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文化下乡活动,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但现实存在的各级政府重视程度不高、基层文化站落实不到位、文化下乡缺乏创新性等问题,严重影响着预期的效果。只有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建立文化下乡长效机制、培育乡村文化队伍等方式,才能真正達到文化下乡服务乡村的目标。
我国文化下乡活动至今已经实施了二十多年。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新世纪以来的文化下乡活动有着丰富的内容,贯彻落实文化下乡政策,既能够宣传中国先进文化,又能够弥补农村生活中文化的不足,从而缩小城乡文化差异,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但对于文化下乡,我们不能只从政府工作报告上做结论,而应深入基层,代表农民群众发声,应该看到现阶段基层文化下乡工作还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对其未来的发展路径做一深入探讨,为新时代的文化下乡工作提供借鉴。
文化下乡的背景与现状
1、文化下乡是时代的需要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对于农村地区而言,大众文化仍然比较荒芜,广大农民普遍渴求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而政府有关部门也逐渐认识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1996年12月,中央宣传部、文化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1997年,“三下乡”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其中,文化下乡的目的便是传播先进文化,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整体来看,我国农村群众的文化素质偏低,这严重影响了民众的政治参与度。
2、农民的政治参与积极性不高
“中国不存在西方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价值观念,传统文化中也很难孕育出人权、自由、独立、民主等价值,权利意识的匮乏,臣民文化,中庸观念及明哲保身等传统政治文化影响下,农民长期以来对政治持消极态度,在乡土社会中长期形成的‘差序格局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构成了当代农民政治参与的文化基础,间接地影响着农民的政治参与行为。”[1]农民的政治参与积极性不高,也就意味着文化下乡难以在农村开展,不能够发挥其预期的作用。
3、文化下乡的非常态化与农村实际生活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
“三下乡”是立足于“送”,对于乡村文化的建设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送一次是一次,送两次仅两次,送一县是一县,送一乡是一乡。政府不可能将精力都放在文化下乡上,更做不到天天送。而农民群众要种地、打工,经营自己的生活,也不可能天天去观看演出。这就如同吃饭一样,别人送来的“美味佳肴”只能改善一时的生活,而正常的生活是天天都要有精神食粮,这是单纯的文化下乡难以达到的。所以,从根本上来看,要想达到提高农民文化修养,真正丰富民众文化生活的目的,最重要的还是要在送文化下乡的基础上,建设好“乡下文化”。换言之,“文化下乡”诚可贵,“乡下文化”价更高。要想彻底改变农村落后的文化面貌,仅送文化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借文化下乡来培养自己的乡下文化。而要想做到这一点,文化部门的有关领导就必须树立“再穷不能穷了乡下文化,再苦不能苦了百姓精神生活”的理念。[2]惟有如此,才能真正建设积极向上的乡下文化。
4、文化下乡网点未能达到全面覆盖
“中国人的生活是靠土地,传统的中国文化是土地里长出来的”,[3]但城市化进程的到来改变了农村社会的面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乡二元结构有所松动,农村注入了现代化的文化因素,而市场经济下的市场文化带有功利性的价值取向,政府组织下的文化队伍又十分有限,人力、物力、财力不可能在每个村落都做到面面俱到,因而致使农村内生性文化逐步瓦解,而嵌入性文化的影响又不能满足乡村文化发展的需要,最终导致乡村文化的失序与衰败。
文化下乡面临的困境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但大多数人的研究视角还停留在经济、政治层面,对于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缺乏理性认识。因而,在一些文化建设落后的地方,封建迷信活动一直占据着人们的精神生活空间,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相背离。“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由于不同类型文化的价值观非常悬殊,即便是同一社区文化场中的成员之间也会发生激烈程度小、频率低的各种冲突,而不同文化的人处在一起,沟通上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困难,有时候甚至会完全无法沟通。因此,不同的文化遭遇到一起时,发生冲突是不可避免的”,[4]但只要不是过于紧张或剧烈,“冲突作为一个过程,能够促进社会的协调和整合”,[5]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与融合。现阶段我国文化下乡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各级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不足,各乡镇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
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洪曾讲到,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克莱德·克鲁克洪认为,文化指的是“某个人类群体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整套的生存式样”。换言之,“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括显型式样又包括隐型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6]因而各级部门乃至农民群众都应该重视文化建设,让文化成为人民生活的精神支撑。但目前,各级政府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有欠缺,导致部分地区文化下乡活动器具和设施不健全,缺少活动资金,而一些文化站文化队伍老化严重,农村人才外流,离土离乡现象严重,缺少新生力量。
2、基层文化站落实不到位,一些文化部门流于形式
在农民日常生活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乡村公共文化以农民为主体,强调农民的主观能动性,而“城市中心主义”的文化模式脱离了农民的活动,因而难以在农村扎根发芽,最终导致“文化下乡”流于形式。文化下乡原本是利民惠民的好事,但现阶段一些政府官员的文化服务意识仍然停留在以输血方式为主的“送文化下乡”上,而且在许多地区“送文化下乡”成了上级政府的规定性动作,一些基层政府部门采取“躲猫猫”式的行政服务治理方式,使得文化下乡难以落到实处,成为“文化盆景”。
3、文化下乡缺乏创新性,不能适应各地区农民的需要,致使许多农民对文化下乡“不感冒”
事实上,农民群众对于优秀文化艺术作品是很欢迎的,只是当下的文化下乡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群众的真正需要,或者说与群众的生活脱节,从而导致了公共文化资源的浪费。2014年11月30日的《人民日报》曾发表《文化下乡要对接群众》一文,认为“文化下乡是件利民惠民的好事,但在真正落实时,一些地方的效果却不太好。演员累得够呛,群众还不爱看,把文艺演出变成了‘文化盆景”。[7]这就表明,文化下乡如果背离农民的需要,就会造成文化资源的浪费,进而可能会导致农民对政府文化政策的失望。
4、政府强令下的文化下乡与乡村原有公共文化规范产生冲突
乡村社会有其自身的“权利文化网络”,在传统农业社会,小农意识一直占据人们的精神空间,国家权力很难深入到乡村社会,在这种状况下,人们普遍形成了自己的习惯法,家族法规、礼仪习俗、社会舆论以及宗教信仰等乡村社会规范成为维系乡村社会秩序、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的支撑。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权力开始深入乡村,但国家主导下的文化下乡并未能做到与乡村社会规范的有机衔接,致使文化下乡难以在乡村落实,造成了乡村文化的断层。
文化下乡的发展路径
根据上文所述,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已经严重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而在文化建设落后的地方,封建迷信活动成了人们的精神消遣与寄托,文化生活的贫乏使聚众赌博成为人们热爱的娱乐方式。文化建设的落后已经开始影响到了我们的社会稳定和农村基层的政权建设,不懂得以文化的手段去陶冶教化民众,使有些乡镇政府整天忙于综合治理和调解纠纷。我们常说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那么,老百姓渴望的事我们就应该坚持下去。而要想真正做好文化下乡,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文化下乡要对接群众,调动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在“为民、便民、乐民”上多花点心思
发展农村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仅需要政府的扶持,还需要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将文化扶贫与农民自救结合起来,再假以时间,这样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事业才能够欣欣向荣,农村的文化氛围才能越来越好,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才能更丰富。因而需要深入调查群众的文艺喜好,根据当地情况和农时季节特点,合理安排演出内容、时间和地点。如农村常有“逢集”与“背集”,演出时间就可以尽量安排在下午或晚上,以免与农民日常生活冲突。再者,对于文化活动要加强宣传,要善于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在普及文化知识的同时,扩大文化活动的影响力。
2、变“送文化”为“种文化”“育文化”,培养乡村自己的文化队伍
当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越来越快,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针对农村现状安排文化下乡。如可以由政府拨款以一个或几个村为单位,分片培养自己的文化队伍。事实上,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还是有自己的演唱班子的,只是到了七十年代末,唱戏的人越来越少,原先村子里的戏台才逐渐荒废了。现在我们可以重新召集这些“农民艺术家”,重建农村文化队伍,培育当地文化特色,尽可能地将农村原有的文化传承下去。以山东省青州市王坟镇为例,目前几个村的文化艺术爱好者就自发地组织了文艺演出队伍,每周去不同的村子演出。这是好事,但由于缺少资助,往往需要表演者自己掏钱,引起了家庭成员的不满。因此,要想真正做好文化下乡这件事,需要相关部门深入基层,做好调查,给村民们提供相应的帮助,以保持农村文化发展的积极性。
3、建立文化下乡的长效机制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农民是中国人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需要文化,需要文化生活,但当下农村社会的文化生活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因而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为农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首先各级地方政府应将文化下乡的专项资金纳入常年财政预算,从活动经费上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对各级文化部门进行监管,增强基层文化部门的执行力度,改变“躲猫猫”式的行政服务治理方式。最后,各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应将辖区内每年的文化下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评比和表彰,以经济手段激励下级和乡镇文化站,使文化下乡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乡村全面展开。
4、探索新型文化下乡方式,构建农村文体建设创新体系
各部门要根据当地农村实际情况,将文化下乡、技术下乡、建材下乡等结合起来,使文化下乡“与农民工技能培训相结合,实现流动人口的文化能力提升”,使“农户在学习技术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文化素质”。[8]当然,各基层部门还要积极探索构建农村文体建设体系的方式,形成中国特色的农村文化模式,从而逐步达到城乡文化协同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炼.影响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制约因素[N].中国社会报,2014-7-21(02).
[2]胡昌方,程文锦.“文化下乡”与“乡下文化”[J].大江南北,2014(08):31.
[3]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群言出版社,2012:12.
[4]岳天明,高永久.民族社区文化冲突及其积极意义[J].西北民族研究,2008(02):52-60+37.
[5][美]特納(Torner,J.H),吴曲辉等.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197.
[6]王德培.中国经济2020 百年一遇之大变局[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20:175-176.
[7]韩丙锐.文化下乡要对接群众[N].人民日报,2014-11-30(01).
[8]慕良泽,陈明,王媛等.莫让农民“富了口袋,穷了脑袋”——全国20个省68个村1942个农户文化体育调查分析[N].中国社会报,2012-1-10(03).
作者简介
孟晓霞 潍坊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