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斯铁尔·朱玛汗
美術是一门培养学生艺术的一门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教学,发挥出学生的优点,使学生的个性化得到展示。在美术课当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创作出适合自己的优秀作品,使学生在美术中得到自信,喜欢上美术课程。本文将通过初中美术的教学中对于个性化的运用进行探讨并对个性化的应用进行阐述。
一、个性化教育对于初中美术的重要性
(一)增加学生的创造性
在美术的教育当中,个性化的教育是很重要的,在学生固有的想法中美术就是照物体画画,进行临摹。然而随着教育的发展,我们更看重于学生的创作能力以及个性化的发展,课程中老师会给学会一个大概的方向,让学生进行创作。如“春”通过彩色的画进行呈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有的同学画了燕子,有的同学画了风筝,有的同学画了春雨等,让同学们通过春天在自己脑海中的样子画出来,随着绘画结束每个人都把自己想到的春天投放在自己的作品上。
(二)增加学生的灵活性
在教育当中,教师要把学生的思维发展作为教学的基础,关键在于培养学生思想的灵活性。学生的灵活性在美术课当中非常重要,如在课堂中美术老师布置一个关于动物的任务,学生要在画中体现出来动物的情绪,这就需要学生的仔细观察,灵活地考虑动物情绪时的神态。这就需要学生的灵活性来考虑如何才能完成,如运用动漫中的动物进行画作,因为在动漫中的动物画起来就非常容易,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这样学生就可以灵活地运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完成任务,可见灵活性在初中的美术中非常重要。
二、探索有效的个性化教育
(一)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特点
美术有很多的种类可以进行创作,在学生的教育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的作画方式,因为这是一种学生自我展示的方式。所以我们应该在学生上课的时候发现学生的绘画风格,以及适合用的工具,将学生进行分组,对每组进行个性化教育。如在画马的时候,将喜欢用铅笔、水彩笔以及蜡笔的同学进行分组,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作画。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绘画能力还可以增加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的绘画兴趣。
(二)帮助学生找到发光点
在因材施教的同时,有许多学生要么所有的绘画方式都不擅长,要么所有的绘画方式都非常棒。这就导致了教师需要仔细帮助学生进行甄别,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如让这些同学在同一个标题中用各种方式进行创作,老师帮助学生进行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加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提高了自己的自信心,并且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
三、个性化教育的有效运用
(一)美术个性化学习方法
为了可以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制定一个良好的个性化学习方法,通过对学生的正确评价让学生变得更有自信。按时举办作品展示,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时会发出自豪感,进而更加努力地进行学习。教师还可以用零食、水果、文化用品等对学生进行奖励,激发出学生的上进心,使学生更加喜欢美术课程。
(二)加强学生学习的自我想法
教师可以通过对学会的鼓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都会对教师的夸奖非常在意,或许教师无意的一句夸奖就可以让学生学习的动力大幅度提升。如在美术课上任务是春天,有同学并没有按照教师的要求来画,而是在画自己感兴趣的动漫。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将批评的话先放下,并问学生你是想画这个动漫中的春天么,并对学生进行夸奖,这样学生就会立刻改变并且会更努力地学习。
四、总结
随着教育事业的提升,对于学生个性化的教育必须要进行重视,通过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发展。在我们美术课当中,个性化的发展显得格外重要,像齐白石、达芬奇这种伟大的画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艺术的风格不可能是千篇一律,所以学生的个性化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运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自信和学习的动力,可见个性化发展运用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宋慧.初中美术教学中个性化教育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6):99-100.
[2]胡东莲.初中美术教学中个性化教育的运用[J].文化产业,2021(2):115-116.
[3]李兰.个性化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7(2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