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红生
浙江丽水的古堰画乡,是隔着瓯江相望的两个古村落:一个是堰头村的古堰,一个是大港头村的画乡。
当我看到手中拿着一支巨笔的雕塑时,我意识到,南岸的画乡确实与画有关——这里是巴比松油画基地。行走在江滨老街,两旁商铺林立,多半是二层木质结构,也有青瓦白墙建筑,古色古香。古村处于瓯江中游,因水而兴,历史上一直是周边货物集散地、商贾云集繁盛地。
青石板泛着清幽的光,与其他古村不同的是,墙上恣意挥洒着油画,时不时见到的卡通造型俏皮可爱,艺术的元素遍布每个角落。随意走进一家画廊,油画挂满四壁,错落有致。这些画很写实,笔触轻松,色彩斑斓明快,油墨香气中吐露泥土芬芳,使人赏心悦目。
巴比松画派是法国19世纪风景画派,风格自然写实。自上世纪50年代起,全国各地的画家来到丽水写生创作,画美丽的风景、画百姓的寻常生活,这种追求真实、表现生活的绘画创作与法国巴比松画派异曲同工,形成了“丽水巴比松画派”,这正是“画乡”的由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画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写生创作基地之一。
老街一侧的商铺临水而建,随意从小巷中穿过,可到达江畔。漫步江边,瓯江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像一面闪闪发光的镜子。江面点点风帆鼓起,几只竹筏悠然前行。一簇簇芦苇在江滩中摇曳,芦花似飞雪。江水澄碧,倒映着湛蓝的天空和悠闲的白云,远山如黛,绵延不绝。
从古埠头登上画舫,江面宽阔平缓。下船登岸,渠水从“三洞桥”下涓涓流淌。这座桥为二墩三孔石平桥,建于北宋政和元年,是一座立体交叉石涵引水桥,解决了砂石淤塞渠道的问题。
穿过古老的文昌阁拱形门,进入堰头村。读着文昌阁上“高阁文界齐北斗,中书亮节映长虹”的楹联,只觉古村崇文重教、贤人辈出。一听介绍,果真如此。明代时,叶氏一族从松阳迁居于此,严谨治家,勤耕苦读,宗族科甲不断,鼎盛时期连出5名进士。
水渠两岸,参天的古樟树映入眼帘,树龄均在千年以上,最古老的有1500多岁,依然枝繁叶茂,树冠倒映在水面,把原本清澈的水染得碧绿。秋日的古树苍郁,绿叶仿佛被时光浸染。阳光透过枝叶洒下,勾勒出树的奇崛姿态,苍劲挺拔。
街巷的路用青石板及鹅卵石铺就,村落保存了20多处清朝至民国时期的民居,多为三合或四合式两层楼天井院落,屋顶是青色的瓦片,檐角上刻着精美的花纹,青石台阶留下旧时光。眼前一座老宅建于清道光年间,三合院式,抬梁穿斗,朴素中现出几分华丽。门楣题额写有“懋德勤学”字样,寄托着主人对后代的希冀。题额为“南山映秀”的民居则是四合院式,左右各设厢房。
堰头村的尽头是通济堰,这正是村名的由来。走上廊桥四下眺望,一条拱形大坝横跨于瓯江支流松阴溪上,溪水奔涌而下,流向通济古堰。大坝处浪花滚滚,鸥鹭翩翩,山脉层峦叠嶂。一女子系着花布围腰,撑着竹排,正一篙一篙地划向对岸,像在蓝莹莹的丝绸上犁开了一道口子。水天一色,山水相映,人与自然如此和谐,好一幅绝美的图画。
时光已过去1500余年,修建古堰的詹南二司马早已不见身影,只留下江边的雕塑,叙说着人类的奇迹。早在南梁时,朝廷派出詹司马、南司马前来治水,他们集民间智慧,成功建起拱形坝截流,成为世界首创。凡欲筑坝,必先解决淤沙问题,于是二司马在坝的一侧设计了一个闸门,初创了通济堰。而后,经过一代又一代先贤与民众的不懈努力,特别是南宋庆元年间,曾任同知枢密院事的何澹针对木质坝抗洪能力弱的老问题,采用当地青年穆龙的建议,用松木桩打坝底,用石块筑坝,石块间雌雄缝连接,使大坝坚不可摧,成就了以引灌为主、储泄兼备,由干渠、支渠、毛渠三部分组成的竹枝状水利工程,滋润着碧湖平原万亩良田。之后,通济堰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至今仍发挥作用。
行走在江畔,嗅着缕缕桂花的幽香,沐浴着秋阳,暖意融融。八百里瓯江日夜奔流不息,恰似一支靈动的画笔,画出了迷人的自然风光,亦画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景致。古堰画乡犹如一首隽永的诗、一幅江南的画、一曲悠扬的歌,让我心生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