出多样化,同时出现不同程度的文化变迁,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留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应当成为我们思考辨析的问题之一。因此,当代拉萨藏族婚礼仪式音乐文化传承亟待政府、学者、文化持有者及社会多层面的关注、抢救、保护与研究,亟须进一步探究当代拉萨藏族婚礼仪式音乐文化存续问题。

注释

①丹增达娃,女,77岁,前慈觉林藏戏队成员,2021年12月24日田野考察笔记。

②益西卓玛,女,25岁,那嘎藏戏队成员,2020年11月12日田野考察笔记。

③达娃卓玛,女,62岁,林周县边林乡当杰村村民,2020年12月25日田野考察笔记。

参考文献

[1]赤烈曲扎.西藏风土志[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

[2]曹本冶.中国传统民间仪式音乐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3]更堆培杰.西藏音乐史[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11.

[4]西藏自治區群众艺术馆,西藏自治区非遗保护中心.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15.

【课题项目】西藏大学研究生“高水平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当代拉萨藏族婚礼仪式音乐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19-GSP-S076)。

猜你喜欢
藏族拉萨婚礼
西藏“Z 世代”的拉萨记忆与憧憬
The Light Inside
藏族舞蹈的动作特点和传承发展
《演变》《藏族少女》
拉萨土豪
竹幼婷:那些年我参加过的婚礼
Comments on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by Younghee Sheen
去拉萨不能错过的五件事
一位藏族老阿妈和五星红旗
多趣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