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也让不少教师“头疼”。散文“形散神聚”,课堂中针对重难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但学生却一知半解。诚然,以往的散文教学更多注重的是“教”,对学生的“读”重视不够。强调文本细读,更多的是要从学生和文本角度来审视散文,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文本,从而获得对散文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一、了解背景,挖掘意蕴
文学作品的背景犹如一条长河,只有将作品置于这条长河中,我们才能发现其历史底蕴。否则,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河面上的水花,无法窥视河内所蕴含的力量。正如解读《囚绿记》一样,如果只是站在今人的角度去看作者眼中的“绿”很难体会“我”对“绿”的喜爱,但若认真解读背景,对当时中国的现状、对作者的经历,对孤岛文学有深入的了解,我们再次来读该文,才能更好地体会常春藤在“我”心中的地位,因为它在“我”眼中不仅仅是常春藤,而是整个华夏民族的象征,它是生命,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带给“我”的是精神的安慰,哪怕被囚禁,“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这种执着的精神,这种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撼动着每一个华夏儿女。
文本细读要求学生不仅要关注文本的形式,注重表面,更要关注文本的背景,将散文文本置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去解读,实现“情景再现”。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时所处的历史时代、社会背景,甚至是心境等决定了作品的特性。为此,要让学生读懂散文,还得让学生学会去了解作品的背景,学会“还原”作品。
如要读懂《记念刘和珍君》就需去了解“三·一八惨案”,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追忆刘和珍,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再如不少学生读《荷塘月色》时无法理解“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认为能欣赏如此美妙的荷塘与月色,作者内心应该是愉悦的,怎么还说自己内心“不宁静”,原因就是对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历史不够了解,对作者的思想不够了解。走进背景,了解作者,这是文本细读的基础。
二、梳理结构,整体把握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散文阅读中常见的现象。文本是思想和情感的载体,作者在创作作品时必定是精心谋篇布局的,想要解读作者透过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首先得弄清作品的结构。结合学生阅读散文的实际,因散文的行文灵活且形式不拘一格,学生往往难以抓住散文的行文脉络,故而理解时容易出现偏差。也正是因此,在引导学生解读散文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抓住线索把握散文的结构,通过诵读而获得对作品的整体把握。
以《荷塘月色》为例,通过对背景的了解,知道了“我”内心不宁静的原因,“我”走出家门目的是为了找宁静,结合文本来看,作者的行踪和心绪是交相呼应的,在家内心不宁静,走出家门为寻求宁静,路过小煤屑路达到荷塘,见到月下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内心获得了暂时的宁静,然想起家乡来,内心又再次失去了宁静,故文中写到“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最后回到家中,内心又归于初始的不宁静状态。抓住线索并引导学生读文本,结合文本分析,第一自然段是交代夜游荷塘的缘故,第二自然段至第六自然段是夜游荷塘的心绪和见闻,是主体,第七、八自然段则是欣赏月色和回家,抒发不满现实的感慨。“我”夜游荷塘分别写了小煤屑路、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及荷塘四周的景物。在写景时融入自己的感悟,可谓情景相融。教学中引导学生细读文本,要结合线索把握结构。
三、把握细节,体味情感
文本细读要求学生细细去品读散文文本,不能放过一词一句,要结合对背景的了解和结构的把握,在细读的基础上体味作者注入作品的情感。以《囚绿记》为例,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向我们描述了他所居住的公寓是狭窄小的,因为是“一丈的小房间”,是潮湿的,因为“砖铺的潮湿的地面”,是破旧的,因为墙壁和天花板是纸糊的,但“我”为何要选择这样的一个房间居住?原因就是“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这株常春藤所带给“我”的是生命、希望、慰安和快乐。门虽然开着,但没有人来打扰,犹如常春藤一般,在古城中是孤独的,但作者又说“但我并不感到孤独”,为何?一方面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情境才让“我”发现了常春藤的美,另一方面,此时如“我”一般的人何止一个,而是千千万万个华夏儿女,忍受短暂的孤独才能换来长久的快乐,也正是因为,“我”对常春藤才是如此的喜爱。
阅读散文,更多的要关注作者在散文中所倾注的情感。以《荷塘月色》为例,欣赏荷塘和月色之美后,作者写到“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为何作者会在此处写“采莲之事,所写为《采莲赋》和《西洲曲》里的句子,且说“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采莲赋》和《西洲曲》所写都是少男少女青春浪漫的爱情故事,作者出门时写到“妻在屋里拍着闰儿”,回家时写到“妻已睡熟好久了”,可见,妻儿在“我”心中的地位。写采莲之事,是对青春的回忆,但也同时让人想到,过往的东西再美都无法追回了,这也和作者当时的心境是契合的。
四、品读语言,感悟特色
文本细读的基础是文本,所谓细读,就是细细品读,就是要去触摸文本,用心、用情去感悟文本,不放过一句一词。散文之所以美,因为其语言美。细读散文,引导学生学会品读散文的语言,感悟特色,这样方可更好地领略散文之美。如《荷塘月色》中写荷香,“微风过处……歌声似的”,以歌声的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来写荷香的清淡飘渺、沁人心脾。通感的手法将嗅觉转化为听觉,让人产生了更多的联想,意境更加深远。又如“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流水本无情,但作者却有心,以拟人化手法将流水写得含情脉脉,让静谧的环境变得富有了情感。
引导学生细读文本,要结合作品的主题学会去分析文本,品味语言。以《故都的秋》为例,作者笔下的秋是“清,静,悲凉”的,那么,作者是如何来表现这些特点的呢?结合文本来看,所写景物分别为秋院、秋槐.、秋蝉、秋雨和秋枣。如“清晨静观”中所看到的是“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天是明净的,突出了“清”,所听见的是“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突出了环境的“静”,而“我”细数着日光,静对着牵牛花,这是内心的“静”。文中用驯鸽的飞声,采用以声衬静的方式来写“静”,将听觉、视觉有机整合,将秋之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散文教学中可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后再给予点拨。
文章是借助语言文字来传情达意的,文本是作者所表现的主题、思想和情感的载体。散文形式自由,但其主题、情感是明确的。越是高明的作者越不会将自己的情感直接宣泄出来,而是会借助事或物来隐藏自己的情感,让读者细细去读和品,从而揣摩作者的意图。在高中语文散文教学中,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给予教师的经验和知识水平去发现散文文本的意义,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去构建文本的新的意义,让学生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这样的散文教学才是有效的、生动的、富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赵龙剛.语文文本细读教学方法研究[J].文学教育(下),2021,(12).
[2]雒晓亮.高中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方法[J].课外语文,2021(01).
[3]王涵瑜.文本细读法在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7.
[4]陈肖霞.高中语文文本细读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J].语文教学之友,2020(06).
[5]孙逊.高中语文文本细读教学探究[J].新课程(下),2016(08).
刘亚宁,陕西省洛南县洛南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