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构建:现状、问题与对策

2022-06-09 04:44李华武徐佳雯广州航海学院海运学院
珠江水运 2022年9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信息

◎李华武 徐佳雯 广州航海学院海运学院

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开启了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征程。《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在大湾区为青年人提供创业、就业、实习和志愿工作等机会,推动青年人交往交流、交心交融,支持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参与国家建设”,为大湾区的青年开展创新创业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目前,作为国家重大战略的大湾区建设已进入全面推进实施阶段,为响应国家的政策,促进大湾区的发展建设,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与支持大湾区青年的创新创业活动。但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特有的“一国两制三法域”现实情况,跨区域的制度协作与规则衔接仍是大湾区三地合作机制全面建立的主要障碍。基于此,本文研究旨在弥补大湾区创新创业合作机制存在的“短板”,进一步消弭港澳青年进入大湾区内地城市创新创业的政策障碍,促进大湾区多层级、跨区域的联动协作,为打造大湾区青年人才多层次、跨区域、多领域的创新创业平台提供理论支撑,最大限度激发大湾区创新创业活力。

1.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的创新创业意向调查与分析

为了综合了解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开展创新创业的现状及意向,客观分析创新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课题组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主要为高校学生)开展了专项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全部采用无记名方式开展,实际发放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

1.1 问卷调查与反馈信息汇总

(1)您的性别:(单选题)

A.男性 B.女性(见表1)

表1 性别信息汇总

(2)您的年龄结构:(单选题)

A.18岁以下 B.18岁-30岁 C.30岁-40岁(见表2)

表2 年龄结构信息汇总

(3)您的专业背景:(单选题)

A.工学 B.法学 C.经济学、管理学 D.其他专业(见表3)

表3 专业背景信息汇总

(4)您的主要居住地是:(单选题)

A.香港 B.澳门 C.广东 D.其他省份(见表4)

表4 居住地信息汇总

(5)您是否有创业意愿:(单选题)

A.有创业意向 B.无创业意向(见表5)

表5 创业意愿信息汇总

(6)您是否看好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机会?(单选题)

A.看好 B.一般 C.不看好(见表6)

表6 是否看好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机会信息汇总

(7)您是否有意向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单选题)

A.有意向 B.没有意向 C.暂不确定(见表7)

表7 是否有意向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创新创业项目信息汇总

(8)您是如何看待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单选题)

A.支持,对社会有积极影响

B.反对,应该选择一份稳定可靠的工作

C.风险大,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不容易

D.不关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追求(见表8)

表8 如何看待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信息汇总

(9)您认为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最大障碍是什么?(多选题)

A.资金短缺

B.经验不够,缺乏社会关系

C.创业方向不明确

D.面对风险心理承受能力不足

E.创业本身存在的风险和压力

F.家人反对

G.其他(见表9)

表9 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最大障碍信息汇总

(10)您认为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最需要哪方面的帮助?(多选题)

A.资金扶持 B.创业平台的技术支持 C.相关法律、政策的指导 D.其他(见表10)

表10 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需要的帮助信息汇总

1.2 调查问卷设计的目的及调查结果分析

1.2.1 调查问卷的设计目的

调查问卷的设计主要集中体现广大青年对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和所面临的主要困难等方面进行调查。

通过第1-4题的回答,体现此次调查的青年群体的基本情况。

通过第5-8题的回答,可以反映青年群体的创业意向以及看法。青年群体的创业意向和对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的看法,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将来是否会在粤港澳大湾区进行创新创业活动。

通过第9-10题的回答,反映了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青年人认为存在的最大障碍和所需来自外界的帮助。了解青年群体所面临的困难和所需要的帮助,能更好的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帮扶和政策指引。

1.2.2 调查结果分析

参与此次调查的青年人中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专业的占大部分,所占比例达到了62%。此次调查的青年对创业活动表现出来的意愿多为不强烈,没有创业意愿的比例为76%,但对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却持着较为积极的态度,看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所占比例高达96%。正因为对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持着积极的态度,所以在问及是否有意向在粤港澳大湾区进行创新创业时,30%的青年选择了有意向,48%的青年表示暂不确定。

对待大学生创业这一现象的看法,44%的青年是支持的态度,认为这对社会有积极的影响;42%的青年认为这一过程风险大,缺乏社会经验,不容易;14%的青年表示对这一现象不关注。在问及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时,绝大部分青年认为是存在资金短缺,缺乏社会经验,创业本身具有较大的风险和压力以及目前没有创业的方向等,存在8%的青年是由于家人的反对。94%的青年群体认为创业过程中最需要的是资金和创业平台的技术支持,82%的青年认为需要相关法律、政策的指导。此外,还存在一些其他方面的回答,如对创新创业行业的认知培训和创业方向指导,以及提供扩宽人脉圈子的途径等。

2.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的问题检视

2.1 创新创业政策赋能不足

《规划纲要》的公布实施,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提供了重要政策指引,给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为满足港澳台青年在内地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需要,国务院办公厅、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相继出台了《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在内地(大陆)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等一系列保障政策。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出,要多开展粤港澳三地青年交流活动,建设粤港澳三地双创资源的对接平台和加大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宣传力度,建立长效机制促进三地青年融入湾区发展。上述各级政府出台的相应帮扶政策有助于为大湾区青年跨区域发展提供生活保障和创业便利,激发其创业热情。

然而,需要关注的是,目前港澳青年赴粤发展仍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如难以享受原籍的社会保险待遇、就业政策落实不到位等。已有的调研结果表明,由于内地的就业制度、人员流通制度、社会福利制度、市场经营制度、法律体系等方面的差异和适用条件的限制,港澳青年群体难以与内地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在社会保障方面,超过一半的港澳青年群体无法享受内地的社会保障,包括医疗、养老、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而能享受到相关社保的少数青年群体主要是因为其父母在内地工作或曾经在内地上学、企业为内地民营企业等。在就业方面,由于两地不同的行业从业资格,港澳青年往往不能直接在内地就业,在内地高校毕业的港澳学生也常常会因为不具有相关证件等一系列前置条件难以在内地企业按正常流程入职。对于赴粤发展的港澳青年来说,在现行制度下他们还难以全面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也难以享受与内地居民同等待遇,这对于他们参与内地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同时,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港澳青年就业保障制度体系有待完善,对于吸引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就业的激励措施仍未契合港澳青年需求,政策赋能不够,政策执行效率也有待进一步提升。

2.2 高校创新创业项目运行缺乏长效机制

近年来,高等学校积极贯彻人才强国战略和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持续加大创新创业工作力度,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良性运行奠定基础。尽管如此,综合相关调研数据分析,不少高校对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要性仍然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其一,高校的创新创业实践缺乏持续性和可操作性。部分高校认为建设了创新创业平台就大功告成,不再继续推进后续的创新创业培训与教育,对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没有进行持续的关注与帮扶,导致高校的创新创业项目和社会需求脱节,使得高校缺乏整合校外有效资源的能力,最终导致项目因为缺少资金和技术的支持而收效甚微或半途而废。其二,由于学校缺乏跨学科课程知识体系的有效支撑、以及跨专业师资联动整合机制供给不足等因素,使得校内孵化的创新创业平台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价值。

2.3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深度融合交流机制欠缺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加强青年融合交流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当前,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融合交流主要障碍有:首先,基于大湾区三地的文化、政策以及青年的专业技能背景差异,港澳青年缺乏对内地创新创业政策的深度领会。其次,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对港澳青年的生活服务保障机制、涉及“双创”领域的政策与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有待完善。再次,信息渠道分散且信息内容繁多,极易产生矛盾冲突。尽管粤港澳三地相关政府部门设有对外宣传的官网、微信公众号等,但据调查,超过半数的港澳青年不习惯使用微信,使得这些港澳青年缺乏网上交流窗口和信息对接平台,获取信息渠道受限。同时,政府网站上有关青年创业的工作动态更新比较慢,存在新政推出后宣传解读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港澳青年对大湾区现行的创业政策机制缺少认识与了解,也使得青年创业者难以从权威性信息平台上获取准确无误的信息并匹配适合自身创业项目的政策。

3.基于构建“多层次、跨区域、多领域”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的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通过构建多层次、跨区域、多领域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见图1),从初创阶段的培训扶持到最终发展为产业集群的纵向辐射,能够有效汇集政府、高校和企业等资源,整合区域优势,促进大湾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发展。

图1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

3.1 搭建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一站式信息平台,加强平台与政府部门的交流合作

加强创新创业平台与政府职能部门的交流合作,为港澳青年在企业注册、项目申报、个税优惠、就业登记、社保补贴办理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进一步强化平台对涉及具体的住房、津贴、交通等民生优惠政策的整合和分析功能,为粤港澳青年提供全面、精准的政策解读。同时,平台集中发布双创政策相关信息,以增强信息透明度,从而搭建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一站式信息平台。此外,平台还可以汇集港澳青年的需求,统一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让政府能够全面客观评估粤港澳青年在创业过程中遭遇的现实困境,以促进政府职能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破解制度瓶颈和消除障碍,为港澳青年在湾区内创业拓宽路径。

3.2 优化创新创业平台服务功能,完善平台与高校、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交流机制

优化创新创业平台服务功能,加强与高校创新创业工作机构的沟通协作,推动平台与高校“产学研”项目的深度合作,实现为高校提供创新创业专项培训与服务的同时,完善平台与高校之间的信息共享交流机制。通过支持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比赛,遴选具有较大转化潜能的科技项目或有意愿继续创业的学生团队,持续跟进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进度,给学生提供创意变现的机会。此外,服务对象上不仅限于在校学生,针对高校毕业生参与的初有起色的创新创业项目亦需持续的予以跟踪、关注和扶持。

由创新创业平台牵头,联合企业,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全面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实现粤港澳创新创业资源全面对接。建立港澳青年企业家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机制,为港澳青年及专家学者举办短期的交流和研修活动,举办青年企业家主题交流活动。让企业家走进学校,为高校学子提供资金支持和经验的传授,打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和扩充创业青年队伍,让粤港澳青年带着创意走出校园,实现他们的创新创业梦想。

3.3 加强平台建设力度,创新服务模式

(1)平台信息建设方面: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平台和港澳有关渠道,广泛宣传平台建设创新举措和平台运营的新进展、新成效,吸引粤港澳三地优秀青年集聚创新创业。

(2)服务内容方面:强化平台服务保障功能,确保对各个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全流程的精准服务。设立创新创业部、会员发展部、实习就业部、学习交流部、港澳联络部、权益保护部等机构,为港澳青年提供法律维权、心理辅导、生活信息等咨询服务,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圈,营造契合港澳青年创业和生活的理想社会氛围。

(3)服务模式方面:组建服务团队,成立咨询委员会,聘请专家学者、企业高管作为发展咨询委员,为创新创业青年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构建服务体系,发挥广东省创新创业基金等政府性基金的引导作用,加快与某些基金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首期创新创业基金;提供创业培训,聘请专业导师辅导、提供企业孵化、创业配套服务以及进驻落地信息。

4.结束语

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的建设需要社会多方力量的支持与配合,整合政府、企业和高校等组织的资源,利用大湾区已有的技术、资金、地理区位等独特优势,在遵循市场发展规律的条件下引导港澳青年进行自主创业。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大湾区创新型企业生产效率与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有益于加强政府与民间组织、初创型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国家经济政策对社会各界的影响。理想化的平台定位是:一方面,通过定期发布高校最新的创新创业成果和项目进展动态,吸引企业投资或技术的支持,为师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为创新创业主体提供准确的人才、技术、市场供求等信息,通过加强各领域、各要素、各环节要素的聚合和交流,激发创造灵感,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业青年提供帮助,为大湾区的建设注入新动力。

(广州航海学院海运学院本科生黄炜、赖慧洁、周柏合作为大创课题组成员,对本文亦有贡献,特此鸣谢。)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信息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