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玉容
易地扶贫搬迁集中聚居点后续治理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深化城乡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金口河区坚持以党心聚民心,实施“一约两委三团四会”治理模式,打造“红色管家”,推出“周期陪护”,帮助搬迁群众融入新环境、开启新生活。
坚持“多元共治”,实现“居有所安”。“一约”引领,共建新家园。针对聚居点群众组成多元、生活习惯存在差异的问题,由村党支部牵头,通过召开“坝坝会”“1+N”结对等形式,商讨制定《居民公约》,细化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等12项守则,实现“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两委”共治,构建新秩序。成立聚居点管理委员会和自治委员会,分别承担代办和矛盾纠纷调解职责,有效帮助解决就业、就医等问题820个,形成“党支部主管、自治会直管、管委会协管、成员自管”的多元化立体管理体系。“三团”发力,乐享新生活。组建致富帮带团、法律服务团、志愿服务团,通过促进劳务输出、深化普法教育等,帮助解决就业岗位234个,提供法治宣传咨询、维权服务127场次,认领“微心愿”900余件,解除群众后顾之忧、安享幸福生活。“四会”评议,形成新风尚。成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说事会、道德评议会和孝善理事会,全程监督红白喜事、项目工程等,大力宣传孝善典型,有力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
配备“红色管家”,实现“住有所乐”。“管家+卫士”,打造洁净家园。配备保洁员、水电维修员等服务力量,保障聚居点正常运转。组织党员带头参与清河、清渠等“五清”行动,整治微田园312处,评选“花漾农家”126户,形成人人参与整治、人人爱护环境、人人享有洁净的共治共享新局面。“书屋+讲堂”,打造文化家园。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农家书屋等阵地,免费为群众提供法律、农业等方面书籍,常态化开展感恩教育和技术培训,潜移默化中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银行+家访”,打造和谐家园。探索成立“红色银行”,为群众开设爱心储蓄存折,将化解纠纷、志愿服务等纳入积分管理,储户“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依托“有事来协商”“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开展“红色家访”,解决群众诉求并定期回访,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推出“周期陪护”,实现“情有所依”。“童伴计划”关爱留守儿童。深入实施“童伴计划”,建成“童伴之家”5个,为留守儿童配备“党员妈妈”,让留守儿童感受温暖、欢度童年。收集困境儿童信息,寻找爱心人士“一对一”帮扶,筹集资金32万元,为困境儿童提供生活、学习上的帮助。“三色敬老”呵护空巢老人。推广关心关爱空巢老人“三色工作法”,围绕“红色暖心”“绿色呵护”“金色照料”,组建孝老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爱心敲门、365天必到等“守望夕阳”志愿服务,义诊400余人次,鼓勵空巢老人走出家门、展示风采。“门前产业”促进致富增收。培养“农村家庭能人”,建立首批“农村家庭能人”实训基地5个,吸纳500余名聚居点群众参与实训。通过“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沿聚居区就近布局高山蓝莓、老鹰茶、乌天麻等特色产业项目,400余名聚居点青壮劳力实现“家门口”增收致富。(作者系中共乐山市金口河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责编/刘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