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
在当前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媒体行业之间的竞争不断激烈,传统主流媒体在发展中的空间也被大大挤压,在传统体制作用下,其市场化水平低,和受众存在着很强的距离感。然而,民生新闻报道选择的内容都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关联,新闻内容比较鲜活,很容易对受众产生吸引力。主流媒体在进行民生新闻报道中,也可以不断提高亲和力和公信力。在本文中,主要是针对主流媒体,分析提高民生新闻报道公信力的主要策略,希望给新闻实践带来参考。
在最近几年中,新媒体快速发展,一些自媒体也进入了信息传播中,为了博得浏览量,他们常常散播一些不实信息,曲解政府的政策,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在该背景下,主流媒体需要进行民生新闻报道,不断提高报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促进社会舆论的发展。
一、民生新闻引领社会主流舆论的功能
民生新闻主要是站在平民化视角、使用平民化的语言,对民众生计进行报道的方式。在最近几年中,民生新闻始终是关注的重点。在当前的主流媒体中,如何做好民生新闻成为关注的重点。首先,宏观部署,在党委和政府的决策和工作中,都是属于民生范畴,为了解决人民问题。然而因为信息传播因素,导致一些群众并没有清晰地掌握政府决策的意义,存在着一些看法,这时就需要主流媒体站出来,承担起群众和政府之间桥梁的作用;其次,贴近生活,民生新闻需要将关注点放在普通百姓身上,找出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和可贵之处。另外,要立足服务,关注那些群众关注的小事;最后,积极作为,在民声频道中,需要能够真正地反映百姓的问题,给百姓排忧解难。主流媒体面对民生问题时,不能够仅仅是旁观者以及评论员的姿态,针对那些和群众息息相关的问题,要着力去解决,捍卫党和政府的威信,并且利用媒体给百姓解决事情,维护群众的利益,真正地重视民生问题。只有将群众的冷暖放在首位,才能够在当前的新形势,树立民生新闻的权威地位,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其价值[1]。
二、主流媒体提高民生新闻报道公信力的途径
(一)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报道理念
主流媒体是重要的民生新闻报道平台,在部门职能发挥和百姓沟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更多受众青睐于主流媒体的原因。在当前,网络急剧发展也带来了大量的信息内容,对人们的视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流媒体自身的媒体性质也使其在报道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坚持自身的职责,真正给百姓做实事,并且从百姓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主流媒体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在民生新闻报道中,尽量地接地气,让受众感觉到可信、可亲。在这个前提下,必须要不断拓展报道的高度和深度,充分使用自己的新闻资源,树立好主流媒体权威性,特别是和一些地区的重大民生政策结合起来,进行专业性的权威性的解读,更加深入分析民生政策。在主流媒体报道民生新闻时,需要真正地站到民生的角度和层面中进行问题的思索,并且和现实结合起来,和人们的生活结合起来。
同时,为了真正地能够为人民服务,主流媒体在报道民生新闻时,需要给群众进行一些实际问题的解读,让百姓能够充分认可这些民生报道,提高其社会影响力。因此,主流媒体必须要更好地调查和选择一些新闻线索,密切关注群众的日常生活状态,了解其疾苦,掌握群众的基本诉求,和群众的一些大事小情进行直接接触,从而促进民生报道发挥效力,保证对民生产生引导作用,提高媒体的公信力。
(二)加强热点话题报道,带来舆论引导
对于关乎民生的热点话题,其中常常包含着鲜明的观点,这些也是主流媒体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并树立权威的方式。在一个区域中,如果产生了重大的突发事件,主流媒体如果没有正确地回应群众关心的问题,就会造成网络舆情不断泛滥,产生舆论热点,成为对社会产生影响的“杂音”。民生热点话题常常更加容易传播和发酵,因此,主流媒体需要充分应对该问题和特点,开展深入的调查分析,充分挖掘事件真相,从而让受众能够信服,承担起引导主流媒体舆论的职责。为了更快地进行民生热点问题的调查,提供民生热点问题有效的反映渠道,一些主流媒体都设置了民生专栏,如在《辽宁都市报》民生版内,有“民声”专栏的设置,其中包含了一些民生热点话题,都是在进行正确舆论的引导,和受众的距离大大拉近。
在多年的发展中,主流媒体已经拥有了一支综合素质强的采编团队,他们有着专业的技术和丰富的新闻采编经验。为了保证民生报道的质量,主流媒体还要将采编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提高他们战斗力,能够转作风、走基层、改文风,不断创新民生新闻的报道方式。只有真正地走入基层,深入基层,才能够真正地了解民意,促使民生新闻更加贴近群众生活,让新闻鲜活起来,引发群众共鸣。因此,采编工作者需要深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更加拉近和百姓的距离,培养融洽的感情,能够第一时间找到百姓重视和关注的热点话题[2]。
(三)做好和受众的互动,让报道有始有终
在最近几年中,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媒体格局的变化,同时新闻传播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速融合发展的今天,逐渐产生了全媒体的传播格局。尤其在自媒体快速深入发展中,人们更加获得了话语权,人人都能够传播信息。在新媒体平台中,人们能发表自身的意见和看法,表达自我的訴求,同时也能够二次传播,这就是信息传播的速度不断加快。因此,主流媒体为了提高自身的公信力,提高民生新闻的传播速度,就需要充分和融媒体平台结合起来,增强互动能力。
如在新京报中,十分重视和读者的沟通交流,给其带来了互动沟通的渠道,并且构建了读者来信的板块,主动接受群体的思想观念,并且选择一部分有意义的内容进行信息刊发,让读者能够充分表达诉求。在手机端和微信公众号中,新京报对读者来信进行了深入的采写,之后传播,促使新闻形式不断丰富,同时使用了大量的小视频,不断提高传播力。同时,新京报将线上和线下有效结合起来,保障民生新闻更加丰富,在线上进行投票、报名和互动,在线下则开展了研讨会和座谈会,针对民生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报道民生新闻时,始终坚持“有始有终”的原则,围绕一个事件进行跟进报道,让群众了解到事件的过程和发展,防止了“有头无尾”的现象,大大提高了公信力。
三、总结
在新媒体背景下,主流媒体加强民生新闻舆论引导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保证“三贴近”的有效策略。尤其是在当前传统媒体不断进行转型和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对新的传播规律进行探索,提高主流媒体民生新闻的传播速度,提高其影响力,让新闻报道能够获得更多的受众,引导社会良好的舆论。
参考文献:
[1]杨海军.疫情下的民生新闻报道实践:以《昌吉日报》新闻报道为例[J].中国地市报人,2020(12):30-31.
[2]焦健.地方党报如何做好民生新闻报道探寻[J].新闻传播,2021(11):49-50.