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梦玲 曾智林
关键词:佛山;木版年画;活态传承;传承;创新
佛山木版年画作为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以其独特的工艺技法、色彩魅力、线条造型及民俗文化内涵深受海内外人们的喜爱[1]。但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加之年画题材缺乏创新、实用功能减弱、传承人稀缺等问题,致使佛山木版年画逐渐失去昔日之辉煌。传承和创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至关重要,佛山木版年画作为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保护项目,如何从活态传承和创新的角度激活年画的内在生命力和创造力,提升其经济价值,已是社会及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1 佛山木版年画的活态传承现状
佛山木版年画历史悠久,距今已有700 多年历史。据《广东文物》描述:“前门刻有神荼郁垒,高与檐齐”,证明早在汉代,广佛一带就已流行刻绘年画的习俗。人们起初直接在门板上绘制年画图案,后来另置木版绘刻,可大量拓印,制成木版年画行销于市。佛山木版年画创始于明代永乐年间,历经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的鼎盛繁荣,成为珠三角地区家家户户年节必备之物[2]。后来受战乱影响,木版年画的发展遭受重创,改革开放后又受到了印刷技術带来的巨大冲击。进入现代,人们生活方式、审美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元的文化也让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对佛山木版年画的发展带来进一步的阻碍。
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鼓励下,我国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和创意性保护模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掀起了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热潮[3]。冯氏世家是仅存的佛山木版年画代表,作为佛山木版年画传承人,冯锦强团队致力于佛山木版年画的研究及传承工作。2016 年,传承人刘钟萍受邀到清华大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修班学习,尝试将传统年画的表达与现代语境结合起来,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新方向和新方式。2017 年,刘钟萍创立了国潮新品牌“解忧年画铺”,“解忧”与“年画百年老铺”的结合,既表达了年画具有祈求美好生活的功能,也呼应了现代人解忧的心理需求。但面对目前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这一机遇,佛山木版年画的创新发展也面临一定的挑战。通过桌面调研和实地考察佛山木版年画的发展现状,发现其保护及传承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传承人稀缺
传承人是指直接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世代沿袭的个人或团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活态传承载体[4]。从严格意义上讲,一项民间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应是能熟练掌握其制作工艺的人。在传承形式上,佛山木版年画以子承父业和师徒传承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如表1,2020 年公布的佛山木版年画佛山市市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仅有4人,其中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冯炳棠先生,是广东全面掌握传统佛山木版年画全部制作工序的唯一传人,但这位文化巨匠已于2019 年逝世。其子冯锦强作为佛山木版年画第28 代传承人,担起了带领团队传承与发展佛山木版年画的重任。但由于佛山木版年画制作工艺复杂、学艺艰辛、市场惨淡等原因,肯苦心学艺、守艺的传承人日渐稀少,传承人稀缺给佛山木版年画的活态传承工作带来巨大阻力。
1.2 年画题材创新性不足
目前,市场现存的佛山木版年画所传达的内容仍以旧有传统题材为主,大部分的年画在图案和内容上缺少创新,较难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和现代消费市场。
1.3 年画实用功能性减弱
年画的实用功能体现在年画集装饰性、观赏性、实用性于一体。年画因年俗而生,年画里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景,张贴年画是一种民俗和年俗活动[5]。然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居住环境的变化,农村低矮宽阔的双掩门被小区规整窄小的单掩门取代,旧时的民风年俗也被新的年俗形式替代。加之传统手工生产的木版年画工艺相对粗糙,其张贴形式与装裱形式相对单一,不够精美雅致,与现代的家居装修风格格格不入,其实用功能大大减弱。因而在现代印刷技术和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下,缺少竞争优势的佛山木版年画逐渐被时尚简约的装饰画所取代,难以融入市场。
1.4 年画及其文化创意产品形式单一守旧
佛山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以木版套印为主,这决定了年画在色彩多以“红、黄、绿、黑”四色或以“红、黑”双色为主[6],但随着百姓审美需求不断变化更新,佛山木版年画在单一的色彩上很难对大多数人形成较强的视觉吸引力。同时,受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佛山木版年画文化创意产品起步较早,起初以年画主题及元素制作的文化衫、钥匙扣、木挂件等文化创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近年来,佛山木版年画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新程度较低,仍局限于对木版年画图形元素的简单复制,缺少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且产品载体形式也单一守旧,文化象征意义不足,同质化严重,难以唤起顾客的购买欲望。
2 佛山木版年画的活态传承与创新意义
佛山木版年画作为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部分,其中凝聚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是岭南人进行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基础。佛山木版年画内涵丰富,它真实地记载了当时岭南本土的人文历史、风俗习惯和人文观念,是广府民俗研究的重要资源。第八届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先生在《中国木版年画的价值及普查的意义》中提到,木版年画是农耕文明一宗巨型的财富[7]。佛山木版年画的“活态”传承是相对其“静态”保护而言的,佛山木版年画的活态传承,需要充分考虑其“活态性”的本质特征,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8]。因而,佛山木版年画的活态传承与创新意义有如下:
第一,有利于提升佛山木版年画自身活力。随着农耕社会的瓦解,木版年画所依赖的特定文化也逐渐消散,对于佛山木版年画的保护和发展,如果只是将其存于博物馆内静态保护起来,那年画只会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而实现佛山木版年画的活态传承和创新,将年画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开发它的社会价值和潮流属性,实现佛山木版年画的“自我造血”。
第二,作为创意灵感的源头,为现代艺术设计赋能。据《中国文博文创消费报告》显示,文化创意消费趋势迅猛且呈现明显年轻化,面对新的消费群体和市场需求,从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寻求创意源泉,创新产品与服务,才能进一步扩大市场空间。佛山木版年画有着几百年的审美积淀与艺术积累,蕴含巨大的人文艺术价值,通过丰富的艺术形态体现了东方的审美思想和审美意蕴,能为当代设计师提供资源素材和设计灵感[6]。通过深入挖掘和提炼其中视觉元素,探究其中设计规律与原则,创造性地融入设计作品中,不仅能极大限度地保留佛山木版年画的文化价值,创造出满足当代人审美以及情感需求的年画文化创意产品;也能为现代艺术设计赋能,提升当代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与美学价值。
第三,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助力城市战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和创新语境下,充分挖掘佛山木版年画的时代价值,进行创意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能促进年画与市场的融合,提升木版年画的销量,也有利于提升佛山木版年画传承人的经济收入,将佛山木版年画的文化资源转变成为文化资本,从而带动佛山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文化反哺[9]。作为广府文化、岭南文化的中心,佛山市致力于经济与文化的共同发展。2021年11 月中国共产党佛山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提出“515”战略目标,强调“要坚定不移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持续焕发岭南广府文化新活力”[10]。因此,佛山木版年画的活态传承和创新也有利于打造优质的区域品牌,提升民众的地域文化认同和自信,促进文化传承与经济同步发展,助力城市战略,为佛山经济增添文化魅力。
3 佛山木版年画的活态传承与创新策略
3.1 搭建创意转化平台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通常拥有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和资源,但传承人往往精于技艺,在了解大众市场需求、进行创意转化等方面却缺乏专业的知识[11]。而高校艺术类师生、业内设计师有着专业的设计知识和技能,具备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转化的能力。同时,文化创意企业对文化创意市场也有深入的了解,具备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开发高质量文化创意产品的能力。“清华大学年画日新创作营”负责人原博副教授认为,年画的传承与创新应搭建以院校为核心、年画传承人与创作人的共创机制[12]。如图1,搭建木版年画创意转化平台,年画传承人协同艺术院校、业内设计师、文化创意企业,形成多元利益共同体及价值共创生态链,创新佛山木版年画的传承方式。同时注重消费者作为用户在创意转化过程中的角色,深入了解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真实体验需求。院校和业界设计力量的介入能为年画活态传承与创新注入新活力,企业能为年画营销推广提供平台,用户能及时反馈文化体验,从而形成有效流动闭环,最终真正实现对佛山木版年画的活态传承和创新。
3.2 促进年画生活化
所谓年画生活化,即推动年画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分析国内外消费者的审美趋向,对传统佛山木版年画的造型符号、美学元素进行提炼,并融入现代设计理念,产出一批主题顺应时代潮流发展,展现新时代新风貌的年画作品,使其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如图2,传承人刘钟萍设计的创新年画《正持刀将军》,为顺应现代人们生活方式,创新性地将传统斜面相对的左右两个将军形象调整为正面单张的持刀将军形象。同时“正持刀将军”还含有“正能量”的含义,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再如图3,是刘钟萍与清华美院原博老师合作的生肖年画《祥瑞福虎》,在保持年画原有技艺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在表达主题和内容上嵌入生肖虎,运用厚重的线条构成老虎的整体造型,极具设计感的同时,又为老虎增添几分萌趣,拉近年画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距离。
3.3 增强年画文化体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年俗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年画的题材、造型、角色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许仍是木版年画传承不变的价值所在,祈福求平安是年画最持久的魅力。设计者应深入挖掘佛山木版年画的文化寓意及文化象征,定义用户的文化体验点[13],通过文化主题设计进行文化服务体验输出,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对佛山木版年画的祈福文化产生情感共鸣,以此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如图4,是传承人刘钟萍设计的木版年画文化创意产品“佛山神气贺岁礼包”,以年画人物形象为原型,巧妙融入新时代的潮流热词,在色彩、图案、寓意、款式等诸多方面进行精心设计,塑造了鲜活年轻的年画形象,颇受年轻人喜欢。再如,佛山木版年画老铺推出的佛山木版年画DIY 文化创意帆布包体验项目,人们可根据自身喜好选择木版年画的图案进行墨线拓印,并进行DIY 上色。通过亲身体验佛山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来制作文化创意产品,不仅使文化产品具有了独创性,也增强了文化体验感[14]。
3.4 丰富文化创意产品内涵
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创意”这一活态传承模式创造性地衍生出了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也为佛山木版年画的活态传承和创新提供了一个新路径,但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年画文化创意产品如何在形形色色的文化创意产品中展现自身鲜明特色,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如图5,在进行佛山木版年画的活态传承和创新研究中,首先,应对佛山木版年画内涵进行深入挖掘,以其文化內核为本,在充分尊重、了解年画传统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对年画的核心元素进行提炼和延伸。其次,通过构建特定的使用意境来选择产品载体,再运用现代视觉设计方法和手段,提取传统年画的造型元素、吉祥寓意进行转译,与产品载体创新融合,强化年画文化创意产品的质量,进而满足人们对于产品的功能性需求与精神需求,并引起情感共鸣。
4 结语
佛山木版年画是岭南民间美术的瑰宝,其文化内涵深厚,地域气息浓郁,呈现出岭南祖先对生活切实又强烈的热爱。目前,在国家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积极推动下,佛山木版年画的活态传承与创新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使得佛山木版年画可以更加鲜活地出现在当代人的生活中。对于佛山木版年画的活态传承与创新,需要顺应审美趋势,搭建创意转化平台,在充分挖掘佛山木版年画的文化内核与时代价值的基础上,对其创造性的转化,以促进年画文化遗产转变为文化资本,形成一个不断“自我造血”的活态传承和创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